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哪个更耻辱?

回答
要说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哪个更耻辱,这事儿可真是说来话长,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简单来说,靖康之耻的耻辱程度,在很多人看来是更甚一筹的。

咱们先把这俩事儿的背景和过程捋一捋,然后再细细 compare 一下为啥靖康之耻会让人觉得“更憋屈”。

靖康之耻:皇帝被掳,国都沦陷,那是真真儿的国破家亡

这事儿发生在北宋末期,时间是公元1127年。当时的宋朝,虽然经济文化相当发达,但军事上却是出了名的“弱鸡”。金国(也就是女真人建立的辽国之后)那时候正当强盛,铁骑横扫北方。

背景: 辽国被金国灭亡后,金国就盯上了南边的宋朝。宋朝和金国本来是盟友,一起灭了辽,但后来金国反悔了,要求宋朝割让燕云十六州(本来就是宋朝丢的),还要赔偿巨额的“岁币”。这岁币是什么概念?就是每年送给金国的贡品,但那时候已经变成了变相的勒索,而且是要多少给多少。后来金国觉得这些还不够,直接就起了灭宋之心。
过程: 金国两次攻打宋朝。第一次,宋朝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为了求和,送了很多金银财宝,甚至把皇室子弟和亲信大臣都送去当人质。结果金国根本不满足,觉得宋朝还有油水可榨。第二次,在1127年,金国大军围攻北宋的都城汴京(今天的开封)。此时的皇帝是宋钦宗,他之前已经继位,因为他爹宋徽宗吓得把皇位禅让给他了。
耻辱点:
皇帝被俘: 这才是最核心的耻辱!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俩,还有皇室宗亲、后宫嫔妃、文武百官三千多人,都被金国俘虏,押往北方。你想想,皇帝,国家的最高元首,被当成囚犯一样带走,这是何等的屈辱?
国都沦陷: 汴京,这座繁华富庶的都城,被金国军队占领、洗劫、破坏。城内无数珍宝古籍被掠夺,百姓遭受屠戮,整个城市一片狼藉。
丧失江山: 北宋就此灭亡。虽然后来康王赵构在南方重建了宋朝(南宋),但北宋的国土大部分都落入了金国之手,北方汉族人民也因此遭受了长期的异族统治。
受尽凌辱: 被俘的皇室成员,尤其是两位皇帝,更是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宋徽宗被封为“昏德公”,宋钦宗被封为“重昏侯”。他们被要求在金国宫廷里接受侮辱性的表演,甚至被要求为金人牵马。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比肉体上的痛苦更让人心寒。

总而言之,靖康之耻,是北宋王朝的覆灭,是皇帝被掳,国都沦陷,整个国家遭受了灭顶之灾,这种亡国灭种的边缘感,其耻辱是刻骨铭心的。

土木堡之变:皇帝御驾亲征,兵败被俘,那是军事上的惨败和决策失误

这事儿发生在明朝中期,时间是公元1449年。当时的明朝,总体国力还算不错,但对外政策和军事指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背景: 北方的蒙古瓦剌部(也是蒙古的一个部落)首领也先,本来和明朝关系还算可以,但因为边境贸易和赏赐问题闹翻了。也先觉得明朝皇帝不重视他,待遇不够,于是决定出兵攻打明朝。
过程: 当时的明朝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他年轻气盛,听信了宦官王振的蛊惑,决定要御驾亲征,去教训也先。王振这个人,权欲熏心,根本不懂军事,却在皇帝面前说尽了好话,说这次出征定能大获全胜,扬名立万。于是,号称五十万的大军就被仓促地集结起来,皇帝也跟着去了。
决策失误: 这次亲征,准备仓促,后勤补给混乱,粮草、军械都跟不上。而且,出发前天气突变,寒冷异常,部队士气低落。最致命的是,在撤退过程中,王振命令大军改道,前往他的故乡蔚州,给他的老家送去了一批财物。这一绕路,耽误了宝贵的时间,也让大军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局面。
兵败如山倒: 在土木堡(现在河北怀来县境内)附近,瓦剌军队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明军因为指挥混乱、士气低落,很快就溃败了。王振试图逃跑,却被士兵杀死。而明英宗朱祁镇,就这样被瓦剌军俘虏了。
耻辱点:
皇帝被俘: 和靖康之耻一样,皇帝被俘是最大的耻辱。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军带走,虽然没有靖康之耻那样被长期虐待和侮辱性表演,但他作为皇帝,亲身经历了战败和被俘的屈辱。
军事惨败: 一支庞大的军队,号称五十万,结果在战场上损失惨重,全军覆没(或者说损失了绝大部分)。数万将士战死沙场,无数精良的武器装备被敌人缴获。这对于一个强盛时期的明朝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军事打击。
决策失误的代表: 这次事件也暴露了明朝政治的腐败和宦官干政的问题。一个不懂军事的宦官,竟然能左右皇帝的决策,导致国家蒙受如此巨大的损失。
国家面临危机: 皇帝被俘,京城(北京)也一度陷入了恐慌之中。好在当时有于谦等忠臣力挽狂澜,拥立了新的皇帝(明代宗),并且组织北京保卫战,击退了瓦剌的进攻。明朝虽然没有灭亡,但国力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总而言之,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一次严重的军事失败,是皇帝亲身经历的屈辱,但它并没有导致国家的灭亡,也没有像靖康之耻那样对整个王朝的根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那么,哪个更耻辱?

如果单纯从国家存亡和皇帝受到的待遇来看,靖康之耻的耻辱程度远超土木堡之变。

亡国与否: 靖康之耻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国家江山易主,百姓遭受战乱和压迫。而土木堡之变,虽然皇帝被俘,但明朝并没有灭亡,国家依然存在,并且在短暂的危机后恢复了过来。
皇帝的遭遇: 靖康之耻的两位皇帝,不仅被俘,还被长期侮辱和折磨,人格尊严被践踏到极致,甚至被要求参与表演性活动。而明英宗被俘后,虽然受了委屈,也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被软禁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复辟),但其受到的侮辱和折磨,与靖康之耻的两位皇帝相比,是有很大区别的。
对后世的影响: 靖康之耻给宋朝带来了“靖康残梦”的挥之不去的情感,使得南宋朝廷始终背负着收复失地的沉重心理负担,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对外政策。而土木堡之变虽然是明朝的重大挫折,但作为政治和军事事件,其影响更多的是警示作用,而非王朝覆灭的根源。

当然,土木堡之变也绝对是国家的一大耻辱,它暴露了明朝军事上的弱点和政治上的弊端。对于一个负责任的君主和国家来说,任何一次战争的失败,任何一次国家尊严的损害,都是难以容忍的。

但是,当国家政权被连根拔起,最高统治者被当成玩物一样羞辱,那种感觉,是足以让一个民族的心头永远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的。 靖康之耻带来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失去,更是文化和民族精神上的一种重创。北宋时期,汉族统治的王朝,就这样被北方一个新兴的民族力量一举推翻,并将最高统治者像牲口一样带走,这其中的屈辱感,是难以言喻的。

所以,如果非要分出个高下,我认为靖康之耻,其耻辱的烈度和深度,要远远大于土木堡之变。 一个是王朝的彻底覆灭和皇帝的极度屈辱,一个是重大军事挫折和皇帝的被俘,这两者的性质和影响,确实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土木堡之变,一群土匪跑别人地盘上去烧杀抢掠,被抢劫的主人忍不了带着一伙兄弟和土匪约架,家里留下老婆孩子看着大宅,结果打架打输了,主人被俘虏了,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土匪带着主人去他家勒索,结果家里的老婆孩子说你要杀就杀,钱一个不给,土匪最后也没啥方法,最后只能乖乖把主人送回去;

靖康之耻,一群土匪跑别人家地盘抢劫,主人胆小怕事,不闻不问,一直抢到家中大宅下,主人家吓坏了,派人和土匪说,你们随便抢,我保证不反抗不抵抗。甚至为了保命,直接写和书叫土匪爸爸,还怕土匪抢不够不开心,帮着土匪抢,一定要让土匪抢开心抢个够。无奈土匪还是不满意,于是主人就说我拿家里的女人来满足各位大爷,把家里的老婆女儿甚至老母都献给了土匪,最后自己也像一只羊一样跪在土匪面前叫爸爸,然后全家老小一齐被土匪虏走了。

看到区别没?土木堡之变是一群男人为了保家护土,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和别人拼命干架,打输了也没办法,谁叫自己弱,但最起码敢打有血性,打输了就输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但别想让老子跪下,老子家里还有弟弟,可以继续和你打;

靖康之耻是土匪来了,男人说我好怕,不敢打,赶紧好好款待各位大爷,要钱给钱,要女人给女人,什么?女人不够了?媳妇你顶上,还是不够,女儿你跟上,什么,还不满足?妈,儿不孝啊,有劳您了。什么,还让人跪下叫爸爸?这过分了啊,爸爸!我一家人都是您的啊!

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两者本质就完全不一样

user avatar

靖康之耻,虽然土木堡事件也很二,但跟宋徽宗那一挂完全不能比。

你出门找仇家算账,没找到人无功而返,回家路上你被仇家截胡了,仇家逼你向家里打电话要钱赎你,这是土木堡。

你整天不着四六,某天突然灵机一动,招呼一伙黑社会上你家抢劫,你主动帮黑社会砸自己家们,主动帮黑社会制服你家保镖,主动向来的警察叔叔解释这是闹着玩的,事后在黑社会大哥家里一脸抑郁忧伤地玩守望先锋,这是昏德公和重昏候办的事。



为什么总有人从女子被侮辱等地方说靖康如何更耻辱?有点二。古代无论什么时候打仗,女人们都会遭殃啊,也先他妈不就是被掠走的汉人吗?为何靖康更耻辱?难道就因为人家是帝姬?

你也不看看,那些女人为啥被掳走侮辱。手里还有牌呢,跑过去跟人家亲切交谈,还不止一次,四周都是义军,叫人不要打了,还叫老百姓要听金兵们的话,把皇帝干出维持会会长的风采,城里的大臣更是主动为太君搜刮女人。

这君臣,这嘴脸,可比军事失利本身难以承受一万倍,这才是靖康耻比土木堡更耻辱的根本呐。

user avatar

这就和侵华战争和抗美援朝哪个耻辱一样。

侵华战争,东北不抵抗,行甩锅小六子,北宋也能甩燕云十六州。华北都按到地上摩擦了还在那奢言抗日杀无赦,不就是岁币称臣么。然后就是屠了首都,龟缩一隅。对敌后游击的管的那叫一个严,对友邦那叫一个放的开。还成,这回岳飞不傻,美国也没蒙古那么贪。

抗美援朝,首先是出去打,不是被按家里打。没错冒进了,损失很大,退一步一个铁原阻击战把对方干没电了,没错,实力受限不能杀回去取得更大战果,当然了,因为不是亡国级别的天锅,还能把一些事找个人背下,太监和外国人真是不错的选择。没错后来也和于谦一样,主将收了不公正的对待。这个估计这件事唯一的耻吧。

user avatar

把自家妻女送给强奸犯随便干以求活命。如果这都不是耻辱,天底下就没有耻辱了。

user avatar

宋朝,靖康一败,金人占据开封四壁外城,假惺惺要与宋朝和谈,并提出请太上皇到金营谈判,宋徽宗不敢去,宋钦宗不得已,以太上皇受惊过度、痼疾缠身为由,由自己代为前往。

到了金营之后,金军统帅却不与他相见,只是派人索要降表,且要求降表要四六对偶句,宋钦宗迫不敢违背。大臣孙觌反复斟酌,改易四遍,方才令金人满意。降表大意不过就是向金俯首称臣,乞求宽恕,极尽奴颜卑膝之态。呈上降表后,金人又提出要太上皇前来,宋钦宗苦苦恳求,金人方才不再坚持。接着,金人在斋宫里向北设香案,令宋朝君臣面北而拜,以尽臣礼,宣读降表。当时风雪交加,宋钦宗君臣受此凌辱,皆暗自垂泪。投降仪式进行完毕,金人心满意足,便放宋钦宗返回。

钦宗一路回城,一路哭哭啼啼,看见迎接自己的大臣和民众,想着还有这么多人惦记着自己的安危,便嚎啕大哭。可钦宗一回宫,金军就派人来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这时候钦宗想起惦记着自己的百姓了, 下令在开封大肆收集金银。金人索要骡马,开封府用重典奖励揭发,方才搜得7000余匹,京城马匹为之一空,而官僚竟有徒步上朝者。金人又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宋钦宗不敢怠慢,甚至让自己的妃嫔抵数,少女不甘受辱,死者甚众。关于金银布帛,宋钦宗深感府库不足,遂令权贵、富室、商民出资犒军。所谓出资,其实就是抢夺。对于反抗者,动辄枷项,连郑皇后娘家也未幸免。即便如此,金银仍不足数,负责搜刮金银的梅执礼等四位大臣也因此被处死,其他被杖责的官员比比皆是,百姓被逼自尽者甚众,开封城内一片狼藉萧条景象。

宋钦宗如此听话,金朝当然不会就此罢休,又要宋钦宗去金营谈判,宋钦宗那么怕当然就去了。到了金营之后,又被抛在一边不理,住的房间条件也极为简陋,门外还有金兵把守。金人声称金银布帛数一日不齐,便一日不放还钦宗。金人把宋朝当作提款机,不仅搜刮金银,连妇女、工匠、教坊乐工、图书典籍、祭天礼器等都在搜刮之列。而那些宋朝官吏也在卖力地为金人搜刮。

最后,宋钦宗被废为庶人,宋徽宗之后也被迫前往金营,父子二人被逼脱下龙袍。之后,金人扶植主和的张邦昌为傀儡政权,继续加紧在开封的搜刮。金人押着徽钦二帝、亲王、皇后、妃嫔、宗室成员及大臣北撤。被驱掳百姓不下十万人,沿途烧毁房屋。金人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杀人如刈麻,臭闻数百里”,宋王朝府库积蓄为之一空,开封府的百姓深受苦难。

明朝,英宗被俘之后,英宗本身还比较镇定,面对一拥而上的瓦剌兵要脱他的衣服,不服反抗,至少没有卑颜屈膝求活。朝廷那边则迅速确定了新君及太子,先是当朝打死了王振的亲信马顺,后于谦喝住了南逃派的徐珵,稳住新皇帝的心。又灵活部署各地军队进京勤王,重用逃回来的武将石亨,加紧加固城墙,操练军队。也先先是挟英宗在边关游荡,希望靠着英宗的身份拿下宣府大同,但朝里早已立新君,也先碰了一鼻子灰。也先无可奈何又忍无可忍之后,带着明英宗来到北京,希望与明朝谈判,明朝这边却无意和谈,只派了几个低阶的官员去瓦剌军营,自然是谈不出什么来的。也先失去耐心,决定直接攻打北京。令也先想不到的是明军没有龟缩在城内,而是全军列阵九门之外严阵以待迎敌。于谦亲登城门指挥,下令: 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明军知道他们的背后就是京城,这是死战,他们怀着上次溃败的耻辱对瓦剌军展开攻击。也先外交失利,攻城不下,只好后撤,于谦又调各将领追击,追到居庸关才回来。

也先带着明英宗回去之后,一直派人与明朝求和,让明朝派人把英宗接回去,估计也想捞点金银,可无奈朝中皇帝大臣团结一致,并无间隙可钻,景泰帝在坐了皇位之后根本不想这个哥哥再回来,面对也先每次派人致书都爱理不理。最后在于谦的保证之下,“天位已定,宁复有他”,景泰才同意把英宗接了回来。

两相对比宋朝面对兵临城下的金军,内部矛盾重重,可战不战,主和派一心求和,卖国割地,搜刮百姓无所不做,皇帝在金营做人质,受到百般屈辱,开封百姓惨遭杀戮,北方大地山河破碎。最后,皇帝及宗室成员被掳,半壁江山沦丧敌国。明朝在经历大败,皇帝被俘之后,迅速稳定内部,主战一派把握住朝政,立新君、调部队进京、操练军队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在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更是把握住了话语权,让也先无缝可钻。明朝经此一战,虽有损伤,但坚守北京,决意一战,把战线控制在沿边、京城一带,保住了北方大部分的国土和百姓。

哪个更耻辱就很明显了。

偷偷放上其它答案的链接,嘿嘿~

为什么蒙古和女真能够灭亡南宋和明,但日本不能灭亡中国? - 知乎

被明朝午门廷杖打死,是种怎样的体验? - 知乎

user avatar

依我看,无论靖康之耻还是土木堡之变,都远远不如:满清朝廷被八国联军打得屁滚尿流、火烧圆明园、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弃京逃窜、然后签订种种不平等条约那么耻辱;

都远远不如: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还得接受日本索赔四亿两白银那么耻辱。

何以见得呢?

因为无论是有靖康之耻,还是有土木堡之变,华夏汉人的宋朝、明朝照样还在领先世界;

可是满清遭到了这两次奇耻大辱,却只能使满清越发贫穷落后,越发不齿于人类,越发沦为世界超级大笑柄。


蛮族入侵满清僭主,直接造成了中国的停滞落后,满清也因此尝到了沐猴而冠、自作孽的苦果:被西方弯道超车之后,屡遭人家的降维暴揍,只好奴颜婢膝、没完没了的给人家割地赔款。

这跟冷兵器时代华夏先民因为先进,而时常遭到落后蛮族的觊觎、抢掠、甚至僭主,可说是天壤之别。


冷兵器时代,遭蛮族入侵而灭国的伟大文明,何止华夏汉人?

事实上,世界N大文明古国,除了华夏皆被蛮族所灭,唯有华夏独存至今,这已经是世界之最的伟大个案了。


至于原因嘛,洒家早已想通了:

冷兵器时代,只有那些有能力长期定居的族群,才可能建立顶级文明程度的国家。世界N大文明古国,皆是因此产生。


越高度文明,便越是富裕;越是文明富裕,便越能长久定居。

可是,从国家安全角度而言,越是文明富裕定居,便越是蛮族进攻的固定目标。


正因为文明、富裕、定居,所以才成了大有油水可捞的固定目标。

这跟流动性土匪强盗,为啥都喜欢去抢多年定居的富家大户,是一样的道理。


而且越高度文明的族群,就需要动员越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与作战无关的组织系统。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整个民族的战斗力。

比起蛮族全民皆兵的自发型社会组织结构,人均战斗力肯定要差得远。


为什么,野草的生命力,远远强于人工培育的庄稼?

为什么,黑猩猩的力气,是人类的两倍?

想到这些就会明白:越高度文明的族群,就越会弱化抵御侵犯的天然本能。

这就是冷兵器时代的高度文明,所必然会付出的代价。

那么多伟大的文明古国,都亡于蛮族之手,就是充分的铁证。


再加上大一统秦制,这个中国特色历史循环的根本因素。

每当一个朝代循环到了即将崩溃的时候,不是农民大起义改朝换代,就是给蛮族提供了乘虚而入的机会。


但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文明总得有人创造吧?

若是全人类各个民族,都像蛮族那样长于破坏短于建设,哪会有今天这样文明现代的世界?


好在华夏汉人总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所以世界N大文明古国,其它皆被蛮族所灭,唯有华夏独存至今。


而华夏民族最争气的是,所有打败过华夏的,最终又都被华夏打败或灭掉。现在中华之国亦然健在,而他们的国家大都永远灭亡,永无恢复之日了!

所以提醒某类族群,别总是津津乐道于华夏被谁谁谁打败过,更应该想到,谁谁谁被华夏给“驱除鞑虏”了,给消灭了,给打残成弱小民族了,永无恢复之日了。


当然,我也从不否认,在中古冷兵器时代,以骑马射箭为生产生活方式的游牧民族,的确也因此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天然军事优势。

十几万蒙古铁骑竟能横扫半个欧亚大陆,那是游牧民族天然军事优势的巅峰之作。


这个问题直到近代,才被农耕民族最终解决了。

就在中国因遭蛮族入侵满清僭主而致严重落后的同时,农耕文明出身的西方,依靠近现代达到的科学技术,得以完成了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天然军事优势的终极大逆转!


现在,不仅农耕文明出身的欧美大国,能把任何游牧民族打出排泄物来;

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后、仍在为满清时代所致的贫穷落后而埋单的华夏汉人,也能把任何胆敢来犯的游牧民族打出排泄物来。


由此可见,仅凭天然军事优势烧杀掳掠的民族,只能得意于一时;

擅长劳动与创造的民族,才能笑到最后。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