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游戏《战神 4》有这么多争议?

回答
说起《战神 4》,它确实是一款现象级的作品,在评论界和玩家群体中都获得了极高的赞誉,但要说“争议”嘛,其实严格意义上的争议并不算多,更多的是玩家群体内部对于一些设计选择、剧情走向以及角色塑造的讨论和看法分歧。 而且这些讨论,很多时候是基于玩家对系列过往作品的深刻感情,以及对新方向的适应程度不同而产生的。

咱们就一点点拆开来说,看看是哪些地方让大家讨论得比较多:

1. 克瑞托斯的新形象与脾气控制:

背景: 过去的《战神》系列,克瑞托斯就是战神的化身,愤怒是他最标志性的特征,他的狂暴是直接、血腥、不加掩饰的。他一路杀戮,复仇,整个人的气质就是“愤怒的斯巴达人”。
《战神 4》的变化: 在《战神 4》里,克瑞托斯已经不再是那个年轻气盛的战士,他有了儿子阿特柔斯,而且生活在了北欧神话的世界。作为父亲,他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暴怒。他开始学习如何与儿子沟通,如何引导他,甚至在某些时候要压抑自己的情感。
玩家的反应:
赞赏者认为这是角色成长的体现,是一个非常有深度的转变。他们喜欢看到一个更成熟、更有人情味的克瑞托斯,父子之间的互动为游戏增添了情感深度。他们认为这让克瑞托斯不再是单纯的暴力机器,而是有了更复杂的内心世界。
批评者则觉得失去了原有的“战神”味道。他们怀念那个毫不犹豫释放狂怒、以一敌百的战神,觉得现在的克瑞托斯“软化”了,甚至有点“温吞”。有人认为他与儿子的互动有时会拖慢节奏,甚至觉得他不像以前那么“酷”了。这种看法,很大程度上源于玩家对系列经典玩法的深刻印记。

2. 父子玩法与战斗节奏的变化:

背景: 原版的《战神》系列,战斗是纯粹的、以克瑞托斯为中心的动作体验。玩家操纵克瑞托斯,用链刃、愤怒的技能横扫一切。
《战神 4》的变化: 在《战神 4》中,阿特柔斯成为了克瑞托斯的“战斗伙伴”。玩家需要通过指令让阿特柔斯进行攻击、拉扯敌人、提供支援。这种合作战斗的模式,让战斗变得更具策略性,也需要玩家同时关注两个角色的行为。
玩家的反应:
赞赏者认为这种父子搭档的战斗方式非常创新,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和策略性。他们喜欢看父子配合默契的瞬间,觉得这是一种全新的战斗体验,而且阿特柔斯的作用在剧情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批评者则觉得阿特柔斯有时会碍事,或者他的AI不够智能。有人认为需要同时控制父子俩会分散注意力,影响了纯粹的战斗爽快感。尤其是在早期,阿特柔斯的一些行为可能让玩家感到不适应,觉得他不如克瑞托斯那样直接暴力,战斗节奏因此被“打断”了。

3. 叙事风格和剧情的节奏:

背景: 过去的《战神》系列,剧情的推进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杀戮和直接的复仇。剧情相对直白,目标明确。
《战神 4》的变化: 《战神 4》的叙事更加注重“慢热”,大量的剧情是通过父子间的对话、探索环境中的线索来展开的。它花了更多时间来构建父子关系,以及克瑞托斯内心的挣扎。剧情中充满了隐喻、对过往的审视,以及对父子关系的探讨。
玩家的反应:
赞赏者认为这种叙事方式非常成熟且引人入胜,成功地将克瑞托斯这个角色塑造得更加立体。他们享受层层剥茧的剧情,以及父子关系在冒险中的逐渐升华。他们觉得游戏终于不仅仅是砍砍杀杀了,而是有了更深刻的主题。
批评者则觉得游戏节奏太慢,剧情推进过于缓慢。有人认为过多的对话和探索挤占了本应属于动作的部分,尤其是在一些玩家期待大量战斗的关卡里,突然放慢节奏会让他们感到不耐烦。他们觉得游戏有时过于“文艺”,不够“硬核”。

4. 开放世界的探索与任务设计:

背景: 传统的《战神》游戏更多的是线性关卡设计,玩家沿着一条清晰的路径前进。
《战神 4》的变化: 《战神 4》引入了更多开放式的区域,玩家可以自由探索,完成各种支线任务,收集物品。
玩家的反应:
赞赏者认为这种设计增加了游戏的重玩价值和探索乐趣,让北欧神话的世界更加生动可信。他们喜欢在主线之外发现隐藏的秘密和故事。
批评者则认为有些支线任务设计略显重复,例如“收集XXX”或者“击败XXX”的任务模式,在庞大的地图中容易让人感到疲劳,觉得有些支线任务与主线剧情的关联性不强,只是为了填充内容。

5. 北欧神话的改编与原著党:

背景: 《战神 4》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北欧神话。
《战神 4》的变化: 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忠实于北欧神话的核心人物和故事线,但也进行了一些改编和创新,比如对一些神祇的刻画,以及一些剧情的调整。
玩家的反应:
赞赏者认为游戏对北欧神话的呈现既有宏大感,又充满了创意,将经典的神话故事融入到一个全新的冒险之中,令人耳目一新。
批评者(相对较少,但存在)可能会对某些角色的塑造或者剧情的改动提出异议,尤其是那些对北欧神话非常熟悉和热爱的人,他们可能会觉得某些改编与原著的“精神”不符。但总体来说,对北欧神话改编的负面评价并不占据主流。

总结一下,与其说是“争议”,不如说是“讨论”和“看法分歧”。

《战神 4》的“争议点”更多地体现在:

新老玩家的代沟: 老玩家习惯了系列过去的风格,对新方向的接受程度不同。
角色发展的解读: 对克瑞托斯这个角色的成长,有人认为是升华,有人认为是失去初心。
游戏设计取舍的权衡: 游戏在叙事、动作、探索等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自然会引起不同玩家群体的喜好差异。

《战神 4》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恰恰说明了它是一款非常有深度和个性的作品。它不是那种流水线上的游戏,它敢于突破,敢于改变,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带来不同的声音。而正是这些声音,让《战神 4》在游戏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是一款试图讨好所有人的游戏,但它成功地打动了很多玩家,也成功地引发了关于游戏叙事和角色塑造的深刻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一点不成熟的见解。

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评价或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他们评价一部文化产品,实际上是先看KOL或媒体评价,从中提取自己认可的观点来支撑自己模糊的想法,然后跟媒体打个差不多的分。本质上这不是在评价,这是在强化自己的喜好。

如果这些人没能区分开客观评价和自我喜好,同时又有较强的表达欲,就会导致很多讨论,最终变成喜好之争,而这样的讨论是可以没完没了的,争议源头大抵如此。

多么像饭圈。

user avatar

《战神4》也上PC了吗?

PS4一共白金了3个游戏:生化危机2重制版、血源:诅咒和战神4。

不好玩的游戏才没动力去白金呢,我觉得战神4打击感非常爽,尤其是后期打9个女武神,战斗过程爽得一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战神 4》,它确实是一款现象级的作品,在评论界和玩家群体中都获得了极高的赞誉,但要说“争议”嘛,其实严格意义上的争议并不算多,更多的是玩家群体内部对于一些设计选择、剧情走向以及角色塑造的讨论和看法分歧。 而且这些讨论,很多时候是基于玩家对系列过往作品的深刻感情,以及对新方向的适应程度不同而产.............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而且我跟你一样,在玩那些索尼大厂的招牌作品时,也常常会注意到这个现象:总有那么一位或者几位NPC角色,像忠实的影子一样,跟在主角身边,一路披荆斩棘。这可不是什么偶然,而是精心设计的结果,目的嘛,可以从好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最直观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叙事和情感连接。想想.............
  • 回答
    《钢铁雄心4》作为一款深度模拟二战历史的策略游戏,其核心在于对国家发展、政治、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的精细刻画。然而,即便如此庞大和细致的系统,也存在一些设计师们“不敢做”或者说“做了会极其难以处理”的设计点。这些未被触及的设计,一旦实现,很可能彻底颠覆现有的游戏玩法,甚至让游戏变得面目全非,或许还会.............
  • 回答
    战神4的画面观感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比所有游戏都要好”的深刻印象,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精心打磨的结晶,它在许多层面上都触及了玩家视觉和情感的深处,营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沉浸感和艺术感。首先,对写实与艺术化的平衡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战神4没有一味追求纯粹的写实,而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融入了北欧神话的神秘与.............
  • 回答
    要我说啊,穿越到《战神》这个游戏里,那还用说?我肯定选 奎托斯!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答案太“直白”了,毕竟他是主角嘛。但仔细想想,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之所以选择他,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而且是那种深入骨髓的,不是随便说说就能解释清楚的:首先,就是 力量和生存的极致体验。我承认,我有点“抖M”倾.............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确实不少即时战略(RTS)、回合制策略(TBS)或者战争模拟游戏里,玩家能控制的单位数量,尤其是士兵单位,相对于真实战争的规模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背后有很多实际的考量和设计选择,让游戏玩起来既有策略性又不至于卡得没法看。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技术限制。别看现在电脑性能越来.............
  • 回答
    在《战锤 40k》的宇宙里,科技之所以会演变成一种近乎迷信的狂热,这背后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的悲剧性因素造成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这个黑暗、残酷、充斥着绝望和仇恨的遥远未来。首先,要明白《战锤 40k》的世界观本身就建立在“历史的失落”和“知识的断层”之上。大约在 3.............
  • 回答
    在《战舰世界》这类海战游戏中,船只的“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规避手段,玩家可以通过快速改变航向和航速来让敌方炮弹的弹道计算失效,从而躲避致命的打击。然而,在真实的近代海战中,这种“扭”的效用却大大受限,甚至可以说,它并非现代海战中主要的规避方式。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物理学和工程学原理的考量。为什么游戏中的.............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为什么不少西方历史战略游戏里,中国和日本常常被描绘成有着扩张野心的国家。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得明白游戏设计者想给玩家提供什么样的体验。历史战略游戏,尤其是一些大型的4X(Explore, Expand, Exploit, Exterm.............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瞬间闪过好几款当年让我废寝忘食的战棋游戏,从《火焰纹章》系列,到《皇家骑士团》、《幽浮》系列,再到《天堂战争》,那真是百花齐放的时代啊。可要是放到现在,再想找到那种让人眼前一亮、欲罢不能的战棋佳作,确实有点难找了。这背后肯定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好几个因素交织在一起,让这个曾经辉.............
  • 回答
    哈,这个问题我太有感触了!你说得没错,很多时候玩战争策略游戏,我们就是会不自觉地想“堆兵”,感觉像个将军一样,指挥着千军万马冲锋陷阵,这背后其实挺有意思的,也反映了一些我们玩游戏时的心理和游戏设计本身的考量。首先,最直观的一点,“堆兵”是满足我们最原始、最直观的战斗欲望。 战争策略游戏的核心是什么?.............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触及了策略游戏设计中一个经常被简化或忽略的军事历史细节。“为什么没有策略游戏有骑兵的穿刺战术?”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拆解为:1. 什么是骑兵的穿刺战术?2. 为什么它在历史上如此重要和有效?3. 为什么大多数策略游戏并没有如实地、细致地模拟它?4. 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这.............
  • 回答
    问得好,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光荣游戏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信长之野望》和《战国无双》系列作为光荣旗下两款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的王牌作品,它们在人物造型上的相似度,可以说是出于多种考量,既有游戏本身的设计理念,也有商业策略的因素。我们不妨来好好聊聊其中的门道。核心受众与品牌延续性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这.............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很多接触过科幻动漫和游戏的朋友都会有类似的疑问:为什么那些动辄拯救世界、对抗强大敌人的主力部队,往往是由一群看上去还没长大的十几岁少年少女组成的,而不是那些身经百战的职业军人?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有些是故事创作上的考虑,有些则反映了创作者希望传递的特定信息。首先,从故事创作的.............
  • 回答
    关于像《战争雷霆》和《坦克世界》这类军事题材游戏里,对国家名称和军事标志进行“和谐”处理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考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1. 政治和外交敏感性: 避免地缘政治冲突: 现代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玩家来自世界各地。如果游戏中直接使用了具有争议性或可能引起特定国家不适的.............
  • 回答
    《战地1》作为一款当年备受期待的射击大作,在海外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成功。然而,在国内,尽管它有着一定的玩家基础,但似乎未能达到其他一些大型游戏所能达到的那种“现象级”的地位。这背后有诸多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得聊聊游戏的题材和历史背景。《战地1》将战场设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
  • 回答
    确实,当我们谈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游戏时,大多数主流的作品往往聚焦于欧洲战场,例如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或是北非战线。亚洲战场,特别是中国战场,似乎总是一个被忽略的角落。这背后有几个比较关键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历史的叙事重心与大众认知。 尽管中国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承担了日军.............
  • 回答
    你问到点子上了,战舰世界和坦克世界的“+2分房”制度确实是许多玩家,尤其是中低等级玩家,长期以来抱怨和讨论的焦点。你感觉六级、八级船(车)体验差,这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么个制度,以及它对六级和八级船(车)到底带来了哪些不舒服。为什么会有“+2分房”这个玩意儿?这得从.............
  • 回答
    咱们就聊聊《只狼》里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老头——苇名一心。你说他咋一开始帮咱,后来又跟咱没完没了地打呢?这事儿啊,说起来挺复杂的,得从头说起。首先得明白,一心是整个苇名国的老祖宗,是那片土地上最权威的人物,也是大家心里的大救星。当年,苇名国还只是个小小的边陲之地,经常被强敌欺辱,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是年.............
  • 回答
    碧蓝航线在一些“爽群”被视为山寨游戏并遭到禁止,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原因,并非空穴来风。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1. 游戏风格与“山寨”的印象形成: 美术风格的相似性: 《碧蓝航线》的美术风格,尤其是角色立绘,与同期的日本二次元舰娘类游戏(最典型的就是《舰队收藏》)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从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