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反驳一下工程师的言论。
是因为这类软件在单方面读取系统操作日志后,进行了选择性展示
这是错误的。这里所谓的日志叫「记录App活动」,可以在 ios 的设置->隐私页面的最下面找到:
打开之后的页面长这样:
这是苹果官方在 ios 15 引入的新功能。建议大家都打开。但只能存储最近 7 天的活动。这里的数据记录了所有 App 的活动。我试用过相关 App,不存在选择性展示的问题。
并未对该软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做测试,建议大家谨慎下载
讲道理有人对美团App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做过测试吗?请大家谨慎下载呀!
我用过相关展示App活动的应用,它连「网络」权限都没有申请。也就是说这个应用只能在本地使用,不可能将数据发送给网络上。比美团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如果非常加上个数字表达,至少是一万倍!
但该工程师有一点说对了:
大部分主流App均会被该软件检测出频繁读取用户信息,且监测结果高度相似
所有的国产软件都被扒下了遮羞布!
那大家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一,只授予最小的权限。
如果像微信这样需要定位,可以授予「下次询问或在我共享时询问」,这样微信没有你的同意根本无法读取位置信息。
如果是照片,建议只授予「选中的照片」。
如果是通讯录,建议不要授予!
二,经常检查设置->隐私下面的各类权限的授予情况,及时取消不合理的授权。
三,关闭设置->通用->后台App刷新功能,这样任何 App 就不能在后台偷跑。
四,原则上不要授权「通知」推送。因为理论上 App 收到通知后可以运行一段代码!
但这样做会给日常使用带来一点不便,具体可以参考我的另一个回答
希望大家都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数据。
这个工程师的回应有点意思.
经测试,在相关权限开启且App后台仍处于活跃状态时,大部分主流App均会被该软件检测出频繁读取用户信息,且监测结果高度相似。
翻译一下: 不是我们一家偷看你们的隐私, 其他应用也偷看.
这样看可真不要脸了, 只要国产 App 都偷窥用户隐私, 那么对于他们就不叫偷窥了.
公开报道显示,该款读取iOS 15系统日志的软件系境外人员研发,上述工程师表示,“并未对该软件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做测试,建议大家谨慎下载”。
翻译一下: 这个检测软件是境外势力开发的, 大家不要信
我查了下, Privacy Insights 是杭州一家公司开发的, 中文名叫「隐私洞见」.
这可真应了那句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