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公众反应过缓了。
从1月21日的数据看,这次的新型肺炎还是很有杀伤力的。还是对比sars.
虽然早期sars是存在漏报瞒报的情况,但是现在的交通更发达,人口流动更快。
sars的疗法是会有后遗症的,比如股骨头坏死等
目前李兰娟院士表示,疗法有了创新,不会使用这么大量的激素,治好了不会留后遗症。算是一个好消息。
多学学香港吧,别记吃不记打。
————
2020.01.23 00:40更新
目前武汉市官方看起来终于努力从源头开始防治了,除了呼吁外,开始落地管控进出人口。
但是部分野味市场居然还开着
再补充下,北大教授可能是由于飞沫溅到眼睛里才感染的。大家没事还是别出门吧。
2019.01.23 02:28最后更新
武汉封城了,或许不是最好的决定,但是目前最优的决定。
对于大家非常关心的究竟是12月8日还是12月30日的问题。补充一个病毒分离的信息。
以及目前知乎官方的时间轴
因此还是以12.30作为起点。
最后,还是希望世界和平。
————————
本来不想更新的,但是评论区一直有个人要跟我掰扯武汉这次疫病前期应对是很好的。恰好我刷到国务院的新发布政策。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切都很好,国务院为什么要征集漏报瞒报?
有些话为了过审不说那么清楚,但是武汉20号还在发旅游券的行为,不是大意?不是反应过缓?领导班子22号还在听歌看舞,是不是可以说道说道。
本来本篇回答,就完全没有针对武汉市及相关人员的意思。
肺炎疫情严重,但是我们以后只会出现一次这种重大卫生问题吗?我看不一定,荣光之路总是布满荆棘。
记住教训,下次做这道题的时候,请务必小心再小心。
这是一个经历过非典的广东人的肺腑之言。
我相信政府能记住这次教训,设计出更合理的制度更合理的措施。
但是,身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应该提起警惕,疫病致死率统计可能是5%,10%。但对于感染上的人来说,只有两种可能性,生,或者死。
最后,祝福武汉,愿天佑中华。
其实反应过度永远是个无法证明的东西。
比如说武汉的封城。
假设早期封城有效果,实际后期有人就会觉得反应过度了,因为病毒没有传播开,有人会认为这个病毒根本没什么危险,你为什么要封城?
这就好比生产上安全措施做得好,从来不出事故,也会有人觉得这些安全措施是不是过度了?可当你不再做这些安全措施了,事故发生了,这个证明的代价就太大了。
所以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有时往往会考验施政者的决策力,希望这次武汉的疫情能为以后的公共卫生事件积累早期控制的经验。
我不想批判湖北官僚,毕竟湖北人应该更擅长这些。我只想说Ndemic和布鲁克斯对现实的认知还不够魔幻
首先就要学会不要随便去医院。感冒不放心去医院,结果排队途中传染上新型肺炎,冤不冤?害怕癌症,频繁去做CT检查,结果检查出射线本身造成的癌症,冤不冤?过度医疗不但伤财,而且害命,非必要情况请远离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
非专业人士强答,内容可能太键政键侠,不喜轻喷
武汉加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