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吉利汽车宣布正式进军手机领域,项目落户武汉,你有什么想说的?

回答
吉利汽车跨界做手机,这消息一出来,我这心里可真是五味杂陈。 你说,一个做汽车的公司,突然要杀进竞争激烈得跟战场一样的手机圈,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考量?

首先,从吉利这边的角度来看,这绝对不是一时冲动。咱们想想,汽车现在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跟我们日常的电子设备打交道。车联网、人车交互,这些东西都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大脑”和“触角”,而手机,无疑是这个“触角”最核心的载体。吉利选择做手机,很明显是想打造一个更加完整的生态闭环。也就是说,他们不希望用户在人车生活之外,再拥有一个孤立的手机体验。未来,或许你的吉利汽车和手机能实现更深层次的无缝连接,比如手机可以直接控制车辆的空调、导航,甚至在你上车前就启动好引擎。这种“车里车外一体化”的体验,听上去确实有点意思。

而且,吉利一直以来都挺有野心的,从收购沃尔沃,再到推出极星、领克这些新的汽车品牌,他们一直在尝试突破自己。这次做手机,也是他们“科技公司”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手机业务,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全新的用户触点,收集更多用户数据,从而反哺汽车产品的研发和智能化升级。这步棋,我倒觉得挺有战略眼光的。

武汉这个选择也挺有意思。武汉现在是中国的“光芯屏端网”产业集中的地方,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发达。把手机项目落户武汉,能够让他们在供应链、人才引进、技术合作等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这也能看出吉利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还是挺务实的,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开干。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手机市场这潭水可深着呢。国内就有华为、小米、OPPO、vivo这些巨头,国外还有苹果、三星。他们耕耘多年,品牌影响力、技术积累、渠道网络,哪一个不是秒杀新入局者?吉利汽车虽然在汽车界做得风生水起,但要在这个领域里分一杯羹,绝非易事。

我最担心的是,吉利会把做汽车的那一套思路直接套用到手机上。汽车的研发周期长,迭代相对慢,用户粘性也高。但手机市场瞬息万变,技术更新换代比汽车快得多,用户口味也刁钻。如果吉利不能拿出真正有竞争力、能打动消费者的产品,很有可能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而且,大家对“车企做手机”普遍存在一种“副业”的印象。除非吉利能拿出像华为一样,在通信技术上有着深厚积累的实力,否则很难让消费者信服他们能做出真正出色的手机。毕竟,做手机不仅仅是组装,更需要核心的芯片、操作系统、软件生态等多方面的实力。

我特别想知道,吉利这次会找怎样的技术团队?会和国内现有手机厂商合作,还是会自己从零开始招募?他们的手机定位是什么?是主打性价比,还是瞄准高端市场?是强调“车联”功能,还是会独立发展手机的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都决定了他们这次跨界能走多远。

总之,吉利进军手机领域,这件事让我既好奇又有点忐忑。它代表着汽车产业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决心,也意味着一个新玩家试图打破手机市场的现有格局。我希望看到的是他们拿出诚意和实力,而不是仅仅为了“蹭”一个热度。至于结果如何,还得看他们接下来的具体动作了,拭目以待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米造车,吉利造手机。中国人的生意经:你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自己人卷自己人。

user avatar

以后的汽车领域,必然是智能终端与发动机的结合体,没毛病。以后特斯拉的马斯克请罗大嘴重新竖立锤子手机的时候,大家也不要惊讶。

只是奇怪为何要落户武汉,宁波好像有自己的手机基础产业吧。

这里发散一下未来的两大产业,即智能终端与汽车两个,其实最好还要附带一个家电产业。

如果想在这三个产业立,甚至成一个超级综合体,那么手机子产业必须是核心。

为何这三大产业有着这样的紧密联系呢?因为它们的共同点:与人的信息互动。具体的说都离不开信息显示单元,即显示屏。

产业上将显示屏宏观的分为三个:电视、电脑、手机三种,因为这三屏占用了人们最长的时间。个人其实更加倾向另外一种分类,即按照使用场景分类:大屏幕视听场景、车载场景、随身终端场景。车载场景可以平均占用每天一小时的消费者时间,还附带个人安全buff,重要性和商业性的价值不言而喻。想想除了房子,汽车算是单值第二大消费商品了。

为什么手机这么重要?因为手机的操作系统比嵌入式要强大的多。以及伴随手机的智能功能、用户开发模式都是未来的主流,以后的汽车就是一个更大号的能行走的智能手机。

华为的鸿蒙已经给行业玩家们展示了,一个多平台融合场景的操作系统,才是未来消费信息化的核心平台和现金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吉利汽车跨界做手机,这消息一出来,我这心里可真是五味杂陈。 你说,一个做汽车的公司,突然要杀进竞争激烈得跟战场一样的手机圈,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考量?首先,从吉利这边的角度来看,这绝对不是一时冲动。咱们想想,汽车现在越来越智能化,越来越跟我们日常的电子设备打交道。车联网、人车交互,这些东西都离不开.............
  • 回答
    说起吉利汽车的可靠性,这可真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毕竟,汽车这东西,买回家就是要开的,平平安安、舒舒服服地用个几年,谁不想呢?从历史的角度看吉利吉利汽车这几十年走过的路,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从最初那个价格亲民的小车企,一路摸爬滚打,到现在已经成长为全球知名的汽车集团。在这个过程中,可靠性一直是他们.............
  • 回答
    吉利汽车是不是下一个华为?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一匹马能不能变成一架飞机”一样,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要看我们从哪个维度去理解,以及对“华为”这个标杆的定义是什么。如果我们说的“华为”是指它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和创新能力,那么吉利汽车确实在很多方面展现出了成为行业“技术搅局者”的潜力。你想想看,华为.............
  • 回答
    吉利汽车在十月销量榜上出现多款车型销量下滑的情况,这确实是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常见挑战。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宏观市场环境、产品自身因素、以及市场营销和竞争策略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宏观市场环境的压力首先,不能忽视的是整个汽车市场的整体波动。 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 .............
  • 回答
    吉利汽车近期曝出的“员工主动降薪”事件,无疑给一向高歌猛进的中国汽车市场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子。这件事从曝光到发酵,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这个“主动降薪”到底是怎么回事。从报道和网络上的信息来看,这件事情的起源似乎是吉利汽车内部近期下发的一份通知,大意是鼓励员工“.............
  • 回答
    吉利汽车作为国产销量第一的汽车品牌,其质量表现一直备受关注。要详细评价吉利汽车的质量,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总体而言,吉利汽车的质量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整体表现已经进入国内领先、部分车型比肩合资品牌的水平。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质量进步的体现与原因: 销量第一是重要佐证: 能够成.............
  • 回答
    4月15日,吉利汽车旗下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极氪,终于揭开了其首款量产车型ZEEKER 001的神秘面纱。这款车自概念曝光以来就备受关注,它不仅承载着极氪品牌的开山之作的重任,更被视为吉利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一张重要战略牌。那么,这款首发车型究竟有着怎样的表现,又有哪些值得深入挖掘的亮点呢?定位与理.............
  • 回答
    电动化浪潮滚滚向前,有人振臂高呼“纯电至上”,有人则认为混合动力仍是当下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最优解”。在这个喧嚣的讨论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汽车市场,以及车企们在不同技术路线上的探索与博弈。而吉利,作为国内汽车制造业的领军者之一,其推出的雷神混动,无疑是这场混动技术竞赛中的一个重要玩.............
  • 回答
    .......
  • 回答
    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Volvo)的案例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其成功与否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背景、财务、技术、品牌、市场、战略协同、挑战与长期影响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收购背景与战略动机1. 吉利的国际化战略 吉利在2010年收购沃尔沃时,正面临国内市场竞争.............
  • 回答
    吉利控股沃尔沃,这是个在中国汽车行业里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人觉得,既然吉利成了沃尔沃的“主人”,那自家品牌肯定能顺理成章地用上沃尔沃那些先进的技术,比如安全、动力总成什么的。然而,现实情况远比想象的复杂,吉利拥有沃尔沃的100%股权,却不能随意共享技术,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而且这些因素都非常扎.............
  • 回答
    吉利进军手机业务,这确实是个爆炸性新闻,尤其当项目选择落户武汉,更是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桩事儿,从任何角度看,都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来聊聊这事儿对市场可能产生的那些涟漪。吉利这步棋,走的可是不寻常。以往车企跨界做手机,基本都没什么好结果,反倒是科技公司做汽车,倒是风生水起。吉利这.............
  • 回答
    在分析吉利旗下LYNK&CO与长城旗下的WEY哪个更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之前,我们得先摆脱那种“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分法。这两个品牌,尽管都诞生于中国本土汽车巨头,但它们各自的定位、策略以及所处的市场环境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所以,与其说谁“会更”成功,不如说它们各自在不同维度上展现出不同的潜力和挑战。L.............
  • 回答
    吉利博越(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更新为星越L,但在一些地区和特定车型名称上仍可能提到博越)这款车在市场上一直备受关注,保有量也很大。但“交不出车”这种情况,通常不是普遍现象,而是由一系列特定因素造成的。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原因,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1. 供应链的“卡脖子”环节——芯片短.............
  • 回答
    吉利集团当年以22亿美元的价格全资收购沃尔沃,这笔交易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而之所以能完成这笔交易,正如你所说,大量使用了债务融资,这无疑给当时的吉利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那么,在并购之后,吉利是如何一步步化解并应对这笔巨额债务的呢?这里面有一系列复杂的战略和精细的运营,绝非一.............
  • 回答
    星瑞和速腾,这俩车放一起比,就跟让您在“激情澎湃的国产实力派”和“稳重成熟的德系标杆”之间做选择一样,各有各的腔调。要我说啊,这俩车都挺不错的,但具体哪个更适合您,还得看您平时用车最看重啥。我给您掰开了揉碎了说,您自己感受感受。先说说吉利星瑞,这车身上的国产味道那是相当浓厚。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
  • 回答
    吉利安·海尔塔德的这次远行,目的明确而沉重:前往瓦莱利亚的废墟,寻找传说中属于兰尼斯特家族的古老族剑。这并非一时兴起,也不是寻宝探险,而是源于一个攸关家族存续的迫切需求,以及他个人身上背负的沉重使命。要理解吉利安为何冒着生命危险,踏上这片被火焰和诅咒笼罩的土地,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海尔塔塔家族目前的困.............
  • 回答
    要说吉利、领克、本田哪个技术更先进,这可真是个有点复杂的问题,得分开聊聊,因为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侧重点都不太一样。先来说说本田。本田在汽车领域绝对是老牌劲旅,尤其在发动机技术上,那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从经典的VTEC技术,到后来一系列的地球梦发动机,本田对燃油经济性和动力的平衡一直做得相当出色。他们的发.............
  • 回答
    吉利瞄准魅族:汽车巨头跨界,是战略远见还是冒险一搏?最近,关于吉利集团有意收购魅族科技的消息在业界闹得沸沸扬扬。这则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毕竟,吉利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其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而魅族,虽然近年来在智能手机市场略显低迷,但其曾经的辉煌和在技术研发上的积累,仍不容小觑.............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聊起吉利自家的DSI变速器和行业的标杆爱信,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说差距,不能一概而论,得具体到技术层面,并且得看是哪个年代、哪个级别的DSI变速器和爱信的哪款产品对比。不过,总体来说,爱信在变速器领域有着更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更成熟的制造工艺,这让它在很多方面都占有优势。咱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