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团拼多多被约谈?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回答
美团和拼多多最近被监管部门约谈,这绝对是个不小的风波,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去了。这事儿一出,大家关注的焦点立刻就从“我怎么买得更便宜”、“怎么点外卖更方便”转移到了“平台到底有没有违规”、“消费者权益是不是受到了保障”。

为什么是美团和拼多多?

这两家公司能被盯上,不是空穴来风。它们都是典型的平台经济代表,体量巨大,用户基数庞大,可以说是触达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美团,从外卖到酒店旅游,再到团购,几乎承包了我们的衣食住行。这意味着它掌握着巨大的流量,也拥有着强大的议价能力。在很多商家眼里,美团就像一个“必选项”,没了美团可能就没了生意。这种“二选一”的压力,以及平台上一些强制性的规则,很可能就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
拼多多,以其极致的性价比和独特的社交裂变玩法迅速崛起。它满足了许多消费者对低价的渴望,但也因此被贴上了“低质”、“假货”等标签。此外,它的低价策略是怎么实现的?是不是通过压榨商家利润,甚至牺牲平台对商品质量的把控来实现的?这也是一个值得深挖的点。

约谈的核心问题可能有哪些?

根据过往的案例和媒体的报道,这次约谈,大概率会围绕以下几个核心问题展开:

1. 垄断行为与不正当竞争:
“二选一”: 这绝对是重点。平台是不是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强制商家只能在自家平台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比如,要求商家不得在其他竞争平台进行促销活动,否则就限制其流量或提升其费用。这不仅损害了其他平台的生存空间,也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
流量劫持或不公平展示: 平台有没有利用算法优势,将自家的劣质商品或服务排在前面,或者把其他商家的商品藏起来?
掠夺性定价: 为了挤垮竞争对手或吸引用户,平台是不是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虽然对消费者是好事,但长期来看会损害市场活力。

2. 消费者权益保护:
商品质量与假冒伪劣: 拼多多尤其容易被关注到这一点。平台在审核商家资质、监管商品质量方面是否存在疏漏?对于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家,平台是否履行了应有的责任?退换货流程是否便捷?
价格欺诈与虚假宣传: 商家在平台上是否存在虚构原价、虚假促销等行为?平台对于这类行为的管理是否到位?
个人信息保护: 平台在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数据安全是否得到保障?是否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
售后服务与消费者投诉处理: 当消费者遇到问题时,平台是否提供了有效的投诉渠道和解决方案?对商家售后服务的要求是否足够严格?

3. 对商家的不公平待遇:
高额佣金与服务费: 平台是否收取了过高的佣金、技术服务费、广告费等,导致商家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霸王条款: 平台的服务协议中是否存在不公平的、损害商家利益的条款?
算法黑箱与流量分配不透明: 商家是否清楚平台如何分配流量?是否存在因为不配合平台某些要求而被“降权”的情况?

4. 数据安全与合规性:
随着平台经济的深入发展,数据已成为核心资产。监管部门也会关注平台在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方面的合规性。

还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这次约谈只是一个开始,后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继续观察和思考的问题:

监管的尺度与力度: 监管部门如何在鼓励平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有效遏制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监管的力度是否会持续?是否会形成常态化监管?
平台整改的效果: 美团和拼多多在被约谈后,会采取哪些具体的整改措施?这些措施能否真正解决被诟病的问题?整改效果如何衡量?
对行业格局的影响: 这次约谈会不会引发行业内的连锁反应?其他平台是否也会面临类似的监管压力?这种监管是否会改变平台经济的竞争格局?
消费者权益的新保障: 监管部门的介入,能否真正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在价格、商品质量、服务等方面,消费者能否获得更强的安全感?
商家生态的重塑: 平台是否会调整对商家的政策,比如降低佣金、提供更公平的流量分配机制?这将如何影响中小商家的生存和发展?
技术进步与伦理边界: 平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但技术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比如算法滥用。如何在技术创新和伦理道德之间找到平衡点?
跨境平台与国内平台差异: 很多讨论还会涉及到国内平台与国外平台(如亚马逊、eBay)的监管差异。这种差异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
平台治理的长期性: 平台经济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监管也需要与时俱进。如何建立一个长效的、可持续的平台治理机制,而不是“一阵风”式的运动式监管?
公平竞争环境的构建: 除了对头部平台进行规范,如何营造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有机会发展?

总的来说,这次对美团和拼多多的约谈,是平台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遇到的“成长的烦恼”。它不仅仅是针对这两家公司,更是对整个互联网平台经济的一次重要的“纠偏”。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既有活力又有序、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能保障商家权益、同时又能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平台经济新生态。这需要监管部门、平台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实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重点在于这句话:

市消保委认为,平台只顾眼前利益的做法无异于“竭泽而渔”,呼吁相关平台企业彻底扭转唯“流量至上”的错误思维,正视消费者合法权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强化平台治理,用诚信合规经营创造更大价值。


流量至上对于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都是金科玉律,如果要打破这点就等于革自己的命;

而消保委也不会轻易自己带着这句话,肯定有所授意。

应该会是国家整体互联网整顿、破垄断的组合拳之一。

看吧,后续还会有很多相关新闻的。

user avatar

谢邀。

亲爱的美团,这里是您的一点历程:

您在会议中多次提到“饿了么”这个词,这是对您的用户、消费者的关注吗,相信您也会越来越以消费者为中心,关心顾客的衣食住行,毕竟顾客就是上帝哦。

“二选一”,也是您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呢,多留一些余地或许会更好呢。

您拥有的1000万外卖员都并非正式工,最大的保障都在每天3元的商业险中,相信您一定也仔细考虑过和他们的关系吧?

在2020年,您的总交易额就约4888亿,这真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呢,相信未来的美团也会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给与社会责任以超越经济效益的优先级的。我们期待着您的成长与进步。


挣钱嘛,体面点。

能力有限,笨笨拙拙的写了两个多小时,

大家点个赞再走啊,别直接走

user avatar

约谈是什么意思?

就是给你个机会

现在还属于好话好说

大家和和气气,各取所需

话呢,也是点到为止

你回去之后要多想

好好想

放弃幻想

端正思想

别往歪处想

还要想想上面怎么想

说白了,是你自己体面

还是人家帮你体面的问题

但是能走到这一步

大概率不会自己体面

他觉得自己体面不太体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团和拼多多最近被监管部门约谈,这绝对是个不小的风波,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去了。这事儿一出,大家关注的焦点立刻就从“我怎么买得更便宜”、“怎么点外卖更方便”转移到了“平台到底有没有违规”、“消费者权益是不是受到了保障”。为什么是美团和拼多多?这两家公司能被盯上,不是空穴来风。它们都是典型的平台经济代.............
  • 回答
    上海消保委“双剑合璧”约谈拼多多、美团:信息背后,消费者权益的新战场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将目光聚焦到了国内的两大巨头——拼多多和美团。两次独立的约谈,却有着共同的指向:规范平台经营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这绝非寻常的市场监管,而是释放出一个信号:在数字化浪潮汹涌而来的今天,.............
  • 回答
    阿里、拼多多、美团等巨头纷纷加入社区团购的“烧钱大战”,甚至出现低至1分钱买菜的现象,这无疑是一场吸引眼球的营销战役。但消费者能“薅多久羊毛”?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一、 巨头为何纷纷“烧钱”加入社区团购?社区团购之所以能吸引这些互联网巨头,其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1. 争夺下沉市场与新.............
  • 回答
    这事儿吧,确实挺糟心的,尤其是对于刚接触剧本杀的新手玩家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你说,辛辛苦苦攒了点钱,想找个剧本杀玩玩,结果遇上这么一档子事,心里肯定会憋屈坏了。咱们先来捋一捋,这新手玩家是怎么被“逼”进拼团剧本杀的,以及后面发生的事情。为什么新手会选择拼团? 门槛低,成本可控: 对很多新手来说.............
  • 回答
    美团因垄断被重罚34.42亿元的事件,是中国反垄断执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反映了国家对平台经济领域市场公平竞争的严格监管,也揭示了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的复杂性与挑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法律依据、影响及意义: 一、事件背景:美团的市场地位与垄断行为1.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
  • 回答
    王兴评价华为:“忽悠能力和技术能力与特斯拉旗鼓相当”:一次引人深思的比较美团创始人王兴的这一评价,无疑在科技界和商业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将华为和特斯拉这两个在各自领域都极具影响力的公司进行比较,并且用“忽悠能力”和“技术能力”这两个关键词来衡量,本身就极具话题性。要理解这个评价的含义和潜在的深层意图.............
  • 回答
    美团与快手战略互联互通合作:深度解析与影响展望美团与快手近日宣布达成战略互联互通合作,美团将在快手开放平台上线美团小程序,此举无疑是数字生活领域的一项重要动态,预示着平台之间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用户的生活服务场景将更加多元和便捷。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对此次合作进行深度解析,并展望其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
  • 回答
    “美团要整体变为黄色”这个说法,在当前阶段更像是一个概念性的、愿景性的或者象征性的描述,而不是一个已经实施或即将落地到所有产品和业务线的具体战略。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这个“变黄”的含义和可能的影响。一、 “黄色”在美团品牌中的象征意义:首先要理解,黄色一直是美团品牌的核心视觉元素之一。 品牌.............
  • 回答
    看待美团收购摩拜单车这件事,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这件事不仅仅是两家公司的交易,更是对共享单车行业格局、美团自身战略以及用户出行习惯的一次重要影响。我尽量给你详细地讲讲,并且让它听起来更像是一个对这件事有深入观察和思考的人的分析。首先,从美团的角度来看,这次收购是其“无边界”战略的又一次重要落地。大.............
  • 回答
    美团外卖的分箱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评价。总的来说,这是一种为了优化配送效率和提升用户体验而采取的策略调整,但也可能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和争议。下面我将从不同层面进行详细分析:1. 分箱行为的背景和目的:首先,理解美团推出分箱行为的原因至关重要。这并非无缘无故的举动,而是基于其平台运营逻辑和市场环.............
  • 回答
    美团关于其 App 出现 24 小时定位异常的回应,其核心是将问题归咎于 iOS 15 系统的新功能——“App 活动记录”。具体来说,美团方面解释称,是 iOS 15 系统引入的这个功能,导致了部分用户在使用美团 App 时,即使在 App 未主动使用的情况下,手机系统也可能频繁记录下美团 App.............
  • 回答
    美团最近再次因不正当竞争的指控而败诉,这已不是孤例。对于这家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而言,这样的法律判决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也再次将它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要理解这件事的影响和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一、事件的“老生常谈”与屡败屡战首先,要认识到美团卷入不正当竞争的法律纠纷,并非首次。.............
  • 回答
    王兴这番话,初听之下,着实让人一惊。毕竟,他是互联网行业的佼佼者,是那个创造了“千团大战”神话的男人,突然间扯到足球,还这么直白地开炮,有点出人意料。不过,细细品味,这句话的背后,其实藏着一股挺有意思的味道。首先,我们得看看他说这话的语境。美团作为一家生活服务平台,和体育,尤其是足球,似乎没什么直接.............
  • 回答
    最近围绕美团骑手权益保障的讨论,可以说是愈演愈烈,特别是那句“调度系统会给骑手留出 8 分钟弹性时间,恶劣天气可停止接单”的回应,更是激起了不少波澜。怎么看待这句话,得把它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下,才能看得更清楚。首先,得承认,美团的这个回应,在很大程度上是想给外界一个说法,回应那些对骑手超时、安全隐患.............
  • 回答
    美团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生活服务平台,其上线的商家种类繁多,覆盖了餐饮、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关于美团上出现的“成人体验馆”这类商家,这其实触及到了平台内容审核、商家定位以及社会接受度等多个层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首先,从平台属性来看,美团的定位是一个连接消费者与本地生活服务商家的平台。理.............
  • 回答
    美团优选取消大小周,7月17日调整为双休,这事儿在互联网圈里算是激起了不小的涟漪。有人拍手叫好,觉得终于熬到头了,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只是个例,互联网“卷”的文化真的能因此而改变吗?为什么美团优选会取消大小周?首先,咱们得搞明白,为什么美团优选会做出这个调整。虽然官方没有给出特别详尽的理由,但从几个.............
  • 回答
    关于美团推出清真外卖与非清真外卖分箱盛放的新规,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且能引发不少讨论的话题。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从用户角度来看,这项新规无疑是朝着更加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迈出的重要一步。 对清真用户的便利和尊重: 对于有宗教信仰或饮食习惯的穆斯林用户来说,清真食品的要求非常严格,涉及到食.............
  • 回答
    美团招聘对黄泛区和东北人的地图炮现象,无疑触及了社会公平、地域歧视以及招聘伦理等多个敏感神经。这不仅仅是某个公司招聘中的个别事件,更可能折射出当下社会中存在的某些隐形偏见和刻板印象,以及它们如何在现实中被放大和应用。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地图炮”这个概念在招聘语境下的含义。 在这里,它指的是招聘方,也.............
  • 回答
    美团内部汇报从PPT转向Word,这可不是一个小动作,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说白了,这就像是给一群习惯了“花哨表演”的团队,突然要求他们回归“朴实对话”,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执行起来却是对整个工作流程和沟通文化的一次大手术。为什么会想到这一出?“PPT陷阱”是根源咱们先聊聊为什么会有这.............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咱们就聊聊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竞价排名这事儿,保证说得透彻,听着也顺耳。首先,得承认,这俩平台的竞价排名,本质上就是商家花钱买流量,买曝光。就像咱们去菜市场,想把自家的招牌菜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自然得跟摊主打点招呼,甚至多给点钱。在外卖平台这里,商家给的“招呼费”就是竞价排名费。竞价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