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默发布了100条命令,其中有几个命令是这样:
第十七号命令:多国部队,伊拉克临时当局,外国联络团,其人员,财产,资金以及所有的国际顾问都不收伊拉克法律程序的约束,这些组织的成员不受任何形式的逮捕或者拘留。
同时,在伊拉克的外国承包商不受伊拉克法律的约束,包括外国承包商的企业和雇员。
第三十七号命令:从2003年4月起,暂停伊拉克大多数税。
第三十九号命令:维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为新的货币和证券市场设立规则,以及私有化国企,为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奠定基本条件,允许外国公司可以拥有100%的伊拉克资产,并且把100%的利润带出国外,不需要在伊拉克在投资,也不会被征税。
第四十号命令,给予外国银行国民待遇
第五十一号令:暂停伊拉克国有水运公司的独家代理资格,坚决的鼓励贸易和公开竞争,为发展自由市场经济创造条件
第七十六号命令:促进经济重建和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伊拉克经济体系带来重大变化,通过将某些国有企业履行的政府职能并入政府机构,鼓励伊拉克更有效率的治理。
,由于执行了新自由经济,消除了贸易壁垒,由于其幼稚的农业工业没有受到保护,基本上成为外国企业的产品倾销地,典型例子就是美国泰森公司把美国多余的鸡腿运到伊拉克,迫使鸡肉市场价格降低到每公斤1.25美元,比伊拉克生产商生产最便宜的鸡腿还便宜5美分。
2004年7月,有150家美国公司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集体签署了价值487亿美元的重建合同。美国和英国公司获得了CPA招标的价值超过500万美元的合同价值的85%,而伊拉克公司仅获得了这些合同价值的2%。
美国和英国公司是怎么得到这么招标的?简单,价格超过500万美元的合同,73%是非竞争性招标的,即便是竞争性招标,也通常搞很短的通知期,导致非英美公司压根没时间准备甚至压根不知道。
另外,根据2003年参议院民主政策委员会显示的资料,重建合同经常收取过多的费用,甚至不少是虚假合同,根本不存在员工的工资以及工资莫名其妙的上涨是司空见惯的。
根据伊拉克商人报告,伊拉克商人不但要对行政当局行贿,甚至还需要对中介人行贿。
以上部分资料出自《Th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第47卷,第2期,2007年3月。
整个流程走下来,国有资产被拍卖,外国公司对伊拉克倾销,幼稚工业没有得到保护,腐败猖獗,还能指望什么?
乔治布什当局还签署了第13303号行政命令,这个命令基本上是对美国石油公司的保护,主要是用来控制伊拉克石油收入,并且赋予了美国在伊拉克石油利益的绝对豁免权。
打着新自由主义旗号的殖民掠夺罢了。很多人一直纠结伊拉克的石油是不是卖给美国人。
呵呵,说明中国人在殖民掠夺上缺乏想象力,我成立一个伊拉克发展基金,然后控制这个基金,把伊拉克卖石油----不管卖到哪的收入重新注入到发展基金,再通过控制发展基金对美国公司输送利益,岂不美哉?
伊拉克发展基金(简称DFI)这个基金是存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个账户里面,根据伊拉克重建特别监察员的报告,在2004,2005,2006向美国国会提交的审计报告中,88亿资金没有得到核算。
根据2003年4月10日《The Nation 》的报告指出,480万的Umm Qasr港口管理合同交给了美国公司,机场被拍卖,美国国际开发署邀请了美国跨国公司竞标基础设施开发,包括水务系统,公交系统,道路系统等等。
根据2003年的报道,整个重建的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
加州共和党众议员雷尔·伊萨提案,要求在战后在伊拉克建造CDMA手机系统,让美国专利持有人受益,而这位众议员的最重要的捐助人是高通公司。
随便搜一搜,到处都是这种新闻。
就我观察,战后从一穷二白搞西方那套选举的亚非拉穷国,没一个搞的好的,也许最好的是印度。
当然也看你怎么定义穷国,如果认为日本战后一穷二白,那日本是发展最好的。不过我认为,日本战前就已经完成工业化,表面上归零,实际上当时亚太的工业人口主要都在日本,日本战败前已就禁止理工科学生参加神风,可见是知道自己的本钱在哪儿。所以日本战后只是表面穷国,其实是有底子的。
另外,日本战后的民主政体相当稳健的,基本是自民党执政,政策比较能延续。
日本这个鬼地方比较诡异的方面在于,冥冥之中的天意很顽固,每隔几十年,社民党或者民主党终于上台,想搞一些事情,就会碰到阪神地震或者福岛核灾这样的天灾,然后执政党很快因为救灾不力下台。
总得来说日本政治,没有太多选举政治常见的互相拆台和政策多变,日本的党争主要集中在自民党内部派系,算是派争。派系争夺的一个好处是,有一套谁都看不到的“料亭政治”(或者说黑箱吧)来平事,内耗成本较小。
如果说政治本身是乱和治的交替,那么革命可以看做以大乱换大治,西方民主政治最理想状态是以小乱换小治,相对的,最坏模式是大乱小治。而日本的选举政治,火候拿捏很好,基本做到了小乱小治。
韩国和台湾省的情况有点类似,经济大发展的阶段,都不民主。是靠高压将内耗成本降低到最低。
韩国比台湾省更穷,为了美国的一点产业支持,不惜到越南当雇佣军杀人放火,原始积累阶段脏活干了不少。现在韩国是相当民主了,每几年就以一次很刚的方式,抓一个前总统进去,内耗比较大,不能算小乱小治,但是总算还是正收益。
台湾的民主制度,就比较微妙了,我评估大致在正负收益相抵的临界上,比它好的欧美日韩都算是正收益,比他差的亚非拉穷国,都是大乱小治。
和韩国日本不同,台湾省有一个族群的症结。民主政治最忌惮的就是碰到族群、种族、派别之类的人群差别,因为这套制度本身鼓励分裂,鼓励党同伐异,族群是现成的撕裂点。所以成功的台湾政客必然是分裂人群,制造对立的高手,但凡有点良知的一定吃不了这碗饭。类似的还有泰国,每每搞到红山军黑衫军,对峙个半年。题目里提到的伊拉克也一样,族群也好宗教派别也罢,天然都是选举政治最擅长撕裂的伤口,通常形态就是大乱小治,基本都会沉沦下去。
印度比较有意思,独立时算是一个真正的赤贫国家,但是这些年下来,和周边一圈比较,无论是泰国、缅甸再到孟加拉巴基斯坦,竟然还不错。三哥一直算蹒跚前进,国家乱糟糟也没有分崩离析,军队不能打吧也不政变。已经算穷国里搞民主的最优等生了。
总的来说,选举制度不太适合穷国(印度除外)。
我常举一个例子,选举政治就如同梁山开会,如果有实力出去杀人放火,这套内部协商机制肯定是集思广益共襄盛举的;这是西方先进国家的民主看起来总是繁花锦簇的原因。
但是假设是一个穷山寨,要什么没什么,出去抢被胖揍。那关起门来民主,只能是互相拆台,大概能聊出个火并王伦。
所以很多人以为人家大秤分金银,靠的是那面替(min)天(zhu)行(ren)道(quan)的义旗,其实没看到的是杀人放火的实力。
为什么最早搞民主的希腊城邦是奴隶制,两千年后重新搞这套的美国还是奴隶制?民主制度先天鼓励拆台,所以在起始阶段得有一个没有投票权的,被掠夺群体(比如黑劳士、黑奴或者印第安人),作为收益来源来平衡内部扯皮带来的斥力。美国一废奴,那没什么好说,那就公投分家了,最后还得靠不民主不宪政的方式强行整合一遍。
所以民主搞的好的,一定得先有实力才行。当然实力也分几种,我粗分了几类。要么家里有矿,比如挪威、澳大利亚这样的。要么有独占市场的技术,欧美日韩这样的。要么有海军,能印钱,全世界认你绿纸片。要么有金融实力全世界收割。要么像英法这样有殖民地供养着。要么祖上积过大德,干过贩奴贩毒这样替天行道大买卖的。
美国民主搞的最好,美国这里面占几样?
所以,民主和富强这对表面上看互相成就,良性循环的东西,到底哪个在前面?这就成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仅就这个问题而言,你得先有鸡才行。鸡怎么来的?其实翻翻账本,大多不是好来路的。
因为日本原本的国家构建就比伊拉克更成功,而麦天皇的土改起到了促进作用。
另外,如果美国按照占领控制伊拉克的思路对待日本的话,那么会出现以下局面:
那么,苏联和日共渗透、旧帝国残余势力在民间阴魂不散、政府内斗有能而执政腐败、国家武装力量长期以来软弱无力,也就是可以预料的事情了。
1945年的美国:保护共同体意识(保留天皇),拉拢实权派(门阀政治),精准剪除威胁(和平宪法)
2003年的美国:我大美利坚完美无缺,空降一本宪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小布什脸)
美国当年在日本要是跟在伊拉克一样搞,日本来个战国2.0不是梦
首先,美国并没有帮助日本进行民主改革,日本和大正时代弱政府是一脉相承的,麦克阿瑟只是把日本的军阀干掉,财阀分拆让他们无法形成超越政府的势力而已。而日本那些政治门阀都一切照旧,诸位首相们大多是二战前大臣门的孙子外孙。
这样的好处是保留了日本社会的稳定性,让日本不至于缺少施政人才。
而日本发展的好也是很正常的,日本在二战前就有很强大的工业基础与科研实力了。金属和化工方面都已经有诺贝尔奖级别的领军人物,二站中全民参与生产让工业人才完全普及了。
一个政府稳定,全面工人,有世界前几科研能力的国家,给他一个口子就能发展起来。而美国出于对抗苏联和中国的需求,给了日本这个口子。让日本发展经济而且没有强制的拿走经济好处。
对比伊拉克那除了石油要啥没啥的基础,美国公司一窝蜂上寡瓜分的吃相,两者的结局很正常。
1860年代明治维新的贵族后代依然还在掌权!
这是民主吗?
日本现在还是一个封建国家,日本从未实现真正的民主。而日本社会大部分问题也来自于此。
日本从二战后到现在,基本大部分首相都是当年明治维新中,获利的贵族后代和其组成的政治家族所把持,二代执政就是日本的特点。
一直到今天仍是如此。安倍晋三的祖上佐藤信宽是明治维新后岛根县县令,然后其家族通过与岸家联姻,开始了政治传奇。
短暂首相麻生太郎高祖是大久保利通,也是从明治维新开始进入政坛,小泉纯一郎的小泉家族,进入日本国会已经100多年了。
还有鸠山家族,福田家族都是一样的从明治维新传承到现在。
从首相开始一直到各个政府部门行业,到处能看各个贵族的后代把持,把持各个行业的财阀,仍是当年明治维新时代的财阀,我们所知道日本所有大企业,后面都是财阀控股,三菱、三井、住友、富士(芙蓉)、第一劝业银行、三和等六大垄断财团掌握着日本的经济命脉,控制着日本的大量公司。
作为一般年轻人如果你没有生在世家,那么企业天花板触手可及,能做到中高层,已经是极限了。只有最优秀的人才,通过各种机缘巧合才能走到最高层。那就是东京和早稻田大学,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被各大家族相中,进入政治家族体系,然后进入公务员部门任职。
政治家后代则是十分轻松,像安倍晋三这样的后代,什么都不需要干,只要他想,就会有一大波人来帮你操作。
普通人想从政,必须投靠门庭,加入各种小团体家族,交换利益才能一步步往上爬,而且重要位置,世家子弟轻松你就能爬到。普通人家的孩子,则必须是有大智慧才可以爬上去,而且关隘重重。
所以现在的日本暮气沉沉,因为财阀控制的日本,机会越来越少,缺乏机会。有没有合适的创投机构帮助有创意人才创业。打开日本新世代的企业家创业史,他们大部分人的创业,都是靠一点点原始积累,这样子能创业的成功企业家屈指可数。
这种创业情况犹如我们国家的八九十年代,但是在机会遍地年代,靠原始积累是可以的,在如今商业激烈的今天,日本年轻一代创业,要难上加难。
尤其互联网这些新兴高科技领域,日本人创新乏力是有原因的。
日本在传统高科技行业还是保持优势的,但是在所有新兴高科技领域,都是落后的。
日本表面是个民主发达国家,但骨子里还是一个封建思想控制的国家。这种一种从骨子里压抑的社会,等级森严,壁垒高筑。
贵族后代们利用政治团体控制着国会,早稻田和东京大学精英投靠门厅获得各种部门工作。
年轻人没有上进机会,只有安心本职工作,不思上进甘心累成狗式工作,才能生存下去,要不然就会被社会抛弃,工匠精神就是一辈子困在一个岗位上面。
今天日本社会大部分问题,都来自于这个封建结构,来自这种落后结构的问题层出不穷,但是因为经济发达,可以把这些问题通通掩盖下去。
日本的压抑来自于上层,来自于传统,来自于既得利益者不想改变。底层人因为全球化还有稳定收入,一旦日本在全球化的今天,过去的产业全面落后,新兴产业无法跟进,底层人的收入无法保证的时候,那么一场掀动社会结构的浪潮就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