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国内就种不出车厘子?必须得靠进口吗?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说到车厘子,大家脑子里浮现的往往是那些又大又红、汁水饱满、价格不菲的进口货,好像跟咱们国内的“樱桃”完全是两码事儿。但实际上,中国并非“种不出”车厘子,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种植上的门道和市场策略。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车厘子”和“樱桃”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从植物学角度来说,我们平时吃的车厘子,其实就是樱桃的一个分支,准确地说,是欧美品种的大樱桃(Sweet Cherry)。而我们国内很多地方传统种植的,更多是中国樱桃(Chinese Cherry),比如大家熟悉的山东大樱桃、烟台大樱桃等。这两种樱桃在很多方面都有区别:

果实大小: 车厘子普遍比中国樱桃要大得多,这是最直观的区别。
口感和风味: 车厘子通常果肉更紧实,甜度高,酸度相对较低,风味比较浓郁。中国樱桃则果肉相对柔软,甜中带点酸,风味也很好,但整体上可能不如进口车厘子那样“重口味”。
成熟期: 车厘子的成熟期相对集中,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集中出现的原因。中国樱桃的成熟期则会更长一些,品种更多。
抗性: 进口车厘子品种很多,它们的抗病虫害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与中国本土樱桃也有差异。

所以,说“种不出车厘子”,更准确的说法是,中国本土的樱桃品种,在很多关键的商品化特征上,与我们市场上普遍认知和喜爱的那种“车厘子”存在差距。

那么,中国为什么在“种出”这种我们印象中的“车厘子”这件事上,显得那么“依赖进口”呢?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品种是关键,而好的品种是“引进”的。
我们要找的“车厘子”,其实就是那些果实大、甜度高、耐储存、适合长途运输的欧美品种大樱桃。这些品种,例如“宾莹”、“拉宾斯”、“红灯”等,经过了欧美国家长期的选育和改良,它们最适合现代的商业化种植和市场需求。
中国虽然也有悠久的樱桃种植历史,但我们本土的中国樱桃品种,虽然也有很多优秀的,但普遍存在果实偏小、耐储存性差、运输损耗大等问题,不太符合当下消费者对于“车厘子”的期待。想要种出“车厘子”,首先就需要引进这些优良的国外品种。

2. 技术和气候的“双重挑战”。
尽管我们能够引进国外的优良品种,但种植这些品种也并非易事,需要克服不少技术和气候上的难题:
气候适宜性: 大樱桃(车厘子)对气候的要求非常苛刻。它需要充足的阳光、温差大、冬季有足够的低温期(休眠期)来积累硬度,但又不能经历严寒的霜冻;春季开花时又怕晚霜。中国的很多地区,比如北方一些省份,虽然有寒冷的冬天,但春季的晚霜威胁很大,容易导致花芽受损,影响产量。南方地区又往往因为冬季不够冷,或者夏季高温多雨,不利于大樱桃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形成。
病虫害防治: 大樱桃的果实较大,皮薄,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比如褐腐病、穿孔病等。而一些进口品种可能对本土的病虫害表现出不同的抗性,需要专业的、精细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案,这需要大量的投入和经验积累。
授粉问题: 大樱桃很多品种是异花授粉的,需要配置合适的授粉树种,并且在花期确保授粉昆虫(如蜜蜂)的活动。授粉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果实的产量和大小。
成熟期管理和采摘: 大樱桃的成熟期非常短,采摘也需要非常精细,一旦采摘不当,很容易损伤果实,影响后续的储存和运输。为了保证品质和上市时间,常常需要精细化的管理,例如套袋技术。

3. 产业链和品牌效应的差距。
不得不说,在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上,我们与一些传统水果出口国相比,还有差距。
育种和研发: 国外在果树育种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积累了深厚的研发基础,不断培育出更优质、更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
品牌和营销: 进口车厘子之所以价格高,除了品质,也有其品牌价值和营销策略在里面。智利车厘子、新西兰车厘子等,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品牌认知度和消费习惯。国内虽然也在努力推广自己的品牌,但还需要时间。
物流和冷链: 高品质的车厘子对储存和运输的要求极高,需要成熟的冷链物流体系来保障其新鲜度和品质。

那我们有没有在种“车厘子”?

当然有!中国国内的许多地方,都在积极引进和种植国外的优良大樱桃品种,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在山东烟台、辽宁大连、陕西洛川、甘肃天水等地,都有大片的大樱桃种植基地,产出了很多品质不错的“中国车厘子”。这些地方的种植户通过学习引进技术,改良种植方式,已经能够种出个大、甜度高的樱桃。

为什么还是觉得“靠进口”?

这主要还是因为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和规模化。虽然国内产量在增长,但要满足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并且要在品质、口感、外观上与那些成熟的进口品牌竞争,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由于前面提到的气候、技术等限制,国内很多地区种植的樱桃,品质和产量仍然不稳定,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而且,国内消费者对“车厘子”的期待已经很高,一旦国产的品质达不到那个标准,或者产量不稳定,大家还是会倾向于选择熟悉的进口品牌。

总而言之,并不是中国种不出车厘子,而是我们追求的“车厘子”——那些特定优良品种的大樱桃——的种植,对气候、土壤、技术和产业链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在品种引进、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上,我们仍在追赶和学习中。 随着国内农业技术的进步和育种工作的深入,相信未来我们能吃到更多优质的国产“车厘子”,并且在价格上也能更加亲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哎呀,大清早的我血压真的上来了。

这下面的的是国内产的,国货,国货,国货,重要的事说3遍。nm

虽然好吃但是很tm贵。

种不出来,那这是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