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跟地市各级领导接触较多。
厅级,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
从子女年龄结构来看,普遍已经参加工作,毕竟领导们的年龄都不小了。
先说大佬们子女的共同点,学历真的很高,而且学校很好。
里面最次的一个是个武大(非黑,讲事实)的,毕业了走投无路待业在家,具体原因未知。
其余的人主要去了两类部门。
一是金融系统合理拿高薪。
另一大类则是留在大学任教。
极少部分考了大城市公务员的(北、上,没有去广深的)。
据说买房也是掏空了家里的几个钱包,咱虽然不相信,咱也不敢细问。
还有些零零碎碎的自己开公司的。
当然,普遍认为水平最低的还是留在本地当公务员的,基本就以XXX的儿子盖棺定论。
接近40多个领导,女儿留在本地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处级跟科级这个层面,样本太大了,难以统计,讲几个有代表性的。
某县委书记,儿子在新东方当老师。(老罗的前东家,不是炒菜那个。)
某市直部门一把手,儿子在当飞行员。
某市直部门副职,儿子留学后留在了枫叶国定居,具体职业不清楚。
某前县委书记,女儿在外地当教师。
某领导(已进去),女儿进军娱乐圈,还有些小名气。
还有一大部分在读书的,都是读的很好的学校。
还有一些回来考公务员的,参考中县干部,各地都差不多。
总结来说,一般会担心自己子女出路的,会让他去考公务员。
更多的,站在自己父辈的肩膀上,已经去做自己想做的行业了。
但是,重要的是这个但是。
留在当地,当公务员的生活档次。
大概相当于一线城市8倍年薪的生活档次,省会5倍年薪的生活档次。
审题哈,我说的是这些留在当地的领导子弟的生活状态。
这两年进体制的普通家庭的年轻人,开的车一般在25万左右,途观L这个档次的。
为什么?
因为家庭条件不好的已经不考公务员了,毕竟这点工资买不起房也买不起车。
扎心不?挺扎心的。
所以明白没?
为什么父母让你考公务员,因为算准了你在体制外搞不到钱啊?
于其贡献六个钱包去贡献北上的房地产商,为什么不拿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呢?
当然,普遍看来,阶层想保持不滑落是不可能的。
拿厅级干部的子女来说,首先从政的就很少,普遍看不上公务员这份工作。
其次优秀的确实很多,但是已经是另一种优秀,是自己领域的优秀。
而不是他们父辈这种可以调动庞大社会资源,协调许多社会关系的优秀。
毕竟已经去了企业跟高校,主动远离了中心。
他们对下一辈的提供的水平,很难达到他们父辈为他们提供的水平。
总结一下,这个年代就是逆水行舟,你必须要努力划才能保证自己停在原地不被落下。
(p.s 加一条,几个部级大佬的后代,跟普通人不是一个次元了。厅到部是一条天堑。一旦迈过,“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