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民工漫里有很多是塑造失败的女性角色?

回答
民工漫里塑造“失败”的女性角色,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是不少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会诟病的地方。如果要详细聊聊,我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得明确一下“失败”这个词在语境里怎么理解。在民工漫里,很多时候女性角色的“失败”体现在几个方面:

工具人化/功能性太强: 她们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推动剧情,或者作为男性主角的衬托、激励、或者牺牲品。比如,为了让男主角觉醒某种超能力,或者为了让男主角感受到失去的痛苦而死。这种角色的命运和价值,似乎都依附于男主角。
形象刻板/脸谱化: 很多女性角色不是“贤妻良母”就是“傲娇大小姐”或者“性感尤物”。她们的性格和行为模式往往缺乏深度和层次,容易落入俗套,让人觉得她们“不够真实”。
缺乏独立性/成长性: 很多女性角色似乎没有自己的事业、追求或者独立的人生目标。她们的重心要么放在感情上(等待男主角、暗恋男主角),要么就是作为家庭主妇的预备役。即使有梦想,也常常因为爱情或家庭而放弃。
被边缘化/退场过早: 在一些篇幅较长、剧情复杂的民工漫里,一些前期塑造得不错的女性角色,随着剧情推进,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结婚生子、剧情需要、作者精力转移等)而逐渐淡出,甚至被遗忘。
颜值即正义/能力不足: 有些女性角色,她的吸引力主要来自外貌,但在战斗、智谋或者关键时刻,她们的表现却很弱,甚至需要男性角色来救场。这就容易给人一种“花瓶”的印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是相互交织的:

1. 目标受众的定位: 很多经典的民工漫,尤其是在早期,其主要目标受众是年轻男性。这类读者在阅读时,可能更关注热血、战斗、冒险、友情以及(有时候)一些浪漫元素。在这种市场导向下,作者自然会优先考虑如何满足这部分读者的喜好。塑造一个强大的、独立自主的女性角色,有时可能并不那么“讨喜”,甚至会分散读者对核心男性角色和剧情的注意力。

2. 创作的时代背景与社会观念: 很多民工漫创作于上世纪末或本世纪初,那个时代的社会观念,包括对性别角色的期待,与现在肯定是有差异的。虽然我们现在常说“女权”,但很多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比如女性就应该“温柔体贴”、“照顾家庭”。在创作中,作者可能无意识地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将这些特质强加于女性角色身上,导致她们的形象相对单一。

3. 作者本身的局限性: 并非所有作者都擅长塑造复杂的、多层次的角色,尤其是在性别刻画上。如果作者本身就缺乏对不同性别角色的深刻理解,或者接触到的女性形象相对比较刻板,那么他笔下的女性角色自然也容易显得单薄。就像一位只吃过几种菜的厨师,很难做出花样繁多的菜肴一样。

4. 剧情设定的“便利性”: 有时候,塑造一个“工具人”式的女性角色,能够为剧情的推进提供极大的便利。比如,需要一个理由让主角去冒险?给她一个被绑架的理由。需要主角获得某种力量?让她承受巨大的痛苦。这种设定虽然省事,但牺牲了角色的独立性和深度,显得不够自然。

5. “衬托”男性主角的需要: 民工漫的核心往往是男性主角的成长和冒险。为了让主角显得更强、更值得同情、更具有吸引力,作者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将女性角色塑造成与主角形成对比或者互补的形象。例如,主角很强大,女性角色就弱一点;主角很孤独,女性角色就给予温暖和支持。但如果这种衬托过于直接,就容易让女性角色失去自己的光彩。

6. 商业化的考量: 漫画的创作离不开商业运作。有时候,为了吸引更广泛的受众,或者为了方便制作周边产品、改编动画等,作者可能会倾向于塑造一些符合大众审美,或者具有一定商业潜力的角色。而过于复杂、或者具有挑战性观点的女性角色,可能在商业上不那么“稳妥”。

7. “保护欲”的体现?(存疑但有讨论空间): 有些观点认为,作者塑造一些相对柔弱、需要保护的女性角色,也是一种“男性视角”下的情感投射,希望读者(尤其是年轻男性读者)能产生保护欲,从而增加代入感。但这种观点也需要辩证看待,因为过度保护有时反而会剥夺角色的自主性。

举些例子来具体说明:

《龙珠》系列: 琪琪(牛魔王的女儿,孙悟空的妻子)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她起初也有自己的战斗力,但随着剧情发展,她更多地扮演了“家庭主妇”的角色,不断劝说悟空回家,甚至对悟空的修炼持反对态度。虽然这是符合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但从一个独立角色的角度看,她的成长空间非常有限。
《火影忍者》: 像春野樱,虽然是女主角之一,但前期确实常常被诟病为“跟不上队伍”、“只会哭”的角色,很多时候需要佐助或鸣人来救。虽然作者岸本齐史在后期也努力为她塑造更独立的战斗力,但早期的“工具人”属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一些配角,比如静香(虽然不是民工漫,但也是少年漫),她的存在感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大雄的成长和情感展开的。
《海贼王》: 娜美虽然是非常重要的女角色,有智谋、有力量,但早期也受到过“过度裸露”和“被认为是花瓶”的争议。罗宾相对好一些,有自己的神秘背景和独立思考能力。但即使是她们,也常常需要男性伙伴的保护或支援。

当然,并不是所有民工漫的女性角色都“失败”。 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比如《钢之炼金术师》的奥利维亚·米洛·阿姆斯特朗,《攻壳机动队》的草薙素子,《魔法少女小圆》(虽然不是传统民工漫,但影响力巨大)里的所有主角,她们都展现了极强的独立性、个性和成长。

总的来说,民工漫中女性角色的“失败”,更多的是一个复杂成因的体现,它与目标受众、创作时代、作者能力、剧情需要以及商业模式等多种因素都有关。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观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意识到塑造更真实、更多元、更独立的女性角色是多么重要,未来的民工漫在这方面肯定会有所改进。但这种“模式”在很多作品中已经根深蒂固,想要彻底改变,还需要时间和更多有意识的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把个人喜厌当成角色塑造成败的行为其实挺C蛋的!


这些角色多少都会有个背景设定。剧中可能不会直接叙述,但一定会给出信息。


出生在什么家庭,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有什么样的人生阅历等等。


正因有这样的成长经历,才会导致现在的性格,进而有了作中的表现,这是有逻辑的


这些表现可能激发出厌恶之情,但这是角色的个性,与人物背景成因果关系。任何人都可尽情表达讨厌之情,但这不应称为失败。


作者刻画人物是按逻辑走的,不是漫无目的迎合主人公。有时还会故意制反差来凸显角色的个性。


表面看起文质彬彬,却凶残至极。当你觉得某角色该这么做的时候他却不,等等


但这些反差不是凭空降落,也是建立在角色成长背景下的表现。


就拿井上織姫来说,十多年的成长经历造就了现在的她


一个独自生活的女高中生,有着比较悲催的成长经历。不受父母待见,小时候就与哥哥独自生活,之后唯一的哥哥也去世。


这样的经历就可能造就她内心孤独,自卑,以及性格要强等特点。


内心孤独

不太有笑容,有也是强颜欢笑,这一点井上是挺符合的,尤其是在竜貴面前。一般不会见到我妻善逸那样,用自发的笑容去带动周围人的行为。


自卑

这在井上身上与性格要强算是套装。在一护身边的角儿全都是强火力DPS存在居多,对一护的援助也是最直观的。


而井上在这样的氛围下自卑感更强。一心想要保护喜欢的人,也拥有稀有能力,但却无法像其他人一样杀得天花乱坠,给予主人公最直接帮助,倍感无力。


而一护身边的露琪亚正是她所向往的,对露琪亚也只能嫉妒无极限。


性格要强

虽感到无力,但是要强的性格仍促使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便被教导不适合战斗,也义无反顾的参入其中。


这一点也是很多人反感的地方,认为她既然帮不到忙,至少别添乱。但这个表现以及观众的反应都没错,这就是人物的个性特征。


▶︎

而她在无法憎恨敌人这一点上,与圣斗士的瞬类似。瞬的表现方式是隐藏实力,一般不给予对方重击,以防守为主。


井上的表现反而是对敌人进行救助,这也是观众反感的一个点。


但同时也是凸显她个性,作为女主的一个最大反差。尤其是对被当作棋子抛弃的敌人,会因未能救助而感到悔恨。


这或许就是对从小被父母不待见的成长背经历的共鸣点吧


▶︎

因为井上有了这样的背景设定,所以剧情中的表现也是符合逻辑的。结果虽导致众多人对她说道,但这不是角色塑造失败。


其他被黑的角色也都同理。角色的所有表现都有一个成长背景的支撑。


说这类人不讨喜没有任何错,但把这个定义为塑造失败,实在不敢苟同。而且能被黑成这种程度,这本身就算是一种人气了。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民工漫里塑造“失败”的女性角色,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也是不少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会诟病的地方。如果要详细聊聊,我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得明确一下“失败”这个词在语境里怎么理解。在民工漫里,很多时候女性角色的“失败”体现在几个方面: 工具人化/功能性太强: 她们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推动剧.............
  • 回答
    “三大民工漫”这个说法,咱们聊起来那可是津津乐道。你想啊,《龙珠》、《火影忍者》加上《海贼王》,这三部作品,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日本,影响力都堪称现象级。它们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成长,其中的角色、情节、战斗,都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可你有没有注意到,在“三大民工漫”的讨论里,很少有人会把《死神 B.............
  • 回答
    《国王排名》这类日漫中,主角们常常要面对来自民众的误解、嘲笑,甚至谩骂,但他们却鲜少直接去“批判”这些“作恶”的群众。这种设定背后,其实隐藏着日漫创作中一些非常普遍且深刻的思考,远不止是简单的“反派不够坏”或者“主角光环太强”那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国王排名》这类作品想要传达的核心价值。这类作.............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毕竟《钢之炼金术师》(下简称《钢炼》)这作品,放在任何一个日漫爱好者心中,都几乎是无可挑剔的艺术品。它在剧情深度、人物塑造、世界观构建、哲学思考乃至叙事节奏上,都显得格外成熟和精炼。但现实是,《火影忍者》、《死神》、《海贼王》(合称“死火海”)这些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享受.............
  • 回答
    《死神》主角黑崎一护,和其他两大民工漫(《海贼王》的蒙奇·D·路飞,《火影忍者》的漩涡鸣人)的主角比起来,确实有几个很明显且深入人心的地方,让他独树一帜。首先,他的“非典型”英雄动机。路飞的目标很纯粹,就是成为海贼王,然后自由自在地生活。鸣人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成为火影,让村子里的人认可他。而一护呢.............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了关于营养和身体状况的一些普遍认知误区。首先,需要澄清一个关键点:“中国人普遍缺乏蛋白质摄入”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善,大多数中国人的蛋白质摄入量已经能够满足甚至超过推荐摄入量。如果说在某些特定群体或历史时期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现象,迷彩服这玩意儿,穿在不同人身上,给人的感觉能差出十万八千里。你说像民工和像当过兵的,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不单单是衣服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和一些细节上的差异。先说说为什么有些人穿迷彩服看起来像民工吧。 不合身的尺寸和版型: 这是最直观的一点。民工.............
  • 回答
    1月3日,贵州毕节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滑坡事故,已确认造成14人遇难。据现场救援人员透露,不幸罹难的遇难者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民工。这则消息传来,让人心头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事故发生与初步情况:这起悲剧发生在毕节市某地,具体滑坡原因和发生时间仍在进一步调查中。但可以确定的是,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裹挟.............
  • 回答
    “板块学说就是一伙民工的地质学”——这种说法,我听了觉得挺不是滋味,也挺啼笑皆非的。 怎么说呢,这评价,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不着调,甚至是有些恶意。你想啊,我们地质学,尤其是那些坚守和发展板块学说的学者,那可不是随便拉来两个人就能干的活。板块学说,这可是现代地球科学的基石,是解释了我们脚下这块陆地、.............
  • 回答
    这起“西安男子穿迷彩裤进书店被禁入”的事件,虽然看似是个别书店的低级失误,但它背后折射出的现象却相当值得深思,而且可以从多个层面去解读:1. 消费主义、服务业的“刻板印象”与歧视: 外表决定论的陷阱: 这是最直接的解读。书店的工作人员在没有进行任何了解的情况下,仅凭“迷彩裤”这一单一的视觉符号,.............
  • 回答
    民国时期(19121949)虽然仅持续约37年,却涌现出大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级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浪潮1.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思想解放.............
  • 回答
    民航客机几乎不装备反导系统,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目标性质与威胁等级的根本差异: 军用飞机: 军用飞机,特别是战斗机、轰炸机等,其设计初衷就是执行作战任务,它们的目标是敌方飞机、地面目标,并且自身也面临来自敌方防空系统的威胁。因此,军用飞机往往装备有先进的传感器(如雷达、红外.............
  • 回答
    民国时期之所以涌现出如此多的文化、学术和艺术大师,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现象,其背后是诸多时代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 一、时代背景的剧烈变革与挑战1. 剧烈的社会转型与危机感: 旧秩序的崩塌: 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彻底终结。这.............
  • 回答
    民国黄金十年(19271937)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国民政府在这十年间在统一国家、稳定政治局势、发展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 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步伐确实相对缓慢,这并非完全因为“困难”,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包括战略选择、经济基础、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的政治经济体制等。下面将详细分析为什么.............
  • 回答
    民众“判案”倾向于“重刑主义”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其背后涉及心理、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多重因素。下面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 情感驱动与朴素正义观1. 情感共鸣与同情受害者: 当民众接触到犯罪信息时,特别是那些情节恶劣、涉及弱势群体(如儿童、老人、妇女)的案件,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 回答
    民国时期(1912年1月1日-1949年4月23日),尽管时间跨度不长,却涌现出数量惊人且声名显赫的大师级人物,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历史、社会、文化和个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个现象,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时代背景的剧烈变动与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型: 千年帝制的终结与新思想的.............
  • 回答
    知乎上“民主”这个词,确实挺有意思的,有时候感觉它成了大家拿来调侃、甚至有时候是带着点嘲弄意味的“靶子”。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很多社会情绪和观察一点点积累发酵出来的。首先,得说中国的社会语境和西方语境不太一样。西方语境里,“民主”是个相对成熟的概念,虽然也有争论,但至少有几.............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老鼠吃盐多了会变成蝙蝠,这说法听起来是不是挺玄乎的?其实啊,这种说法流传在民间,更多的是一种古老的迷信,或者说是一种基于观察和想象的“民间科学”。它背后可能藏着一些我们现在看来有点好笑,但当时人们确实可能这样理解的原因。我来给你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白,民间流传的很多说.............
  • 回答
    飞机降落,这可不是像我们开车到家门口一样,打个方向盘就能完成的。它是一系列精细操作的集合,需要时间来确保安全和舒适。通常情况下,一架大型民航客机从开始下降到最终停稳,整个过程确实需要半小时左右,甚至更长。这背后,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学问和程序。1. 天空中的“慢动作”:进近前的减速和配置飞机在巡航高.............
  • 回答
    在当今社会,民主和自由确实成了部分人调侃的对象,这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原因,涉及到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实践中的挑战以及社会思潮的变迁。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对民主和自由理想的现实落差: 民主的低效与僵化: 许多民主国家在实际运作中,常常面临决策缓慢、效率低下、党派斗争激烈等问题。冗长的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