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北大校友李大钊写了《庶民的胜利》,一百年后北大学生用‘’庶民‘’骂人。
北大退档一志愿542、536分考生,录了二志愿671分的两位。舆论爆发后,对两位已经准备复读的退档考生进行了补录。
这件事孰是孰非这里不做讨论。
“北大树洞”的匿名发言,至少表明了发言者的心态是极坏的。
有人说要“当助教”,利用手里的权力对付两位补录考生。
有人咒骂网民,要撕破他们嘴脸,要他们下地狱。
这些言辞让我想起了前不久落网的杀人逃犯吴谢宇。此人是不是个人才?绝对是。从老师同学的评价看,是个满分完人。但是他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就彻底毁了。
我觉得匿名同学大可不必恶狠狠,心理健康很重要啊!
一来,两位补录考生确实分低了。
但是他们总比梅思平、李圣五、周学昌、梁鸿志、陶希圣强吧。
总比被双规的姚刚、张育军强吧?总比加入日本国籍,叫嚣日本夺取钓鱼岛的石平强吧?
二来,这次补录舆情起来很大作用。你们去仇恨网民没关系。中国大陆网民的仇人多了去了,加上你们几个,如同一杯特仑苏入太平洋,无关痛痒。
叫嚣“当助教”去搞补录考生,这就很蠢。
为什么呢?这等于网民先利用舆情搞定北大,又隔着网线操控了你们的情绪、心态、行为。他们连两星期的热度都维持不了,扭头已经把你们都忘了,去蹭其他热点了。
如果你还要耽误自己的时间、精力去追这件事,去做个小“王攀”,恐怕只会被人家二次嘲讽,因为你拼命挥拳,打的可能是空气……
讲个真实事件。
我在贴吧开小号嘲讽一小吧十几句。她的思维和语言能力不及我,失败了。我隔天就忘了,她却每天封我这个小号一次(小吧只有封禁一天的权限),持续了一年半。
两年后我再次登录那个小号,看到大批通知,完全是满满的成就感:我只花了几分钟敲键盘,让一个现实中的活人一年半恨恨不已。
所以说,你们别学她,也别学我。
最后,放狠话是没用的。
叔这些年的社会经验证明,爱放狠话的人,99.999%都是最乖乖,最安全的。
如果真的有人“当助教”搞同学,不管公正与否,网民都会把你们写进段子:
“我们一套舆情把两考生变成北大生还精神逼迫另一北大生搞这两北大生,噢耶!”
转网友:“在这次事件中,北大招生办将规则和信誉丢得一干二尽,北大学子将傲慢与偏见诠释得栩栩如生。”
侵删
以前我只是可惜这个时代的北大已经不是能为了庶民而战斗的北大了,转而培养了不少精致利己的小布尔乔亚。
现在看来我是误会了,这吃相差得很,可一点都不精致。
只希望这两位同学能够平安度过四年,拿到自己按照规则应得的东西,打某些只敢靠龟缩在阴冷潮湿的“树洞”里匿名发表暴论以展现自己的“高等”的人的脸。
务必要鼓起勇气走下去,相信每个有良知的真正的PKUer会与他们并肩作战的。
我知道这很难,但是,祝好运。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人的,但我从未预料到中国最顶尖学府的学生,竟会如此自私狂妄,令人齿冷。
在这次河南考生被退档事件中,广大网民积极行动起来,从舆论上坚决予以被退档考生以声援——既然国家专项计划如此规定,北大也承诺在先,一旦符合条件,考生被北大录取的权利就应当得到保障。这并非网络暴力、网民治国,恰恰是维护国家相关规定权威的表现。而且在此过程中,所谓“连211都没有的”网民体现了极高的规则意识,依据国家明文规定对北大的退档行为予以批评,反倒是北大方面玩弄文字游戏,遮遮掩掩,闪烁其词,大搞“法无禁止即可为”。部分北大学子仗着一点可怜的优越感,以恶毒的语言攻击符合条件的考生(还是以匿名方式,足见其心虚),躲在黑暗的角落放冷箭。这种狭隘行径大大败坏了北大“兼容并包”的形象。“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古人诚不欺我。
你们的万丈怒火,为什么不用在不学无术的洋垃圾和弄权舞弊的所谓“特长生”身上,反而用来针对走正常录取程序的农村考生?难道就是欺负人家无权无势,认定寒门子弟不配与世家大族同列?
最后,真挚地祝福两位补录考生积极进取,再上一层楼,平安无事地度过大学四年光阴,享受人生中最宝贵的青葱岁月!祝福你们!
新五四精神:
爱国:指避免投机取巧的庶民混进专门培养祖国栋梁的北大。
进步:指不明面上对抗教育部规定,私下把校园暴力准备就绪。
民主:指在树洞上各抒己见,思想交融。
科学:指协助学校考虑新规,加速投机者挂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