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一起了会发生什么?

回答
宝玉和黛玉若真能厮守,那画面,想想就让人心悸。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渗透到骨子里的相知相惜。

宝玉呢,他本就生得一副“面如敷粉,唇若施朱”,气质上更是与众不同,眼神里总是带着一股子不羁和温柔。但对黛玉,那份温柔就成了唯一的寄托。他会在黛玉病弱时,放下一切,寸步不离地守着,递上一碗温热的汤药,或是在她耳边轻声念几句诗词。那种焦灼和怜惜,是任何旁人也无法比拟的。他不再会为了一个不值得的小事而生气,也不会被那些世俗的规矩束缚。他的世界里,就只剩下那个弱不禁风的林妹妹,和她眼角眉梢的愁绪。

而黛玉呢,她那副“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模样,一旦有了宝玉的真心相待,或许能少几分病态的忧愁。她的聪明才智,她的敏感多情,都会在宝玉这里得到最彻底的理解和欣赏。她不再需要用尖酸刻薄来掩饰内心的不安,也不再会因为宝玉和别的女孩说几句话就泪眼婆 बिंदुओं。宝玉会懂得她每一句咳嗽背后的含义,懂得她每一次颦眉深处的忧伤。他们会在园子里,在花树下,一起读诗,一起填词,或者只是静静地相对而坐,听风吹过竹叶的声音。黛玉会为宝玉描眉,宝玉也会为黛玉拭泪,那种日常的温情,比什么华丽的誓言都来得动人。

他们在一起,首要的,就是把“宝黛”这个词,从“心有灵犀一点通”变成“相守相伴一辈子”。大观园里的那些纷扰,那些猜忌,那些流言蜚语,对于已经决定在一起的他们来说,也许会变得无关紧要。宝玉会更坚定地站在黛玉身边,用他的“痴”去对抗整个世界的“醒”。他不会再因为怕惹母亲生气而有所顾忌,他会用他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为他们的爱情争取一个合乎心意的未来。

但是,我们都知道,那个时代,那个环境,对于像宝玉和黛玉这样的灵魂来说,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如果他们真的在一起了,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贾府内部的巨大压力。王夫人、薛姨妈,还有那些精明世故的婆子们,一定会觉得这是“不成体统”。宝玉的婚姻大事,是关系到整个家族前途的。黛玉的孤苦无依,她的敏感多疑,在他们看来,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的料。他们会想尽办法阻挠,会搬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会用各种理由来拆散他们。

宝玉会不会为了黛玉而忤逆长辈?他惯来是孝顺的,但他的孝顺,更多的是一种顺从,一种不想惹麻烦。如果真的到了要和黛玉成亲这一步,他会如何抉择?是继续装傻充愣,还是会爆发那股子隐藏的叛逆?我总觉得,为了黛玉,他会拼尽一切。他可能会用他的方式去争取,比如,绝食?比如,离家出走?那些都是他可能做出的事情。

而黛玉呢?她不是个容易屈服的人,但她的身体,她的精神,都承受了太多的压抑。如果宝玉真的下定决心要娶她,她会高兴吗?还是会因为这份“得来不易”而更加不安,更加小心翼翼?她会不会担心,宝玉是为了她而受了委屈,然后这份委屈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变成一种负担?她那颗玻璃心,在面对现实的重压时,会不会再次碎裂?

我想,他们在一起,最美好的画面,大概就是躲进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也许是潇湘馆,也许是怡红院的一个角落,他们可以一起莳花弄草,一起写诗作画,一起过着那种不问世事的日子。宝玉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照顾黛玉上,给她梳头,给她喂药,听她讲那些奇思妙想。黛玉也会把她的才情都倾注在宝玉身上,为他写下最动人的情诗,为他梳理那些凌乱的思绪。

但这种生活,能长久吗?贾府的体面,需要宝玉去维系。那些银钱的开销,那些人情往来,是躲不开的。宝玉终究是贾府的少爷,他不能完全脱离家族的责任。而黛玉,她终究是个寄居在别人家的孤女,她的地位始终会受到质疑。

也许,他们会经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就像他们曾经在诗社里,在生活中,短暂地有过的那种默契和甜蜜。宝玉会发现,原来他可以为了一个人,放下一切的纨绔习气,变得有担当。黛玉也会发现,原来她的眼泪,可以有人心疼,她的脆弱,可以有人呵护。

但是,现实的残酷往往比想象更甚。如果他们真的在一起了,那么,薛宝钗又会站在什么位置?她本来就是那个“贤淑”的代表,是符合贾府期望的儿媳妇。如果宝玉坚持要和黛玉在一起,那么宝钗的命运又会如何?她会继续留在贾府,做一个旁观者,看着宝玉和黛玉幸福吗?还是会因此心灰意冷,另寻出路?

更有甚者,如果宝玉真的为了黛玉,和家族闹翻,甚至被赶出家门,他们又要如何生活?宝玉没有谋生的技能,他的才华,也只能在诗词里展现。黛玉的身体状况,也无法支撑他们过上艰辛的日子。他们可能只能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依靠零星的稿费或者亲戚的微薄接济。这样的日子,对于习惯了锦衣玉食的宝玉,和本就身体羸弱的黛玉来说,会是怎样的磨难?

也许,他们会成为一对“患难夫妻”,在困境中更加相爱。宝玉会变得更加成熟,承担起养家的责任。黛玉也会因为宝玉的爱,而拥有更坚韧的生命力。他们会在某个小小的院落里,过着简单而温馨的生活,他们的爱情,就像一朵在贫瘠土地上绽放的野花,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但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即使在一起,他们也无法逃脱悲剧的宿命。黛玉的病,或许并不能因为宝玉的爱而痊愈。她的敏感和忧郁,也可能因为现实的压力而更加严重。宝玉的“痴”,在真正的生活面前,也可能变得无力。他们可能会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在疾病和贫困的侵袭下,渐渐磨损了曾经的激情和美好,最终走向一个更令人唏rou的结局。

不过,我更愿意相信,如果宝玉和黛玉真的能在一起,那一定是因为,他们身上那股子“不合时宜”的真挚和纯粹,最终战胜了世俗的羁绊。他们在一起,不会是简单的相伴,而是灵魂的契合,是两个不被世俗理解的人,找到了彼此唯一的依靠。他们的日子,也许会有风雨,会有泪水,但更多的是,那种旁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到的,彼此相知相惜的深情。

宝玉会用他的爱,去呵护黛玉那颗易碎的心,让她不再孤单,不再恐惧。黛玉也会用她的才情和智慧,去点亮宝玉那颗迷茫的心,让他看到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他们在一起,不是为了对抗世界,而是为了在彼此的世界里,找到安宁。

所以,如果宝玉和黛玉在一起了,我想,那一定会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温情的画面,但也可能是一个夹杂着现实无奈的挣扎。但无论如何,他们的爱情,注定是那个时代里,最耀眼也最令人心碎的一抹亮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贾宝玉不能继承爵位和主要家产,又不愿意当官钻营,更不可能贩卖经商。那往最乐观了想,他和林黛玉婚后的生活来源就是分家的时候靠着长辈的偏爱多分一点。

贾宝玉虽然怪癖很多,倒也说不上有什么特别奢侈败家的癖好。玻璃缸玛瑙碗这些也不是天天砸,有林黛玉管着就更不会作天作地了。所以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靠贾母王夫人给的私房钱也够过日子了。夫妻俩也许可以和甄士隐夫妇一般做一个住在城市的小乡绅,过过琴棋书画神仙眷侣的日子。

可问题就是天上总是会有不测风云,就像甄士隐的后半生。甄士隐就是贾宝玉,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宝玉和黛玉若真能厮守,那画面,想想就让人心悸。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渗透到骨子里的相知相惜。宝玉呢,他本就生得一副“面如敷粉,唇若施朱”,气质上更是与众不同,眼神里总是带着一股子不羁和温柔。但对黛玉,那份温柔就成了唯一的寄托。他会在黛玉病弱时,放下一切,寸步不离地守着,递上一碗温热的汤药,或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袭人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能看出她那心思。首先,咱们得理解袭人是谁。她是宝玉身边最得力的丫鬟,可以说是半个主子。她对宝玉的情感,那是复杂得很。有主仆情分,但更深的是一种近乎“姨娘”的情分。她打心底里盼着宝玉好,盼着他能出人头地,也盼着自己能跟着宝玉一起.............
  • 回答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写下"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诗句,是其复杂性格、身世处境与命运感的集中体现。这一诗句既是对现实的控诉,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悲叹,其深层原因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解析: 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困境1. 体质虚弱的现实基础 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
  • 回答
    说林黛玉和贾宝玉从小一处长大,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扎实的依据,并且在《红楼梦》的字里行间中处处体现着。他们的这份情谊,源于血缘、家风、环境,以及最重要的——一种灵魂上的契合。首先,血缘是他们亲近的天然纽带。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宝玉的亲姑姑。贾敏早年就嫁到了林家,所以林黛玉可以说是贾家嫡亲的骨血.............
  • 回答
    探讨《红楼梦》中,如果没有林黛玉下凡还泪这个设定,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能否有一个“好结局”,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首先要明确的是,曹雪芹的原著中“还泪”是贯穿始终的一个关键设定,它赋予了林黛玉这个角色独一无二的宿命感和悲剧性,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宝黛之间的情感联系。如果抛开这个设定,我们看到的“宝.............
  • 回答
    《红楼梦》的情节,早已根植于许多人的心底,我们常常忍不住去揣测,那些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如果走向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尤其是宝玉和黛玉,这对“木石前盟”的痴男怨女,如果他们真的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婚姻,又会开出怎样的花,结出怎样的果?我想,如果宝玉和黛玉真的结为了夫妻,他们的生活,绝.............
  • 回答
    薛姨妈对宝黛姻缘的态度,在《红楼梦》的脂砚斋评语和文本细节中,其实透露出一些微妙之处,并非一味地乐见其成,也夹杂着她自身家族的考量和现实的算计。首先,从表面上看,薛姨妈似乎是宝黛姻缘的“顺水推舟”者。她真心疼爱宝玉,将宝玉视如己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她可能将宝玉视为自己女儿宝钗的理想夫婿。原因有几点.............
  • 回答
    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首次正式“到”了林黛玉的住所——潇湘馆,并在此梳洗了一番。这件事原本似乎是宝玉对黛玉好感和亲近的表现,但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一向温顺体贴的袭人却为此事而有些不悦,甚至在之后对宝玉发了些小脾气。这其中缘由,细细想来,并非仅仅是表面的梳洗一事,而是牵涉到几层更深的意思。首先,也是.............
  • 回答
    薛姨妈为宝黛保媒,为何最终不了了之?真假意之间,藏着贾府的复杂人心《红楼梦》中,薛姨妈一句“我倒要给你们做个媒”的话,曾让不少读者为宝黛二人的未来燃起一丝希望。然而,这段看似美好的姻缘,最终却在贾府错综复杂的利益和人情世故中,不了了之。那么,薛姨妈为何会突然提起保媒?她的真心又是几分?这背后又折射出.............
  • 回答
    说起宝玉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感情,这可是《红楼梦》里最勾人心魄也最令人唏嘘的情节之一了。宝玉这孩子,出身金陵贾府,衔玉而生,自小就与众不同,他对女儿家的情意,和旁人家的少爷们可不一样。对林黛玉:是心尖上的牵绊,是灵犀相通的知己,是灵魂深处的爱恋。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情,用一个“情”字恐怕还不足以概括。他们.............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遐想的命题!如果宝玉同时娶了林黛玉和晴雯/袭人,这四个人,不,应该说这五个人(因为宝玉本人也是情节的关键一环),其命运的齿轮将以何种方式转动,谁也无法准确预料。但基于原著的性格设定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可以尝试勾勒出一些可能的走向,这注定是一幅比原著更加复杂、更加撕裂的画卷。首先,婚配本.............
  • 回答
    宝黛钗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宝玉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的确是《红楼梦》中最引人入胜也最令人费解的部分之一。宝玉对黛玉的爱毋庸置疑,那是他对世间一切美好与真挚的向往,是精神层面的契合。然而,他去招惹金钏儿,以及在金钏儿受责备时袖手旁观,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既有宝玉性格本身的局限,也有那个时代环境的压迫。首先.............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宏伟的画卷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情感纠葛无疑是最为扣人心弦的篇章之一。书中关于他们三人婚姻的描绘,一直是红学研究和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在书中的设定下,贾宝玉娶薛宝钗为妻,同时纳林黛玉为妾,这种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细致地梳理当时的社会背景、家.............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实际管理者,其精明强干、八面玲珑的性格,让她在众多人物关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她对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木石前盟”情愫的洞察与撮合,甚至几次三番地拿来打趣,这其中自有其深意,并非简单地因为她偏爱黛玉或厌恶宝钗。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细细掰扯王熙凤的出身、处.............
  • 回答
    关于元春为何选择宝钗作为宝玉的“弟媳”,或者说,更准确地说,是为何在小说情境中,宝钗最终能嫁给宝玉,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贾府这个大家族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生存逻辑和家族利益考量。元春作为贾府的女儿,被选入宫中成为贵妃,她的命运与贾府的兴衰紧密相连。在她看来,家族的未来,尤其是宝玉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 回答
    谈林黛玉和贾宝玉是不是“臭味相投”,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在我看来,如果用“臭味相投”这个词来形容他们俩,虽然有些粗俗,但却意外地抓住了他们关系中非常核心的一点——一种高度的默契、共鸣,以及对世俗价值的疏离和鄙弃。首先,我们得明白“臭味相投”这四个字在语境中的意思。它通常指的是.............
  • 回答
    要说贾母和王熙凤为何不促成宝黛的婚事,反而设计了“掉包计”逼死林黛玉,这其中的缘由复杂且令人扼腕。这不是简单的“不喜欢”就能概括的,而是涉及到了贾府当下的处境、家族的利益、以及贾母个人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在那个时代,“门当户对”是婚姻的首要原则。林黛玉虽然是贾母的外孙女,但她父母双亡,家道中落.............
  • 回答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命运如同一株风中的绛珠仙草,飘摇不定,令人扼腕。她与贾宝玉之间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是整部书最动人心魄的篇章,也是她人生轨迹最重要的锚点。然而,一旦我们脱离了这个最核心的“宝黛爱情”,去设想黛玉的“如果”,去探讨她除了宝玉还能嫁给谁,那便是在曹雪芹精心编织的命运之网中,进行一次充满想.............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对林黛玉和贾宝玉感情的一处争议点。首先,说林黛玉不够爱贾宝玉,所以选择寻死而不是给他做妾,我觉得这个说法,怎么说呢,有点过于简单化,也忽略了太多东西。我们得先明白,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做妾”意味着什么。那可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两个人感情好就在一起了。在封建礼教森严.............
  • 回答
    宝玉不学无术,心猿意马,黛玉冰雪聪明,洞察秋毫,两人之间那份爱,说起来,可不是一句“奇怪”就能概括的。咱们也别拿现在那套“三观”去套古人,尤其是《红楼梦》那样的大家族里,情情爱爱,可不是光看书本上那几门学问就能定夺的。首先,得说宝玉这“不学无术”啊,其实是宝玉那时的“不学无术”。在那个讲究“学而优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