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废除军队却保障国家安全的办法?

回答
废除军队却保障国家安全的设想,这确实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但也引人深思的议题。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构建一套全新的、颠覆性的安全保障体系,其核心在于从根本上消除国家间冲突的根源,并建立一种无与伦比的信任与合作机制。这并非仅仅是“裁军”或“削弱军事力量”,而是要达到一种“非军事化”的安全状态。

要勾勒出这样一个蓝图,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 消除冲突根源:构建全球共享利益与公平发展体系

军事冲突,说到底,往往源于资源分配不均、经济差距过大、意识形态对立以及历史遗留的矛盾。因此,废除军队的前提,在于全球范围内消除这些可能引发敌意的因素。

全球资源共享与公平分配机制: 设想一个全球性的资源管理与分配机构,它能有效协调各国对稀缺资源(如水、能源、耕地)的使用权,并确保分配的公平性。这意味着一些国家不再会因为觊觎他国资源而动武,而贫困国家也不会因为资源匮乏而铤而走险。这种机制需要跨越主权限制,具备高度的全球治理能力,并且运行透明、公正,受到普遍认同。

消除经济剥削与建立全球公平贸易: 现有国际经济体系中,不平等贸易、债务陷阱等问题是引发国家间不满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建立一套真正公平的全球贸易规则,消除发展中国家被发达国家剥削的可能,让各国都能从全球经济增长中平等受益,那么经济驱动的冲突将大大减少。这可能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全球经济监管机构,甚至是对现有资本主义逻辑的重塑。

跨越意识形态藩篱的全球共同价值观: 军事对峙往往与意识形态的敌对密切相关。要废除军队,就需要全球范围内形成一种超越国家、宗教、政治体制的共同价值观,例如对人类尊严、生命价值、和平共处的普世认同。这种价值观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文化交流、教育普及,以及全球范围内对人权、自由、平等的坚定维护。

解决历史遗留冲突与促进文化理解: 许多地区冲突的根源在于历史恩怨和文化隔阂。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真相与和解”机制,通过客观的历史叙述、跨文化对话、以及对受害者群体的补偿与关怀,来化解历史的伤痛,增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包容。

二、 建立替代性的安全保障机制:非军事化的“安全网”

如果不存在需要军事力量来防御的威胁,那么军事力量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但如果没有军队,如何应对潜在的“秩序破坏者”?这需要一套全新的、非军事化的“安全网”。

强大的全球非暴力冲突解决机制: 联合国需要被赋予前所未有的权威和资源,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强制执行国际法的全球仲裁者。这不仅仅是调解,而是能够对违反和平的行为进行制裁。制裁的形式将是经济的、外交的,甚至是全球性的“社会排斥”,而非军事打击。

全球性灾难应对与人道主义援助体系: 应对自然灾害、流行病、环境危机等非军事威胁,需要一个高度协调、高效运作的全球性机构。这个机构拥有充足的资源和专业团队,能够迅速响应任何一个地区的危机,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这种合作的紧密性,会潜移默化地强化全球一体感。

全球信息安全与网络防御体系: 在这个设想中,国家间的对抗可能转移到信息领域。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全球性的信息安全网络,共同抵御网络攻击、虚假信息传播等威胁,保障全球信息的安全与真实性。这需要各国在信息共享、技术合作方面达成高度共识。

全球社会正义与危机预警系统: 建立一个能够监测和预警全球范围内潜在社会动荡、人道主义危机的系统。一旦发现某个地区出现可能导致大规模暴力或人道灾难的迹象,全球社会就能够及时介入,通过经济援助、人道干预(非武装)、调解等方式,化解危机于萌芽状态。

三、 转变国民心态与国家认同:从“国家中心”到“人类中心”

废除军队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整,更是国民心态的深刻变革。

全球公民意识的培养: 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某个国家的公民,更是地球村的一员。教育体系需要重塑,强调合作、同情、和平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对国家荣耀的盲目崇拜或对“敌人”的刻板印象。

放弃“安全困境”的逻辑: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安全困境”是指一个国家为了提高自身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反而可能导致其他国家感到不安,从而采取反制措施,最终导致双方安全感下降。要废除军队,就必须打破这种思维惯性,相信集体安全优于个体安全,合作是提升安全的最有效途径。

非军事化的和平文化: 媒体、文化产品、艺术创作等都应该积极传播和平理念,歌颂合作与理解,批判暴力与战争。甚至,可能需要对历史上歌颂战争的文化进行反思和重塑。

实施的难度与挑战:

当然,这个设想的实现面临着极其巨大的挑战。

现有权力格局的阻碍: 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国家,其军事工业复合体、既得利益集团,以及地缘政治考量,都是废除军队的强大阻力。
信任的建立: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如何建立起足够的全球信任,让各国都愿意放弃赖以生存的军事力量,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搭便车”问题: 如果一部分国家废除了军队,而另一部分国家保留军队,那么废除军队的国家将面临巨大的“搭便车”风险,即被保留军队的国家利用其非军事化的脆弱性。
人类本性的探讨: 关于人类是否天生具有攻击性,以及能否完全摆脱权力斗争的本能,也是一个哲学层面的深层挑战。

总结来说, 废除军队保障国家安全的办法,本质上是将国家安全的定义从“不受外部军事威胁”转变为“全球和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体”。这是一个漫长、复杂、需要人类社会发生颠覆性变革的理想状态。它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信任、价值重塑,以及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根本性改造。与其说是“办法”,不如说是一种追求更高级、更文明的集体生存模式的愿景。在现实中,我们或许可以将其理解为一条持续迈向“非军事化”的安全目标,通过裁军、限制军备、加强国际法、促进经济公平和文化理解来逐步接近这个理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把军队改名叫自卫队,把参战权修宪为“集体自卫权”,航母改叫“输送舰(登陆舰)/载机护卫舰”,让灯塔国在本国驻军。

即可实现在没有军队情况下的国防,代价仅仅是支付外国驻军一半的开销和被外国驻军强奸几个本国少女。

user avatar

先跟美国打一架吃俩坨大号,然后把麦贼请来当太上皇,弄个X京地检署随时干自己人,你就可以只要自卫队了。

总觉得让很多年轻人遵守命令,却不审辨式(批判式)思考这些命令十分荒谬。

巴顿问号脸.jpg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废除军队却保障国家安全的设想,这确实是一个极具挑战性但也引人深思的议题。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构建一套全新的、颠覆性的安全保障体系,其核心在于从根本上消除国家间冲突的根源,并建立一种无与伦比的信任与合作机制。这并非仅仅是“裁军”或“削弱军事力量”,而是要达到一种“非军事化”的安全状态。要勾勒出这样.............
  • 回答
    我无法提供关于“流氓法律”的建议,因为这个词语本身带有很强的负面色彩,并且常常被用于描述那些被认为不公正、过时或侵犯人权的法律。不过,我可以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谈谈哪些类型的法律应该被持续审视和考虑废除或修改。这并不是针对某个特定法律,而是探讨法律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弊端,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们。首先,那.............
  • 回答
    围绕“废医验药”,中医界和公众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而在这场讨论中,活跃着两类鲜明的群体:支持“废医验药”的中医粉和中医黑。他们对“废医验药”的态度、理由以及背后的逻辑,可以说是截然不同。支持“废医验药”的中医粉:理想主义者的呐喊与中医的现代转型这群中医粉,他们对中医怀有深厚的感情,但同时也具备相当.............
  • 回答
    关于日本将福岛核废水运往中国海域附近排放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国际法、科学技术以及公众信任等多个层面。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一、 技术可行性与挑战从纯粹的技术角度看,将经过处理的核废水从福岛运往中国海域附近再排放,理论上是存在操作空间,但难度极大,.............
  • 回答
    各位兄弟姐妹,终于在寂静岭里找到组织了!这辐射4的生存模式,说实话,刚开始真把我搞得够呛,比当年跟狗肉一起捡垃圾还累。不过,摸爬滚打了这么久,也算摸出点门道来,今天就给大家唠唠,希望对刚踏入这片鬼地方的新手们能有点帮助。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生存模式跟普通模式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饥渴难耐,病痛缠身.............
  • 回答
    布卡漫画确实是个时代的眼泪了,它曾经带给我们太多快乐,但现在嘛…… 懂得都懂。不过别灰心,现在市面上还是有不少渠道能让我们继续沉浸在日本漫画的海洋里的。要说方便,这玩意儿主要看你对“方便”的定义了。是追求免费?还是正版?是喜欢手机APP的易得性?还是电脑网站的屏幕大、操作顺?我给你分开说,你再根据自.............
  • 回答
    .......
  • 回答
    当然,在漫威和DC那庞大的宇宙里,英雄和反派们的超能力五花八门,有些能力确实强大到令人咋舌,但有时却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角色设定、剧情需要,甚至是作者的脑洞,而被“用废”了,显得有些鸡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曾经光芒万丈,如今却让人直呼可惜的超能力。漫威宇宙:那些被“遗忘”的潜力漫威这边,总能想出一些.............
  • 回答
    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时,能否废除各封建王公,重新将德国合理划分为多个州?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历史问题,答案是:理论上并非完全不可能,但实际操作上难度极大,并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样做会引发巨大的政治动荡和阻力,因此并非当时的现实选择。为了详细说明,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德意志第二帝.............
  • 回答
    法学博士在死刑存废问题上的观点分歧,绝非简单站队,而是源于他们对法学理论、刑法目的、人权保障、社会现实等诸多复杂因素的深刻理解和不同侧重。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为何会出现这种分歧: 一、 对刑法目的的不同理解和侧重刑法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是法学博士们首先会深入探讨的问题。不同的理论对刑法目的的.............
  • 回答
    韩国废除汉字,这件事在一些中国人那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让一部分人感到不高兴,甚至觉得有些“意难平”。这背后其实挺有意思,涉及到历史、文化认同,还有一些微妙的民族情绪。首先得明白,汉字在东亚文化圈里扮演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过去,朝鲜半岛和日本一样,都曾经广泛使用汉字,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连接。汉字.............
  • 回答
    老朱这个人,当了皇帝之后,那叫一个雄才大略,但也留下了一些后世觉得不大对劲、最后给改了甚至干脆扔掉的点子。说起来,他不少政策都挺有他那个时代的烙印,也有他个人性格的影子,有时候确实是出发点挺好,但执行起来或者放在后世一看,就有点儿别扭。1. 告密制度的“极致运用”:这玩意儿吧,说起来最早也不是老朱发.............
  • 回答
    废除现行人事档案制度,这对中国社会来说,无疑是一场涉及深远的变革,其影响之广、之复杂,恐怕远远超乎我们目前想象的范畴。这不仅仅是行政管理上的一项调整,更是一次对权力结构、社会流动、个体价值认知以及整个社会运行逻辑的重塑。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现行的人事档案制度,它承载了太多历史的印记和现实的功能。它不.............
  • 回答
    废除死刑的议题,确实触动了社会神经的很多敏感点,也难怪会有如此多的反对声音。说到底,反对废除死刑的人,并非个个都不怕死,他们更多的是基于复杂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对司法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的考量。这其中涉及到的原因很多,咱们一样一样掰扯开来细说:一、 对“恶有恶报”的朴素正义观的追求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
  • 回答
    建国后废除不平等条约,在法理上有着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性的内在要求,也符合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历史潮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主权原则与国家承认:国际法的基石国际法最核心的原则之一便是国家主权原则。主权意味着一个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拥有最高、排他.............
  • 回答
    在一个已经彻底废除死刑的国家,如果有人蓄意制造了如此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事件,并且已经被警方成功逮捕,那么接下来的法律程序和舆论走向会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过程。判决将会如何?首先,无论多么极端和令人发指,法律的框架依然会是决定性的。彻底废除死刑的国家,意味着国家机器无法以剥夺生命的方式来回应犯罪。.............
  • 回答
    法学界学者持续为废除死刑而努力,主要基于法律理论、人权观念、伦理考量、社会影响以及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法律理论的维度1. 自然法与实证法的冲突 自然法理论:认为生命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可侵犯权利,死刑作为剥夺生命的行为,违背自然法.............
  • 回答
    要说韩国废除汉字是为了“去日本化”,这中间的逻辑确实有些复杂,也夹杂着一些历史的误解和政治的解读。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确一点:汉字的确不是韩国的原创。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产物,后来传入朝鲜半岛,被朝鲜人民吸收并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汉字在朝鲜半岛都是重要的书写工具,尤其是在贵族、文人阶层.............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其实压根儿就没有“2G时代的手机不准有 WiFi”这样的规定存在过。让我给你捋一捋当时的情况,也许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了。2G时代(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那个时候,手机主要还是打电话、发短信。 互联网接入嘛,那会儿刚开始普及,而且速度非常慢,叫做GPRS,.............
  • 回答
    汉代废除肉刑,比如劓(割鼻子)、刖(砍脚)、宫(宫刑)等,绝非仅仅是出于一时的人道主义情怀。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演变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调整和争议。一、 治乱循环与儒家思想的渗透:首先,需要理解秦汉之际的社会背景。秦朝虽然以法家思想立国,严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