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能因为汉族群众构成中原政权统治下最多的民众,就将某一政权对某一少数民族或其中几个部落的残暴无道,算作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屠杀。
这种思想实质是在煽动民族仇恨和对立。谁将这种思想放在中国的教科书里和讲台上,谁就是企图危害下一代思想的破坏分子。
著名的历史学家金庸为证,汉族不会打仗,从不屠杀,全靠躺赢。
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来了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跟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又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又壮大,如此循环往复。
——金庸《为什么中华民族总是能赢》
从历史上看,中国很长很长的时候是外族统治的,如北魏。其实隋唐也有很大的少数民族的成分,主要是鲜卑人。
有一个情况不知各位想到没有,我的小说中写过一个人叫“独孤求败”,独孤求败很骄傲,他一生与人比剑比武从没有输过,所以他改个名叫求败,希望失败一次,但却总没有败过。这个“独孤”就是鲜卑人。
——金庸《为什么中华民族总是能赢》
我在武侠小说里写了中国武术怎样厉害,实际上是有些夸张了。中国人不太擅长打仗,与外国人打仗时,输的多,赢的少。但是我们有耐力,这次打不赢没关系,我们长期跟你干,打到后来,外国人会分裂的。
匈奴人很厉害,我们打他不过。汉高祖曾在山西大同附近被匈奴人围困,没法脱身。他的手下便献了一条妙计,去向匈奴皇后说,汉人漂亮的小姐很多,你如果把汉朝皇帝抓来,把汉人打垮了,俘虏了大批汉人中的漂亮女人,你这个皇后就要糟糕了。匈奴皇后中了这个诡计,影响匈奴首领,便退兵了。匈奴后来分为南北,南匈奴投降了汉朝,北匈奴则向西走,一部分到了法国,一部分到了西班牙,一部分到了英国,以至灭亡了整个西罗马帝国。
——金庸《为什么中华民族总是能赢》
那么欧洲人什么时候才开始转机呢?应该说是到了中国的明朝,从那时起,中国开始落后了。我想其中原因,一个是政·治上的专制,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很严,一点也不自由开放,动不动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吓得人们不敢乱说乱动,全部权力控制在皇帝一人手里。另一个原因就是明朝对付不了日本倭寇的入侵,便异想天开,实行所谓海禁,把航海的船只全部烧掉,以为如此一来就能断绝与倭寇的来往,饿死倭寇。这是对日本完全不了解。这种愚蠢的禁令,当然是永乐皇帝时郑和下西洋之后的事情了。
——金庸《为什么中华民族总是能赢》
我认为过去的历史家都说蛮夷戎狄、五胡乱华、蒙古人、满洲人侵略我中华,大好山河沦亡于异族等等,这个观念要改一改。我想写几篇历史文章,说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北魏、元朝、清朝只是少数派执政,谈不上中华亡于异族,只是“轮流坐庄”。满洲人建立清朝执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这些观念我在小说中发挥得很多,希望将来写成学术性文字。
——金庸《为什么中华民族总是能赢》
根据历史学家金庸的逻辑,虽然汉族完全不会打仗,但是架不住可以用民族融合大法抱会打仗的人的大腿,妥妥的躺赢。比如全世界五百年一出的天才统帅努尔哈赤。有图有真相。
(明朝)所面对的敌人,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铁骑奔驰于北埵大漠、南疆高原、扩土万里,的的确确是威行绝域,震慑四邻。
——金庸《袁崇焕评传》
历史上有汉人(个体)屠过其他民族,祸害和欺压过其他族群百姓。但是把这些历史悲剧跟汉族(整体)捆绑,污蔑成汉民族(整体)干的那些事儿,属于煽动仇恨破坏团结行为。
按照我国的价值观和国家史观,一个民族的部分成员或统治者所作所为不代表全民族,民族不对个人行为负责或背锅,因此包括汉族内各民族不存在屠不屠杀过其他族群的说法。所以,历史上那些汉人(个体)屠其他族群的行为,仅代表其个人或利益集团,并不代表汉民族和与汉民族(整体)无关。
把个人或某部分集团屠杀其他民族的行为与民族捆绑,不符合我国的价值观和国家史观,对内谈个人或利益集团阶级,对外才谈国家或民族。这个标准是对各民族都共用的,而且不局限于古代历史,也照用于现代的所有事情。比如,国家定性我的民族出现的暴恐分裂分子不代表民族和不等于民族,分裂分子暴恐分子的所有罪行由其行凶的个人及帮助或包庇者所负责,与其他不相干的同族维吾尔族老百姓无关。
国家制定这种价值观和国家历史观很有必要的,因为中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十分多样,各民族历史上都建立过各式各样的政权。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不断,互相讨伐征服打打杀杀的,而古代的战争都伴随着屠杀,没有哪一方现在的遵守人道主义精神,对同族都那么残忍的统治者,怎么可能会对自己所鄙视和歧视的族群手下留情和存在所谓的“带来平等、解放”。如果民族为单位来算历史账,不存在绝对的罪恶一方,也没有绝对的受害者或高尚文明的一方。
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保持理性,也不是所有人只会研究历史,更不会像我一样严格区分坏人与民族。有些心怀不轨之人,把历史上的这些恩怨跟民族捆绑,把那些搞屠杀的人和事跟民族甚至国家捆绑,通过利用历史上的悲剧把其他民族塑造成压迫者敌人,渲染所谓的“民族历史仇恨”和鼓动所谓的“民族复仇”。
当年三区革命爆发时,暴徒把军阀与汉族和国家捆绑,把军阀祸害百姓的罪孽偷换概念说成汉族和国家干的,从而利用百姓对军阀的愤怒,把对军阀的愤怒嫁接到汉族和国家上,试图以此搞分裂。阿巴索夫阿合买提江等人认识到坏人与民族和国家无关,作恶的不是那个民族或国家而是那些坏人(不分民族),本民族的坏人照样祸害百姓而且更狠,那些军阀照样祸害其同族百姓而且更狠,所以反对这种民族捆绑和以民族为单位分敌友好坏的观点。
所以,历史上发生的那些好坏事情都可以讲,不管是那个民族的人干的都可以讲,好的赞美,恶的批评,但就是不能扯到民族身上,不能把坏人的所作所为说成坏人民族干的,不能利用历史上的悲剧把一个民族罪恶化贬低攻击。
那些各民族历史上的坏人,不但对其他民族那么的残暴,他们对同民族的百姓也是从不手下留情。
民族没有好坏,坏的是人,好的也是人,不是民族。
屠我者,五胡、宋、元、明末清初、清、民国……
我屠者,汉 唐 明 ……
混到今天哪个强者不带伤,哪个强者没拿过刀?
清末,列强欺凌,病根在于我们是一盘散沙,民不知有国,国亦不知有民,及至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再次凝聚起4亿同胞,震天动地,睡龙惊醒,朝鲜一战方在这世上有我中华立足之地。汉强诸族皆强,汉衰君不见寰宇皆是虎狼?同呼吸共命运。
向前看吧,同胞们。
结论就上面三个字。
自古以来,汉族政权对少数民族老百姓的态度非常明确,缴械就地屯边。
战国时期的义渠国,曾经反复叛乱骚扰秦国,最终被秦国一举灭国,而根据史料记载,所有义渠国遗民均被当地安置,改半游牧半农耕为登记在册的屯垦郡县农户,从此融入华夏体系。
在这个问题里我表述的非常清楚。就婚配竞争力而言,汉人更具竞争力,更加具体的不再叙述。
实际上古代少数民族由于生产力底下,政权稳固性差,贸易体系单一,所以并不具备任何文化软实力,而汉人从衣食住行到文化软实力都远比各少数民族要强太多。
在古代的和平时期,说到底只需要给3代人(50年)的时间,少数民族会一步步被融入,并且从此文化(其实也并不多)产生传承断层,最终失传。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讲究以和为贵,和平能解决的问题,尽量不动武。杀降不祥,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些都是动摇统治者根基的,真实的历史并不是什么皇命下达,灭族只在弹指之间,朱元璋和朱棣这样的圣战级皇帝毕竟少数,即便是这两位,也并没有因为民族进行非人道的杀戮,更何况中国绝大多数皇帝其实也就是个名号。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仅存的从记载文字开始就坚守道义的伟大文明,类似一些杀戮的段子,戏说成分更大一些。
很多人提及蒙元,有“初夜权”一说,然而真实的考证证明,最早出现蒙元初夜权的说法,是晚清时期的一本黄色小说内容,在此之前,包括明朝的相关文案典籍都未曾记载过。
脱离主义,历史的客观性与推敲的合理性,才是健康的学史态度。我们不仅要反对发明创造历史以及有色眼镜解读历史的,同时还要坚守底线,以批判和思辨的正确态度去读史,毕竟,离开互联网,史书里学到的所有,都是无数先祖们用血与命铸下的文明史诗,每一件史书上的事,都值得我们珍藏一生并学以致用。
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