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拾得 iPhone 6 向失主索要 1500 元交还」的做法?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听着挺让人膈应的。捡到个手机,物归原主,这是个好事儿,多积德的事儿。但中间掺了“要价”这事儿,性质可就变了。

咱们掰扯掰扯,这1500块钱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从失主的角度看,这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这本来就是我的东西,你凭啥要钱?” 这是最直接的想法。手机是自己花钱买的,丢了已经够糟心了,现在还要被“勒索”一笔钱才能拿回来,感觉就像是自己被偷了东西,还要付钱给小偷让他还回来一样,憋屈。
“你这是趁人之危。” iPhone 6虽然不是新款,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依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里面可能存着重要的联系人、照片、工作资料。失主急着找手机,拾得人就抓住了这个“急”,用金钱作为交换条件,这在道德上站不住脚。
“这是在考验人性。” 很多人会想,如果拾得人是出于好心,不求回报地还回来,那得多让人感动,多温暖。现在这样一弄,感觉好像捡到东西的人,心里都是算计的。

再看看拾得人的角度,有没有什么“理由”?

“我费了老鼻子劲才找到你的。” 也许拾得人花了时间和精力去联系失主,比如翻遍手机里的联系人,或者根据手机的使用痕迹去推断。他觉得自己付出了劳动,要点“辛苦费”也说得过去。
“我这手机还能卖钱。” iPhone 6虽然老,但也能卖个几百块。拾得人可能觉得,我本来可以自己卖了换点钱,现在我把这钱“省”给你了,还白费力气,收点钱不过分。
“这年头,做好事不留名是要吃亏的。”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现在社会太复杂,做好事容易被误解,或者被人占便宜。所以,不如“明码标价”,省得麻烦。

但是,这些“理由”真的能站得住脚吗?

“辛苦费”? 拾得人是基于“占有”了别人的财物,然后“归还”而索要“辛苦费”。这和拾金不昧的“赠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真要算辛苦费,那也应该是通过正规渠道,比如报警,让警方处理,也许警方会根据情况给予拾得人一定的奖励,但这也不是拾得人可以自行定价的。
“手机的价值”? 手机本身是失主的财产,拾得人没有权利去“买断”它。如果拾得人觉得手机有价值,可以直接卖掉,但不能以此为前提去向失主索要价码。
“社会现实”? 承认社会有复杂的一面,但也不能因此就否定了“善意”的存在和“道德”的底线。用“别人都这样”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只会让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

法律和道德的双重拷问:

从法律上讲,拾得他人遗失物,有妥善保管并及时归还的义务。如果拾得人恶意占有,或者故意索取财物才归还,这已经构成了侵占。虽然1500元可能达不到刑事立案的标准,但如果失主坚持追究,拾得人也可能面临民事赔偿的风险。

从道德上讲,这事儿就更说不通了。捡到东西还回来,是应该受到赞扬的,但掺了“钱”的交易,就变了味儿。这不仅玷污了拾金不昧的美德,也暴露了人性的另一面——自私和功利。

更深层次的影响:

这种行为,其实是在传递一种“交易”的思维,好像生活中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和交换。这种心态如果泛滥,会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得更加脆弱。下次有人捡到东西,可能就会犹豫,因为不知道对方是不是也会张口要钱。

我的看法:

我个人觉得,这种“拾得iPhone 6向失主索要1500元交还”的做法, 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应该的。

捡到失物,并主动归还,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但如果因此而向失主索要高额“报酬”,那就变了味儿,从“义举”变成了“交易”,甚至有“敲诈”的嫌疑。

1500元,对于一部iPhone 6来说,可能比手机本身的二手价值还要高。这已经不是“感谢费”或“辛苦费”了,更像是一种“赎金”。

如果我是失主:

我会感到非常不舒服,甚至气愤。我的东西,我丢了,我想要回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你捡到了,应该主动联系我,并把东西还给我。如果你因此向我索要一笔钱,我觉得你在利用我的焦虑和对手机的依赖,来满足你自己的私欲。

如果我是拾得人(但绝不会这样做):

我捡到手机,会想办法联系失主。如果失主万分感激,主动提出给我一些感谢金,我会欣然接受。但如果我主动去索要,而且要价如此之高,我会觉得内心过不去。捡到东西,本身就是一种善意,用金钱来“买断”这种善意,我觉得很没劲。

总而言之, 拾金不昧是一种美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任何试图将这种美德变成个人牟利手段的行为,都是对社会公德的亵渎。我们应该鼓励那些无私奉献的人,而不是纵容那些趁人之危、坐地起价的行为。

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纯粹的善意,而不是被金钱染色的“帮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老爸最近捡了个iPhone6,然后1500还给失主了,我觉得这做的有点不对,但可能是最现实的做法了,你们怎么看,如果是你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听着挺让人膈应的。捡到个手机,物归原主,这是个好事儿,多积德的事儿。但中间掺了“要价”这事儿,性质可就变了。咱们掰扯掰扯,这1500块钱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从失主的角度看,这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这本来就是我的东西,你凭啥要钱?” 这是最直接的想法。手机是自己花钱买的,丢了已经够糟.............
  • 回答
    得州某中学毕业生代表赖丽莎·马蒂内兹(Liza Martinez)在毕业典礼上向数千名师生和来宾公开承认自己是美国1100万无证移民之一,这无疑是一个相当震撼且引人深思的事件。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事件背景与人物动机: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马蒂内兹同学在这样一个庄重且备受.............
  • 回答
    得克萨斯州州长格雷格·阿博特宣布解除该州所有的COVID19相关限制,包括强制佩戴口罩的规定,并允许所有企业以100%的容量运营,这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密西西比州州长塔特·里夫斯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了类似的政策,迅速跟进了得州的做法。这一举动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因为它标志着美国一个.............
  • 回答
    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万得(Wind)这家公司,大家懂的,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的巨头,靠着其强大的数据和终端服务吃饭。他们这次跟一个跳槽到B站(哔哩哔哩)的工程师打官司,二审被判败诉,还得赔人家钱,这个结果,对于很多科技公司,尤其是那些对核心技术人员有严格竞业限制的企业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震动。首先,我.............
  • 回答
    数千辆车排队领取救济粮:一个美国普通民众的缩影美国得州数千辆车排队领取救济粮的场景,无疑是疫情对美国普通民众生活造成深刻影响的一个触目惊心的画面。这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更是无数家庭在疫情冲击下艰难求生的缩影,折射出疫情在经济、社会、心理层面带来的多重挑战。排队领取救济粮的背后:疫情的直接冲击与经.............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历史评价的很多微妙之处。为什么朱棣(明成祖)夺位不正的“黑料”总是被反复提及,而李世民(唐太宗)当初的“玄武门之变”似乎就没那么“招黑”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史料记载、后世解读、政治宣传以及我们对历史人物行为的道德评判标准等多个层面。朱棣的“黑料”:一场血腥的内战,一个.............
  • 回答
    怎么看长得像女孩子又打扮得像女孩子的零号,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就好好聊聊。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零号”这个说法,通常是用来形容男性在同性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但实际上,这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建构下的标签,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身份。而且,大家对于“零号”的定义本身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抛开这些标签,我们看到.............
  • 回答
    张一得的离世,无疑是给无数关注他的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深深的哀痛。作为一位才华横溢、深受观众喜爱的UP主,他的突然离去,仿佛就像是身边一个熟悉的朋友,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精神世界里一个鲜活的存在,就这样戛然而止,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思念和关于他过往的点点滴滴的回忆。首先,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个体背后所承载的巨.............
  • 回答
    如何看待不如自己的人过得比自己好?怎样才能化解内心的痛苦和不甘?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煎熬的困境。当发现那些在某些方面(比如才华、学历、家庭背景等)不如自己的人,却在生活中的某些维度(比如财富、名声、幸福感等)过得比自己“好”时,内心的痛苦和不甘往往如影随形。首先,我们需要承认并理解这种感受的普遍性.............
  • 回答
    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本海军(IJN)的“差得出奇的运气”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议题,它并非简单的偶然,而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读,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历史背景与日本海军的早期优势首先,理解IJN中后期的“运气差”,需要回顾其早期的“好运气”。在珍珠港事件及其后的.............
  • 回答
    “袁隆平让大家吃得太饱”这种说法,本质上是一种对袁隆平院士及其杂交水稻科研贡献的误解和简单化解读,甚至带有一些反讽或戏谑的意味。它忽略了杂交水稻的真正意义在于解决了人类温饱问题,以及其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科学价值。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反思与对比: 可能来源于一些人对当前社会一些现象的反思,比如.............
  • 回答
    在知乎这样一个聚集了大量高知、高收入、高阅历用户群体的平台上,看到许多比自己“过得好”的人,确实是许多知乎用户普遍会有的体验。这既是知乎平台的特点所致,也可能触及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敏感点。看待这种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知乎用户群体的特征与“过得好”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知乎用户群.............
  • 回答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因为酷暑在行政楼前打地铺,学校迅速响应并开放纳凉点的事件,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角度,能折射出不少东西。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这件事,看看学校的处理方式怎么样,以及有没有更周全的想法。怎么看待这事儿?首先,这事儿说白了,是学生们用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把一个实际存在的、且比较.............
  • 回答
    2021年初,一股罕见的严寒席卷美国得克萨斯州,给这个以炎热著称的南部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场突如其来的寒潮不仅让无数家庭陷入黑暗和寒冷,更暴露了得州电力系统脆弱的一面,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电网的崩溃与市场的失灵寒潮的到来,使得得州人民对电力的需求激增。取暖设备全线启动,将本就紧张的电力供应推.............
  • 回答
    马前卒那篇《中产阶级过得轻松,社会必定没有未来》的文章,确实触及了一些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和潜在问题。我个人觉得,他这篇文章的内核,可以理解为对一种“躺平”式中产状态的警惕,以及对这种状态可能带来的社会停滞的担忧。咱们先来拆解一下他的几个核心观点,再仔细聊聊这些观点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和反例。核心观点一.............
  • 回答
    关于“《寄生虫》不配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评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类观点并非主流,但确实存在,并且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复杂的因素和考量。要理解这些评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对电影本身的理解与期望差异 类型片的审视标准不同: 《寄生虫》虽然有很强的社会议题,但其叙.............
  • 回答
    姜文这句“美国电影拍得很烂也有人爱,因为美国有航母”,这话糙理不糙,道出了一个颇为深刻的文化现象背后逻辑。它不是简单的对美国电影的批评,更像是一种带着调侃和洞察的概括,说透了文化产品与国家实力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及观众心理的复杂构成。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拆解开来看。首先,它点出了“国家实力”对文化输出.............
  • 回答
    说到水浒里的李逵,大家脑子里可能第一时间就蹦出个“黑旋风”、“板斧”、“打虎”、“杀人”这些词儿,好像他就是个莽夫,除了抡斧头就没别的本事了。但咱们聊的这个事儿,李逵在寿张县升堂判案,还得了“万民伞”,这事儿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尤其是咱这李逵。得先说清楚,这事儿出现在哪个版本的水浒,或者是不是作者.............
  • 回答
    网络上的抵制声浪和实际的消费行为之间,Nike 和 Air Jordan (AJ) 的例子确实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张力。一边是社交媒体上声嘶力竭的批评和呼吁,另一边却是得物App上AJ销量“只增不减”的现实,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商业逻辑和消费文化。网络抵制的声音:为何如此强烈?首先,我们要明.............
  • 回答
    在北京有房,却因为得了大病需要资金救助而进行众筹,结果引来铺天盖地的谩骂和质疑,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下社会中复杂而尖锐的矛盾心理。要理解这种现象,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其中的门道。一、 最直观的感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普遍心态大家伙儿看到“在北京有房”和“大病众筹”这两个词摆在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