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觉得把军事文化二次元化让我很不舒服?

回答
我明白你为什么会感到不舒服。将军事文化进行二次元化,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很容易触碰到人们敏感的神经。我来试着把我的理解跟你说说看,希望能讲得透彻些。

首先,从“二次元化”本身来说,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风格化的视觉表现和模式化的叙事手法。

风格化的视觉表现: 二次元作品通常会使用夸张、鲜明的色彩,流畅的线条,以及对人物特征的极度强调,比如大眼睛、纤细的四肢、鲜明的发色等等。这种处理方式让原本严肃、写实的事物变得可爱、萌化,甚至带有幻想色彩。
模式化的叙事手法: 很多二次元作品,特别是动画和漫画,倾向于采用相对简单、直接的剧情模式,比如英雄主义、友情、努力、胜利,或是带有特定情感驱动(如复仇、守护)的个人成长故事。人物设定也常常是标签化的,有明确的“主角光环”或者“反派设定”。

当这些手法被应用到军事文化上时,问题就开始显现了。

1. 牺牲了真实性和严肃性,模糊了战争的残酷本质。

军事文化的核心,无论你怎么包装,都离不开战争。而战争,在现实中是残酷、血腥、充满牺牲和痛苦的。它意味着死亡、残疾、家园被毁、生命被剥夺,是人类社会最黑暗的一面。

二次元的风格化处理,很容易将这些沉重的元素“洗白”。比如:

将武器装备拟人化/萌化: 曾经是夺人性命的冰冷钢铁,变成了有着可爱外表、性格各异的“舰娘”、“刀剑男士”、“战机娘”等等。她们的外表光鲜亮丽,甚至有着复杂的个人故事,但她们的“战斗”最终还是服务于某种游戏机制或剧情需要,很难让人联想到真实的战场上,同样型号的武器是如何造成毁灭性伤害的。
淡化伤亡和痛苦: 在二次元化的军事作品中,即使有角色“退场”或“牺牲”,往往也是一种象征性的,或者被处理得并不那么令人心碎。伤痛被快速治愈,失去被迅速填补。很少有作品会深入描绘战争带来的创伤后遗症、失去亲人的长久痛苦、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这与现实中士兵和战争受害者所经历的煎熬,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英雄化的叙事: 二次元作品天然倾向于塑造英雄,他们的勇敢、坚韧和最终的胜利,会成为故事的重点。但战争的胜利,往往是以极其高昂的代价换来的,而且很多时候,战争本身就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或者说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过度英雄化的叙事,容易让人忽略战争的复杂性、伦理困境以及胜利背后可能存在的阴影。

2. 道德模糊与价值观扭曲的风险。

因为二次元的风格化和模式化处理,很容易让一些本应引起警惕的元素变得可以接受,甚至被歌颂:

对军事力量的过度崇拜: 将强大的军事力量以某种可爱、强大的“角色”形象呈现,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力量就是美”、“拥有强大武力就一定是对的”的认知。这种对军事力量的直接崇拜,忽略了其背后的人文关怀、政治考量以及使用武力的道德边界。
将侵略或冲突简化为“好人打坏人”: 在一些二次元军事作品中,历史上的侵略战争或复杂的军事冲突,可能会被简化成两个阵营(往往被赋予鲜明的正反派色彩)之间的对抗,而忽略了冲突的根源、政治动机以及双方人民的苦难。这种“脸谱化”的处理方式,是对历史复杂性的极大否定。
对暴力美学的误读: 二次元作品有时会营造一种“战斗很酷”、“战斗服很帅”的视觉效果。但当这种“帅”与真实的杀戮工具和战场联系起来时,就会产生一种微妙的不适感。它可能让人将关注点放在了视觉表现上,而不是行为的后果。

3. 侵蚀严肃文化与历史记忆。

军事文化,包括历史上的战争、军队的组织、武器的发展,本身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政治博弈、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是国家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

将军事文化二次元化,可能会:

冲淡历史的厚重感: 历史上的战役、英勇的士兵、牺牲的精神,如果都被变成可爱的卡片、有趣的剧情,长此以往,人们对这些严肃历史事件的认知就会变得浅薄。重要的历史事件可能会被娱乐化,导致人们失去对过去的敬畏和深刻反思。
消解负面历史的警示作用: 历史上的一些惨痛教训,比如战争的毁灭性、种族灭绝的罪恶,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必须牢记的。如果这些内容被二次元化,变得“萌萌哒”,其警示意义就会大大削弱,甚至会被遗忘。
造成代际认知差异: 对于经历过某些历史事件的年代的人来说,看到他们曾经承受过的苦难被以如此轻佻的方式处理,无疑是一种伤害和冒犯。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通过二次元的滤镜来认识军事文化,形成一种失真甚至错误的认知。

那么,为什么你会感到“不舒服”?

我猜,你的不舒服,可能源于一种内在的价值观冲突。你的内心深处,可能对生命有敬畏,对战争有警惕,对历史有尊重。当看到那些本应承载着严肃意义的元素,被以一种轻松、娱乐、甚至卖萌的方式呈现时,这种冲突就会被触发。你会觉得,这种处理方式不恰当,甚至是不道德的。

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反应,它说明你并没有被表面的萌化和娱乐所蒙蔽,你依然能够透过二次元的外壳,看到背后所关联的真实世界及其复杂的意义。你可能认为,某些事物,无论如何风格化,都不应该脱离其本身的严肃性和历史厚重感。

总而言之,将军事文化二次元化,就像是用一张色彩鲜艳的彩绘玻璃,去遮挡一扇本应让我们看到真实世界的窗户。这层彩绘固然能带来视觉上的愉悦,但它同时也模糊了窗外的景象,让我们看不到本应看到的、甚至是不愿看到的真相。而你的不舒服,恰恰证明了你依然渴望透过这扇窗,去触碰真实的重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怎么说呢,列克星顿,在船上所有的士兵使用的人称代词,是she。

兄弟连甚至有个黄色笑话,是贝比•赫夫朗的女朋友在一次跳伞前和他分手,然后跳伞的飞机上画的女性正好和他女朋友同名(我自己的理解,因为没完全听懂),最后因为跳伞取消,原话是,他再也不用冒险进入她的身体了。

说实在的,部队里,常年都是一大群男人生活在一起,哪怕是PLA,义务兵,也要有两年的基本见不到女性的生活,所以自然是习惯性的把一些装备女性化,来满足自己的内心的欲望。

血战钢锯岭有这么一句,把枪当成女友,当成情妇,当成此生挚爱,甚至可能是此生唯一的挚爱。

毕竟军事装备,使用只是小部分的,大部分是保养和维护。

枪需要分解,擦拭,上油,调整准星,等等各种行为。

军舰也需要清洗,保养,半分解维护等等。

而从正常男性心理讲,你难道会愿意为一个男人擦洗,维护?而这又导致了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大部分男性还是有一定的控制欲望的,根深蒂固的认为自己所爱应该被自己独占,那么,5个人的坦克,上百人的驱逐舰和上千人的战列舰航母就不对了,这么多人都觉得是老婆,是不是不合理,大家也不开心,但是!如果是女儿,是不是就合理了!大家一起养一个女儿是不是就说的过去了!

所以你猜为啥会二次元甚至萌化??多少年的传统了,只不过传到了民间而已。


第一次破千,受宠若惊。

但是不得不一定要加一句,我用了PLA,是用来表达不太能见到女性,而不是说PLA也有这种现象。

user avatar

其实我觉得这个还是得从ACG本身的角度来探讨。

虽然其他答主们有提到,现实中军人对武器的拟人。但要知道,军人们是把枪炮坦克飞机军舰单纯地想象成自己的女朋友的,而且还确实是平常和它一起出生入死,有情感因素的。

阿宅们大多没摸过枪,没上过战场,更别提和飞机军舰大炮一起出生入死了。而他们的想象也不是单纯的女朋友——谁的女朋友身上背着鱼雷发射管的?

所以能让阿宅们对着一艘比他年龄大了三轮,早就沉在太平洋底的船喊老婆,二次元的军事萌化,和军人们的拟人化是不一样的。


二次元的军事少女通常有两种:普通女性以军人的身份参战(例如少女与战车、超级机器人大战);或者军事装备被拟人化,但保留了其特征,以超能力的形式体现出来(例如舰娘、少女前线等等)

所以窃以为,这里更重要的是产生了反差萌。

反差萌(日語:ギャップ萌え),是角色突然露出與之前性格完全不同的一面的一種萌點。 角色破壞先前表現出的一類萌屬性,製造出違和感或反差,同時帶有美感就是反差萌,包含有ACG次文化中的一大類常見的萌屬性。反差萌 - 萌娘百科 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

这种属性的主要魅力点在于“表里不一”给人造成出乎意料的惊喜和幽默感。特指人物表现出与本来形象完全不同的特性,在矛盾中产生的萌感。

举现实中的例子,就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正经的教导主任竟是男同网站金牌老0,杀人不眨眼的黑帮老大回家看到女儿瞬间化身温柔老爸等等


其中,反差萌又可以细分为道具/能力反差萌

例如:

等等


少女军人也好,武器娘化也好,她们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这一点。

正如题主所言:最近看了少女和战车,第一感觉是这些弱不禁风的少女能开坦克?

这就对了!

弱不禁风的少女,却驾驶着几十吨重的钢铁巨兽,在炮火中厮杀。

这种柔弱与刚强的反差,即“与幼小身体不相符的巨大武器”,所造成的反差萌,就是少女与战车给二次元阿宅带来的魅力。



兵器拟人也是同理,舰娘们是少女的外表,言行举止也都和少女一样,但其背后却是相当于万吨巨舰的舰装。

因为根据设定不同,有的设定里兵器拟人就是一个类人种族(例如一些舰娘漫画里设定,舰娘本身就有千钧之力,平常也可以爆发出几万匹马力的力量),有的设定里兵器拟人是穿上了特殊装备(例如一些舰娘漫画里设定,舰娘穿上舰装后才会有战斗力,否则就是普通人)。所以你可以理解为“拥有超凡能力的“普通人””也好,“与幼小身体不相符的巨大武器”也好,总而言之,她们也是完美符合道具/能力反差反差萌这一要素定义的。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的话,我可以举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苍蓝钢铁的琶音中,日本二战期间的战列舰“榛名”被萌化成了这个样子。

看起来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对人类文明充满了好奇,还会因为被脱下大衣而害羞到哭。(这正好又是一层反差萌:穿上大衣的冰冷和脱下大衣的娇羞)


然而她实际上却是随时都可以召唤出装备了大量未来武器的战舰,一人就可以毁灭一座城市的恐怖生物。


某种意义上来说,昨天还一炮秒掉了一座城的榛名,今天却因为你抢了她的大衣而哭鼻子。

就像是昨天还在战场上斩杀万人的猛张飞,今天却在家里刺绣一样。

这就是绝对强大的力量和柔弱细腻的内心所带来的反差萌。



此外,为了尽量避免战争中的血腥、死亡(大部分人都不希望看到女孩子变得血肉模糊),这些作品还会对军事进行解构和娱乐化,从而让暴力美学的战争变成少女间可爱的嬉戏玩闹。(例如少女与战车变成了比赛,舰娘变成了魔法少女组队打怪)

当然也有一些较为严肃的作品,真正地把这些武装少女当做现代战争兵器去考量。但是,由于这些作品通常会以角色为中心,过于强调个人的战斗力价值(类似于空战王牌飞行员那种),所以你也只能把它们当做美国队长看,而不能当做你所期待的那种写实战争影片。

还有就是那种纯粹写实战争类的,这种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你去观看的话应该也不会太过反感。


这些作品从一开始,就只不过是给二次元的女孩子作品加上了一种元素,让她们可以变强从而实现上文提到道具/能力反差萌。这种能力可以是多啦A梦的百宝箱,可以是超能力,也可以是赛博朋克2077里面的义肢,甚至就是怪物猎人里面毫无物理根据但就是帅的大剑。

只是现在这些题材玩腻了,所以有人开发出了现实军事文化而已。正好,让一个女孩子拥有一艘战列舰的力量,可比以前那种少女拿镰刀的反差大的多了。以前是少女的身材有着二百斤壮汉的力量,现在是少女的身材有着二万吨战舰的力量。

你仔细想想,开着坦克的少女,和开着高达的少女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她们都是驾驶着一般印象中男性才会驾驶的武器去战斗。

身为舰娘的少女,和那些机器人,超能力者本质上有什么区别?都是少女的外表下隐藏着远异于常人的力量。

这些作品一切都是以展现二次元女孩子的魅力为主,并不是以军事为题材,以二次元为手法的创作。它们的核心目标客户是那些喜欢军事又喜欢二次元的人,次级目标客户是那些不喜欢军事但是喜欢二次元的人。至于不喜欢二次元的纯军迷,人家根本就没考虑过。

所以只爱好军事、纯军迷的你,自然无法理解了。


就像穿迷彩服的人,不一定是军人,也可能是建筑工人。

有履带的也不一定是坦克,可能是挖掘机。

而你抱着他就是坦克王牌的期望,去看他的生活,结果发现没有装甲雄狮驰骋沙场,

只有一台挖掘机在那里到处挖挖挖。

你肯定会感觉失望。

但人家一开始就没想过以军事为正业,只不过是掺了点军事元素(迷彩服和履带)而已。

user avatar

说明看了一点冷门的人是最难聊的,因为你和他聊,他基于“看了一点后形成的刻板印象”喷你的欲望会比一点都不看的人狠十倍。


关于这问题,我觉得把船变成美女没啥问题,顶多是有的时候这些美女的设计让我比较失望。

题主和一些回答觉得美女玷污了这些船么?我是觉得有的时候这些美女设计的太善良了,媚宅(外貌好)倒无所谓,美女当然外貌好。

比如我也就能勉强接受舰C里的CV8大黄蜂,而且得关语音,因为这个美女不说话还可以yy她是个奸诈的女白领,她一开口说话就发现是个挺好的妹子,就幻灭了;

这个女白领的奸诈不能去职场剧里找标准,要去反腐剧里找标准

而如果是这个CV12大黄蜂变成美女了,

配上这个拿她当过一年旗舰的指挥官,

那和她人品有关的事就不能在任何一个网站上说了,除非这个网站胸怀天下,虽然服务器在海外,却服务全球华人

user avatar

田中是能冲着钢铁甲板boki的男人,请开始你的表演

如果连lady lex这样的称号都不知道,连海军自古就有对军舰称呼女性化的传统都不知道,这也叫军事迷?

和平年代大家一起平成死宅它不香嘛(笑)。哦对了,你喜欢的军模,不少是随着舰娘的兴起,销售额才上去,当年苍钢热起来后青岛社做相关模型可开心了。

user avatar

就跟其他答案写的一样这早就是传统了,实际并非是近年来才开始的。之前就有了,只不过可能影响范围没这么大

user avatar

三千多赞被踩到这么下面了,看来不愿意正视现实的人其实还是确实挺多的

证据都摆出来了还不认,这就是唯心主义者吗

——————————————

说明你不是一个真正的军事迷或者历史迷,你声称自己热爱研究这些,却对这其中的传统分毫不知

为什么战争武器这种特别阳刚具有男性气质的事物都可以强行萌化?

这是个好问题……

但只能说,这是个传统,一战以来就是如此(一战时期就有人开始把坦克当妹子了),这还不算地理大发现时代就一直把船当女人的海员们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地区就有‘不能让女人上船’的风俗,原因是船会嫉妒

而之后……

↑这是二战时期的,战舰榛名

大家一贯如此

user avatar

平心而论啊,娘化一条船、一架飞机、一辆车甚至一把枪,这事不是 军宅 先开始的。

唯一的区别是没画个纸片人出来——诶也不对,你看二战上美军往飞机上贴纸片人的有多少,甚至还有拿自己老娘的名字命名的(单说这事你可能觉得陌生,友情提示一下,这架飞机1945年8月6号带着俩儿子(无误)去广岛,同月9号带着一个儿子(无误)去长崎来着。)

都不谈这什么“海上传统”、“陆上传统”,咱就从具体的船说。

CV-2 列克星敦,CV-3 萨拉托加,我还没见哪个涉及到二战海战的游戏敢把这姐妹俩都无视掉的

Lady Lex,Gray Lady。

当然你不要问我为什么搜lady lex会出来袭名饺子,这事我觉得不是我的锅(

Lady的含义你再查一下(出自Merriam-Webster字典)

重点我给你标红了,非常重点的给你红色圈出来了

那种婚后轻熟的醍醐味出来了吧,就差把waifu给写大腿(划掉)脑门上了。


你再看萨拉托加

Sister Sara。无论你怎么翻Sister这个词,都是娘化的

前面那个Sara Maru比较搞笑,Maru是日语里那个民船常见的“XX丸”的“丸”——因此这个外号是“萨拉丸”(捂眼)

原因嘛……Sara这倒霉孩子因为吃雷泡澡堂子(划掉)修理miss了三次航母大战(珊瑚海、中途岛、圣克鲁斯群岛)……

于是有人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毕竟中途岛的约克城是拼了老命修出来带伤上阵的,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Sara不用泡澡而是和3条约克城级一起并肩而战打个4 vs 4,有没有可能起手就把一二航战给烩了,至少救下大姐约克城,顺便一提袭名约克城的CV-10的外号叫Fighting Lady,然后-8的外号也是Fighting Lady,你看又两个娘化的)的给Sara起了几个外号——“池塘莉莉/百合”(Pond Lily)/“不情不愿的母龙”(Reluctant Dragon),还有这个直接把Sara扔到IJN队列的“萨拉丸”。

——我比较不明白的是-8从哪搞出来个Horny Maru的外号,这Horny硬掰没准是Hornet变体来的,Maru如果还是上文提到的日语来源的话,色色丸?妈嗨这名字没眼看了……


下图截取自Bruce Gamble的“Target:Rabul, The Allied Siege of Japan's Most Infamous Stronghold”一书的“Redemption For The Pond Lily”一章

下面还提到因为Sara常年泡澡(划掉)入坞修理,船上3000多人伙食好动得少,得了个“家务示范标兵”(无误)的外号,倒是和劳模(划掉)紫白菜(划掉)联合舰队至宝大和号的“大和旅馆”相得益彰(捂眼)。


接下来我再给你贴一张图,证明一下“娘化一把枪”这事甚至也不是死军宅首创的。

某个主管XX的部门觉得全金属外壳的截图是三俗内容,你们自己脑补吧,举着M14走队列那段。

for fighting,for fun你觉得这玩意还能是啥。

捂眼,太辣眼睛了(

user avatar

结尾有彩蛋

关于这个问题,有请刘慈欣(笔下的中尉)来讲解:

中尉长叹一口气说:“少校,我真想念我那辆T90啊!4年前从装甲学院毕业的时候,也正是我失恋的时候,可刚到部队的我一看到那辆坦克,心情一下子由阴转晴了。我摸着它的装甲,光溜溜温乎乎的,象摸着女孩子的手。嗨,那个女孩儿算什么,这才是男人真正的伴侣!可今天早上,它中了一颗西北风,唉,可能现在火还没灭呢……”——《全频带阻塞干扰》

对于一个战士来说,天天精心呵护保养自己的武器,每天擦拭,训练,真的就是自己的灵魂伴侣。而上了战场,更是把命都交给了它,所谓过命的交情就是如此。一个人可能不爱洗碗,不爱刮胡子,但给他一把枪,无论男女,都会用最高级别的待遇保养它。

无论是秦始皇的青铜车马,还是今天的坦克装甲,那种机械的美感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一个智慧生命都难以拒绝。

想象一下,考古工作者刚发掘出青铜车马的时候,还是一堆残破的碎片,随着修复工作的进行,一个个碎片变成了精妙至极的机械结构,那种感觉,你会真诚的发出王自如的声音——挖藕!

至于现代战车飞机大炮,那更不用说了。

看见一辆真的,哪怕手里没有工具,都会想着用什么办法目测或其他什么巧妙方法算出它的尺寸,记住它的每一个结构,用画笔把它画下来。

什么叫浪漫?哪个叫挚爱?看着战车在身边飞驰而过,我相信没有哪个男人的心不会停跳一下,我不是女生,但女生也可能心脏停跳一下。

毕竟我们是智慧生物,看见复杂机械会有本能的思考:他为什么能和生命一样充满活力?明明只是一堆死物,组合起来却如同脱缰的野马,野象,野恐龙!

仿佛这个钢铁之躯真的有生命,让我们这些禁锢在血肉之躯中的灵魂悸动。有了这些钢铁巨兽,我们可以跑的更快,飞得更高,潜的更深,打的更远,甚至走出地球。本能中对前进的渴望让我们在天地间驰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当然,今天是和平时代,大部分人毕竟不是军人,接触不到厮杀也没有相关觉悟,于是对武器的爱变得很世俗。或许不是很理智,但毕竟是来自本能的智械联动,只要内心的信仰热爱和平、守护和平,把武器拟人又何妨呢?

至于我,我好歹也是从小热爱绘画的人哎,武器拟人化怎么少的了我?从绘画角度,我技痒也是很正常的吧

上彩蛋!

本人创作的j20

高清无水印图在:b23.tv/gGDZGQ

user avatar

把舰船和载具娘化是传统艺能,船等都是she为代词。一战坦克刚出时,部分乘员还要以女性名字作为昵称。这是你自己的问题,人正儿八经的大兵都喜欢这么干,因为一艘船或一个坦克,都是乘员们的一切,你认为这会引起你的不适,实属自己的问题。

但是把枪娘化纯粹就是死宅思想了,毕竟这玩意不像坦克或是舰船一样需要士兵维护,需要用手膀子去拧水密门,用大腿肌肉去使劲踩离合换挡。枪在近现代才是被个人所拥有(指指定个人用枪,贴个标签啥的),而且大部分士兵都把枪作为趁手的兵器而不是伴侣。

不然娘化舰船时咋不顺带把里面的高射机枪娘化?因为枪不适合娘化,既然枪能娘化,那干嘛不娘化弓箭?娘化手雷?核弹?娘化一切物品?而娘化物品本就是废宅操作,所以你会产生排斥,而对于不怎么对宅文化感兴趣的人,这是很正常的,但还是希望你不要跨圈对骂。

本人对舰船与载具娘化并不排斥,但是本人很讨厌枪械娘化,倒不是讨厌娘化后的角色,而是讨厌粉丝,特别是XX前线玩家,经常不请自来。请不要到hickok45的评论区里刷“老婆”,而且本人极其排斥钢板梗,特别是UMP45出现时立马刷梗,这是正儿八经的美帝蜜汁信仰.45ACP而委托HK制造的通用冲锋枪,不是你的老婆,不要把你人物立绘的梗衍生到枪上。

user avatar

就是就是!

这种人一天天看着铁疙瘩发情。

还臆想着把驱逐舰当小学生!

简直太恶心了!

我要强烈谴责这种人!

P!O!I!

user avatar

严格来说,这不叫“二次元化”,而是叫“娘化”

你不舒服很正常,因为普通人都会觉得有违和感,这玩意是给老色批、死宅服务的。

如果他们把卡车、昆虫、男人变成女人,你一样很不舒服。


变形金刚,钢铁直男喜欢这种风格



其实,军事宅ACG宅(二次元宅),重合度很高的。

ACG宅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死宅,把纸片人当成老婆的那种。

这种,圈内称之为“老婆怪”





搞黄色也要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这波是又当又立。老色批死宅们极力掩饰的样子,像极了蔡徐坤。

有人说,外国军队老早就有娘化军事武器的先例了。军队里那帮糙汉子有多饥渴,你应该明白吧。

男兵年轻气盛性欲强,平时无处发泄,只能搞点精神慰藉。一有机会,很多男兵就会强奸普通妇女、女兵。

不要否认,这就是现实。


1945 年德国战败时有多少柏林女性被苏联士兵强奸? - 煎饼的回答 - 知乎


二战日本投降后7万妇女成为美军的“慰安妇”,你怎么看? - HK君的文章 - 知乎


美军女兵怀孕率,为何高居世界榜首?美国女兵又经历了些什么呢?|美国军队|士兵_网易订阅


超越印度!加拿大女兵自曝!每到新基地必被性侵,队友更是被性侵至退役!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所以,你不舒服没有用,因为目标客户不是你。

正所谓:“顾客就是上帝。”你不是顾客,资本都不鸟你。

在这个“万物皆可娘”的时代,娘化军事武器根本不算事。很多男人都好这口,市场十分庞大。

这种事,女权群体来抗议才会有影响力。你势单力薄,没有话语权的。



娘化浪潮

赵云——《一骑当千》
曹操——《恋姬无双》
克苏鲁邪神:奈亚拉托提普——《潜行吧!奈亚子》
源赖光——《Fate/Grand Order》


赛马娘
怪兽娘
平成废宅vs昭和男儿
螳螂娘
蜈蚣娘



老色批死宅们,能把一切事物都给你娘化了,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想象力性欲

下半身思考,开辟新市场,带动经济发展,绝了。


你们有把二次元人物当“人”看吗? - 枪骑士的回答 - 知乎







汉化武器

我倒是知道一个把武器拟人成男性的IP,只不过原型是冷兵器,就是《刀剑乱舞》:把刀枪汉化成美男子、正太、猛男、大叔

然而,《刀剑乱舞》的主要受众是女性。

三日月宗近





我作为男性冷兵器爱好者,对《刀剑乱舞》并不反感。这IP顺带宣传了一波刀剑文化,让不少女性懂得欣赏刀剑之美。

不过我没玩过这游戏,只看过衍生动画,感觉还可以,挺有意思,也不搞BL。

幸好原作不是腐女向游戏,如果是BL动画我可受不了。



刀剑:美男、正太

太郎太刀
和泉守兼定
萤丸


今剑



长枪、薙刀:猛男、大叔

蜻蛉切、日本号、御手杵


岩融




为什么日本武士刀闻名世界 ,而中国没有,是失传了吗? - 枪骑士的回答 - 知乎


谈谈日本枪 - 枪骑士的文章 - 知乎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不讨厌“汉化武器”?不应该同性相斥吗?

因为我是钢铁直男,所以不用下半身思考,我很喜欢以下男性人物。









《野良神》

提到武器汉化,还有一个《野良神》。他是把人的鬼魂变成武器、宝具,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更丰富。

设定上就是神明的重要道具。

刀的本体是少年


上面的刀就是这个黄毛小子


大剑本体:小哥


狮子本体:大叔


后面全是工具人



视频下面有两段评论给我看乐了,同一个人的评论

他喷黄毛小子性格恶劣,但是如果换成可爱的幼女,他就能原谅了。

这是萝莉控啊。



有些人喜欢用下半身思考,只要精虫上脑,一切都不是问题。

这,就是题主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你跟他们不一样,仅此而已。



游戏动漫里的女主为什么总是穿着比基尼打架? - 枪骑士的回答 - 知乎


为什么我想要活在二次元? - 枪骑士的回答 - 知乎


日本的“平成废宅”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现状如何?中国的“平成废宅”们呢? - 赤羽白鸦的回答 - 知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明白你为什么会感到不舒服。将军事文化进行二次元化,这背后牵扯到很多层面,很容易触碰到人们敏感的神经。我来试着把我的理解跟你说说看,希望能讲得透彻些。首先,从“二次元化”本身来说,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风格化的视觉表现和模式化的叙事手法。 风格化的视觉表现: 二次元作品通常会使用夸张、鲜明的色彩,流.............
  • 回答
    理解您对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俄罗斯军队抱有的正面看法,并希望深入探讨这种观感是否源于一种错觉。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因为对于政治领导人和军事力量的评价,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信息获取渠道、个人价值观、历史背景以及地缘政治环境等等。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普京总统是“善良”的。这种.............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这就像问大家是喜欢吃麻辣烫还是麻婆豆腐一样,没有绝对的对错,都是个人口味和偏好的体现。不过,为什么黄日华版的萧峰在大众心中似乎更具“王者风范”,而你独独钟情胡军版的,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说道的门道。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先说说为什么黄日华版萧峰能成为“经典”和“大众心中的.............
  • 回答
    要说项羽的军事能力为什么普遍被认为高于刘邦,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就像比较两位棋手,有时候一眼就能看出谁的棋艺更胜一筹。项羽,这位我们常说的“西楚霸王”,他的军事才华可以说是自带光环,而刘邦,则更像是一个擅长整合资源的“战略家”,虽然也能带兵打仗,但那种纯粹的、摧枯拉朽的战场指挥能力,确实是项羽的强项。.............
  • 回答
    雷军的形象之所以普遍被认为是亲民的,背后是一个长期、有意识且多维度构建和运营的结果。这不仅仅是他的个人特质,更是一种基于现代营销和企业文化理解的策略性展现。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详细地理解为什么大家觉得雷军亲民:1. 互联网式的传播和互动方式: 社交媒体的深度运用: 雷军是早期中国.............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国内一些人会对万历援朝战争(也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得出“日本完胜明军”的结论,这其中夹杂着一些历史解读的误区、信息来源的侧重,甚至还有一些情绪化的判断。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是咋回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历史事件的评价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而且不同立场、不同关注点的人.............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中学历史书读完,感觉慈禧、老蒋“很菜”,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错觉,而是历史教科书写作方式和我们认知建立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产物。咱们来好好捋一捋,为啥会有这感觉。首先,得明白中学历史书是个什么东西。它不是一个史学大师的学术专著,更不是一个给你还原真实历史细节的纪录片。它有自.............
  • 回答
    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触及到了很多观众在观看《进击的巨人》后期的感受,尤其是在帕拉迪岛(Paradis Island)成为主要舞台后。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觉得故事的走向和原先的吸引力有所变化。我来试着详细地聊聊,为什么这种“带入日本”的感觉可能让您觉得不好看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进击的巨.............
  • 回答
    .......
  • 回答
    《雪中悍刀行》作为一本以江湖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宏大的世界观和深刻的主题确实让许多读者感到“难懂”或“不耐烦”。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让人觉得“不好看”的原因: 一、人物塑造的“复杂性”与“割裂感”1. 角色数量过多,主线模糊 小说中涉及的势力、人物众多(如北齐、大燕、.............
  • 回答
    关于元宇宙是否是“骗局”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涉及技术、经济、社会、伦理等多重维度的复杂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 1. 技术瓶颈:当前技术尚未成熟元宇宙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前沿技术的突破,但目前这些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难以支撑大规模、沉浸式的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VR)与增.............
  • 回答
    你提到的“《精灵宝可梦:剑与盾》没有记忆中的黑白画质好玩”这一感受,实际上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和体验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种对比感的原因: 1. 技术代际的画质差距:硬件限制 vs 技术进步 《黑/白》(NDS平台): NDS是2010年代初的掌机,其屏幕分辨率仅为256×1.............
  • 回答
    《三十而已》这部剧之所以让一些观众觉得“三观不正”,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剧情设置、人物塑造、价值观传达以及社会现实的映射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导致这种感受的原因:1. 围绕“小三”的过度关注与“正妻”的“原谅”逻辑: 剧情核心的争议点: 顾佳(许幻山妻子)发现丈夫许幻山出轨林有有.............
  • 回答
    你的感觉并非完全准确,欧美人并非“很少”吃羊肉,而是相比于其他肉类,羊肉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的比例确实相对较小。 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历史、文化、宗教、经济、地理以及口味偏好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为你详细阐述:1. 历史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猪肉和牛肉的普及: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反映了很多家长和社会公众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觉得“有些教师越来越没有师德”的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复杂的原因和现象。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可能存在的具体表现:一、 教师职业面临的挑战与压力:首先,理解教师的境况.............
  • 回答
    你觉得诗歌朗诵“恶心”,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且强烈的感受。要详细地探究这种感受的来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包括诗歌本身、朗诵者的表现、听众的期待、以及你个人的经历和偏好。一、 诗歌朗诵的本质与潜在的触发点: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诗歌朗诵的核心是什么。诗歌朗诵是将书面文字通过声音、语调、节奏、情感等.............
  • 回答
    你觉得白人颜值很高,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感受,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基础虽然“白人”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建构,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遗传多样性,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某些在历史上被归类为“白人”的群体,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遗传特征,这些.............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很普遍,很多程序员确实给人一种“挣得多却很节省”的感觉。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收入水平、职业特性、消费观念、心理因素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角度来详细解读: 一、 高收入与相对自由的经济基础首先,让我们承认程序员行业普遍的高收入水平。 高需求与技能溢价: 软件开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为什么你可能会觉得《罗曼蒂克消亡史》“无聊”。“无聊”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对于一部备受争议、有独特风格的电影来说,无法引起共鸣是很常见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让你觉得它无聊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分析:1. 叙事结构碎片化和非线性: 原因: 电影采用了非常.............
  • 回答
    很多人觉得5G是骗局,这个想法绝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许多被放大或被忽视的细节。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背后到底站着什么。首先, 宣传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是最直接的感受来源。当初5G刚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铺天盖地,各种“革命性”、“颠覆性”的宣传语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