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难听的,当老师只是很多人考不上公务员之后,选的铁饭碗罢了
因为教师的门槛实在太低太低了
这些人内心对教育本身,没有任何兴趣,没有任何敬畏
对他们来说当老师就是混饭吃罢了
谁遇上这样的老师,只能说倒了血霉
这个JK老师,我不了解。不评价
但我可以说说我知道的
我高中时班上的一个太妹
为了争校花的头衔
四处传播别真-校花是个破鞋的谣言
还威胁要刮花她的脸
而她本人,校外勾搭社会人,校内一脚踏N船
曾经引得两个男生为她打了群架
约架地点是学校附近一个工地
一死,N伤。那事校方据说赔了快上百万
然而,由始至终,她都跟没事人似的
就这么个妖货
现在就在某中学当老师
这是我在一次同学聚会上知道的
当时她正得意洋洋得讲,她如何恶整班上一个女生
只因为这个女生长得漂亮,她觉得这个女生臭美,她就要整她
我现在还后悔
我怎么就没把我手里那杯茶泼她脸上?
同为高中老师,这样的视频我认为是非常不合适的。我们要对学生Friendly,但是不可以成为Friends。至少在学校不行,我学生想跟我拍抖音都被我拒绝了。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面,但是没必要挑战大多数人的认知。这样的视频学生、家长、同事都很容易举报。
师生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但是人与人的关系又很微妙,尤其是中学生,要把他们当成小大人对待。课下和学生接触,门必须是打开的,除了特殊保密情况,我都希望还有第三人在场。避免和学生独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
老师这个身份,线上线下的标准和约束应该是一样的。我们平时染发如果不是正常发色都不行。我有超级多的漂亮裙子,只敢在暑假穿。每次出门前还要默念:不要遇见学生不要遇见学生……
只要传到网上,学生就有可能看到。哪怕是我私人账号度假的海滩比基尼照,一想到学生可能看到,都不敢发了。用“老师”这个称号发布的视频内容,应该和你线下教室的形象基本一致,不应该给学生任何想象的空间。即使是想和你做朋友,其实对你的课堂管理都增加了难度。
如果想让学生开心一下,我见过有老师穿可爱恐龙玩偶装,也有故意扮丑让学生开心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枯燥繁重的学习之余能笑一笑,就很难得了。所以扮丑的多,扮漂亮的少。即使是万圣节,老师如果穿各种可爱制服也不太合适,尤其是年轻老师。如果想录视频留纪念,自己班里悄悄存着,不要上传。不确定的话事先和领导商量一下。
如果你真的很想放飞自我,就不要用老师身份传视频,可以在网上用学姐、学长的身份和年轻人互动。但是,上传之前还是想想内容如果被学生、家长、同事看到是否合适。
最后,如果想和学生做朋友,还是先等未成年人变成年再说。年轻老师本来就很难有威严,再一跳舞,可能很难捡回来了。我曾经开学第一个月跟第一届学生说你们可以叫我帅老师,他们很喜欢,说我Super Shuai/Cool,结果违反了校规,因为美国不能称呼老师的first name。直到现在,一届传一届,Super Shuai Teacher这个称呼都很难改过来,虽然他们没有恶意。
评论区已经有小将要来突突知识分子了,还有宣传口的人要我听“上面的”,有鉴于此,关闭评论区了。我不是怕他们,我是痛心疾首懒得再看,有的公民,已经把大脑和权利拱手送给了别人,引颈待戮。
不知怎么的,想起了《飘》里的斯嘉丽,她才18岁,就因为做了寡妇,就不可以跳舞,就必须装成心如死灰的样子,就不得不对自己引以为豪的地方全都放弃?
同理,一个在大学里跳舞颇受称赞,自己也有这方面爱好的女性,因为做了老师,就必须摆出一副修女的架势,必须放弃生活中的观众自己独自跳舞?不能和自己的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至于说有没有青春少年想入非非,有没有围观大叔冠以“寡妇激情舞蹈”“女老师制服诱惑”之类的标题,这都是可以想见的。而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舆论场中,倒可以从此略窥一二。
我理解那些反对的人,但我觉得他们也该试着理解这位女老师。
更:
看到有的答案说,跳舞没事,只是不该以老师的身份发视频到B站,我觉得这个还可以探讨一下,于是我就去B站看了这位老师的视频。
她两年以前就持续在B站上上传各种视频,有弹唱也有跳舞,后来大概是对跳舞的兴趣大并且做跳舞视频更加顺手,就主要上传跳舞视频了。书记舞她以前也跳过,穿得很卡通。
她的舞蹈风格比较多元,有古风有萝莉有校园有韩团,基本上现在女孩子喜欢的舞蹈风格除了街舞和hiphop她都跳,如果对现在的各个舞蹈工作室和B站舞蹈视频稍有了解就会发现,她基本上就是广泛学习模仿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书记舞已经是她现在的风格里比较少见的卡通、青少年向的了,应该说选这支舞跳给学生看没有问题。一些女同学可能也喜欢这支舞,老师和她们交流一下也是很好的。(不能只想着男同学好吗!)
至于说制服,一支青少年向的舞蹈,要穿什么才合适?穿什么都可能被理解为制服向吧?表演就讲究个服化道配合,你总不能穿汉服跳日本卡通音乐吧?如果这个老师表演歌剧片段穿了一个低胸礼服估计咱们的知乎网友一样看不惯了,可是这就是表演歌剧的规矩啊。老师不得给学生做榜样吗?什么事都得做好,讲究细节,不能马虎,表演上也得有模有样才对啊。
因此我觉得老师元旦晚会穿比较保守的校园制服跳一支流行的青少年向的舞蹈不存在任何尊严问题,也许现在的人被数十年的校服荼毒得连基本的服装感受也没有了吧。
然后说说她其他视频的问题。如我前述所言,她是个喜欢跳舞,喜欢练习流行舞蹈片段的女性,这在喜欢舞蹈的女性里是非常常见的,因此人家这个舞蹈迷的小圈子有她们自己的文化交流密码。不是某个大老爷们说“我看B站舞蹈区就为了看大腿和美人”,人家露大腿的美人儿就是为了给你看才上传视频的。我也跳舞,我看一些舞蹈视频——比如贴地扭动、弓身起、夸张地下蹲、挺臀——这种被知乎网友视作“性感”、“勾引”的,我第一眼看的是氛围,就是舞蹈者的动作能不能传达音乐的氛围。这里面当然可能有一些情色的表达,但是这不是为了表达情色而存在,而是为了表达音乐而存在的。总不好一支抒情慢歌你跳个忠字舞吧。第二眼嘛,我就看的是节奏、力量、肌肉控制、柔韧这些东西了,根本想不到情色上面去。知乎上有一些舞蹈迷分析韩国一些艺人的舞蹈,看的也是这些方面,不是看她撅了屁股怎么勾引男人的姿势!我说句大白话,真跳成那样的姑娘在某些知乎网友面前表演一把撅了屁股深蹲起,这些知乎网友得吓得目瞪口呆忘了bq。
这位老师在舞蹈视频上有没有问题?有的。她显然是比较屈从于流行文化的密码,想努力迎合,自己还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话述。因此为了表达某种氛围的时候,就借用了什么“羞耻感”“一战成名”之类的词汇,也是想争取一下点击率吧。说实话,这点小虚荣心,人皆有之,没有点击率,也很难促成她持续不断地练习。再说她偶尔想尝试一下性感风格,也符合她一向舞蹈风格多元的人设,这是一个真正有所爱好且不断拓宽自己边界的好姑娘啊!
所以她可能偶尔犯点年轻人的小虚荣,我觉得完全没问题。这点虚荣也许还会刺激她进步呢。
至于说老师在社交媒体上可不可以公布自己的身份,我觉得这首先要看学校和老师的合同里有没有这条。没有就不能硬性规定。都不能公布自己的老师身份,那么些教授顶着学校的光环在公众视野下出去骗钱怎么没人管?当然,社交媒体所带来的人际关系伦理可以再探讨,没有探讨明白之前,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出格”的,无非都是一家之言,用不着自以为多么正确。有的咸湿大叔评论了一些不好的话,因此就不让姑娘上传跳舞的视频,你怎么不干脆把互联网关了完事?
总之,通过她的B站视频,我看到的是一位肯下功夫把自己的爱好越练越好,并且一直在创新求变的姑娘,我想她如果肯好好教学,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把青春期的男孩子交给她,哪怕孩子对她产生一些性幻想,也总比交给那些不学无术、毫无激情、墨守成规、压抑天性、只会强调教师的“威严”的人强太多。毕竟,青春期男孩的性幻想,还是对一个阳光健康的活人产生一下吧。不然就成了某些知乎网友——启蒙靠日本的老师,长大了动不动跪舔,舔不动就以为是自己做题不行。让孩子们早点明白“女生是有爱好的”,这是一件好事。
最后的一点小感慨,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真是糟糕得让我意外,怪不得现在校外培训机构那么吃香,那些机构的老师多少还算懂点道理。
我又想起《绝望的主妇》中的一段情节,女主之一因为家庭经济危机,不得不在当美术老师的同时又跑到网上去贩卖色情视频(类似脱衣舞)之类的,学校发现后,果断解除了合同。老师的形象固然很重要,不过也不是什么行为都可以上纲上线。抛开社会的道德共识,我个人认为,老师最重要的还是业务水平,其余的,遵守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即可。
《围城》里实行“导师制”,有人提议规定单身男性不可以做女学生的导师,就惹了众怒。这就是预设单身男性老师普遍存在干坏事的可能,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侮辱。
我们需要一种“无罪推定”的思维方式,先假设没问题,再一步步推演看是不是真的没问题。而不是反过来,先把所有人都预设成道德败坏的罪人,再看怎么“管起来”预防坏事发生。毕竟,我们人人都有罪,因此才需要“无罪推定”的思维,不能以为自己有资格做道德的裁判官。否则,迟早我们也会上那最严苛的道德审判台。
我父亲也是高中老师,还闹过师生恋绯闻呢,那个大姐姐还来我家里坐过,因为很多问题想不开,我父亲劝导她。她父亲也是本校老师。这不耽误我父亲最后成了学校的王牌语文老师。
至于说私生活和工作,我父亲分得也不是很开,他已经退休了,每年都还有学生请他吃饭,交流一些生活和思想上的苦恼,他还给当年学生出主意离不离婚呢。当年还教学生时,这种饭局只有更多的。
他有个学生,人到中年看了心理医生,回来和我父亲说,还是觉得当年你教我的时候,最有“找到了人生导师”的感觉。
所以我从小就习惯了这样的老师的做派,理解不了什么教师的个人爱好一定要对学生屏蔽的思路。可能是因为这些人的个人爱好都不如跳舞老师的视频能拿得出手吧。我父亲还有同事参加拉丁舞比赛呢,学生还有去看的,拿了奖回来也和学生分享心得。我自己的老师连炒股的事儿都说,炫耀自己炒股赚了不少。我也没见哪个同学就如何如何了。
世道变了吧……
全民网络时代保护自己的第一步:先从概念上认清,只有“网民”,不存在“网友”,别被电视台和三流营销号骗大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