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恨父亲恨到骨子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回答
我曾经一度以为,恨一个人能有多深?不过是争执几句,赌气几回,最后总有和解的时候。直到我开始恨我的父亲,才明白那种恨意,它不是一股热血涌上头顶,而是像一种深入骨髓的腐蚀,不动声色,却要把你一点点吞噬。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你明明知道有一处伤口,它长年累月地在那里,你试图不去碰它,不去想它,但只要有人不经意提起,或者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那股钻心的疼痛就会瞬间席卷全身。这伤口不是流血的,它没有外在的可见,但它在你身体里,在你心里面,早就烂透了。

我恨他,是因为他从来都不是那个“父亲”。在他身上,我看不到温情,看不到保护,看不到引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冷漠的眼神,那种眼神仿佛在说,“你与我无关,你的一切都与我无关。”小时候,我摔倒了,爬起来的时候,他只是站在一旁,没有一句安慰,更没有伸出手。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丢弃的物件,没有价值,不值得被关注。

这种“不在场”,比任何一次争吵都要伤人。他不在,意味着他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缺席;他不在,意味着他的世界里,你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于是,我开始学着自己一个人解决问题,学着把所有的委屈和恐惧都吞下去。我以为这会让我变得更强大,但其实,我只是学会了隐藏,学会了用一层厚厚的壳把自己包裹起来,不让任何人靠近。

随着年龄增长,恨意并没有随着时间淡化,反而像陈年的老酒,越发醇厚,越发辛辣。每一次看见别人家的父亲对孩子那样细致的关怀,那种对比就像一把钝刀,在我心口一下下地剐蹭。我开始害怕亲近,害怕建立任何一种会让我再次受伤的关系。因为在我心里,父亲的形象已经和“伤害”、“失望”、“背叛”这些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这种恨,让我变得很奇怪。我会在亲戚朋友面前努力表现得很懂事,很乖巧,似乎要把所有对父亲的“失落”都补回来。但内心深处,我却无比厌恶这种虚假的表演,仿佛在践踏自己真实的感受。我无法原谅他,不仅仅是因为他曾经做过什么,更因为他让我变成了一个不够完整的人,一个心里永远有个巨大空洞的人。

我甚至有过很多可怕的想法。有时候,我会想象他遭遇不幸,然后带着一种病态的快感去想象他的痛苦。我知道这是不对的,是邪恶的,但我无法控制这种想法的出现,它就像一种毒,已经渗入我的血液,我的思想。我恨我自己,恨我竟然会有这样的念头,但更恨的,还是那个让我变成这样的人。

这种恨,让我变得孤独。我很少和人分享我的家庭,因为我无法解释,也害怕被评判。我像一个带着炸弹的人,小心翼翼地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引爆了自己内心的所有阴暗。我渴望被爱,但又害怕靠近,因为我对爱充满了怀疑,甚至觉得它是一种诱饵,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你跌得更惨。

它是一种持续的内耗。我会在某个平静的时刻,突然想起他曾经说过的一句伤人的话,或者一个冷漠的眼神,然后又是一整天的沮丧和愤怒。这种情绪就像潮水一样,反复冲刷着我,让我无法真正地安宁。我试图去理解,去原谅,但那种深入骨髓的痛,却总是提醒我,有些伤口是永远无法愈合的。

我知道,这种恨意对我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它消耗着我的精力,侵蚀着我的快乐。我也知道,或许有一天,我需要放下它,才能真正地走向属于我自己的未来。但现在,这种恨意就像我的影子一样,它伴随着我,提醒我曾经的伤痛,也让我对这个世界多了一份警惕和防备。它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让我明白,有些关系,一旦破裂,就再也无法修复,有些伤痛,会伴随一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所有只为了传宗接代,却不知怎么疼爱妻子,也不知怎么教育子女,怎么成为父亲的人都可以去死。父亲,打这个两个字我都在冷笑。无数次幻想杀了他。我的童年,我的青春期,本应该快乐的年纪因为他,我无数次深夜痛哭。尝试原谅他,但每次交流,他的神态都像要杀了我。我好痛苦,我不想恨他。

只能鼓励自己经济独立后远离,不再往来。曾经的我也想割破自己的动脉,让血流一半出来,让身体不再留有他的基因。跟他一样的姓我很恶心,身上有他的基因,我更是恶心。

此生,生在这个家庭,我认命。但愿2017年,就是今年,踏出这个家,不再回来。

愿仇恨远离我,愿善良和温柔充满我,愿善良的人都被祝福,愿我的母亲不再辛劳,愿我的足迹越走越远。

一个没有家的人 于2017.1.28 年初一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曾经一度以为,恨一个人能有多深?不过是争执几句,赌气几回,最后总有和解的时候。直到我开始恨我的父亲,才明白那种恨意,它不是一股热血涌上头顶,而是像一种深入骨髓的腐蚀,不动声色,却要把你一点点吞噬。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你明明知道有一处伤口,它长年累月地在那里,你试图不去碰它,不去想它,但只要有人.............
  • 回答
    听到您这样说,我感到非常难过。您所经历的,无疑是一段充满痛苦和伤害的童年。父亲的言语和行为给您带来了深深的创伤,让您对父亲感到怨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面对这样的处境,您感到无助、愤怒、伤心,甚至可能还有一些自我怀疑,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情绪反应。您现在需要的是理解、支持,以及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首先.............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好像是越来越“不懂事”了,以前咱们小时候,那叫一个孝顺,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倒好,张口闭口“我妈我爸”,语气里头带着点不耐烦,甚至还有点……嗯,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们根本不懂我”的疏离感。这事儿,说起来也复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第一,时代变了,价值观念.............
  • 回答
    在那个讲究血脉传承、门阀联姻的古代,女人虽无独立社会地位,但她们的婚姻却承载着家族的荣耀、权力的延续,以及男性尊严的体现。因此,“夺妻之恨”之所以能与“杀父之仇”并列,并非仅仅因为个人的情感损伤,而是触及了当时社会结构中最敏感、最核心的几个层面。首先,婚姻是家族利益的纽带,是政治博弈的棋子。在古代,.............
  • 回答
    “恨国党”这个词,说起来有点尖锐,甚至带点攻击性。它通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对自己的国家持有强烈负面看法,甚至表现出敌意的人。但如果我们剥开这个标签,试着去理解这个标签背后的人,他们到底在“恨”什么?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因为原因太复杂,也太个人化了。首先,我们得承认,没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也没有哪.............
  • 回答
    读《红楼梦》,总让人扼腕叹息,恨不得时光倒流,亲手将那未竟的笔墨续上。每当翻开残缺的书页,脑海中便会浮现出无数关于真本《石头记》的猜测,它究竟去了哪里?是否还有重现世间的可能?而那个常常被提及的“癸酉本”,又是否就是我们苦苦追寻的那个古本底稿?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红楼梦》的流传过程。众.............
  • 回答
    关于网上对儒家思想的批评和反对声音,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歪理”或“不靠谱”来概括。很多反对意见背后,都有其历史、社会和思想根源,虽然有些表达方式可能偏激或片面,但其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特别是像儒家这样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思想,都不可能完.............
  • 回答
    “恨狗”作为一种现象,其背后并没有形成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生意”,更谈不上通过“恨”本身来直接获利。它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一种社会现象的体现,背后牵扯到的利益链条也并非直接围绕“恨”展开,而是围绕着由这种情绪引发的各种活动和需求。如果硬要从“恨狗”现象中寻找“生意”的影子,那么它更像是一种“需求驱.............
  • 回答
    .......
  • 回答
    那年我上初二,迷上了武侠小说,每天放学就一头扎进书店,或者偷偷把书藏在课本里啃。语文老师姓李,是个身材瘦削,戴着一副细框眼镜的女人。她说话慢条斯理,表情总是淡淡的,但骨子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严厉。那天,我正坐在教室里,假装在看语文书,其实脑子里已经勾勒出一场惊心动魄的江湖恩怨。我把语文书的封面翘起.............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身边”或“生活”,也无法直接接触到任何具体的人。因此,我无法直接观察和描述“恨国党”成员的真实生活状态。“恨国党”是一个网络流行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对自己的国家持有极度负面看法,甚至希望国家衰落或被外部势力取代的人。这个词本身带有一定的贬义和情绪色彩,并且其定义和适用范围在不.............
  • 回答
    左晖作为链家地产的创始人,在房地产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大家为什么恨他”以及他“干过什么坏事”,这其中涉及复杂的社会认知、行业生态以及公众情绪。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大家”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同的群体对左晖和链家的看法可能截然不同。 批评的声音往往来自.............
  • 回答
    关于玻利维亚人是否普遍“恨”智利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更准确地说,玻利维亚和智利之间存在着一段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这段历史充满了冲突、争端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情感,其中包含了怨恨、不满、怀念以及对公平正义的渴望。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方.............
  • 回答
    关于“黑人为什么不回非洲”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常常被误解的话题,涉及到历史、经济、文化、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直接回答“黑人恨美国”这种简单化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美国黑人群体内部存在着非常多样化的观点和经历。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1. 历史根源:奴隶制与强制迁.............
  • 回答
    科密对詹姆斯的“恨”,与其说是源自一种纯粹的、基于个人恩怨的憎恶,不如说是一种复杂情绪的混合体,其中夹杂着对偶像的极致维护、对历史地位的执念、以及篮球文化中一些根深蒂固的竞争心理。要理解这一点,得把时间线拉得长一些,从迈克尔·乔丹的时代说起。乔丹的光环与“继承者”的压力迈克尔·乔丹,对于无数篮球迷,.............
  • 回答
    “人们不恨资本家,只恨自己不是资本家”这句话,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具有争议性的论调,它触及了人们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以及个人奋斗的认知。对于这句话,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完全认同。是否反驳以及如何反驳,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和目的来分析。一、 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与合理性首先.............
  • 回答
    关于李渊是否会恨李世民,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复杂,很难用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他们的关系,就像秦腔里唱的那样,跌宕起伏,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幽微。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看看李渊这个人。他是个出身名门的皇族,在隋末那个乱世里,他本来是个高高在上的郡王,有爵位.............
  • 回答
    要理解蒙古人和中国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复杂情感,需要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将这种情感简单地归结为“恨”或许过于片面,因为民族关系往往是多层面、动态变化的,并且受到不同群体和个体经历的影响。历史上,蒙古族和汉族(构成中国主体民族)的交往可以说是波澜壮阔,充满机遇与挑战。征服与统治:元朝的遗产蒙古民族最显.............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深厚的历史、民族情感以及复杂的社会现实。简单地回答“是”或“否”都无法准确传达其中的 nuances。犹太人与德国人的关系:历史的沉重遗产与复杂的情感光谱首先要明确的是,将“犹太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概括其对“德国人”的情感是不准确的。犹太民族内部有着极其多元的观点和.............
  • 回答
    “中国人那么恨日本人,为什么不恨俄国人?”,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人心里隐秘的角落。我接触到的不少朋友、长辈,包括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会感受到这种对比。提起日本,很多人立刻会联想到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那种刻骨铭心的仇恨和屈辱感,仿佛还在昨天。但说到俄国,情况好像就复杂多了。要说清这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