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邀请, 却之不恭。
听感应该是和大部分“HIFI”耳机差不多的, 好耳机逐渐趋同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当然, 这应该很大一部分归功于 DR. SEAN OLIVE 无私地公开了若干条大家现在朗朗上口的哈曼(目标)曲线。当然, 功劳不全部是 DR. SEAN OLIVE 的, 无数的科学家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例如
已故的加拿大国家科学院院士SHAW, Edgar Albert George, FRSC (July 10 1921 - October 18 2009)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研究结果 (如图)。
甚至俺也有贡献, 尽管俺的贡献的体积只有电子的体积那么大, 俺仍然为自己的贡献自豪。
如果您有 PHILIPS SHP9500 的话, 适当的 EQ 也能让您体验到 APM 的声音。
好了, 废话少说。 跑题了。
“计算音频”是最大最耀眼最璀璨的亮点。
资本是逐利的, IPHONE 和 M1 版的 MBA 敢多卖 2000~3000 人民币 就是因为性*能价格比上去了嘛。 AirPods Max 和 哈曼曲线拟合得越好, 就可以卖越贵。
不然, 40 毫米的单元凭啥收割 4000 多人民币呢?PHILIPS SHP9500 才 300 多人民币, 对吧。 JBL LIVE 650 BTNC 双11才 799 人民币, 对吧。
基本上能分析的都给各路大佬巨佬分析的十分透彻了。
俺人微言轻,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俺能找出来的隐患只有一条。俺对 AirPods Max 的结构有顾虑。
俺曾经说过一个笑话。引用在下面。
“老麦, 我有个朋友的蛋蛋一边高一边低,这会不会影响耳机的听感?他用的是平衡解码器、平衡耳放以及平衡耳机。”
“心脏,绝大部分人的心脏是长左边的。会影响耳机听感可能有耳屏前的颞浅动脉。蛋蛋一边高一边低一边大一边小不会影响耳机的听感, 太远了。另外, 绝大多数男性是蛋蛋一边高一边低一边大一边小的。”
“酱紫我的那个朋友就可以放心了。”
“AMEN”。
历史上很多耳机用户会抱怨戴了头戴式耳机,半小时或者数小时后, 耳朵疼。
俺人微言轻,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俺能找出来的隐患只有一条。俺对 AirPods Max 的结构有顾虑。俺横看竖看, 能找出来的隐患/缺陷可能只有一条。
AirPods Max 的外观提示俺, 到时候部分头围大的用户的耳朵可能会很疼。因为颞浅动脉和伴行的神经受压迫。也许因为 AirPods Max 的保密做的好, 也许因为用户规模(样本)还小,俺也还没有听说 AirPods Max 会压得耳朵很疼。
但是 AirPods Max 的外形决定了它会压迫颞浅动脉和伴行的神经, 压迫腮腺和面神经。每天佩戴 半小时 ~ 两小时就能有明显的体会, 如果确实的话。
那常见的主诉是啥呢:
“我戴了耳机,耳根子疼。 不戴就不疼。”
但是,苹果没有鼓吹电源线、墙插、排插、电处、信号线、耳机线、USB线、SATA线、网线、保险管、脚钉、地盒(骨灰盒的变种)以及量子不干胶贴纸、电子黑洞、暗物质等等 HiFi 神器。
因此, 俺认为作为 “计算音频”的开天辟地者,苹果的 AirPods Max,是值得推荐给各位烧友的。
“这是一款经过全方位重新构思的头戴式耳机。从两侧的耳垫到头带的穹网,AirPods Max 带来众多精妙设计,体现了对服帖感的执着追求,让不同头形的用户都能获得理想的隔音效果,在美妙的音色中尽情陶醉。”
“它唱作俱佳,既带来高保真音质的拿手好戏,又继承 AirPods 的种种精妙。”
大家一起为 AirPods Max 祈祷吧。
AMEN。
//////////////////////////////////////////////////////////////////////
散文很散, 敬请海涵。俺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6亿,远远未跨出一小步 (n<1亿)。才升10级人有点飘。盐值低迷(半年了还900+),草地匍匐50000米单膝跪求大家关注。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大伙都知道。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老麦, 振作点,其实有千分之0.5!”
“挖草, 真的有吗?”
“老麦, 我买不起又想听 APM 的声音怎么办?”
“Marshall Major II 听起来就象 APM。”
“但是 LOGO 怎么办”
“ 富士/国光多少钱一斤? ”
简单写一下。
1、这款产品本身是革命性的。
音频方面数字和科技可以做很多东西。很久很久以前,就有针对各种音效的数字计算,不过这些东西是在电脑上面。
后来在手机上面,现在芯片足够强大了,放到耳机上计算也是可以的。
而且现在传感器便宜,苹果用了足够多的麦克来采集数据,实现计算,这个路子是可行的。
这样一来,通过数字调解,用户就不用纠结于单元的极限品质。
这个东西类似于手机的计算摄影。
手机算力够了,拍照就可以变个方式。
2、音质方面还是盲听破玄学
耳机,音箱领域,一向是智商税税率比较高的领域。
品牌、外观、心理作用都很高。
这个东西,还是盲听破玄学。
不是贵的耳机一定好,也不是技术指标好的耳机就适合你。
拿着熟悉的音乐,不看设备,盲听,听哪个好就是适合你耳朵。
这个耳机,你停着像天籁还是Shit,都是正常的,每个人听力不同。
3、这个产品很能赚钱
虽然苹果说了很多科技,但是这个东西的成本估计不会高。中国的企业做供应链,成本不会高。利润率一定很高很高。
而耳机有一定展示作用,圣诞节礼物,情人节礼物都是好礼物。
所以,这个产品一定会给苹果带来巨大的利润,这是传统耳机厂商和其他手机厂商都望尘莫及的。
小时候,4399是游戏大全,我在这头,快乐在那头。
长大了,4399是耳机价格,我在这头,悲伤在那头。
380g,搞笑吗?各位脖子还要不要了。。。
stax l300都才2999啊。。。。。
看一个领导品牌语焉不详的新产品,最重要的部分不是价格,而是那些不 #metoo 的部分。
AirPods Max 真正和市面上所有产品拉开差距的,是多达 18 颗各种传感器(包括多达 9 个的麦克风和丰富的传感器 - 加速度传感器甚至不是配了一个,而是一边配了一个)。
和算力绝对超越的 H1(而且即使是头戴,也配了两颗)。
这些传感器和算力,结合环境,到底把声音加工到什么程度???
这个产品明显是打算用「算法」,对抗传统「 hifi - 保真」 。你们追求还原,那么我就把声音加工到你爸妈都不认识。。。路径完全不同,最终耳朵收货。
所以先不要急着说贵,防止听到之后,转脸又要跪。。。。
很可能在#AirPods Max#上市后,吹还原的( HIFI )和吹数字音频的,会有一场惨烈的大 PK 。。。而作为曾经的耳机发烧友,我倒无所谓了,因为反正 HIFI 玩过了,现在肯定玩计算。。。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什么都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