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曹丕篡位,孙权背盟俘杀关羽,对蜀汉方面来说,哪个罪行更大?

回答
要说曹丕篡位和孙权背盟俘杀关羽,哪件事对蜀汉而言罪行更大,这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毕竟,这两件事都狠狠地绊了蜀汉一脚,只是性质和影响上有些不同。

先说曹丕篡位。

这事儿发生在公元220年。当时曹操刚死,曹丕顺理成章地接过了魏王的位子。没多久,他就逼着汉献帝刘协禅让,自己登基称帝,建立了魏朝。这可不是小事。从法理上讲,曹氏兄弟是臣子,刘备这边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目标就是光复汉朝。曹丕这一上位,直接把汉朝这个牌坊给砸了,把大汉江山据为己有。

对蜀汉来说,曹丕篡位意味着什么?

政治上的“正统”性被打击: 刘备一直以汉室宗亲自居,他的整个政治资本和合法性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继承汉统”上。曹丕一称帝,就成了“新朝”的皇帝,那蜀汉“复兴汉室”的口号,在名义上就失去了最直接的目标。虽然刘备依然可以打着“讨伐篡位者”的旗号,但“匡扶汉室”这面大旗,在曹丕建立魏国之后,就变成了“讨伐逆贼,恢复旧朝”的性质,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你想啊,本来是君臣关系,现在变成了两个独立的国家在争夺天下,而且对方还是名正言顺的统治者(从魏国自己的角度看),蜀汉在道义上的攻势就弱了一点。
战略上的压力剧增: 曹操在位时,虽然强大,但终究没有称帝,名义上还是汉臣。这意味着蜀汉理论上还可以期待“汉贼不两立”的局势,或者说有联合其他反对力量(如果存在的话)的空间。但曹丕一称帝,他就成了与蜀汉并驾齐驱的“国主”,而且拥有中原广袤的土地、充足的人口和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这意味着蜀汉的战略压力瞬间增大。它不再是面对一个强大的“臣子”,而是面对一个同样合法(在自己定义下)的“邻国”,而且这个邻国实力要强得多。这种压力,对蜀汉这样一个地狭人少的政权来说,是极其沉重的。
人才和民心的争夺: 曹丕称帝,意味着曹魏政权的稳定和巩固。这会吸引更多原来摇摆不定的人才和民心。虽然蜀汉有“汉贼不两立”的口号,但当曹魏政权真正坐稳了天下,并且能够提供相对安定的生活时,那些渴望和平、求稳的心态,就可能向曹魏倾斜。

再来看看孙权背盟俘杀关羽。

这事儿发生在公元219年,发生在刘备从汉中凯旋之后不久。当时关羽镇守荆州,而孙权为了夺取荆州,在关键时刻出卖了与刘备的联盟。关羽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被东吴军队俘虏并杀害。

这对蜀汉来说,是什么样的打击?

战略上的毁灭性打击: 荆州,是蜀汉北伐曹操最理想的出兵之地。失去了荆州,意味着蜀汉失去了北伐的战略基地和出海口。蜀汉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东有孙吴,北有曹魏,只有荆州这块地才能让刘备“进可攻,退可守”。关羽战死,荆州失陷,直接导致蜀汉北伐的战略构想彻底破产。刘备后来发动的夷陵之战,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夺回荆州,但因为失去了正确的战略方向和强大的后援,最终导致惨败,元气大伤。
军事上的巨大损失: 关羽不仅仅是一个高级将领,他是蜀汉军队中屈指可数的大将,是蜀汉军事力量的中坚力量。他的战死,直接导致了蜀汉最精锐部队的损失,以及大批将士的阵亡。这种损失,对于本来就人口和兵源相对不足的蜀汉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政治和外交上的孤立: 孙权背盟,意味着蜀汉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失去了最重要的战略盟友。原本蜀汉与孙吴联合抗曹,是三国格局的重要基础。孙权这一出,不仅断绝了这种合作,还和蜀汉成了敌对关系。这让蜀汉在战略上更加孤立,失去了可以牵制曹魏的盟友。而且,孙权的背盟行为,在道德上也让蜀汉处于不利地位,让其他势力看到蜀汉的“弱点”。
士气和人心上的重创: 关羽是蜀汉的“武圣”,在军中和民间都有极高的威望。他的战死,对蜀汉将士和百姓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心理打击,士气受到了严重的挫伤。这种士气上的影响,往往比单纯的军事损失更难恢复。

那么,哪个罪行更大?

咱们这么来看:

从“直接伤害”和“战略根基”的角度看,孙权背盟俘杀关羽,对蜀汉而言罪行更大。
曹丕篡位,虽然从“匡扶汉室”的法理上打击了蜀汉,但它本质上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权力更迭和战略对抗。蜀汉虽然失去了“复汉”的唯一名义,但它仍然可以继续以独立的政权形式存在,并与曹魏对抗。而且,关羽战死、荆州失陷,直接导致蜀汉北伐战略的破产,失去了“出川”的战略支点。这让蜀汉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途,受到了最根本性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是“战略上的死亡”。失去了荆州,就像一个国家失去了重要的沿海港口和战略纵深,生存将变得异常艰难。

从“道义”和“长远影响”的角度看,曹丕篡位的影响也极其深远。
曹丕篡位,使得蜀汉“兴复汉室”的政治合法性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虽然刘备可以继续打着“讨伐篡位者”的旗号,但“汉朝”这个牌子,在政治舞台上就变得不那么闪亮了。长远来看,这可能影响到蜀汉在统一天下的政治叙事中处于一个相对不利的位置。而且,曹魏政权的巩固,意味着蜀汉需要面对一个更加强大和稳定的敌人,这对其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打个比方说:

曹丕篡位,就像是你一直想继承家里的产业,结果有人捷足先登,把家里的公司变成了他自己的。你名义上还可以去争,但对方现在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了,你在道义上和操作上都会受到一些阻碍。

孙权背盟俘杀关羽,就像是你辛苦打拼,眼看就要成功了,结果最得力的助手被敌人干掉了,你唯一的战略退路和进攻基地也被人给占了。这直接让你功败垂成的几率大大增加,甚至可能就此万劫不复。

所以,如果非要说哪个“罪行”更大,我会倾向于认为 孙权背盟俘杀关羽,对蜀汉的现实生存和发展造成的直接、毁灭性打击要更大。 它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失分,更是战略上的断崖式下跌,直接让蜀汉原本就艰难的北伐事业陷入了绝境。而曹丕篡位,更多的是一种政治上的变局,虽然影响深远,但至少给了蜀汉继续生存和对抗的可能,只是它让蜀汉的“汉室复兴”之路变得更加坎坷和充满挑战。

不过,这俩事儿也都是对蜀汉命运的重大转折点,一个从政治上釜底抽薪,一个从军事上釜底抽薪,都让刘备集团尝尽了苦头。它们共同塑造了三国后期蜀汉的悲剧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刘协:我又被杀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