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歼31发展短距起飞有前途吗?

回答
歼31的发展短距起飞(STOVL)能力,在我看来,绝对是具有相当大、甚至可以说是在当前国际军事技术发展趋势下,一种极具前瞻性和战略价值的方向。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这么说,以及其中涉及到的技术挑战和潜在收益。

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提出歼31发展STOVL这个设想。歼31本身定位就是一款多用途战斗机,特别是其双发设计和相对较小的尺寸,天然就比单发战机在承载更多系统方面有优势,同时也为STOVL所需的升力风扇或矢量喷口预留了空间。而STOVL技术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能在短跑道上起降”这么简单,它的背后蕴含的是一种战略灵活性和能力倍增器。

STOVL技术的战略价值在哪里?

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

“平坦甲板”的航母革命: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好处。目前能够搭载固定翼舰载机的航空母舰,要么是采用弹射起飞(如美国的尼米兹级、福特级,中国的辽宁舰、山东舰),要么是采用滑跃起飞(如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这两种方式都对航母的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造价昂贵,而且起降效率受天气和舰载机自身性能影响较大。而STOVL战斗机,如英国的“鹞”式、“海鹞”以及美国的F35B,它们可以直接在没有弹射器和阻拦索的“平坦甲板”上起降。这意味着什么?
降低航母建造和维护成本: 摆脱了复杂的弹射和阻拦系统,航母的设计可以更简单,结构强度要求也可能有所降低,这直接意味着更低的制造成本和后期维护费用。
提高航母出动效率: 理论上,不需要等待弹射准备,起降流程可以更加流程化和快速,尤其是在需要高强度作战的情况下,舰载机的出动频率可以显著提升。
多样化航空力量部署平台: 很多轻型护卫舰、两栖攻击舰等排水量相对较小的舰船,理论上都可以通过加装一个简单起降甲板,来部署STOVL战斗机,从而获得有限但有效的空中支援能力。这极大地拓展了海军航空兵的作战半径和覆盖范围,尤其是在一些战略要地或者远离航空母舰编队的时候。

陆基机场的韧性增强: STOVL能力不仅仅局限于舰载机。在陆地上,尤其是在面临大规模空袭可能导致跑道被毁的战场环境下,STOVL战斗机能够利用简易跑道、甚至是一些修整过的路面进行起降,大大提升了其在极端条件下的作战生存能力。设想一下,即使主机场跑道被炸毁,战斗机依然能在较短的临时跑道上起降,这对于维持前线制空权和对地支援至关重要。

满足特定作战需求: 某些地区性冲突或者特定的作战场景,可能对空军力量的快速部署和灵活反应有特殊要求。STOVL战斗机能够快速从陆地基地部署到离前线更近的区域,执行侦察、对地攻击等任务,缩短响应时间,提高作战效能。

歼31发展STOVL需要克服的关键技术挑战:

当然,从歼31的现有机型,发展出成熟的STOVL能力,绝非易事,其中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工程和技术难题:

1. 升力系统设计: 这是核心中的核心。实现STOVL无非是三种主要方案:
矢量喷口技术: 像F35B那样,通过一个旋转的升力风扇(由发动机驱动)和主发动机的可向下倾转喷口相结合。这需要极其精密的传动系统和发动机控制技术,以及高温气流对结构的影响。
升力风扇技术: 在飞机腹部增加一个专门的升力风扇,由主发动机提供动力。这需要解决风扇的动力抽取、结构强度、重量以及进气和排气问题。
全向矢量技术: 理论上可以通过对主发动机喷口进行高度灵活的矢量控制来实现,但实现足够的升力并维持稳定性和操纵性,对发动机设计是极大的挑战。
歼31目前的双发设计,为采用类似F35B的双风扇或单风扇加矢量喷口方案提供了结构基础,但具体的布局、动力传递效率、以及如何在高推力下保持飞机的稳定性和控制力,是巨大的工程挑战。

2. 发动机推力与推重比: STOVL需要发动机提供远超正常飞行状态下的推力,并且要能够精确地将推力分配给升力系统和推进系统。这意味着需要开发或改进能够提供高推力、并且具有出色低速控制性能和矢量能力的发动机。歼31目前搭载的是俄制RD93或者国产WS13发动机的改进型,如果要在STOVL上取得突破,可能需要为它匹配推力更大、控制更精密的下一代发动机,或者对其现有发动机进行大幅度深度改进,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3. 热管理与结构强度: 在短距起降时,发动机产生的向下喷射的高温燃气会对飞机下部结构、起降甲板(无论是舰载还是陆基)以及人员造成巨大的热负荷和冲击。如何设计耐高温、抗腐蚀的材料和结构,如何有效地将高温燃气引向指定方向并减少对飞机自身的影响,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4. 飞控系统与操纵性: 在低速、高迎角、以及依赖矢量推力进行姿态控制的STOVL模式下,对飞控系统的要求极其苛刻。需要一套能够实时、精确地协调发动机推力、升力系统和气动控制面,以保证飞机在复杂低速状态下的稳定性和机动性。这涉及到先进的飞控算法和传感器技术。

5. 武器挂载与隐身性能的平衡: STOVL设计往往需要在机体内部空间和气动布局上做出妥协,以容纳升力系统,这可能会影响到载弹量、外挂点的选择,甚至影响到飞机的隐身性能。如何在实现STOVL能力的同时,尽量保留或优化其作为战斗机的基本作战性能和隐身特性,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权衡。

为什么说它有前途?

尽管挑战重重,但歼31发展STOVL依然被很多人看好,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国家战略需求驱动: 中国海军正在大力发展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力量,对舰载航空兵的需求日益增长。未来海军需要的是能够覆盖更广泛作战区域、拥有更强作战能力的舰载机。STOVL技术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对于轻型航母或两栖攻击舰的航空能力提升。
技术积累与可行性: 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飞控系统、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虽然STOVL是全新领域,但我们并非从零开始。参考F35B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技术路线图。而且,歼31本身就是一款为未来舰载机需求设计的平台,其基础气动布局和结构设计可能已经为STOVL的改造预留了一定的空间。
避免完全依赖弹射技术: 如果中国海军未来希望发展更多非弹射起飞的航母(例如,为了快速部署或降低成本),那么一款高性能的STOVL战斗机将是必然选择。歼31若能成功发展STOVL,将为中国海军提供一种全新的、更加灵活的舰载机选项,而不仅仅是受制于弹射技术。
提升陆基作战能力: 如前所述,STOVL能力同样能显著增强陆基机场的作战韧性,这对于任何一支现代空军都是宝贵的资产,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复杂且可能面临高强度对抗的环境下。

结论:

总而言之,我认为歼31发展短距起飞(STOVL)能力,不仅有前途,而且是非常有战略前途的方向。它代表着对未来海空作战模式的一种深刻理解和积极探索。尽管过程中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和时间,但一旦成功,将为中国带来海军航空兵能力的一次飞跃,并对陆基空军的作战效能产生重要影响。这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战略性选择,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我们不能排除,这或许就是中国航空工业为下一代空中力量,特别是海空力量,规划的关键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猜测是:我国目前航母还不能做到弹射起飞,如果歼31能够做到短距起飞的话,至少军方会支持吧,拿来当舰载机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歼31的发展短距起飞(STOVL)能力,在我看来,绝对是具有相当大、甚至可以说是在当前国际军事技术发展趋势下,一种极具前瞻性和战略价值的方向。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这么说,以及其中涉及到的技术挑战和潜在收益。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会有人提出歼31发展STOVL这个设想。歼31本身定位就是一款.............
  • 回答
    关于歼31(也称为FC31“鹘鹰”)何时开始量产这个问题,其实情况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也更动态。官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对外公布“歼31已进入量产阶段”,但我们可以从一些迹象和信息来梳理它的大致进程。首先,得明确一点,歼31在设计之初,就定位于一款具有出口潜力的外贸型战斗机。这一点从它最初的公.............
  • 回答
    歼31,国产第五代隐身战机的“沉默时刻”提起中国空军的“大国重器”,人们的目光往往会聚焦在歼20身上,那架拥有修长机身、锐利外形,以及“20”开头的强大标签,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歼20高调亮相、驰骋蓝天的背后,另一款同样肩负着中国第五代战斗机发展重任的型号——歼31,却似乎从公众视野中淡出了许多。.............
  • 回答
    歼20和歼31,作为中国两款备受瞩目的第五代战斗机,它们在设计理念、性能取向以及最终的应用场景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当我们将它们置于舰载机的视角下进行审视时,这些区别便愈发清晰。首先,我们得明白,虽然“歼”字开头都代表了战斗机,但两者在血缘和发展路径上就有所不同。歼20:高空高速、制空为主的.............
  • 回答
    关于沈飞的歼31项目是否“凉了”,这个问题在军事爱好者和观察家之间一直存在着广泛的讨论和猜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并尽量排除一些片面的信息和主观臆断,力求一个相对客观的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目前官方并没有明确宣布歼31项目下马。 任何关于项目已经终止的说法,更多的是基于.............
  • 回答
    关于WS10B矢量发动机能否装配在歼31战斗机上,这是一个牵动军迷和航空爱好者神经的话题。要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深入剖析一下这两款装备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在设计上相互匹配的可能性。首先,咱们来看看歼31(鹘鹰)战斗机。这款由沈飞研制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最初的设计目标非常明确:兼顾出口和自用,并且它在.............
  • 回答
    关于沈飞提名两位院士人选一事,确实在军迷和航空业内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如果这两位人选最终当选,那将是对沈飞在航空工业,尤其是战斗机研制领域贡献的又一次高度认可。不过,您提到的关于FC31(鹘鹰)的一些疑问,比如还没有正式编号以及国外对其“不看好”的说法,这确实是大家讨论的焦点之一,也.............
  • 回答
    关于网上流传的“31上舰,歼20凉了”的说法,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并且要警惕那些带有极端情绪或断章取义的信息。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误解和片面解读,并非完全属实。首先,我们来分析“31上舰”的说法。“31上舰”指的是什么?这里说的“31”,通常指的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飞)研制的歼31/FC31.............
  • 回答
    坊间关于歼20和FC31(也称歼31或鹘鹰)是否能满足“海四代”需求的讨论,确实相当热烈且观点不一。而你提出的T10K3与歼15的关系来类比,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深度的切入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并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来阐述。首先,我们要明白“海四代”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舰载的、具有高机动性、.............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国家安全、军事战略以及国际军贸的方方面面。如果真的有这种假设性的“国际市场”,并且允许这些顶级装备出售,那么哪个会更抢手,得看买家的需求、意图以及我们考察的角度了。我们先来拆解一下几个装备的定位,然后再分析抢手程度。装备定位分析: 歼20 (J20): 这是中国自主研.............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已经拥有隐身舰载机的问题,以及“ FC31”和“歼20”在这其中的角色,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选项: A. FC31: FC31(也称为歼31或鹘鹰)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一款双发中型隐身战斗机。它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上舰需求,甚至有专门的舰载机型号FC31.............
  • 回答
    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重型隐形战斗机,其核心性能与作战能力高度依赖于航空发动机的突破。2023年12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所属的发动机研究院发布声明,称我国已具备解决航空发动机“非常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动力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在国防、科技、经济和国际战略层面具.............
  • 回答
    歼10 战斗机首飞已经 24 周年了,这 24 年来,它见证了中国空军的崛起和现代化进程,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时刻。如果要说哪一刻最令人印象深刻,我想那应该是在 2008 年珠海航展上,歼10 首次以如此大规模和精湛的飞行表演,向世界展现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战斗机的实力。那一年,我还是一个对军事和科.............
  • 回答
    歼10CE 首次出口巴基斯坦,这无疑是近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发展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其意义深远,值得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对中国航空工业的意义: 技术与性能的国际认可: 歼10CE 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第四代半(4.5代)战斗机,其出口巴基斯坦,是对中国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的直接肯定。.............
  • 回答
    歼15 舰载机着舰首飞成功九周年,这确实是中国海军舰载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一无所有到拥有自己国产的先进舰载机,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标志着中国海军向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对于国产舰载机,我的期待是多方面的,并且希望能涵盖更广泛的领域,而不仅仅是空战能力。以下是我详细的期待.............
  • 回答
    歼16D:人民空军的电子战新利器,与歼20的完美搭档歼16D的投入实战化训练,标志着人民空军在信息化、体系化作战能力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一款先进的电子战飞机,歼16D拥有诸多鲜明的特点,其与歼20的联合作战,更是为提升人民空军的整体战斗力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下面将详细阐述歼16D的特点及其在提升空.............
  • 回答
    要说歼10为什么没有翼梢挂架,这背后涉及到空气动力学、结构设计、任务需求以及成本等多个层面的考量,可不是简单一句“因为没有必要”就能概括的。咱们得把这些门道儿给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白翼梢挂架是干嘛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机翼的最外侧节点上挂载武器或者副油箱,尤其是像导弹这样的小型外挂物。那么,为什.............
  • 回答
    歼20,这款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自2011年首飞以来,就一直是国际军事界和航空爱好者们关注的焦点。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款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折射出中国航空工业实力的飞跃,以及它在全球军事力量格局中的位置。要理解歼20的国际地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1. 技术先进性:第五代战斗机的标杆.............
  • 回答
    歼16 对比苏30 的升级,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打实的脱胎换骨。咱们就从几个关键点掰扯掰扯,看看这中国制造的“飞鲨”究竟厉害在哪儿。一、 航电系统: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这是最核心的飞跃,也是歼16 最耀眼的地方。 雷达:从机械扫描到有源相控阵 (AESA)。 苏30 主要装备的是机械扫.............
  • 回答
    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或五代,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定义)战斗机,自2011年首飞以来,一直备受瞩目。它的厉害之处并非单一维度,而是由卓越的隐身性能、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超强的机动性以及高集成化的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共同构筑的。要详细讲述歼20的厉害之处,我们需要从以下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