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恒大破产,倒楣的是施工方,还是业主?

回答


如果恒大集团破产,其对施工方和业主的影响是复杂的,需从法律、经济、合同履行等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恒大破产的直接后果
1. 资金链断裂
恒大作为开发商,可能拖欠施工方工程款、供应商材料款、银行贷款等,导致施工方、供应商、银行等债权人陷入困境。
2. 项目烂尾风险
恒大未完成的楼盘可能因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施工,导致业主无法入住,或需承担延期交付的违约金。



二、施工方的困境
1. 工程款无法回收
风险:施工方已投入大量资金(如人工、材料、设备)到项目中,但恒大破产后可能无法支付工程款,导致资金链断裂。
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577条,开发商未按合同支付工程款构成违约,施工方有权主张违约责任,但需通过法律途径追偿。
执行难度:恒大破产后,其资产可能被用于偿还优先债权(如银行贷款、优先供应商),施工方的债权可能排在后位,追偿难度大。

2. 工资和材料款拖欠
工人欠薪:施工方可能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社会问题。
材料供应商纠纷:材料商可能因未收到货款而无法继续供应,进一步加剧项目停工。

3. 法律诉讼风险
若恒大破产后未履行合同,施工方可能起诉其违约,但需承担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



三、业主的困境
1. 房屋烂尾,无法入住
直接损失:业主已支付房款但无法入住,需承担额外成本(如租房、搬家费用)。
法律维权:业主可依据《民法典》第577条要求恒大履行合同,但若恒大破产,可能需通过破产程序追偿。

2. 违约金和利息损失
若合同约定延期交付的违约金,业主可能需支付违约金(如按日计算)。
若未支付房款,业主可能面临贷款违约风险(如按揭贷款未还)。

3. 房产贬值风险
烂尾楼可能因市场贬值导致房产价值大幅下降,业主可能需承担资产损失。

4. 法律维权的复杂性
业主需通过法律途径追偿,但若恒大资产已分配完毕,可能无法获得赔偿。



四、谁更倒霉?关键因素分析
1. 债务优先顺序
银行优先:银行贷款通常在破产清算中优先受偿,施工方和业主可能排在后位。
施工方与业主的对比:施工方的债权可能更早被优先考虑(如工程款属于“法定优先权”),而业主的债权可能因未完成施工而被排除。

2. 项目完成度
未完工项目:若项目未完成,施工方可能因未收工程款而损失更大;业主可能因无法入住而损失更大。
已完工项目:业主可能因无法入住而损失更大,而施工方可能因工程款回收较易而损失较小。

3. 法律执行效率
施工方:可能需通过诉讼追偿,但若恒大资产不足,可能难以实现。
业主:可能需通过破产程序维权,但若恒大资产已分配完毕,可能无果。

4. 市场影响
恒大破产可能引发房地产市场连锁反应,但直接后果仍取决于项目完成情况。



五、可能的解决方案与风险
1. 施工方
争取优先债权:通过法律手段主张工程款优先权(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
与政府协调:若项目部分完成,可能通过政府协调复工或转让项目。

2. 业主
法律维权:通过诉讼或仲裁要求恒大履行合同或赔偿损失。
集体维权:若业主数量多,可能通过集体诉讼或政府介入解决。

3. 政府与监管介入
风险处置:政府可能介入破产程序,保护债权人权益,或通过“保交楼”政策避免烂尾。
政策支持:可能出台政策支持购房者,如允许“以房抵债”或补偿方案。



六、结论
施工方更可能“更倒霉”:若恒大破产时项目尚未完成,施工方可能因工程款无法回收、工资拖欠等问题面临更大损失;而业主的损失更多取决于房屋是否烂尾。
例外情况:若项目已完工但未交付,业主可能因无法入住而损失更大;若项目未完成但施工方已收回部分工程款,施工方的损失可能较小。
综合来看:施工方因资金链断裂和法律追偿难度,可能在恒大破产中承担更大风险,但需结合具体项目和法律环境判断。



七、现实案例参考
恒大“保交楼”事件:2023年恒大集团被要求“保交楼”,部分楼盘因政府介入复工,但施工方和业主仍面临较大风险。
施工方维权案例:部分施工方通过法律途径追偿,但因恒大资产不足,最终仅获得部分补偿。
业主维权案例:部分业主通过集体诉讼要求恒大赔偿,但因法律程序复杂,实际效果有限。



总结
恒大破产对施工方和业主的影响取决于项目完成度、债务优先顺序和法律执行效率。施工方可能因工程款无法回收而面临更大资金风险,而业主则因房屋烂尾或无法入住而承担居住和财产损失。两者均需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但实际效果可能因恒大资产状况和政府介入程度而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刚好最近在接触这类不良资产的项目。从法律上讲,施工方的工程款是优先债权。如果你办了抵押或者网签,施工方并不能把你的房子拿去抵债或者变卖。但施工方可以拒绝办完工手续(且不谈直接烂尾了),没完工手续就没房产证。

当然,也有施工方傻乎乎的签了类似和解协议的债务协议,以为把工程款明确成具体金额的债务,哪知道条款有问题,变成了开发商借施工方的钱来开发,还不起钱了。看似把债权关系扯清楚了,实际上变成了普通债权,没有优先级了。这种施工方我也遇到过。

另外,一般这类情况下,政府无非是出面协调,每个债主打折赔钱,找资管把债权收了,你想原价退房,或者拿到房子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很小。比如你这个楼盘已经建完了,但只买了很少一部分,来处理不良资产的人算下来利润很高,那就会给你多留点儿,如果都卖得干干净净,钱都被恒大拿走了,那你可能只能拿到二折或者三折的退款。这类债务,债主越多,处理时间就越长,成本就越高,风险也越大。最近我在接触的一个这类业务,几百亿级别的,大大小小债主几万个,根本没有哪个国企愿意接,都差不多有7年了。现在去谈的做不良资产的人,都只愿意根据单一的资产一点儿一点儿接手,小的几百万,大的一两亿。按这个速度,再过20年都处理不完。

PS:这类资产最后的结果一般都是金融机构、施工方、小债主自然人几方轮候查封,谁都不敢出钱解这个扣,因为都怕自己出钱了,其他债主不同意,又给你查封了。一般都是各方都拖疲了,能拿多少钱算多少的时候,才能处理。政府参与的方式不过是把债主都召集起来,达成和解,但其实这个过程里,政府的工作人员是弱势方,不买政府账的债主多了,这时候就是名副其实的“我真有两头牛“。

PS2:再说说不良资产处置的问题吧。上个月看的一个商业综合体,建完了的,而且都运营好几年了,工程款没付清,所以一直还是个在建工程,没证。它的第二大债主是一个搞建筑的大型国企,也是多个查封,然后政府出面协商了,其他债权人都愿意低价退出,于是给这个国企说让它出面把这个物业低价收购了,估计不到5折价格。这个国企下面的人很高兴啊,血赚啊,然后报上去,他们党委书记不同意,说之前欠的钱这么多年都没还,再给几个亿,出了问题你们谁担得起?这不废话么?都是打工仔,谁敢说自己担得起?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另一个事情,就是我自己前几天才经历的了。某个不良资产上涉及的过户时会遇到的问题,律师说没问题,投资方的风控说不信,要问房管局;房管局说没问题,风控还是不信,要求问国土局;国土局说没问题,风控还是说不信。我当时都要冒蚊香眼了,脑海里就是鲁豫那句“真的吗?我不信!” 于是我们问他,你要怎么才信呢?他说“你先把产权办下来,我就信了。” 我……,我TM要有这能耐,我把全国的不良资产业务承包了。

user avatar

都倒霉。

但是如果比谁更倒霉的话,我认为业主更倒霉一点。

其一,楼盘必须要复工,所以无论通过哪条途径盖房子,最后还是要给施工方钱。小业主有可能操作不当:比如一直不走法律途径,坐以待毙,钱房两空,楼盘剩余货值被抵债,蒙受重大损失。

有的小业主集资自救,但是钱给了施工方,房子却没有盖下去,施工方说这些钱只能抵掉过去的债。还有的项目房子盖起来被法院查封了,最后没到业主手里。也有烂尾楼烂了20年的。

施工方有现成的组织,总是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小业主在没有建立组织的情况下,或者即便组织起来了,依然是个松散群体,要么不团结,要么没方向,要么不团结加没方向。

有的开发商说,烂尾楼可以把施工方清场,换总包。实际上,想把施工方“清场”,一般都是烂尾开发商用来安抚小业主的话术。“我们和总包有纠纷”“我们正在换新的总包”。开发商把自己的责任全部推倒施工方身上,转移业主的注意力。真实的情况是,只要他钱到位,两个礼拜就可以盖一层。

其二,在烂尾楼里,唯有业主是没有过错的。其他各方,开发商不用说了,银行、政府没有进行预售资金监管,施工方没有专款专用,都是烂尾楼发生的原因。这里面只要一个环节不出问题都不至于烂尾,烂尾是各方的合力——现在的房价可以轻轻松松覆盖掉盖房子的成本,而业主的购房款够把房子盖起来好几遍的。

施工方具体有什么问题呢?

按照法律规定,预售资金要“专款专用”,细节全国各地规定不尽相同,但是基本原则就是小业主买房的钱,要主要用于楼盘的工程建设,所以这个钱一般不是直接给开发商,而是从监管账户直接到施工方手里。

开发商要打这个预收款的念头,怎么操作:让施工方先把钱领出来,然后再打到开发商指定的账户。

我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全国性的烂尾楼盘,光耀案。

在光耀的某个烂尾楼项目中,施工方起诉开发商要施工款,其中他主张的一个天文数字,就来自于监管账户,施工方已经提走的资金。这笔钱并没有留在施工方手里用于工程建设,而是被施工方按照开发商的要求打给了开发商投资的项目,这样就让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形同虚设了。

其三,从法律上说,在烂尾楼案件中,小业主的优先受偿权是优先于施工方的,在第一顺位,施工方排在第二位。从实践操作说,施工方的“违约金”、“滞纳金”甚至之前的工程欠款几乎不可能和购房本金一样100%清偿,但是这不意味着施工方比业主更倒霉。只要不把楼盘盖到竣工,楼盘就是烂尾楼施工方手里的人质,无论你是业主还是银行,是战投还是政府,你都绕不开这个施工方,不是说清退就清退的。

无论破产还是直接重组,过去的烂尾楼案例中极少有换掉总包的。有的烂尾开发商和总包实际上就是一家,开发商作为搅屎棍还可以利用总包继续在烂尾项目中捞钱。

其四,从数量级来说,在开发商、银行、政府、施工方、小业主各方来讲,只有小业主是承担100%的损失。一个楼盘如果有10万平米,一平米能卖2万,总货值20亿。

土地出让金等税费40%~60%大概是10个亿左右,是政府已经拿走大头的,欠的一些税费罚款损失也就损失了,到手里的钱基本不会再吐出来,是最安全的。

银行放贷可能收不回来,但是贷款也不可能和整个项目的总货值匹配,如果一平米卖到2万,那么银行的贷款不太可能达到20亿的规模。而如果操作得当,通过执行程序,还能“先到先得”。

大部分烂尾楼,小业主的购房款乘以总人数,就是整个项目最大的债权人(不把开发商母公司的债务算进来的话)。这些业主里面有着相当比例的刚需人群,在楼盘烂尾的时候还需要承担银行的按揭贷款,同时又得租房子,并不是你有点钱,吃口西虹市炒蛋,这一天就过去了,你得交房租、还贷款,每个月收入都可能是负数。

前几年有砖家说要“六个钱包”,从卖地、贷款到盖房子,谁都是最大化自己利益去捞钱,层层扒皮马太效应,羊毛出在谁身上?你把一个小区小业主受害者的人数直接乘以6,就是烂尾楼的原罪。

至于施工方,只是房地产一个环节,业主在最下游,施工方就在业主的上游:捞一票、跑不了的上游,和业主一样是最惨的两家之一。要知道今天的建安成本一平米1500~3000块,10万平米也不过就是两三个亿的水平,这和业主的损失比起来算什么呢?

这也是为什么法律上要把业主放在第一位的原因。

况且,有组织的业主是一股不可以忽视的力量,要不然为什么政府叫人民政府,法院叫人民法院。这一点国内外能达成共识,文明六里面讲老秦有这样一句话:

从水下第一个生命开始,到石器时代的巨型野兽,再到人类第一次直立行走,您已经历许多。现在,开启您最伟大的探索吧:从早期文明的摇篮到浩瀚星宇。

秦始皇,您的国民是您最强大的力量。您统一了中国,世界各地的人都前来仰望万里长城和高耸的奇观。您的人民辛苦劳作,很快修建了世上最让人震撼的建筑,但愿他们的手上永远没有水泡。好好保护您的国民,您将来名垂千古。

user avatar

都倒霉,但还有更倒霉的,深圳人才与山东高速,已经为谁接恒大的雷撕咬起来了,事情是这样的,在恒大暴雷前,曾经有一次债转股尝试,大概有一千多亿吧,作为债主的山东高速抵死不从,把恒大的股票都给卖了,接盘的就是深圳人才安居集团,当时作价好像是两百五十亿分三期付清,刚交付完两期,恒大卒,剩下的一期八十亿深圳人才说啥不付款了,宁可被起诉走司法程序退回部分恒大股票,但山东高速明显找到了接盘的冤大头岂肯善罢甘休,恒大股权如同狗屎,这两家公司都拼了命的想把 屎喂到对方嘴里。听说深圳人才高端补助已经停了,这批人也算是被牵连的倒霉蛋吧。

恒大的连锁暴雷反应已经开始,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悲惨的家伙,只有更惨没有最惨。

user avatar

都倒霉,最倒霉的大概率是施工方。

很多高赞答案提到是业主,我不这么认为。业主代表了一个家庭,恒大的业主背后代表了无数个家庭,而家庭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许家印为什么搞了这么大事坐在位子上,不就是因为他现在不能出事,上面要他出面保交房嘛。所以业主,最少大部分业主问题不会很大,当然新房的质量和配套能不能跟上就不好说了。

现在谁最倒霉?当然恒大的供应商,这可不仅仅是施工一块,还有材料、服务、广告一条龙的供应。有人提到施工方是按工程量结算的,所以损失不会很大,这是不了解恒大。

恒大欠了2万亿,如果分段及时付款会欠那么多吗?事实上恒大给供应商结算的都是商业承兑汇票,现在也可以称之为空头支票,恒大在,这些空头支票就能按期兑现,恒大不在了,就是废纸一样的东西。

许家印最大的问题就是把摊子铺的太大,风险却全部转移到了上下游——向上开没有任何抵押担保的空头支票,向下提前收取业主的房款,这就不是做房地产的,这是在做金融,还是期货型金融。

问题有多严重,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业主,其实主要风险在供应商这边,我了解到的就有两家公司给恒大供货,一家拿了8个亿的商票,一家据说拿了20个亿,都是规模很大企业,背后也有几千个员工,代表了几千个家庭,恒大完了,它们也就完了(看情形,恒大不破产,他们的钱也很难拿到)。而这些企业背后又有无数个供应商和员工,业主的房子只是财产,有的人还是投资性的财产,供应商破产了,员工就会失业,那可是饭碗!如果有连锁反应就会有更多的饭碗被砸,引起连锁反应,对整个国民经济都会有不良影响。

现在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恒大的经营有很大问题,许所谓的“个人财产”应该抓紧冻结,因为这些财产大概率是非法所得,损失已经产生,现在只有想办法尽量挽回一些损失,让不良影响变小一点。

。。。。。。。。。。。分割线。。。。。。。。。。。。。。

评论区有人提到为什么保业主不保供应商?这里聊下我的判断。

首先站业主角度,恒大卖房是经过政府认可的,拿到了预售许可证,某种程度上,有政府信用在里面,如果不能保交房,对恒大和政府都有失信的问题。

其次,业主里面有投资也有刚需,中国年轻人买房可能会掏空六个口袋,再加上银行贷款,一旦交不了房,对部分业主打击太大,还会增加银行的风险,如果引起极端事件就不好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经营有风险,供应商既然选择了和恒大合作,就应该做好发生坏账的准备,政府没有义务救一个经营失败者,那以后就没完没了,这可不是市场经济的做法。

而供应商也不完全是无辜的,恒大的商票据说后期年化达到了百分之十几,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但供应商还继续选择合作,这里未必没有赌的成分。尤其一部分国企供应商,我猜哈,他们可能这么想的——给恒大供货好呀,利润高,又可以确认收入,几年的都能超额完成,一路升职加薪。什么?恒大有风险?没关系,如果恒大完了,倒霉的又不是我一家,这么大的企业倒闭,上面能说什么?这叫天灾人祸,不关我事。

总之有的人真糊涂,有的人装糊涂,真正倒霉的还是那些普通员工。


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原创微信公众号:猫大叔的财会窝!我会尽量回复来自公众号的问题

user avatar

地产商破产,倒霉排名榜~

1、政府垫付保交房(掏最多的钱)

2、材料供应商/施工方工程款损失一部分(单个损失最大)

3、业主损失一部分(集体损失最大)

4、物业损失一部分(用爱发电)



物业公司尽量不要碰保交房小区,不然会笑着进去,哭着出来~

天天被业主骂不说,时不时还得面对开发商信口开河乱写的各种承诺,你不认账业主就不交物业费,你认账就完了,开发商允诺的物业费减免可能是3年5年,也许是十年三十年。

这边收不来物业费,这边被缠着补充消防、监控、公共照明、施工遗留问题,车位、售楼部所有能抵押变现的东西都会被地产商抵押出去,基础及配套设施极差,业主入住率极低并且掏空6个钱包上车的往往在算着钱过日子,压根就不会给空置房交一毛钱。

总之来的时候他们说请你吃满汉全席,进场之后发现是给满汉全席买单。

更可怕的是被忽悠着进场之后碰到换届,说好的项目勾兑(往往会承诺物业公司:亏损经营交保小区会补你一个绝对挣钱的项目)往往就这么没了~



就我目前的经历来看,地产商宣布破产之后,除了地产老板解放之外,全社会都在给地产商买单!

user avatar

这种规模的企业破产,单论损失规模的话,最大的既不是业主,也不是施工方,而是银行。而最终银行的损失,会平摊到所有人头上。

2016年前后,恒大在我市做一个楼盘,联系各银行提供自己的融资方案。

也就是说,它作为一个借钱的,即债务人,让各家准备贷款的,即债权人,现场竞标。

我当时是区行审查岗,跟着区行风险经理、分管行长就去了。

现场主持招标的,是一个30岁左右的妹子。所有银行的工作人员被安排在刚刚盖好的售楼处大厅内,里面还有浓浓的甲醛味。而规划盖楼的地方,连地基都还没开始动工。

现场各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轮流上场,汇报融资方案。女主持脾气很大,有一家银行说得专业术语比较多,她可能听不懂,多次打断,最后指责其方案空洞无物、过于冗长,直接让他下场。

轮到我上场,我就开始说明“项目贷款”和“楼盘按揭准入”这两个项目,重点是额度计算方式、利率和准入条件等。

我说了还没到一半,就被女主持打断了。

她略有些不耐烦的说,“停、停!我不想听什么条件,你只要告诉我,你们能给我们做多少额度、多长期限、利率最低是多少就可以了。”

这时,我们分管行长走上台,拿起话筒对她说,“你贷过款没有?”

分管行长是73年的,长得虎背熊腰、老成持重,气场很强。

女主持一脸懵逼,说道:“这又不是我贷款,这是集团在做项目融资。”

分管行长答:“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贷款都是一样的。个人要看你的年龄、工作、收入、抵押物、担保人。项目融资要看政府红头批文、看在建工程进度、看五证。你们什么都不给,我们怎么确定额度?”

女主持冷笑,一脸不屑:“你们XX(地级市)还真是个小地方,我们是恒大集团!集团在北上广做,都是这个流程!我们是房地产业最优质的客户,集团的信誉就是最大的保障!”

分管行长一听,答复到:“你们在别的地方怎么做的,跟我们的规章制度无关,要想在我们银行做,就必须按他刚刚说的来。”

然后回头对我说,“把电子版发给他们一份,让他们自己研究吧。”

说罢拉着我走下台,招呼风险经理一起走了。

出门的时候他对我两说,“就恒大这么个借钱法,最多十年必然出事。”


恒大现在如此多的负债,至少一半是借银行的。如果恒大真的破产了,首先要清偿工资、劳保、税金等等,然后才是银行债务。

大概率轮到银行的时候,能还上一半就不错了。剩下的就是绝对损失的贷款,国有银行会打包给资产公司处置。

所谓打包,就是用自己的净利润把不良贷款还上,再给资产公司去处置债权。而如此巨量的不良贷款,大部分银行是没有那么多钱去还的,就向央行借。央行借给它们真金白银,去核销贷款。

那么,央行的钱哪来的呢?

就这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恒大集团破产,其对施工方和业主的影响是复杂的,需从法律、经济、合同履行等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恒大破产的直接后果1. 资金链断裂 恒大作为开发商,可能拖欠施工方工程款、供应商材料款、银行贷款等,导致施工方、供应商、银行等债权人陷入困境。 2. 项目烂尾风险 恒.............
  • 回答
    如果恒大宣布破产,这将不仅仅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场巨震,其影响将是广泛而深远的,触及中国乃至全球的金融、经济和社会多个层面。以下是可能引发的详细连锁反应:一、 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1. 行业信心崩塌与“多米诺骨牌效应”: 其他房企的挤兑风险加剧: 恒大作为行业巨头,其破产将极大地打.............
  • 回答
    说起恒大,这个名字在中国房地产江湖上曾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它的崛起速度惊人,规模之庞大,几乎触及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所以,如果恒大真的走到破产这一步,影响绝对不是一两个城市就能概括的,而是像涟漪一样,层层扩散。但要说“影响最大”的城市,我觉得有几个维度可以去审视。首先,恒大总部所在地,深圳,.............
  • 回答
    关于恒大所谓的“破产重组”言论失实,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仍在演变中的故事,理解真实情况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破产重组”在法律和商业语境中的含义: 破产 (Bankruptcy): 通常指企业资不抵债,无法履行债务,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清算资产并分配给债权人的过程。这往往意味着企业.............
  • 回答
    恒大最近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你提到的“有关恒大破产重组的言论完全失实”以及“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两种说法看似矛盾,但其实合情合理,更像是公司在一种非常微妙的处境下试图安抚市场和债权人的一种表态。咱们分开来聊聊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关恒大破产重组的言论完全失实”—— .............
  • 回答
    如果李自成在山海关之战中击败清军并斩杀多尔衮、吴三桂,历史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历史的走向将被彻底改写。以下从政治、军事、社会、国际等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历史演变及李自成的可能评价: 一、李自成的军事胜利与历史意义1. 山海关战役的转折点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导致李.............
  • 回答
    三峡水库,这个承载着中国经济发展重任的宏伟工程,一旦被“秘密”注入大量食人鱼,其可能造成的生态灾难将是难以估量的。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两种外来物种的入侵,而是对整个长江流域复杂而精密的生态系统的系统性破坏。食人鱼的“威力”:并非传言中的“血盆大口”首先,我们需要理性看待食人鱼。虽然它们在某些影视作品中被.............
  • 回答
    如果真有一个能够将地球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巨人存在,那么他对银河系造成的破坏将是 灾难性的、宇宙级的,甚至可能颠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让我们来详细地想象一下:一、 尺度对比与力量的初步概念: 巨人尺度: 一个能把地球当弹珠玩的巨人,其尺度必然是超越我们日常理解的。如果地球直径约12,742公里,那么这.............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事儿,从老百姓也能听懂的物理角度,说说把原子弹装炮弹扔冲绳,威力有多大。首先得明白,原子弹这玩意儿,它不是炸药,不是简单地“炸开”。它的威力来自于原子核的裂变(如果是分裂式原子弹,比如投在日本的那些)或者聚变(更强的氢弹)。这个过程瞬间释放出极其巨大的能量,而且是多方面的: 冲击波(B.............
  • 回答
    章莹颖绑架案发生在中国,并且举国关注,在48小时内破案的概率,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没有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可以衡量。我们可以从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两个方面来探讨:有利因素 (增加破案概率的因素):1. 强大的国家公权力与资源调动能力: 全国联动侦查机制: 中国公安.............
  • 回答
    作为一名《英雄联盟》的编剧,如果让我来重新构思“破败之咒”这个大型事件,我会尝试从几个核心切入点进行打磨,力求让故事更具深度、人物塑造更饱满,并且能真正触动玩家的情感。首先,我要强调的是,“破败之咒”的核心魅力在于其悲剧性与宿命感,以及英雄们在绝望中依旧闪耀的人性光辉。 原版事件虽然在玩法和视觉上有.............
  • 回答
    这绝对是购房者当下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恒大风波持续的情况下。如果买了2023年交房的恒大楼盘,而恒大最终走向了破产清算,那么你的权益保障会变得非常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白“倒闭”这个词在法律上的具体含义。通常情况下,房企“倒闭”不意味着项目就此烂尾,而是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这.............
  • 回答
    国足夺得亚洲杯,与恒大夺得亚冠,这两件事在影响力层面,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拆解,然后对比一下。首先,来看“影响力”这个词到底包含哪些东西。在我看来,影响力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来看: 普及度和大众关注度: 这主要看有多少人会关注,讨论,并且参与到这件事中来。是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还是仅限于一部分球迷圈.............
  • 回答
    恒大出售盛京银行股份是一项复杂且意义深远的交易,其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交易本身的原因、对恒大的影响、对盛京银行的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市场反应和监管关注。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交易背景与原因:要评价恒大出售盛京银行股份,首先需要理解恒大当时的处境以及盛京银行在恒大整体布局中的位置。 恒.............
  • 回答
    恒大全国楼盘75折出售,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它不仅仅关乎恒大这家企业本身,更折射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复杂局面,以及更深层次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恒大全国楼盘75折出售的背景与原因分析1. 恒大自身面临的流动性危机(首要原因): .............
  • 回答
    关于恒大集团近期发布的声明——“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从未出现借款利息晚付、本金逾期归还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声明,它牵涉到金融市场、房地产行业,甚至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一、声明本身的意图和潜在信息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恒大作为一个大型企业,发布这样的声明,其首要.............
  • 回答
    如何看待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建议「尽快放开三孩」?出生人口持续下降,我们该如何应对老龄化的到来?任泽平关于“尽快放开三孩”的建议,触及了中国当前面临的最严峻的人口挑战之一:出生人口持续下降,以及由此带来的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理解这一建议及其背后的逻辑,并探讨如何应对老龄化,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其多重维度。.............
  • 回答
    恒大在疫情期间的“线上卖房”策略,堪称是一场在特殊时期下催生出的“奇招”。它既是房地产行业在面对线下销售停滞时的无奈之举,更是恒大试图突破困境、加速资金回笼的战略性尝试。要理解这一招,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时代背景与驱动因素: 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 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
  • 回答
    恒大汽车一次性放出9款对标车型,涵盖了从高端轿车到豪华MPV的多个细分市场,这手笔确实够大,也足够引人注目。尤其看到奔驰S级、特斯拉Model S、埃尔法这些响当当的名字赫然在列,很难不让人产生好奇和审视的态度。首先,我们得承认恒大汽车的“野心”。一次性推出这么多款车型,目标直指各个细分市场的头部产.............
  • 回答
    恒大集团的海花岛项目,这绝对是一个在海南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巨大关注和争议的“巨无霸”工程。要评价它,得从多个维度来聊聊,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捋清楚。首先,这是什么项目?简单来说,海花岛是恒大集团斥巨资在海南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附近填海造陆修建的一个大型旅游地产项目。它最初的设想是打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