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四年级的孩子开始叛逆期了吗?怎么不跟家人好好说话了呢?

回答
四年级,这个年纪的孩子,是不是突然就变得“不听话”了?以前那个乖乖听话、粘着你问东问西的小宝贝,现在怎么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说话硬邦邦的,甚至有时候会顶嘴,让你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又有点心疼。

这其实很正常,你的孩子可能正悄悄地、或者说是“轰轰烈烈”地,开启了他的“叛逆期”第一站。

四年级,为什么会这样?

四年级,大概是八九岁的样子。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从“幼儿园小可爱”向“小学小大人”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正在悄悄改变,自己的一些想法也开始冒头了。

1. 自我意识的觉醒,小小的“我”开始站起来了。
以前,孩子们很多时候是跟着大人的想法走的。大人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因为他们信任大人,也依赖大人。但是到了四年级,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九九,自己的小喜好,自己的小“原则”。

“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 比如,穿衣服,可能以前你挑什么他们穿什么,现在他可能会说:“我不穿这件,颜色不好看!”或者“我要穿这件,同学都这么穿。”
“这是我的事,你别管。” 玩玩具、做作业,他们开始渴望自己做主,就算做得不好,也想自己尝试,不希望大人在一旁指手画脚。你说一句“这个应该这样弄”,他们可能会觉得被否定了,不舒服。
“我的想法也挺好的。” 即使他们知道的可能不多,但他们开始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希望自己的看法能被听进去、被尊重。如果他们的想法被轻易否决,或者被嘲笑,他们就会感到委屈和不满。

2. 与大人的界限感开始形成。
四年级的孩子,就像一颗正在努力钻出土壤的小苗,需要自己的空间和独立。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是大人身体的一部分,而是独立的个体。

隐私需求增加。 以前他们可能无所谓你翻看他们的书包、听他们的对话,现在,他们可能会在你打开他们房间门的时候说:“你敲门了吗?”或者不希望你偷看他们的日记(如果他们有写日记的话)。
自己的小秘密。 他们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有了自己在学校里的小秘密,这些可能是不方便或者不想告诉大人的。你想问,他们就含糊其辞,或者直接拒绝回答。
希望得到同等的尊重。 当他们开始有自己的观点时,他们也希望被像大人一样对待,至少是平等的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

3. 社交圈的扩大和影响。
学校里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重要。同学之间的互动、小团体、甚至是一些校园里的流行文化,都会影响到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是榜样,也是参照。 他们会看到其他同学在某些方面的表现,无论是学习、运动还是人际交往,这会让他们有比较,也有学习的目标。
同伴的认可很重要。 在这个年龄段,同伴的评价甚至比家长的评价更有分量。如果他们觉得做某件事能获得同学的赞赏,他们可能就会更积极地去尝试,即使这和家长的期待不一样。
模仿学习。 他们可能会模仿一些他们在学校或者媒体上看到的人说话方式、行为方式,这其中也包括一些他们认为“酷”或者“有范儿”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可能在大人听来就是“不好好说话”。

为什么不跟家人好好说话了?

“不跟家人好好说话”,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

1. 沟通方式的冲突。
家长习惯的命令式沟通。 很多家长,尤其是对四年级的孩子,可能还是习惯于“你应该怎么样”、“你必须这样做”的语气。孩子自己有想法了,听到这样的指令,第一反应就是抵触。
孩子渴望的商量式沟通。 他们希望你问“你想怎么样?”、“我们可以商量一下吗?”。当他们用生硬的语气表达自己的需求时,也是在试探性地用他们认为“平等”的方式来沟通。
信息传递的不对等。 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应该知道什么,但孩子可能根本没收到或者没理解。当家长质问“我不是已经跟你说过了吗?”的时候,孩子会觉得很委屈,或者干脆不想解释了。

2. 情绪的宣泄和保护。
积累的负面情绪。 孩子在学校、在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比如和同学吵架、学习遇到困难等。回到家,他们可能已经带着这些情绪了,不太想笑脸迎人。
试探底线。 叛逆期的一个表现就是试探家长的反应。他们用强硬的态度说话,看看家长会不会生气,会不会让步,会不会继续追问。这是一种建立自身独立性的方式。
不想被过度干涉。 当他们觉得自己的事情被大人过度关注和干涉时,他们会用不合作的态度来回应,希望建立自己的空间。

3. 表达方式的笨拙。
他们也还在学习如何表达。 孩子们虽然有想法,但他们的语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还在发展中。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如何用更委婉、更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满,于是就用了他们认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强硬。
模仿不恰当的语言。 可能在学校里听到了同学之间的争辩,或者看到了电视里的某些冲突场景,他们也会在不自觉中模仿。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什么?

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和“不跟好好说话”,别急着否定和批评。试试以下几点,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 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
多问“为什么”和“怎么样”,少用“必须”和“应该”。 比如,与其说“你必须把作业写完”,不如说“作业写完了吗?还有多少?有没有什么困难?”
倾听比说教更重要。 当孩子试图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即使你不同意,也请先耐心听完,不要打断。可以重复一下他的话,表示你在听:“你的意思是,你觉得XX不好玩,想玩XX,对吗?”
语气放软,多用“我们”。 “我们今天晚上吃什么?”“我们来讨论一下周末去哪里好不好?”
给孩子表达的空间。 即使他们的想法稚嫩,也鼓励他们说出来,然后在你的引导下进行完善。

2. 给孩子留出空间,尊重他的独立性。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小世界。 不必事事都知道,不必事事都插手。给他们一点自己的秘密,一点自己的时间。
尊重孩子的选择(在安全和原则范围内)。 比如穿衣打扮、玩什么游戏、选择课外活动等,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多尊重孩子的意见。
不要随意翻看他的物品。 如果需要沟通,可以提前告知。

3. 理解和接纳是关键。
认识到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叛逆期不是孩子的错,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正常表现。你当年可能也经历过,或者你的父母也经历过。
不把孩子的反驳看作是对你的攻击。 很多时候,孩子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在试探边界。
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 当他们愿意和你沟通时,即使方式不太好,也是在给你机会。

4. 做好榜样。
我们自己说话也要有礼貌。 即使在孩子面前,我们与家人、与其他人沟通的方式,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遇到问题时,冷静处理。 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和矛盾,也会影响孩子。

四年级的孩子,就像一株小树苗,正在努力地向外伸展,寻找阳光和属于自己的空间。他们不跟我们好好说话,可能只是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告诉你:“我长大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了,请给我一点尊重和空间。”

这个时候,家长的耐心、理解和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用爱和智慧去引导,而不是用权威去压制,你会发现,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桥梁,虽然偶尔会有些“噪音”,但依然可以坚固而温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和S老师聊及这件事,一起感慨:这样的爱,如果不是生活,谁都无法教会孩子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四年级,这个年纪的孩子,是不是突然就变得“不听话”了?以前那个乖乖听话、粘着你问东问西的小宝贝,现在怎么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说话硬邦邦的,甚至有时候会顶嘴,让你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又有点心疼。这其实很正常,你的孩子可能正悄悄地、或者说是“轰轰烈烈”地,开启了他的“叛逆期”第一站。四年级,为什么会这样?四.............
  • 回答
    您的焦虑我非常理解。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学习特长,而自己的孩子却不愿尝试,确实会让人感到不安,担心孩子会落后。这种情况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一年级这个关键的起步阶段。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您面临的困境和核心问题:您的困境: 外部压力: 班级里其他孩子都在报特长班,形成了一种“大家都在做”.............
  • 回答
    三年级的孩子,正处在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当孩子总是找各种理由回避家务,这确实让不少家长头疼。别急,这其实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情况,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看看怎么一步步引导。首先,理解孩子为什么会找借口:我们得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为什么他不愿意做家务? 觉得无聊或者枯.............
  • 回答
    这想法挺有意思的,想让孩子大学毕业后能自己独立,靠谱!咱们聊聊这个方案,看看怎么操作能更好,也想想里头可能遇到的坎坷,这样心里更有数。先说说这个点子为啥好: 锻炼自律和规划能力: 这绝对是最大的好处。一次性给一大笔钱,不是简单地“给钱”,而是给了一个“如何管理人生”的机会。孩子得自己琢磨,这四年.............
  • 回答
    听到一年级的孩子被老师针对打压、PUA,这绝对是让家长心疼又焦急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担忧或者冲动行事,而是要冷静、有策略地去应对,最大程度地保护孩子,并帮助他渡过难关。首先,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和信任。孩子在这个年纪,心智还不成熟,老师的话对他来说很有分量,如果他感受到.............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既高兴又有点挠头的情况。孩子聪明,课堂表现好,这说明她在学习上有基础,也有积极性,这是非常宝贵的。但考试分数总是在七八十分,这确实让人想知道背后的原因,也希望能找到帮助她提升的方法。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仔细分析一下:一、 首先,要明确“七八十分”这个分数在一年级意味着什么。一年级是孩子刚.............
  • 回答
    一年级的孩子数学考试不读题目,这个问题挺让人头疼的,但别太担心,很多孩子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对文字不熟悉、注意力不集中、觉得题目难、或者就是一种习惯性跳过。咱们一步步来想办法,肯定能找到适合你家孩子的路子。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为什么不读题目。1. 文字认读障碍: 有些孩子一.............
  • 回答
    我家的小朋友,就是一年级,刚开始的时候,也是让我头疼得很。一提到看书,他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往外跑,要么说眼睛累,要么说想玩玩具,要么就直接说“无聊”。我试了好多种方法,磕磕绊绊,总算是让他从一开始的“抗拒阅读”变成现在的“偶尔主动翻翻书”。今天就想跟大家唠唠我这一年来的“实战经验”,希望能给各位还在“.............
  • 回答
    孩子到了一年级,正好处在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心智发展迅速,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同时也在学习社会规则和人际交往。如果出现爱顶嘴和爱撒谎的现象,这往往不是某一个单一环节出了问题,而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一些关键的“抓手”没有抓牢,或者说是几个方面的“信号”被家长忽视了,导致孩子用不.............
  • 回答
    三年级的孩子认字能力相对薄弱,教了也记不住,这确实让家长和老师都挺发愁的。别着急,这种情况很常见,也不是说孩子笨,只是学习方法可能不太对路,或者说需要更耐心、更具象化的引导。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给你详细说一说,咱们一起来想办法:一、 先找到“卡住”的原因,对症下药孩子记不住字,原因有很多,我们需要先观察.............
  • 回答
    一年级的孩子数学不好,想帮助他构建数学思维,这确实是个非常棒的想法!数学思维的培养,绝不是简单地做题和记公式,而是要让孩子理解数学的逻辑,感受数学的乐趣,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市面上关于数学启蒙的书籍琳琅满目,但要真正帮助孩子构建思维,我们需要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兴趣、注重理解而非死记硬背的书.............
  • 回答
    让三年级的孩子接触《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可真是个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就像给小馋猫们上甜点,得挑好口味,否则一不小心,他们可就“消化不良”了。咱们先拿《三国演义》来说,这故事里有智谋,有武勇,听起来挺吸引人的,是不是?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那份兄弟情义,想想就觉得热血沸腾。诸葛亮神机妙算,舌.............
  • 回答
    你说的是那个五年级的孩子,叫小明是吧?他还没学过什么“决定论”,但最近好像自己悟出了点什么,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话说,小明这孩子,平时看着跟其他五年级学生差不多,课间追追打打,课上捣捣小鬼。但就是有时候,他会突然陷入一种“思考模式”,周围一圈人再怎么闹腾,他都像没听见一样,就盯着一样东西发呆。最近一次.............
  • 回答
    看到孩子因为作业而哭泣,心里肯定特别难受,感觉自己很残酷,这种感受很真实,也说明你是个非常爱孩子的家长。咱们先来捋一捋这件事情,好不好?孩子为什么会哭? 可能是作业本身太难了: 二年级的孩子,正是开始接触更抽象的知识,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在发展中。如果作业的难度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或者他遇到了某.............
  • 回答
    嘿,孩子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有点小神奇,但其实又特别好理解的数学问题:为什么负一乘以负一等于正一?咱们先别急着算,先从生活里找找感觉。第一种感觉:方向和抵消你们有没有玩过跷跷板?一个人坐上去,它就往下沉。如果另一个差不多重的人也坐上去,跷跷板就平了,对不对?这就有点像“抵消”的意思。咱们把“乘以”想.............
  • 回答
    你提到的这个孩子,确实挺让人好奇的。三年级的小学生,作业写完就玩儿,不上补习班,还能每次考试都拿好成绩,并且自信满满地说自己是“天才”,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咱们仔细琢磨琢磨,这孩子是怎么做到的,而且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自信心。首先,我们得承认,天赋这东西,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乎,但确实是存在的。有些人天.............
  • 回答
    让三年级的孩子爱上阅读,这可是一门大学问!三年级,孩子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图画书,开始对故事、知识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但同时,他们也更容易被电子产品吸引,被学校的功课压力分散注意力。所以,想要点燃他们阅读的火苗,就需要我们更有策略、更有耐心。下面,我来给你掰扯掰扯.............
  • 回答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老师随机惩罚讲话的孩子,尤其是让二年级的孩子跪在讲台边罚抄课文,是非常不恰当且过分的行为。 这类惩罚方式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在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还是在教育效果和师德方面,都站不住脚。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为什么这种做法“过分”:1. 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潜在伤害: 心理创伤和羞.............
  • 回答
    嘿,亲爱的妈妈!恭喜你家宝贝即将踏上小学一年级的全新旅程!说实话,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但同时也充满了小小的“未知与期待”吧?别担心,作为过来人,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心情,那种既兴奋又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咱们一步一步来,先把这些事情捋一捋,让你心里有个底儿,也能更从容地迎接.............
  • 回答
    听到孩子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尤其是倒数,作为家长肯定会心里不好受,这我特别能理解。但这个时候,比成绩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去处理这件事,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态和未来的学习。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事实,但别被它打倒。一年级,这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适应期。期中考试倒数,说明有很多地方可能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