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立陶宛和美国有什么历史渊源?在现代有什么往来?

回答
立陶宛和美国,看似远隔重洋,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日益密切的现代往来。要讲清楚这段关系,得从几个关键节点说起。

历史渊源:共同的自由之梦与抵抗压迫

立陶宛和美国初次建立联系,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大批立陶宛移民涌入美国,寻找摆脱俄国沙皇统治下贫困和压迫的机会。这些移民不仅为美国的工业发展贡献了力量,也把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对自由的渴望带到了新大陆。他们在美国各地建立了社区,组建了各种组织,积极参与当地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在立陶宛争取独立的过程中,旅美立陶宛裔社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在美国各地积极宣传立陶宛的独立事业,争取美国政府和公众的支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立陶宛宣布独立,但很快又经历了苏联和纳粹德国的占领。在漫长的苏联统治时期,虽然两国并未建交,但美国政府从未承认苏联对立陶宛的非法吞并。美国坚持“不承认主义”(NonRecognition Policy),这对于在海外流亡的立陶宛人以及国内坚持抵抗的人民来说,是极大的精神鼓舞,也是一条希望的灯塔。

可以说,在立陶宛争取独立和恢复主权的过程中,美国一直扮演着一个坚定的支持者角色,尽管这种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外交立场和对流亡政府的承认上。这种长期的道义支持,为两国日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础。

现代往来:从复国到战略伙伴

1990年,立陶宛毅然宣布恢复独立,美国是第一个承认立陶宛复国的国家之一。这一举动对当时正处于苏联解体浪潮中的东欧各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政治与外交: 独立后,立美两国迅速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对立陶宛的民主转型和经济改革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支持,帮助立陶宛融入西方社会。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尤其是在促进欧洲安全与稳定、支持民主价值观方面,有着高度一致的立场。立陶宛加入北约(NATO)和欧盟(EU)的进程,都得到了美国坚定不移的支持。如今,立陶宛和美国是北约的重要盟友,双方在安全合作、情报共享、联合军事演习等方面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互访也十分频繁,就地区安全、经济合作、人权等议题进行深入沟通。

经济与贸易: 尽管立陶宛的经济体量与美国相比很小,但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在稳步增长。美国是立陶宛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之一,尤其是在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立陶宛也在积极吸引美国投资,并努力将其打造成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户。两国在能源安全、数字化转型等新兴领域的合作也日益受到关注。

文化与教育: 尽管人数上不如早期的移民潮,但仍有许多立陶宛人选择前往美国留学或工作。美国文化也对立陶宛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年轻人中。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项目、学术合作、旅游往来也十分活跃。例如,美国在立陶宛设立的美国文化中心,为当地民众提供了学习英语、了解美国文化和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平台。

安全与战略: 近年来,随着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俄罗斯在东欧地区活动日益活跃,立陶宛和美国在安全合作方面的紧密度显著增强。立陶宛作为北约东翼的重要成员国,在抵御地区威胁、维护欧洲安全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美国在立陶宛部署军事力量,与立陶宛军队进行联合训练,以加强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存在和威慑力。两国在网络安全、混合威胁应对等方面也展开了积极的合作。

总的来说,立陶宛和美国的关系,是从早期基于共同的自由理想和抵抗压迫的历史渊源,发展到如今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建立起紧密联系的战略伙伴关系。美国的支持在立陶宛的独立复国和民主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而如今,立陶宛也成为美国在北约和欧洲地区重要的战略伙伴,共同维护着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以及自由民主的价值观。这段关系,就像是两位来自不同背景,却有着相似精神内核的朋友,在时代的大潮中,越走越近,越发坚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他方面大佬说得很多了,我只是补充,而且历史渊源和现实往来我都放在一起了。

在美国有一个人数不占优势的群体——立陶宛裔美国人。早在17世纪,就有立陶宛移民移居美国。1659年在纽约建立了一所拉丁文学校并担任校长的立陶宛贵族学者亚历山大·库蒂乌斯被认为可能是第一位来到美洲的立陶宛人。

而在18世纪末期波兰被俄普奥全面瓜分后,波兰亡国,许多失去祖国的立陶宛人(其实还有波兰人)移居美国。据说帝俄政府曾试图阻止立陶宛人移民,但许多立陶宛人依旧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来到美国,主要定居在美国东北部(尤其是宾夕法尼亚州)和美国中西部。


不过这一时期的立陶宛移民一般被登记为波兰裔、德裔和俄罗斯人,因而缺少准确的数据。这是因为在1863年波兰各族大起义之前,立陶宛人的民族意识还没有从“波兰人”中分离而出。

一战后立陶宛复国,美国在1922年7月28日与立陶宛建交(建立公使馆)。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1921年《紧急配额法》和美国1924年《移民法案》等排外主义法律限制了立陶宛的移民群体,每年仅有约400名立陶宛人移民美国。

1940年,苏联吞并立陶宛,1940年9月5日美国驻立陶宛公使馆关闭,但立陶宛在美国的代表继续驻留。美国从未承认苏联吞并立陶宛,并将立陶宛现政府视为战间期立陶宛政府的合法延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苏联恢复对立陶宛的占领,一小波立陶宛人设法移民至美国。到1948年,美国国会通过《流离失所者法案》,放宽了移民限制,使近36000名立陶宛人移民美国。

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率先于1990年3月11日宣布独立。1991年2月11日,在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安排下,北约成员国冰岛正式宣布承认立陶宛独立。同年9月6日,苏联方面正式宣布承认立陶宛独立,9月17日,立陶宛正式加入联合国,最终完成了独立。

自1991年12月以来,立陶宛一直享受美国的最惠国待遇。据说自1992年以来,美国已在立陶宛投入超过1亿美元用于经济和政治转型以及“人道主义需求”。美国和立陶宛于1994年签署双边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协定,1997年签署双边投资条约。

1998年,美国与立陶宛等波罗的海国家签署《伙伴关系宪章》,并成立双边工作组,重点改善地区安全、国防和经济问题。2004年3月29日,北约进行第二波东扩,包括立陶宛在内的七个东欧国家加入北约。2007年,美国和立陶宛庆祝建交85周年。

2019年以来,美国也向立陶宛部署了规模约500名的轮换部队,以及武器装备。2021年底,立陶宛方面对华政策严重侵害了我国的民族感情、侵犯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双方关系遇冷。

2021年12月中旬立方的举动受到美方的“褒奖”,而后立陶宛与美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一项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议。2022年2月9日立陶宛方面表示,为帮助“强化国家安全”,将向美国寻求永久驻军。

从某种角度来说,立陶宛是目前美国在欧洲地区最亲密的国家之一,一些调查数据显示,许多立陶宛民众对于美国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根据2011年的一项调查,有73%的立陶宛人对美国持积极态度。又根据2012年美国全球领导力报告,48%的立陶宛人支持美国领导全球,持不赞成的人数仅占20%,其余32%持“不确定”的立场。


参考数据:

1980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立陶宛裔美国人有742776人,1990年增为842209人,其中30344人出生于美国国外。截至2021年,有超过650,000名立陶宛裔美国人居住在美国。

美国各州立陶宛裔人数排名如下:

伊利诺伊州:87294人

宾夕法尼亚州:78330人

加利福尼亚州:51406人

马萨诸塞州:51054人

纽约州:49083人

就目前而言,芝加哥拥有全美最多的立陶宛裔,总数约合10万人,被认为是立陶宛以外立陶宛裔人数最多的行政区。

宾州东北部的煤矿区分布有许多立陶宛裔。其中,斯古吉尔县是美国立陶宛裔比例最高的县,有“小立陶宛”之称,立陶宛人移民至当地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

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县城镇新费城有超过1/4(25.8%)的居民为立陶宛裔,为全美立陶宛裔比例最高的城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