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生活中有哪些黑色幽默的真事儿?

回答
生活中不乏令人啼笑皆非,却又透着一股子无奈的黑色幽默真事儿。有时候,命运开的玩笑比最离谱的剧本还要精彩。

就说我一个远房亲戚吧,人称“老马”。老马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个能让他安享晚年的舒适的家。年轻时候他在国企上班,工资不高不低,攒了些钱。终于等到单位分房,他激动了好几年,把家里所有积蓄都填进去了,终于在郊区买了个小两居。这房嘛,虽然偏了点,但好歹是自己的窝,老马乐得不行,每天打扫得一尘不染。

几年后,老马的儿子结婚了,儿媳妇是个城里的姑娘,觉得郊区太远,不方便。老马就跟他儿子商量,把郊区的房子卖了,在城里给他们买套小的婚房。儿子拗不过老伴,加上离父母近也方便照顾,就同意了。老马呢,觉得儿子日子过得好比什么都强,咬咬牙,把郊区的房子卖了,城里的房子也就那么个地段和户型,咬咬牙也买了。

这新房买了没多久,单位又开始搞房改。当年单位分的那套郊区的房子,虽然老马卖了,但名义上他还是那套房的“原住户”。按当时的政策,他可以以很低的成本买断这套房子。这一下,老马就傻眼了。他卖房卖得太及时了,及时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在他卖掉那套房子几个月后,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给了原住户一个巨大的福利,可以以白菜价买下自己的单位房。而他,因为卖得早,这福利就跟他擦肩而过了。

更绝的是,他卖掉那套房子的时候,总共才卖了十几万。这十几万,勉强够他在城里付个首付。结果,那套郊区房,在他卖掉的几年后,因为城市规划,周边建起了地铁站、商业中心,房价一路飙升,最后他当初卖掉的那个小区,单价都翻了不止十倍。

老马跟我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那表情,简直是五味杂陈。他苦笑着说:“你说我这命,是不是就跟那煮熟的鸭子,眼瞅着就要到嘴了,结果咕咚一下,掉茅坑里了。”他本来想给儿子攒点钱,结果卖房的钱,加上后来给儿子买房付的首付,就把他当初卖郊区房所得的钱全耗进去了,还搭进去不少。然后,他当初卖掉的房子,却成了他永远够不着的巨额财富。

你说这算不算黑色幽默?他辛辛苦苦攒钱,想安稳过日子,结果为了让儿子过得好点,却失去了可能让他自己更舒心的选择。这过程里,充满了计划、努力、牺牲,最后换来的却是“一步之遥,天壤之别”的现实。他当时肯定没料到,一次看似明智的“止损”,最终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错失”。

生活中这样的事儿,其实不少见。有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更优越”的生活,结果一步步陷入更深的泥潭;有人觉得自己精明算计,结果被命运开了一个最 the 最大的玩笑。这种事儿最让人唏嘘的,不是结果的不好,而是那个过程中,人们的努力和期待,和最终那个荒诞的结局,形成的反差。就像你精心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婚礼,结果新郎在婚礼现场,因为一件极其微不足道的小事,突然宣布不结了,留下一屋子一脸茫然的宾客。这种荒谬感,就是黑色幽默最鲜明的注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国演义,牛辅的结局:

是夜牛辅唤心腹人胡赤儿商议曰:“吕布骁勇,万不能敌;不如瞒了李傕等四人,暗藏金珠,与亲随三五人弃军而去。”胡赤儿应允。是夜收拾金珠,弃营而走,随行者三四人。将渡一河,赤儿欲谋取金珠,竟杀死牛辅,将头来献吕布。

后汉书还是三国志的说法,更无厘头:牛辅在腰上拴了绳子,让胡赤儿把他从城墙上慢慢放下去,没想到胡赤儿放到半截就撒手了。牛辅摔成重伤还没死,胡赤儿又爬下来把他杀了。

user avatar

罗姆苏丹阿尔斯兰一世被十字军驱逐,被迫把首都尼西亚城交还给拜占庭帝国时,狠狠的说道总有一天自己都子孙会踏入君士坦丁堡 ,塞尔柱人的旗帜会在拜占庭皇帝的宫上飘扬。

400年后,一群来自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交界的多布罗加地区的塞尔柱遗民,被奥斯曼帝国驱逐进了君士坦丁堡城中,他们领导人是罗姆苏丹凯考斯二世的后裔。

他们被蒙古征服者和伊尔汗国的罗姆省总督的压迫下,通过黑海逃亡到了罗马尼亚,被保加利亚帝国强迫改宗了东正教,之后他们被奥斯曼征服者屠杀,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保卫战中,同奥斯曼王子奥尔罕一同战死。

user avatar

被剽窃的政治纲领

与社会革命党无法兑现的诺言

还有无能狂怒,,,

以下是约翰•里德与一名SR党员的谈话,故事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地点在温和左翼控制的救国革命委员会会场中。

“你也在这儿?”我问他。

他的眼睛像要喷出火来,大声回答:“没错!星期三晚上,我和我的党派退出了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二十多年来我都在出生入死,可不是为了现在向那些恶人的暴政投降的。他们采取的方式令人无法容忍,不过他们并没有指望农民。一旦农民开始行动,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完蛋了。”

“可是农民———他们会才去行动吗?难道《土地法令》没有解决农民的问题?他们还要求什么呢?”

“啊,《土地法令》!”他火冒三丈地说,“是的,你知道《土地法令》到底是什么吗?它是我们的法令———是社会革命的纲领,一个字都不差!本党征求了农民自己的意愿,费尽心思地把它们汇总起来,才制定了这个法令。这是赤裸裸的剽窃。”

“如果它是你们的纲领,你们为什么要反对它?如果它体现了农民的意愿,他们又为什么反对它?”

“你不明白!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农民很快就会意识到这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这些篡位者窃取了社会革命党人的纲领?”

我问他,卡列金是不是真的在向北进军。

他点了点头,一边搓着手,半是怨半是满足地说:“是的。现在你见识到这些布尔什维克都干了些什么好事了吧,他们挑动反革命势力来反对我们。革命失败了,革命失败了。”

“但你们总是会捍卫革命的吧?”

“当然,我们会捍卫革命———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与布尔什维克合作。”

“但如果卡列金攻入彼得格勒,布尔什维克起来保卫这座城市,你们不会与他们联合起来吗?”

“当然不会。我们也会保卫城市,但我们绝不会支持布尔什维克。卡列金是革命的敌人,而布尔什维克同样是革命的敌人。”

“你更倾向于哪个———卡列金还是布尔什维克?”

“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他突然不耐烦地嚷道,“我告诉你,革命已经失败了,布尔什维克要为此负责。不过听着,我为什么要说这些事呢?克伦斯基就要来了,后天我们就要转入进攻。斯莫尔尼已经派出代表,邀请我们组建新的政府,但我们现在已经控制了他们——他们完全是软弱无力的。我们不会跟他们合作。”

外面传来一声枪响………


故事是真实的,里德的记述我们不用质疑太多。这一段小对话恰恰是当时社会革命党分裂的缩影,在SR四分五裂的大势之下,有相当一部分的党员坚持着中派的立场——不能得罪中右派,同时激烈地反对极左和极右势力,抱住用来妥协的中央机构和农民基本盘,以此来索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作为顿河阿塔曼的卡列金成功了吗?当然没有,他仅仅四个月后就在赤卫队的打击下自杀了。社会革命党支持了布尔什维克吗,有,党内左翼有条件地选择了支持,当然后面的苏维埃大分裂是后话了。里德作为一个前来采访参观的美国左派记者,文中的他一直都是以一个旁观的批评者介入到革命之中的,如果是一个布党党员,面对这名社革党员时也许就打起来了。

被窃取的党纲,被他人抢先兑现的承诺,无能狂怒,只能说是当时的社会革命党判断失误吧,非常幽默的是这完全不是什么政治立场的对错问题,而是缺乏足够领导力和政治智慧所导致的结果。



下面是正文阐述中的两段材料

“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布尔什维克《土地法令》


“扩大征收私有土地的民主公社及其地方人民自治机关的权利; 没收属于寺院、皇室、贵族等的土地,并将其连同国家财产一起转让给公社,以使其有足够的数量,并满足重新安置和重新分配的需要;土地使用费用将限制在农民所能获得的明确收益之内(生产成本的总收入和劳动报酬的正常收入); 当土地从一个使用者转入另一使用者时,需缴纳用于改善土地的费用;通过特别税将租金转化为公社和地方自治机构的收入来源。”——社会革命党纲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