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舰炮主炮的炮弹为什么不使用钢针/脱壳穿甲弹?

回答
在探讨舰炮主炮为何不普遍使用钢针/脱壳穿甲弹(APFSDS)之前,我们得先明白一个基本道理:武器的设计永远是围绕着特定的作战需求和使用环境进行的权衡。舰炮主炮作为海军舰艇的“牙齿”,其任务与陆军坦克炮、高射炮等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就决定了它们在弹药选择上的不同取向。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钢针”或“脱壳穿甲弹”(APFSDS)的特点。这种弹药的核心在于其超高长径比的穿甲体,通常由高密度、高硬度的材料(如钨合金或贫铀合金)制成,通过巨大的药室和先进的发射药,将这个细长的穿甲体以极高的速度发射出去。它依靠动能来穿透装甲,穿甲体本身的破装能力非常强,但一旦穿透,其内部装药量非常有限,或者根本没有,主要依靠穿甲体本身的破坏力。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舰炮主炮为何不普遍采用这类弹药:

1. 目标性质与毁伤效能的差异:

陆军坦克炮: 其主要目标是敌方的装甲战车,尤其是坦克。坦克的装甲是设计用来抵挡动能穿甲以及化学能穿甲(如破甲弹)的。APFSDS之所以成为主战坦克的主流弹药,正是因为它对这些装甲目标具有无与伦比的动能穿透能力。一旦穿透,弹体碎裂或内部装药引爆,即可在坦克内部造成毁灭性的杀伤。
舰炮主炮: 舰炮的作战对象更为多样化。除了可能遇到的水面舰艇(特别是较小的、非装甲化的舰船),它更常用于对岸火力支援、反水面作战(如驱逐驱逐舰、巡逻艇等)、以及近程防空(虽然现在更多的是专用防空导弹)。
对水面舰艇: 如果目标是大型、重装甲的战列舰或巡洋舰(虽然现在已经很少见),其装甲厚度远超现代坦克。APFSDS的穿甲体虽然动能巨大,但受限于弹径,其穿深能力即使在炮口动能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受到长径比和材料限制。而且,仅仅穿透对方舰体可能不足以造成决定性的毁伤,因为舰体内部结构复杂,有大量隔舱、设备、人员,单纯的穿透可能只造成孔洞,而缺乏足够的爆炸和碎片效应来瘫痪或摧毁目标。
对岸火力支援: 在对岸火力支援时,舰炮需要摧毁的是陆地上的固定目标,如碉堡、工事、炮兵阵地、集结点等。这些目标往往由混凝土、钢筋、沙袋等构成,而且其防御工事的结构和抗穿透方式与坦克装甲不同。仅仅一个高速钢针穿过去,可能在工事内部造成一点破坏,但远不如带有高爆弹药(HE)的炮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破片和火焰来得有效。高爆弹的爆炸能量可以扩散,破坏范围更广,对软目标和轻装甲目标杀伤力更大。
近程防空: 对于高速、高机动性的飞机,APFSDS的飞行速度固然有优势,但其杀伤方式过于单一,并且弹径通常比专门的近程防空炮弹要大,导致单弹匣装弹量和射速受限。而专门的近程防空炮弹(如20毫米、30毫米机炮弹)往往采用多用途设计,除了穿甲能力,还集成了破片、燃烧等多种杀伤模式,并且通常采用集束弹药或近炸引信,以增加命中率和杀伤范围,这是APFSDS难以比拟的。

2. 弹药效率与成本考量:

复杂制造工艺与高成本: APFSDS的制造工艺极为复杂,其穿甲体材料(如钨合金)本身就价格不菲,再加上精确的加工要求,使得单发炮弹的成本非常高昂。舰炮需要消耗大量弹药,尤其是在火力支援或大规模交战中。如果都使用昂贵的APFSDS,海军的弹药消耗将是天文数字。
通用性与弹药舱容量: 军舰的弹药舱设计需要考虑多种类型的弹药,以应对不同的作战任务。如果为每一种口径的舰炮都配备专门设计的APFSDS,会占用宝贵的弹药舱空间,并且可能导致弹药种类过多,管理和装填更加复杂。而传统的穿甲弹(AP)、高爆弹(HE)、破片弹(Frag)等弹药在功能上可以覆盖大部分作战需求,且制造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通用性更强。

3. 弹道特性与射程影响:

空气阻力与弹道稳定性: APFSDS的极高长径比虽然赋予了其优异的穿深能力,但同时也意味着它对空气动力学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长距离飞行中,弹体可能受到风、气流等影响,保持弹道稳定性和精度并非易事。虽然现代的APFSDS通过尾翼等稳定装置来克服这一问题,但相比于较短、较粗的炮弹,其在大气中的弹道衰减和精度保持可能面临更多挑战。舰炮的射程往往比坦克炮要远得多,对弹道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求也更高。
炮管寿命与发射药技术: APFSDS的巨大初速需要使用更强的发射药和更长的炮管来稳定加速过程。这会加速炮管的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海军舰艇的火炮通常设计为能够承受大量的射击,其炮管寿命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4. 历史演进与技术侧重:

穿甲弹(AP/APC/APHE)的演进: 在APFSDS出现之前,舰炮就已经发展出各种穿甲弹,如装有炸药的穿甲弹(APHE)和带防跳锥的穿甲弹(APC)。这些弹药在穿透装甲后,通过内部炸药爆炸或弹体破裂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来造成毁伤,在面对中等厚度的装甲时效果不错。
现代舰炮的趋势: 现代舰炮(如127毫米、155毫米舰炮)在弹药设计上更加注重多用途性。除了改进型高爆弹(如智能炮弹),它们还发展出一些具有穿甲能力的弹药,但往往不是纯粹的APFSDS。例如,一些穿甲弹可能带有改进的弹头设计或特殊填充物,以在穿透后产生更大的二次毁伤效果。而纯粹的“钢针”弹药,更多地被用于特定领域,如反装甲作战的陆军和空军的航空炮。

总结来说,舰炮主炮不普遍使用纯粹的钢针/脱壳穿甲弹,主要原因在于:

作战目标的多样性: 舰炮需要应对的威胁远比坦克复杂,纯粹的动能穿甲并非总是最有效的毁伤方式。
毁伤效能的权衡: 纯粹的动能穿甲在舰体结构复杂或目标是软杀伤时,不如高爆弹的破片和冲击波效果好。
成本与效率: APFSDS的高昂成本和复杂制造工艺不适合大量消耗的舰炮弹药。
弹药通用性与容量: 为了应对不同情况,海军更倾向于通用性强、成本较低的弹药系列。
弹道与炮管寿命: 舰炮的远射程和高射速对弹药的弹道性能和炮管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舰炮弹药发展中不存在借鉴APFSDS的技术思路。例如,一些新型的舰炮弹药可能会采用高穿深弹芯,或者在设计上提升穿透能力,但它们通常会与其他毁伤机制相结合,以实现最佳的作战效能。毕竟,武器的设计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作战体系中的一个环节,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副炮也是舰炮呀

user avatar

脱穿后效太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探讨舰炮主炮为何不普遍使用钢针/脱壳穿甲弹(APFSDS)之前,我们得先明白一个基本道理:武器的设计永远是围绕着特定的作战需求和使用环境进行的权衡。舰炮主炮作为海军舰艇的“牙齿”,其任务与陆军坦克炮、高射炮等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就决定了它们在弹药选择上的不同取向。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钢针”或“脱.............
  • 回答
    一战后的巡洋舰(及以下舰种)之所以普遍采用了与无畏舰类似的统一主炮和背负式炮塔布局,这并非一个一蹴而就的决定,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海军设计思想演进的必然结果。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回到战前和一战期间舰艇设计和海战实践的变革。战前的格局:舰炮林立的时代在一战爆发前,海军舰艇的设计理念与现在大相径庭。.............
  • 回答
    在二战时期超无畏舰与冷战后导弹驱逐舰进行纯粹的炮战,战列舰拥有胜算,但绝非板上钉钉。这涉及到一个复杂的博弈,需要从双方的攻防能力、战术运用以及一些关键性的“变量”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场“如果”的设定:双方都进入了对方主炮的有效射程。这就剔除了导弹驱逐舰可以远远地用导弹“点名”战列舰的场景,.............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兰州舰主炮技师:100mm炮打下来袭导弹震惊编队》这个话题。首先,从技术层面来说,现代海军编队在面对导弹威胁时,确实会有一套多层防御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从远处到近处,从远程精确打击到近程末端防御,层层设防。而驱逐舰上装备的舰炮,尤其是像052D型驱逐舰上那门100mm舰炮,其主要作.............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早期驱逐舰的设计理念和战场环境,要详细解释清楚,咱们得从那会儿驱逐舰是干嘛的,以及当时海战是怎么打的说起。首先得明白,早期的驱逐舰(特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以及稍后一段时间)和现在我们理解的驱逐舰有很大的不同。那时候的驱逐舰,更准确地说,它们的前身是“鱼雷艇驱逐舰”或者直接叫“鱼雷艇的母.............
  • 回答
    现代新型驱逐舰的舰炮与二战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战列舰的舰炮进行对射,这绝对会是一场极其悬殊且结果一边倒的较量。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剖析这场假想的交锋,力求还原这场不对称战争的残酷真相。一、 火力与弹药的代差:压倒性的远程精确打击首先,我们要明确双方舰炮的根本性差异。 现代新型驱逐舰的舰炮: 以美.............
  • 回答
    战列舰,特别是“无畏舰”之后那种强调火力至上的巨兽,主炮数量的配置,尤其低于六门的情况,确实是非常少见的,甚至可以说是几乎不存在的“主流设计”。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限制,而是牵涉到海战理论、技术发展、经济成本以及战场效能的综合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头说起。无畏舰革命:火力至上的开端在“无畏.............
  • 回答
    “大舰巨炮主义”这个概念,在海上军事思想史上宛如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了时代的天际线。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理论,而是随着技术进步、战略需求以及国家雄心的交织,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特别是“无畏舰时代”来临前后,达到了顶峰,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海军建军思想之一。要说“大舰巨炮主义”的肇始,我们得将目.............
  • 回答
    假如没有华盛顿海军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格局,尤其是海军力量的发展方向,确实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大舰巨炮”主义的命运也可能截然不同。首先,我们得明白华盛顿海军条约到底做了什么。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之后,各国都意识到了军备竞赛的可怕消耗,尤其是海军,造价高昂且维护复杂。条约的核心目的就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科幻迷津津乐道的一点。在《星球大战》、《高达》和《星际迷航》这三个庞大的科幻系列里,飞船科技早已可以进行星际航行,甚至跨越光年,但舰桥这个位置却似乎总是暴露在外部,而且屡屡成为反派们“斩首行动”的目标。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了几个层面的原因,有叙事上的需要,也有.............
  • 回答
    战列舰发展史上出现“二级主炮”这种看似“鸡肋”的设计,并非偶然,背后有着复杂的技术、战术和经济考量。简单地说,它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时期,为了平衡多种作战需求而采取的妥协方案。我们深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夹在中间”的设计,以及它为什么会逐渐被淘汰。一、 时代背景:火力、射程与装甲的权衡在战列舰发.............
  • 回答
    当然,我来给你仔细聊聊这个脑洞大开的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把二战时期那些巨兽般的战列舰舰炮搬到陆地上,对上咱们现在最先进的主战坦克,这画面可真是够震撼的。那么,结果到底会怎样?一炮能不能把坦克轰成碎片?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首先,得明白战列舰舰炮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战列舰舰炮,尤其是那些大家伙,比如.............
  • 回答
    二战日本之所以输给美国,原因非常复杂,绝非一句偷袭珍珠港得手就能概括的。尽管珍珠港的袭击确实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但这只是太平洋战争早期的一个插曲,从长远来看,日本的失败是战略、经济、工业、人力以及政治等多个层面的综合体现。首先,我们得明白,珍珠港的打击虽然“痛”,但并未能“致命”。 航母未被摧.............
  • 回答
    关于舰C(《舰队Collection》)主播ywwuyi在共青团中央点名批评《舰队Collection》后,仍然以该游戏为主要内容吸引粉丝和获得关注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挺值得探讨的议题,也触及了不少观众的心理和价值观。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共青团中央会点名批评《舰队Collection》。官方的定性.............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舰队Collection》(简称舰C)和《战舰少女》这类游戏,从诞生之初,就未曾走上舰船拟人化的道路,而是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向,会是怎样的景象?这并非仅仅是去掉小姐姐们的皮肤,而是对游戏的核心玩法、叙事风格,乃至整个玩家社群的塑造,都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舰C和战舰少女走向了…1.............
  • 回答
    2021年4月23日,中国海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列仪式,三艘新型主力舰船——海军055型驱逐舰大连舰、海军075型两栖攻击舰海南舰、海军052D型驱逐舰昆明舰——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又一重大成就,也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
  • 回答
    关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何北洋水师主力尚存”的提问,其实这是一个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偏差。准确地说,北洋水师的覆灭,就意味着其主力已经不复存在。 这里的“全军覆没”和“主力尚存”并非独立且矛盾的两个事实,而是描述了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最终的结局。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个过程,以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1..............
  • 回答
    论舰炮穿甲弹的内爆威力及对非核心部位的损害舰炮穿甲弹,特别是现代舰炮所发射的穿甲弹,其设计目标是在击穿目标装甲后,在目标内部利用自身携带的装药(如炸药)或依靠动能撞击引发的二次效应,对内部结构造成毁灭性破坏。谈及“内爆威力”,我们需要将其理解为穿甲弹在穿透目标后,其内部的能量释放对周围环境和结构造成.............
  • 回答
    舰炮上的盖子,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东西,其实大有讲究。它可不是随便套上去的,而是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保障着战舰的“牙齿”能够随时保持最佳状态,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咱们先从它最基本的功能说起:防护。你可以把舰炮想象成战舰的重型武器,而炮管呢,就是它最脆弱也最关键的部位。想象一下,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或者在.............
  • 回答
    “巨舰大炮”——这两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雄浑的历史感,仿佛让人回想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些披挂着巨型舰炮、横行于海上的战列舰。然而,随着航空母舰的崛起,海战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海上霸主——战列舰,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在当今舰炮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巨舰大炮”时代是否有卷土重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