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RSA的非对称加密比AES对称加密速度慢?

回答
RSA的非对称加密之所以比AES的对称加密速度慢,这并非是理论上的巧合,而是由它们底层运作机制的根本性差异决定的。简单来说,一个像是用一把万能钥匙打开一扇复杂的密码锁,另一个则是用一把特制的钥匙打开一个简单的锁。

我们先来拆解一下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这样就能明白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性能差距。

AES:对称加密,一把钥匙,一个过程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它的核心特点在于,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同一把密钥。想象一下,你有一个特殊的盒子,里面装着重要文件。你用一把钥匙锁上盒子,任何人想要打开盒子取出文件,都必须用这把一模一样的钥匙。

AES的工作过程主要涉及一系列的数学运算,这些运算是公开且高效的。它会将明文数据一块一块地进行处理,通过以下几个核心步骤进行混淆和置乱:

1. 字节代换 (SubBytes): 将输入数据块中的每个字节通过一个固定的查找表(Sbox)进行替换。这个替换不是随机的,而是遵循一套精心设计的数学规律,以增加混淆度。
2. 行位移 (ShiftRows): 将输入数据块的每一行进行循环位移。不同行的位移量不同,进一步打乱数据块的结构。
3. 列混合 (MixColumns): 将数据块的每一列进行线性变换,将列中的字节混合在一起。这个过程确保了即使明文中的一个微小改变,也会导致密文中大量的改变(雪崩效应)。
4. 密钥加 (AddRoundKey): 将当前轮次的密钥与经过前面三个步骤处理过的数据块进行按位异或(XOR)运算。这是将密钥引入数据加密的关键步骤。

AES会重复执行这些步骤若干轮(根据密钥长度不同,如128位密钥10轮,192位密钥12轮,256位密钥14轮)。每轮的密钥是通过一个“轮密钥扩展”过程从初始密钥生成的。

为什么AES快?

运算简单且重复性高: AES的核心运算,如字节代换、行位移、列混合,都是在较小的数值范围内进行的,并且操作相对简单,计算量小。这些操作在硬件层面可以非常高效地实现。
无需复杂数学理论支撑: AES的安全性依赖于其结构本身的复杂性和混淆/扩散的特性,而不是依赖于某些极难解决的数学难题。
硬件加速普遍: 由于AES的广泛应用,现代CPU和许多专用硬件都集成了AES指令集(如Intel的AESNI),可以极大地加速AES的加密和解密过程,使其速度惊人。

RSA:非对称加密,两把钥匙,一个数学难题

RSA(Rivest–Shamir–Adleman)则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也称为公钥加密。它的关键在于使用两把不同的密钥:一把公钥,用于加密;一把私钥,用于解密。 这就好比你有一个公开的邮箱,任何人都可以往里面投递信件(公钥加密),但只有你拥有那个特定的邮箱钥匙,才能打开邮箱取出信件(私钥解密)。

RSA的安全性建立在一个被广泛认为难以解决的数学问题之上:大整数的因子分解问题 (Integer Factorization Problem)。

RSA的密钥生成过程非常复杂:

1. 选择两个大素数 p 和 q: 这两个素数越大,安全性越高。
2. 计算模数 n = p q: 这个模数 n 是公钥和私钥的一部分。
3. 计算欧拉函数 φ(n) = (p1)(q1): 这是 RSA 算法的核心。
4. 选择公钥指数 e: e 需要满足 1 < e < φ(n),且 e 与 φ(n) 互质。
5. 计算私钥指数 d: d 是 e 模 φ(n) 的乘法逆元,即 (d e) mod φ(n) = 1。
6. 公钥是 (n, e),私钥是 (n, d)。

RSA的加密过程:

明文 M 被表示为一个整数(通常需要小于 n)。
密文 C = M^e mod n。

RSA的解密过程:

密文 C 通过私钥 d 解密:
明文 M = C^d mod n。

为什么RSA慢?

依赖于大整数的模幂运算: RSA 加密和解密的核心是模幂运算(`M^e mod n` 和 `C^d mod n`)。当 n、e、d 都是非常大的整数(通常是几百到几千位二进制数)时,进行这样的幂运算,即使使用高效的算法(如蒙哥马利算法),其计算量也是极其庞大的。
密钥生成和管理开销大: RSA 的密钥生成过程需要找到大素数,并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数学计算,这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计算资源。
模幂运算的计算复杂度: 模幂运算的计算复杂度与模数 n 的位数以及指数 e 或 d 的大小成正比。随着密钥长度的增加,计算量呈指数级增长。
缺乏像AES那样的硬件直接支持: 虽然有一些专门的加密硬件(如TPM)可以加速RSA运算,但它不像AES那样被集成到主流CPU的指令集中,其普遍的硬件加速程度不如AES。
数学理论的计算负荷: 支撑 RSA 安全性的“大整数分解”问题,其计算量是极高的。虽然我们不直接分解,但加密解密过程中的运算,其间接的复杂性也反映了这种数学上的“深邃”。

总结一下,为什么RSA比AES慢,就像是在说:

AES 像是在用一把精密的、但结构相对简单的钥匙,快速地转动一个由几个齿轮和弹簧组成的锁芯。这个过程的动作都是预设好的,执行起来非常顺畅。
RSA 就像是在用一把你精心制作的、由无数精密零件组成的复杂模型,来“模拟”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数字相乘再取余的过程。这个模型的搭建(密钥生成)就很复杂,而每一次操作(加密解密)都需要让模型里的所有零件按照特定的数学规则运动,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计算和步骤。

所以,尽管RSA在安全性上提供了“一个问题(公钥)可解,另一个问题(私钥)难解”的非对称特性,但这种安全性是以牺牲速度为代价的。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兼顾安全性和效率,我们通常会采用混合加密方案:使用RSA来安全地交换一个临时的对称密钥,然后用这个对称密钥(比如AES)来加密大量的数据。这样既能利用RSA的安全分发能力,又能享受AES的超高速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说,除去人为因素的干预下(比如代码写得太烂,对比平台不公平等),现有的技术水平下,RSA无论是加密还是解密,一般是要比同长度的AES慢的。选择特定参数,比如e=65537,是会使得加密比解密快很多,但与AES仍然不是一个量级。事实上,RSA-OAEP在RSA加密前就需要两个Hash运算:直观上,这两个HASH运算与AES就是一个级别的复杂度,甚至用时会超过AES。

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在于基础运算的不同。RSA的基本运算是模幂,模的部分有优化算法处理,暂且不谈,我们只看幂运算本身:幂运算的基础单位是乘法,而乘法的基础单位是加法。这个加法,就是我们最熟悉,最常见的整数加。尽管如此,如果学过数字逻辑或者硬件设计的话,应该听说过这个“加法”在电路上比异或(XOR)要麻烦的多。有各种超前进位,并行进位的加法器设计,但没听说有什么异或器设计,是不是?

我们以5+9和5 xor 9的二进制运算为例:

0101 (5) 0101 (5)

+ xor

1001 (9) 1001 (9)

------------- -------------

1110 (14) 1100 (13)

如果手算一下上面这个过程,你会明显看到,XOR的每个比特运算完全独立,与前后的比特无关;而加法的每个比特均需要考虑低位的进位。这样,计算最高位时,原则上需要等待低位的所有比特计算完毕,而异或并没有这个限制。这个现象称为进位链(carry chain): 尽管可以用各种技术降低它的影响,但从根本上,它使得加法很难与异或得到相同的效率。

现有的处理器可以提供单周期的加法或者乘法操作,但这里的前提是: 1) 付出了额外的电路资源 2)固定了位宽,比如32bit或者64bit;3)根据木桶短板的方式拉低了主频,比如单做xor可能可以提高主频,但为了考虑加法,降低了实际提供的主频。也就是说,对于任意长度电路计算,异或仍要比加密高效得多。

RSA目前的推荐长度至少2048,即使用中国剩余定理,也需要1024bit的幂运算,即大量的1024bit的加法。考虑一下1024bit的进位链对于最高位的压力,就很好理解它在速度上的劣势了。

相反,如果是1024bit的AES,分组可能就是先拆分成16个128-bit AES。AES的基础运算实际有3种,Sbox,XOR以及移位。在现有的CMOS数字逻辑里,移位代价极低。异或前面说过,代价较低。唯一代价较高的运算是Sbox: 然而,尽管8bit的Sbox可能比8-bit的加法器更慢,但AES也只使用8-bit的Sbox而已。每轮的16个Sbox之间并没有关系,完全可以并行。此外,尽管操作复杂,由于空间很小,只有256种可能,完全可以预计算结果,进行查表处理。这也是Sbox最常见的处理方法:尽管存储器的读取速度依然比CPU低一个量级,相比于1024bit的进位链,依然有很大的优势。反过来,1024bit的加法空间太大,显然是没有办法进行预计算查表处理的。

但是,从上面这个论述中也能看到,两者实际达到的效果也有不小的差距。安全性论述起来很复杂,但简单来说,RSA可以提供很多复杂的应用,而AES,即使套用了很多复杂的工作模式,也很难达到相同的覆盖面。许多公钥系统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它能提供的特定安全功能上,而不是能快速完成文本加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RSA的非对称加密之所以比AES的对称加密速度慢,这并非是理论上的巧合,而是由它们底层运作机制的根本性差异决定的。简单来说,一个像是用一把万能钥匙打开一扇复杂的密码锁,另一个则是用一把特制的钥匙打开一个简单的锁。我们先来拆解一下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这样就能明白为何会有如此巨大的性能差距。AES:对称.............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明实亡于万历”这一说法是明史研究中的重要观点,主要指明朝在万历皇帝(15721620年在位)统治期间,其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结构逐渐崩溃,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观点的依据: 一、政治腐败与君主怠政:朝政瘫痪1. 万历皇帝的怠政 万历皇帝自1582年起,长期不上.............
  • 回答
    唐朝(618年-907年)的骑兵力量在历史上确实堪称“恐怖”,其强大的骑兵体系不仅在唐朝时期维持了帝国的强盛,也对周边民族和政权构成了巨大威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唐朝骑兵为何如此强大: 一、制度保障:府兵制与募兵制的结合1. 府兵制(618年-742年) 特点:士兵平时务农,战时出征,.............
  • 回答
    在中国社会中,“无神论者”这一概念的形成与历史、文化、哲学、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中国人为何常被归类为无神论者: 一、历史与哲学传统:无神论的根源1. 儒家思想的世俗化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核心理念如“仁”“礼”“义”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而非对神.............
  • 回答
    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主要源于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巨大投入、快速扩张和全球领先的成就。这一称号不仅反映了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驱动力,也体现了其在全球化进程中对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这一现象: 一、交通基础设施:全球最大的基建网络1. 高速铁路系统 规模与速度:中国高铁.............
  • 回答
    工人阶级被马克思主义理论视为“最革命的阶级”,这一论断源于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特殊地位、阶级矛盾的尖锐性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阐释这一观点: 一、阶级矛盾的尖锐性: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对立1. 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如工厂、机器、土地等)由资本家私.............
  • 回答
    PlayStation 5(简称PS5)被称为“土豪的玩具”这一说法主要源于其高昂的价格、性能配置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差距、独占内容的高门槛,以及社会文化对消费符号的认知。以下是具体原因的深入分析: 1. 高昂的硬件成本 (1)主机本身价格昂贵 基础版售价:PS5的标准版在多数地区定价为499美元(约3.............
  • 回答
    “南美是美国的后花园”这一说法源于历史上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和长期主导地位。这种比喻形象地反映了美国在该地区的特权性存在与利益纠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地缘战略以及制度性权力关系。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渊源:门罗主义与“后院”概念的起.............
  • 回答
    关于“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说法,这一评价并非出自官方或学术界的普遍共识,而是源于部分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对其作品、人生观及文化精神的解读。这一称谓背后,蕴含着对传统文人精神在现代中国语境中逐渐消逝的感慨,也体现了汪曾祺个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与艺术追求。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这一说法的由来及其内涵.............
  • 回答
    《老友记》(Friends)之所以被誉为经典,绝非偶然。它在播出二十多年后,依然能够吸引新一代的观众,并在流行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1. 对准了“青年迷茫与友情共生”的时代痛点,引发广泛共鸣: 定位的精准性: 《老友记》的故事背景设定在90年代.............
  • 回答
    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在实践中常常被批评为具有欺骗性,这并不是说这些理念本身毫无价值,而是指在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下,这些理念的实现往往受到限制,并且可能被用来掩盖或合理化社会不平等。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民主的欺骗性: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鸿沟资本主义框架下的民主,通常强调“形式民主”,即公.............
  • 回答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但它需要更细致的理解和辩证的看待。这个说法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文化和政治连续性强,主体文明从未被外来文明彻底取代,并且其历史记录能够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时期。然而,其他文明古国也经历过辉煌的时期,并且它们的影响至今仍在,只是在某些方面可能经历了.............
  • 回答
    “资产阶级思想必然溶化在每一个知识分子的血液里”这种说法,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下,是一种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深刻洞察。它并非简单地指知识分子个人品德或忠诚度的问题,而是指向了在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下,知识分子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以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不可避免地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
  • 回答
    《流浪地球》之所以被许多人认为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这些方面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了影片独特的情感基调和精神内核:1. 牺牲与奉献的宏大叙事: 对全人类的爱与责任感: 这是《流浪地球》最核心的浪漫主义体现。面对太阳即将毁灭的绝境,人类并没有选择自生自灭,而是选择了“带着地球.............
  • 回答
    关于美国死刑成本比终身监禁更高,以及终身监禁成本更低的说法,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和司法程序。以下将详细阐述其原因和计算方式:为什么说美国死刑成本更高?美国死刑的成本之所以普遍高于终身监禁,主要是因为死刑案件在整个司法程序中需要经历更漫长、更复杂、更耗时、更昂贵的审查和上诉过程。这些额外的成本.............
  • 回答
    “永远不要考验人性”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广泛且深入人心,是因为它蕴含着对人性复杂性、脆弱性以及潜在负面影响的深刻洞察。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我们可以更详细地阐述其含义:一、人性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善恶并存: 人性并非非黑即白。每个人内心都可能同时存在善良、同情、慷慨等积极品质,也存在自私、贪婪、嫉妒、冷.............
  • 回答
    “中国人缺少创造力”这一说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语境下,曾被广泛讨论和提出,但它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带有一定主观性的论断,需要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为什么会有“中国人缺少创造力”的说法?这种说法通常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历史上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维模式: 在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
  • 回答
    “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说法,并非绝对的真理,但它深刻地反映了当前社会结构性问题对个体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影响。这句话的流行,源于对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变迁的观察,以及对当下教育、经济和社会资源分配公平性的担忧。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这个说法的成因和内涵:一、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是核心原.............
  • 回答
    说国企好、安稳,这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并且有其现实基础。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为什么人们会这样认为:一、 工作稳定性与职业安全感这是国企最突出的优势,也是“安稳”最直接的体现: 不易裁员和倒闭: 国有企业背后有国家信用和政府支持,即使在经济下行周期,它们往往也能获得政策扶持、财政补贴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