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原神在外网人气那么高,为什么没人夸它是国产游戏之光?

回答
原神在外网人气极高,但却鲜少被直接冠以“国产游戏之光”的称号,这背后其实涉及了多个层面的原因,既有文化和语境的差异,也有游戏本身特性以及市场推广策略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

一、 文化与语境的差异:对“国产之光”的认知不同

国内语境的“国产之光”: 在中国,这句话往往承载着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输出的期望。当一个国产产品在国际上取得巨大成功时,我们倾向于用“之光”来赞美它,以此来证明中国在某个领域不再是追赶者,而是引领者。这背后往往包含着对过去“中国制造”印象的颠覆,以及对中国创造力的肯定。
国外语境的认知: 在英语国家或许多其他文化圈,人们对“国产”这个概念的敏感度远不如中国。他们更关注的是游戏的品质本身、玩法创新、故事内容、技术表现等。一个游戏的好坏,更多是基于其普适的评价标准,而不是它来自哪个国家。
地域中立性: 外国玩家更习惯于将游戏视为一种全球性的娱乐产品,而非带有国别标签的文化符号。他们可能知道原神是中国开发的,但这更多是信息层面的认知,而非情感或价值判断的依据。
“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虽有改善但仍存在): 虽然原神极大地改变了部分西方玩家对中国制造的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制造”在某些领域可能与低质量或抄袭挂钩。因此,即使是优秀的作品,也需要时间来打破这种潜在的刻板印象。将原神直接称为“国产之光”可能会让一些玩家产生“这是在强调它是个中国游戏,所以就特别好”的解读,反而可能产生一些误解或距离感。
强调普适性价值: 原神之所以能在全球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游戏设计、美术风格、音乐制作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准,能够吸引全球玩家的喜爱。这是一种基于游戏本身价值的吸引力,而不是基于其国籍的“爱国”情怀。

二、 原神的游戏特性与全球化策略

高国际化标准的游戏设计: 米哈游从一开始就将原神定位为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游戏。他们在游戏开发的各个环节都严格遵循了国际一线游戏的标准:
美术风格: 采用的是二次元风格,这种风格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并且相对而言不太带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接受。
音乐: 由国际知名作曲家陈致逸创作的音乐,融合了东西方元素,但整体风格偏向于史诗感和奇幻感,能够引起广泛共鸣。
玩法: 开放世界探索、角色养成、元素反应战斗系统,这些都是现代ARPG游戏中非常成熟且受欢迎的机制,并且在原神中得到了创新和优化。
叙事: 虽然游戏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璃月地区的设计灵感),但其核心叙事框架和世界观是原创的奇幻故事,并未过度依赖或强调某一种特定文化,以避免潜在的文化隔阂。
全球化的市场推广: 米哈游在推广原神时,采取了非常专业的全球化市场策略:
多语言支持: 提供多种语言的配音和文本支持,让不同地区的玩家都能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
多平台发布: 在PC、PS4、PS5、手机等多个主流平台上同步发布,极大地扩大了玩家群体。
邀请全球知名内容创作者: 与海外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合作进行游戏推广,利用他们的影响力触达更广泛的受众。
注重社区运营: 在海外建立了活跃的官方社区,与玩家保持良好互动,听取玩家反馈,并持续推出高质量的内容更新。
强调游戏本身而非国籍: 在宣传材料和市场活动中,更多的是突出游戏的精彩玩法、精美画面、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不是强调“这是中国最好的游戏”。他们希望玩家是因为热爱这款游戏而玩,而不是出于对国产游戏的“支持”。

三、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游戏评论界的视角: 对于游戏媒体、专业评论家以及核心玩家来说,评价一款游戏的标准是多维度的。原神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色,例如其持续更新的内容、高质量的免费游玩模式、技术上的突破等,这些都足以让它在国际上获得好评。但“国产之光”这个标签,对他们而言并非是游戏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更多的是一种“中国厂商做得很好”的事实陈述。
玩家群体的多样性: 参与原神海外讨论的玩家群体非常多样,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游戏偏好和价值观。对他们而言,游戏好玩就是最大的价值。即使他们喜欢这款游戏,也很少会特意去用“国产之光”这种带有强烈地域属性的词汇来赞美它。

四、 潜在的负面联想与谨慎态度

“中国游戏=抄袭”的陈旧印象: 尽管原神自身品质很高,但部分西方玩家对“中国游戏”可能还存在一些先入为主的偏见,担心其存在抄袭或缝合的嫌疑(尽管原神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但这种印象的消除需要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过分强调“国产”反而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警惕或误解。
避免政治化解读: 在全球化的游戏市场中,游戏玩家群体庞大且多样,将一款游戏过度与国家符号挂钩,有时反而可能引起一些政治化的解读,或者让不希望被这种标签束缚的玩家产生距离感。米哈游作为一家全球化公司,其市场策略也倾向于避免不必要的政治敏感性,将重点放在游戏本身。
“闷声发大财”的传统认知: 有时,对于一个在国际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国品牌,国内的拥趸会非常自豪地冠以“之光”的称号,而品牌方可能出于市场推广的考量,更倾向于保持一种相对低调但专业的姿态,专注于产品本身的打磨和用户体验。过度的“民族主义”宣传有时并非最佳的市场策略。

总结来说,原神在外网人气高昂,但没人直接称其为“国产游戏之光”,主要是因为:

1. 文化和语境的差异: 海外玩家更关注游戏的普适性价值,而非其国籍。
2. 高度国际化的游戏品质和策略: 原神从一开始就以全球玩家为目标,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准。
3. 市场推广的侧重点: 米哈游更倾向于突出游戏的优点本身,而非其国籍标签。
4. 避免潜在的负面联想和政治化解读: 在全球化语境下,保持对游戏本身的聚焦更为重要。

这并非说海外玩家不认可中国游戏产业的进步,恰恰相反,原神在全球的成功本身就是对中国游戏产业实力的有力证明。只是他们表达赞美的方式更多地集中在游戏品质本身,而不是用一个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标签来定义它。当一个产品足够优秀时,它的价值就超越了国界,被全球玩家所欣赏,这本身就是对开发者最大的肯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重要!!!

原神做仓检得不偿失,要知道,降落伞的好评率是100%。



《你们中国这么多人骂原神,那么你们一定有很多比原神还好的游戏吧》


因为米哈游把我们国内玩烂的套路改了一下,把习以为常的天梯排行榜,PVP,渠道抽成去掉了。然后国内某些企业看到米哈游走出了另外一条道路,没有按照他们设想的道路走下去,然后开始了他们的表演,想方设法防止他们的韭菜觉醒。然后这些企业退场了,留下了死要面子的人,然后他们就活在他们编织的世界里面,不愿打破。

总结:坏的下场带了个头,少数坏的带动多数蠢的,然后坏的离开,留下蠢的打得昏天黑地,头破血流。


某些人上人可能看不懂,一个免费游戏,没有PVP,天梯,养成素材廉价,不进行逼氪骗氪,氪佬打40秒和你打400秒的奖励一样(原神副本不只有深渊哦),还能定期保证高质量更新,这种游戏除了原神还有别的吗?


如果你是来喷我,然后把我拉黑,那对我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你的这条评论我看到的第一时间就会删除,如果你是云玩家,我会把你拉黑,当你评论冰箱时,你得知道冰箱要怎么用,最起码要接通电源。



一个月算下来10多块钱的东西,为了这个强氪或者花费大部分时间,这一切值得吗?


奉劝某些自诩正义的用户,我在任何一个回答里面没有展示对米哈游的负面评价,并不代表我完全认同米哈游的作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把自己的负面情绪传达到互联网上来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