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取消”教师寒暑假?

回答
“取消”教师寒暑假?这话题一出来,怕是能点燃不少人的讨论热情,尤其是老师们,估计瞬间炸毛了。不过,咱今天不火上浇油,就事论事,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说。

首先,得承认,提到“取消”教师寒暑假,很多人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太不近人情了! 毕竟,寒暑假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是学生时期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想想看,多少人盼着放假,想着怎么玩,怎么补觉,怎么跟家人朋友聚会?老师们也一样,他们辛勤工作了一学期,寒暑假就是他们充电、放松、学习提升、甚至好好陪伴家人的宝贵时光。如果真“取消”了,那老师们岂不是变成了“永不疲倦的机器”?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但话说回来,为啥会有人提出这么个“惊世骇俗”的想法呢?咱们得往深了挖挖。

1.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呼声?

现在社会上对学生“内卷”、“鸡娃”现象的讨论非常多,大家普遍觉得孩子学习压力太大,课业负担太重。有人可能就想,既然学生们这么忙,那老师们也不能闲着啊?是不是可以通过利用部分寒暑假时间,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有益的、非强制性的学习机会,比如组织一些兴趣班、拓展活动,或者进行一些个性化的辅导?这样一来,既能缓解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又能让孩子在假期里有所收获,而不是单纯地玩乐。

从这个角度看,提出“取消”寒暑假,更像是一种对现有教育模式的质疑,一种想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尝试。 他们可能想的是,把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更灵活的时间段内利用起来,为教育事业做更多贡献,而不是简单地让老师们“无偿休息”。

2.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需要?

老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学科知识在更新,教育理念在发展,教学方法也在改革。寒暑假本身就是老师们进行教学研究、参加培训、备课、反思教学得失的好机会。如果真的“取消”了那“完整”的假期,或许可以将一部分原有的假期时间转化为更有规划的专业发展时间。

比如说,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或者组织老师们进行跨校、跨区域的交流学习。这样,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了,最终受益的还是学生。当然,这种“转化”必须是科学合理的、带有激励的,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休息时间变成工作时间。

3. 公平性的考量?

在一些人看来,其他行业的大部分工作者是没有那么长的固定假期,甚至一些服务性行业是全年无休的。而教师拥有寒暑假这么长且固定的假期,似乎与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不符,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感。 尤其是一些非教学岗位的教职工,或者一些学校的后勤人员,他们可能并没有那么长的假期。

这种想法,背后可能是一种对劳动公平性的朴素追求。他们觉得,既然大家都在为社会贡献,那在假期安排上是不是也应该更均衡一些?当然,这种比较也要看具体情况,毕竟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不能简单套用工业化生产的模式。

4. 家长监督和管理缺失的现实困境?

还有一种声音,尤其可能来自一些家长,他们可能觉得孩子放假在家,没人管,没人教,自己又要上班,实在顾不上。他们希望学校和老师能承担更多的教育和管理责任,即使在假期。“取消”寒暑假,也就意味着老师们可以参与到对学生的“监管”中,填补家长的教育空白。

这种想法,更多的是对当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衔接问题的一种回应。家长可能把孩子的假期时间完全看作是教育机会的延续,希望学校和老师能承担起一部分家长本应承担的责任。但这是否合理?是否会加剧老师的负担?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在我看来,“取消”教师寒暑假这个说法,过于绝对和简单化了。 教育不是流水线生产,老师也不是纯粹的劳动机器。教育的规律、教师的休息与发展、学生的全面成长,这几者之间是需要平衡的。

更实际的讨论,或许应该放在“如何优化和利用好寒暑假时间”上。

不是“取消”,而是“改革”。 改革的目标是让寒暑假的时间更有价值,更符合教育发展的需求。
可以有“弹性”。 比如,是否可以保留一部分核心的休息时间,但将另外一部分用于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科研或专业发展活动?
需要“激励”。 如果要占用老师的休息时间,就必须有相应的报酬、学分、职称晋升等方面的激励机制,而不是让老师们“义务奉献”。
需要“尊重”。 教师的专业性和劳动价值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任何改革都应该在充分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
不能“一刀切”。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他们的工作性质和需求可能不一样,不能用一个模式套用所有人。

潜在的风险和误区我们也必须警惕:

过度劳累: 如果不合理安排,很容易导致教师过度劳累,影响教学质量和身心健康。
消磨教学热情: 长时间的、不间断的工作,可能会消磨掉教师的激情和创造力。
增加教育成本: 如果要对占用假期的教师进行补偿,可能会增加教育的财政负担。
“形式主义”的活动: 如果改革是为了应付舆论或某些政绩,而实际活动并无多大教育意义,那反而是一种资源浪费。
忽视教师的个人生活: 教师也是普通人,他们也需要休息,需要陪伴家人,需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所以,与其直接喊“取消”这个标签,不如我们把讨论聚焦在“如何让寒暑假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的助力,而不是成为一种形式上的摆设或额外的负担”。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找到一个更符合教育规律、更能激发教师活力、更能让学生受益的平衡点。

毕竟,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才是孩子们健康成长最好的保障。而一个好老师,也需要有“喘息”的空间,才能更好地“燃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一定是雷厉风行的。

而且现在才刚刚开始,针对教师的政策,会在这两年快速出台。

加长教师工作时长。减少教师收入。加快教师人员流动。严格考核管理,建立末位淘汰,严控甚至缩减编制的政策都可能出台。

你注意到是河南雷厉风行了吗?

你知道河南停发了考核奖了吗?

现在各省先后停发了考核奖,车贴等一系列奖金。

虽然中央统一的文件,但是各地传言都是说某省(所传省份不一)教师举报造成的。

起因是教师要求公务员的车贴考核奖等奖金待遇。

结果,没有给教师增加,变成了给全国体制内(包括省级领导)停发考核奖金。有的地方还要把已经发放的交回去。

一些年轻公务员已经把奖金消费,又没有积蓄,政策要求又急,不得不申请小额贷款退奖金。

目前,有的省走的快,有的省慢,但是各省攀比之下,全国停发加退还是一定的。

对于富裕的省来说,是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区别。不爽,但是日子还能过。

对于穷省来说。

依据2006年消费水平制订的工资基数。要应对2021年的物价。是从中等收入到穷人的水平。

2006年制订的法定工资标准,大约是当时保安(视为无门槛就业标准)的两倍到三倍。

而到了2021年,保安的工资也涨了三倍。

结果,现在是穷省的一个小领导收入,与门口看门的保安持平。

而小领导是根据以前的工资水平买的房子,还房贷。

有积蓄的还能挺一段观察观察。

年轻没有积蓄的,直接面临生存问题。很多单位是没有宿舍的,要自己拿房租。

对于领导来说,他们收入高,级别高,考核奖和车贴也就多。

虽然他们家产不至于因为少了这些钱就伤筋动骨。但是他们不爽是一定的。

作为教师的管理者,教体局的领导同样损失惨重。

而他们是可以写文件打报告,建议取消寒暑假的。

虽然只是传言,说某省的老师因为待遇差别上访,未看到可信的明确报道。

但是,取消寒暑假的试点雷厉风行的开始了。

未来,随着各省普遍的停发和退还。各省的基层工作人员会很乐于学习河南的经验,并且有所创新。

而领导一定会很乐意批准基层的报告。

理由绝对正大光明。

现在父母工作这样忙,又放开二胎三胎,没有假期托管,怎么看孩子?

永远取消寒暑假,老师假期托管加教研有利于教育发展。

这只是第一步。

常年困扰家长的放学时间早的问题,也早该解决了。

课后托管到晚上7点,与家长接孩子的时间相匹配,所有教师下班时间延长到7点也有理有据。

教师资格证5年一考周期太长,年年考试。不合格的转岗,多次不合格就是不能胜任嘛,下岗辞退,取消编制。

加大社会招聘力度,让老师和招聘来的人比考试,现在高学历愿意当老师的人很多。优胜劣汰,你也说不出什么。

编委也取消考核奖了,他们会很乐意控制教师的编制数量。

财政局可以对学校的编制严格审核,不该花的钱就不要花了,国家财政这样紧张。

纪委可以开通家长举报专线,有补课的,收礼的可以直接双规谈话嘛,财产来源不明可以转检察院嘛。这才是保护祖国的花朵。

总之,取消寒暑假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几年教师的日子会不太好过。

user avatar

不是教师假太多了,而是大伙儿假期太少了。

现在国家鼓励三胎政策,为什么大家连一胎都不生呀?是大家做案工具被没收了么?不是,是您的时间被没收。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都在公司当牛做马,在家里饭都没时间吃,你说男人和女人还愿意搞到一块儿去么?还生孩子呢?看着对方都饱了,现代男女共处一室啥都能干,就是不能生孩子,生孩子还不如一起打王者荣耀。

取消寒暑假?开玩笑,就应该每个人都能享受合法带薪假期,一年休个两个月,你看生育率上去还是下滑。青春年少放荡不羁之时,天雷勾地火大罗金仙之日,都奉献给了资本家,嗯,那生育率就一去不复返了,资本家哗哗的生,无产绝后了。

很多人至今都没有理解放假的重要性,放假促进消费,放假可以调节社会氛围,放假可以增加工人的和谐发展的程度。我们不仅要支持寒暑假,而且要推广多工种寒暑假,一个都不能少,谁不休假就是违法。你如果愿意这么干,你看工人们还抱怨不抱怨996。加点班就放寒暑假了多好。你如果愿意这么干,你看大家愿意不愿意生孩子,对吧,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造孩子这个过程大家还是不用老师手把手教的,大多数属于天赋技能对吧。

我就觉得很多朋友这是给资本家打工把脑袋打坏了,明明还有一个独苗苗还在享受合法假期,你不去跟资本家讲道理,回来打击同为无产阶级的同胞,这就是大问题。这属于阶级分析不清晰,哪有打工人革打工人的命的,合法假日都取消了,最开心的是谁?是你么?到时候你哭都哭不出来,这就是格局小了才有的问题。

user avatar

教师寒暑假问题下的许多回答完美诠释了“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事就好办了,并不需要提高待遇,只需要把大多数基层人员都拉到一个低水平线就解决问题了。

以后再有人在知乎上反资本家、反996之类的话题就可以直接灵魂拷问了:你怎么不辞职?!

user avatar

现在中小学教师的舆论环境已经够差的了,学生打不得,骂不得。遇到那种没有敬畏心,不懂尊重人,上课故意的捣乱的学生简直毫无办法。叫家长来家长会说你不懂教育方法,完全不管他家庭教育的缺失,因为家长本来就是初中学历,他懂什么啊?可是他就是觉得自家孩子是个宝儿,就是可以对硕士的你指手画脚,激动时给你两拳你也得挨着。这个工作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现在如果再取消寒暑假,哈哈哈,那谁爱教谁教,反正老子不伺候。从上到下,他们是不把有情怀有温度的老师都弄走,弄转行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我一个211本科港硕去大专当老师不香吗?以后还可以读博去本科教书。干嘛受这个窝囊气?义务教育阶段管理工作远远大于教学。通过一年的实习,也让我意识到中小学老师的辛酸和压力,再也不羡慕他们了,甚至会心疼老师们。某些lj家长们,你们尽管作,你家孩子反正考不上高中,考不上什么好大学。而我可能都不考虑要孩子,所以以后义务教育再烂都是你们自找的。即使要孩子,我也会自己教他。以上!

user avatar

这。美国连增加地产税,在你家附近盖一栋更高的高楼,或者是你们区能否新建一个新的高中都要吵得不可开交,可以僵持几十年没有一丝一毫的进展,刷新你对效率的认知。

而咱们一纸公文就可以“取消”教师的寒暑假,“取消”公务员的奖金,为了国家的未来鼓励大家直生三胎。让教师、公务员和父母们毫无怨言的全面配合,促进社会公平和公益的进步;而不是像美国那样,人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为了自己房地产的价值阻止其他区建更好的高中;为了自己房地产的价值阻止政府按照最新的地价征收地产税。

咱们是地球中进步的力量。而美帝,必将衰败!

ps:美帝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手段,已经沦为fed无限放水了。这种饮鸩止渴的技巧,必将让他们受到和德行相匹配的下场!———cfz

user avatar

作为老师的家属,单就这一件事,肯定是不支持的。

但看到,同时,公务员取消绩效,三明医院模式推广。隐隐觉得真推广了,有可能其实是好事。

总体上,回到大锅饭时代呗,其实挺好的。现在体制内的大多都是高学历,叫他磨洋工,有可能都不适应。

而且,体制内稳定,如果稳定又高薪,其实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稳定就应该低薪。低薪就有底气,低薪领导就不能一言堂。

所以,三线以下,体制内企事业单位,就应该钱少事少,压力小。工作上躺平了,生活上反而就不躺平了,生育率什么反而有可能起来。

说点不好听的。一个社会是有工作就很有钱但也是买不起房子,而且为了一个工作要抢破头,工作都是996的社会,一个社会是都买不起房子,但都有工作,工作轻松,工作的钱可以衣食无忧。我希望我的孩子生活在第二种社会里。房价高只影响买房居住的话,其实问题不大,最主要是高房价导致所有物价都高才是麻烦的。

再说一个不好听的。这样的话,体制内这种稳定低薪的工作,容易吸引富二代,有人说不好。其实,在和平发展的社会里,天然左反而容易出在富二代里。他们对事物看法幼稚,但有天然的正义感和公平感。那些竞争上来的穷二代,由于是竞争的胜利者,反而会更信奉竞争,弱肉强食,这就是左的不可持续(右也不可持续,我有空的时候写写这两者的不可持续的原因)。我觉得有些人很奇怪,整天说这些人何不食肉糜,也不想想,这些人真的努力奋斗了,甚至不择手段了,吃亏的是谁,地主家的傻儿子不是挺可爱的嘛。

其实国有单位进行绩效考评,是很可笑的。因为本身不参与市场竞争,或者参与的方式是古怪的,所以,所有的绩效考评,往往就是领导一言堂,越到上面越这样,配合度为最主要的,不觉得可笑吗?取消绩效考评最好,大家是为国家工作,不是为你领导工作。

当然,肯定会有弊端,弊端就是,这些工作吸引力变低,总体人员素质下降,但由于教育的普及化,这个下降是有限度的。还有就是头部人才流失,当年也是这个问题,一个国际大牛,但收入过低,必然导致很多问题。这个就靠私立和一线的公立作为补充了。

而且,这个政策,需要很多其他配套,比如,体制内上下级工资尽量拉平。还有监管,公务员低收入了,但手上权力不小,监管就要到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