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邀我,但实在想来答一答
宝钗调侃宝玉“无事忙”,没有什么正事,却每天忙忙叨叨,确实可说“游手好闲”
宝玉虽“游手好闲”,却不败家 不闯祸,也算是个合格的世家公子,如果是在贾家鼎盛时期,宝玉这么做没什么,贾敬考中进士却出家为道,也没见什么人说他,可奈何贾府大厦将倾........
宝玉得众人喜欢,除去大观园的女孩子之外(没办法,宝玉的性情太讨女孩喜欢了),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贾母,为了在贾母面前讨好卖乖而对宝玉很好。
而贾母喜欢宝玉,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
宝玉确实机灵可爱,讨人喜欢;
宝玉衔玉而诞,天生异象;
宝玉长的像贾母过世的丈夫——荣国公。
书外也有很多人喜欢宝玉的,就说我,我虽然有时候恨不得替贾政给他三板子,可我也极爱宝玉
前面有位朋友说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反叛者,哈,我觉得教科书中的这个观点属实可笑。
就因为宝玉不喜四书五经,不喜八股取士,不喜经济仕途就是封建反叛者???
第三十六回中宝玉说“........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
宝玉是甚为认可封建王朝君权天授之说的,说他是封建卫道者都不为过,何来反叛?
我认为宝玉不喜四书五经,八股取士,经济仕途的原因是宝玉天性老庄,他——任自然!
宝玉的这个哲学思想是一以贯之的。
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提对额”中,宝玉第一次提到“天然——天之自然”
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这段话简直让我拍案。音韵之美,文理之妙,真真卧槽!
其后,在三十六回中,宝玉评武将谏臣
“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
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汙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拼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
初读时不甚明白,只觉宝玉一肚子混蛋歪理,后来复看,茅塞顿开,宝玉并不反对武战文谏,只是反对文臣武将为血勇为忠名猛拼一死。
凡事过度便不够自然。虽然现在还是并不认同宝玉的想法
在第五十八回中
“........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愚人原不知,无论神佛、死人,必要分出等例,各式各例的。殊不知只以‘诚心’二字为主。即值仓皇流离之日,虽连香亦无,随便有土有草,只以洁净,便可为祭,不独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来享的。你瞧瞧我那案上,只设一炉,不论日期,时常焚香。她们皆不知原故,我心里却各有所因。随便有新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以后快命她不可再烧纸钱了。”
虽没有庄子鼓盆而歌的境界,却也算窥得自然之理了
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