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俄战争战胜后日本为什么没有在《朴茨茅斯条约》中要求俄国赔款?

回答
在日俄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日本国内普遍期望在《朴茨茅斯条约》中能够从战败的俄国那里获得巨额赔款,以此作为战争的战利品,并进一步巩固其国力。然而,最终的条约中,日本却并没有提出赔款的要求。这其中的原因,并非日本不想要赔款,而是综合了多方面现实考量下的艰难选择。

首先,日本虽然赢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其国力与俄国相比,依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这场战争对日本而言,是一场倾其国力的“国运赌博”。日本为了支撑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已经耗尽了大部分的财政储备,国库空虚,民生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如果继续向俄国索要巨额赔款,很可能会招致俄国的拒绝,甚至将战争拖入更加漫长和残酷的境地。此时的日本,已经无力再承受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其次,战争的胜利并非全无代价。日本虽然在陆地上取得了包括辽阳、奉天等战役的胜利,并在海上击溃了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但其军队也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许多士兵身心俱疲,国家也需要大量的资源来抚恤伤亡家属、安置退伍士兵,并对战后建设进行投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向俄国索要赔款,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要求,而非现实可行性的追求。

再者,日本的这场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局势的有利配合,尤其是美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调停角色。美国之所以积极斡旋,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远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自身在华利益的考量。美国希望通过促成条约的签订,来阻止战争的进一步扩大,并在此过程中确立其在东亚事务中的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日本过分强硬,坚持索要赔款,很可能会让美国感到不满,甚至影响到日本在后续外交和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本当时对美国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在美国的支持下,进一步提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因此,不敢轻易得罪美国的调停方。

此外,当时国际社会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新兴东方强国”的阶段。虽然日俄战争让世界刮目相看,但日本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力,与老牌欧洲强国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如果日本在条约中表现得过于“贪婪”,不仅可能引发俄国的强烈抵制,也可能让其他国家对日本产生负面看法,不利于其长远的国际战略。日本更希望通过《朴茨茅斯条约》,能够确立其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权益,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在权衡利弊之后,日本政府最终决定放弃索要赔款的要求,转而将重点放在了争取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的“指导、保护及支配权”,以及获得南满铁路的使用权和旅顺、大连的租借权等实际利益上。虽然这让许多期待获得赔款的日本民众感到失望,但从长远来看,这却是日本政府在当时复杂国际形势下,为国家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一个现实而艰难的战略选择。它换来了战争的迅速结束,避免了继续流血和消耗,也为日本赢得了宝贵的国际空间和发展机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在写日俄战争,不妨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简而言之,日本不要赔款原因在二:(1)碍于时局,日本并不想要钱要地;(2)美国不想让他要。

一. 日本想法

基本所有人都知道日本取胜,却不知道日本高层怎么看日俄战争。1905年6月30日,日本元老通过首相桂太郎发布《对日俄议和谈判全权委员的训令案》,里面把谈判条件分为3部分:

(1)绝对性必要条件:
1. 日本要占领韩国(朝鲜半岛)
2. 日俄两军共同撤出满洲
3. 出让辽东半岛、哈尔滨·旅顺铁路给日本

(2)比较性必要条件:
1. 赔款
2. 将逃亡中立国的俄国军舰引渡给日本
3. 割让库页岛
4. 日本渔民可以在俄国远东沿海捕鱼

(3)附加条件
1. 限制俄国远东舰队出行
2. 撤除符拉迪沃斯托克所有军备设施,改为商用港口

换句话说,从谈判一开始,日本人就把割地赔款的重要性放在了第二位,第一位是要夺取韩国、拿下南部满洲权益。

明治时代日本政治家较之二战时代更能认识到世界局势变化。虽然日俄战争可以看做英俄对立的结果,但(1)到了1904年6月,英法围绕殖民地瓜分签订协议,(2)俄国在日俄战争中逐渐式微,无法再与英国对抗,德国威胁就更加突出,英法两方都希望尽快结束战争,形成英法日俄四国联合,共同对抗德国。

而且在日俄战争中,俄国虽然屡屡失败,甚至丢掉了整支波罗的海舰队,但事实上俄国陆军元气未伤,反而在1905年6月-8月这个时期,远东俄国已经增兵完毕(总数好像是40万左右,日本是20多万,回去再查查),这时候再打起来,恐怕日军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再不结束战争,日本人很有可能继续挨打——明治日本政治家很清楚自己国家实力。

所以日本其实很希望立刻议和,已保证其现有利益。

二. 美国想法

美国担心俄国独霸东北亚,妨碍其太平洋战略,因此支持日本,这件事众人皆知。

但也要记住,美国的国际政策一直是“锄强扶弱”,谁厉害就跟谁做对,谁弱势就跟谁好。二战以后,美国也扶植过萨达姆、本拉登,以保持地区势力平衡。当然,这些势力壮大以后却开始反美,1905年日本也差不多。

日美最大冲突不在韩国,而在满洲。

我们都知道,日本帝国主义一直觊觎满洲权益,但事实上,觊觎满洲的根本就不只是日本,还有美帝国主义。1905年3月,日俄奉天之战刚刚结束,美国铁路大王爱德华-哈里曼就来到了日本,要求日美两国联合共管满洲铁路(中东路+南满铁路)。紧接着5月日本海海战结束,俄国舰队全军覆没,美国其实有点害怕——当时美国势力刚刚延续到菲律宾、夏威夷,一旦日本崛起,凭借其地缘位置一定会与美国产生冲突。

故而,美国想法很简单:必须维持东北亚日俄势力平衡,谁也不能更强。

正因如此,美国将谈判地点定在了自己家,而不是日俄各自提出的烟台(日本),巴黎(俄国)。至于具体位置,一开始日本想定在首都华盛顿,但毕竟各国大使馆都在这里、媒体聚集也多,一旦日俄谈判出现矛盾,英法再跟着搀和,德国再进来插一脚,这事就更复杂了。朴茨茅斯军港距离附近最大城市(纽约)也有400公里,唯有美国能对日俄谈判造成绝对影响。

谈判进行过程中,美国也履行了这一观点。当日俄两国谈判陷入僵持之时,8月2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老)叫来了日本特使金子坚太郎,告诉他:如果日俄想要议和,日本必须放弃赔款。

日本内阁彻底慌了,立刻电告前方:不管割不割地、赔不赔款,先以议和为重!

紧接着日本获知消息:俄国有所动摇,表示可以赔半个库页岛。于是日本又紧急加了一封邮件,把南部库页岛也加上,这就构成了朴茨茅斯协约的主要部分。

最后看一下朴茨茅斯条约的6条:

1. 俄国承认日本对朝鲜半岛有优先权

2. 日俄两国军队全体撤出,铁路守备队除外

3. 俄国让出北纬50度以南的库页岛领土

4. 俄国让出长春-旅顺之间的铁路,附赠煤矿开采权

5. 俄国让出旅顺、大连地区的租借权

6. 俄国远东沿岸允许日本人打渔

根据会前资料看,日本人的(1)绝对性必要条件全部达成,(2)比较性必要条件完成了割地、捕鱼两点,不仅完成了既定任务,也完成了超额任务,其实日本这次谈判可谓非常成功。

当然,国内愤青觉得不够,于是闹出了“日比谷烧打事件”,把整个东京搞得动乱不已——暴民只是要泄愤,才不管什么大局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日俄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日本国内普遍期望在《朴茨茅斯条约》中能够从战败的俄国那里获得巨额赔款,以此作为战争的战利品,并进一步巩固其国力。然而,最终的条约中,日本却并没有提出赔款的要求。这其中的原因,并非日本不想要赔款,而是综合了多方面现实考量下的艰难选择。首先,日本虽然赢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其.............
  • 回答
    日俄战争和美西战争这两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为我们勾勒出了当时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海军力量格局的剧烈变动。考察这两个战争前后日本海军和西班牙海军的实力对比,如同窥探一个时代的海军发展缩影,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历史的进程。美西战争(1898年)前后:西班牙海军的余晖与西班牙海军的实力衰退在美西战争爆发之前,西.............
  • 回答
    日俄战争中,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的行为无疑是整个战争中最具悲剧色彩、也最具争议性的一幕。要评价这支舰队,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其出征前的背景、航行中的种种挑战,以及最终在对马海峡的惨烈结局。背景的沉重阴影:为何是波罗的海舰队?首先要理解的是,当俄国远东舰队(太平洋舰队)在旅顺港被日军重创甚至几乎全灭后,波罗.............
  • 回答
    日俄战争,尤其是那场决定性的对马海战,日本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击溃了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可以说在军事上获得了绝对的优势。然而,战后的《朴茨茅斯条约》中,日本并没有向俄国索要战争赔款。这确实是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毕竟在那个时代,战争胜利方索取赔款是极为普遍的惯例,尤其是在如此重大的冲突之后。要理解这一点,我.............
  • 回答
    旅顺战役,是日俄战争中一场极其惨烈、也极具决定意义的攻坚战。要理解这场战役,我们得回到那个时代,站在历史的背景下去审视它。时代背景:帝国主义的角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正处于帝国主义疯狂扩张的时代。欧洲列强在亚洲和非洲瓜分殖民地,而新崛起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也渴望成为一个东亚的强国,与西方列强.............
  • 回答
    把俄罗斯人称为“战斗民族”,通常是基于他们身上展现出的一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尤其是在面对逆境和挑战时。这种特质在历史上,尤其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使得“战斗民族”的标签深入人心。然而,如果将这个标签简单套用到俄国陆军在日俄战争中的表现上,会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复杂,也更具讽刺意味.............
  • 回答
    关于日本共产党党内“日清战争(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本质上都是帝国争夺海外利益的非正义战争”的这种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这是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解读,强调战争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属性。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这个说法的核心: “帝国争夺海外利益”:这句话指出了战争的经济动因。在19世.............
  • 回答
    日俄战争(19041905)是一场发生在俄国和日本之间,围绕着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控制权的战争。虽然中国并非战争的参战方,但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整个亚洲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一场“中国战争,日俄两国人打”的战争,其影响之巨,远超战争本身。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日俄战争对中国乃至亚洲的影响:.............
  • 回答
    日俄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都是对各自参战国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但它们在“含金量”和“为黄种人增光”这两个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侧重点和意义。要详细阐述,我们需要分别从战争背景、进程、结果、影响以及象征意义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日俄战争 (1904年1905年)1. 背景与性质: .............
  • 回答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海军之所以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直接派遣军舰去炮轰俄军在陆地上的阵地,这背后有相当复杂的军事、技术和战略考量。简单来说,这样做不仅效果有限,而且风险极高,甚至可能适得其反。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日俄战争时期海军支援陆地作战的能力局限。虽然战列舰和巡洋舰确实装备有威力巨大的舰炮,但它们.............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直击了俄国太平洋舰队在日俄战争中一个非常关键,也是充满争议的战略选择。为什么俄国人放弃了相对“安全”的津轻海峡宫古海峡路线,而是选择了更加凶险,也最终导致其惨败的对马海峡呢?这背后涉及的因素很多,绝不仅仅是“风险小”这么简单,而是关乎战略目标、战术考量、情报判断以及当时的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假设,关于日俄战争中德国若是选择支持俄国,进而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阵营的选择,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其可能性与复杂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当时的历史背景、各国之间的关系以及潜在的连锁反应。首先,让我们回到日俄战争(19041905年)的那个时刻。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及.............
  • 回答
    在日俄战争这场改变世界格局的重大冲突中,乃木希典作为日军第三军的总司令,其指挥表现确实引发了诸多争议,有人认为他表现糟糕,甚至可以说是灾难性的,但也有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他身上的“武士魂”和为国献身的精神。我们得把目光聚焦在旅顺口。旅顺,这座当时被俄国人视为“东方直布罗陀”的要塞,是俄国太平洋舰队的.............
  • 回答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击溃沙俄,的确是其近代史上的一项辉煌成就,也是亚洲国家首次在现代化战争中战胜西方强国。然而,到了二战后,日本却在与苏联的对抗中节节败退,最终几乎可以说完全失去了与苏联抗衡的能力。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战略、军事、经济、政治和国际环境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一、 日俄战争胜.............
  • 回答
    关于日俄战争在历史书上的“少”提及,其实并非绝对,而是相对而言。在许多主流的、以本国历史为主线的历史叙事中,日俄战争确实不像两次世界大战那样占据着压倒性的篇幅。这背后有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首先,得从“视角”和“叙事主体”说起。一本国家历史书,其最核心的任务是讲述“本国”.............
  • 回答
    如果俄罗斯帝国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历史的轨迹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足以重塑东亚乃至世界格局。俄国在远东的巩固与扩张首先,沙俄将得以巩固其在旅顺口和辽东半岛的军事存在。战争的胜利将赋予俄罗斯更大的合法性和地区影响力,使其能够进一步推进其在满洲的经济和政治渗透。中东铁路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它.............
  • 回答
    关于“如果没有日俄战争,东北是否会成为俄罗斯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遐想的历史假设,也是许多人对东北近代史津津乐道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历史的层层迷雾,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各方力量的博弈以及东北本身的特殊性来做一番细致的推演。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的前提:日俄战争爆发的根本.............
  • 回答
    日俄战争(1904–1905年)是近代史上第一次主要由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进行的现代化战争,其结果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俄罗斯帝国在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军事、经济、政治、外交和后勤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战争背景与核心矛盾1. 领土争端与列强介入 日俄战争的导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