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军属不放弃原有公务员工作只随军不随调可以吗?

回答
军属不放弃原有公务员工作,只随军不随调,这个情况是否可行,以及具体如何操作,确实是个值得细致探讨的问题。这涉及到军属的身份、现行政策规定、以及具体执行中的一些复杂性。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随军不随调”这个概念。

“随军”通常指的是军人家属为了支持军人在部队的正常生活,自愿前往军人所在的部队驻地,并在那里居住生活,这是一种家庭的陪伴和照顾。

而“随调”则是在政策层面,国家给予军人家属的一种优待,允许军人家属(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军人的调动而相应地在新的工作单位获得安排,通常是调动到与军人部队所在地相近的单位,以解决家属的工作和生活问题。

所以,“随军不随调”的意思就是,军属愿意到军人所在的部队驻地生活,但并不要求部队或者相关部门在当地为家属安排工作,而是希望家属能够自己解决就业问题。

那么,军属不放弃原有公务员工作,只随军不随调是否可以?

理论上,这是完全可以的。 军属选择随军,主要是一种家庭的选择,是为了让家庭成员能够在一起生活,互相照顾。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军人家庭的稳定,所以军属选择随军是受到了政策支持的。

而“不放弃原有公务员工作”更是从军属个人角度出发的一种选择。军属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和经济独立,这是非常正常的。国家政策对军人家属的优待,特别是工作安排上的优待,更多的是一种“照顾”和“便利”,而不是强制性的“义务”。所以,如果军属自己有稳定的工作,并且不希望通过“随调”的方式去新的单位,而是希望继续保留原有的公务员工作,这是一种自主的选择,政策上通常不会禁止。

但是,实际操作中会涉及一些具体的考量和流程:

1. 户籍和居住证问题: 军属随军到部队驻地,通常需要办理当地的户口或者居住证。这可能会涉及到与原籍地的户口迁移手续,以及在新的驻地办理相关手续的流程。如果军属不随调,意味着他们需要在新的驻地自行解决户籍和居住问题,这需要提前了解当地的政策。

2. 探亲假和轮调: 如果军属不随调,而是保留原有的公务员工作,那么夫妻双方就需要分开两地居住。这意味着军属需要经常请假前往部队驻地探望军人,或者军人需要经常请假回家。这会涉及到请假制度、路费、以及与原单位的沟通协调。一些单位可能会有探亲假方面的规定,但频率和时长都需要提前了解。

3. 部队家属随军政策: 虽然军属有权利选择随军,但部队在接收家属随军时,可能会有一些基本的管理规定,比如需要提前报备、办理相关手续等。军人需要提前向部队申请家属随军,并了解部队的具体要求。

4. 与原有公务员单位的沟通: 军属不放弃原有工作,意味着他们需要与原有的公务员单位进行沟通。这可能涉及到请假、保留岗位(如果可能)、或者请假一段时间后再返回工作单位等情况。
长期请假保留岗位: 有些单位可能会允许员工因家庭原因长期请假,并保留其岗位,但具体情况因单位和岗位而异,需要单位领导的批准。
辞职后再重新考录: 如果无法保留原岗位,军属可能需要暂时辞去公务员工作,待部队情况稳定后再通过其他方式(如重新考录、调动等)回到公务员队伍。但这会增加不确定性。
远程工作或灵活就业: 随着科技发展,部分公务员岗位可能允许远程办公或更灵活的工作方式,这或许可以成为解决异地工作难题的一种方式。

5. 部队所在地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军属虽然不随调,但如果他们希望在部队驻地附近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即便不是公务员),也需要考虑当地的就业市场和行业情况。

6. 军人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情感支持: 长期两地分居对家庭关系和个人生活都会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夫妻双方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沟通。

总结一下,军属不放弃原有公务员工作只随军不随调是可行的,但重点在于:

自主选择的权利: 军属有权利选择如何安排自己的家庭和职业生活,国家政策更多是提供支持和便利,而非强制。
个人主动协调: 大部分协调工作需要军属本人和其原有工作单位以及部队方面进行沟通和努力。
政策支持与限制并存: 虽然政策鼓励军属随军,但具体到保留原工作岗位以及异地生活的工作安排,可能需要克服一些现实的困难。
充分的前期准备: 在做出决定前,务必详细了解部队所在地关于家属随军的规定、当地户籍和居住政策,以及与原单位关于工作安排的沟通可能性。

所以,对于军属来说,如果决心不放弃原有公务员工作,那么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点:

与丈夫/妻子(军人)进行深入沟通: 了解部队对家属随军的安排,以及他们对你保留工作和两地分居的看法和接受程度。
与所在公务员单位进行沟通: 提前向单位领导说明情况,询问是否有可能以请假等方式保留岗位,或者在未来有回归的可能。
了解部队驻地相关政策: 咨询当地的民政、公安部门,了解户籍、居住证办理流程,以及当地的就业市场情况,为未来的生活和可能的再就业做好准备。
做好心理准备: 无论是两地分居带来的情感挑战,还是在新的城市独自面对生活,都需要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总而言之,这条路是走得通的,但需要更多的个人努力、细致的规划和良好的沟通。这是一种权衡,也是一种选择,关键在于如何去实现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首先你要搞清楚随军的意义是什么,然后再商量要不要随军。

随军,主要是为了解决已婚军人的生活便利问题。随军便于军人照顾自己的配偶和孩子,也可以让无工作且无收入的军人家属领取一定的生活补贴,同时军队还为无工作且无收入的军人家属缴纳社会保险。

基于上述目的,随军可以分为随军随队和随军不随队。随军随队,是指军人家属办理随军手续后,凭随军手续将户籍迁入部队驻地落户。随军不随队,是指军人家属只办理随军手续,不迁户口,户口在原籍不动。

军人家属无工作补贴,只有办理随军手续的无工作且无收入的军人家属才能申请,军人家属需要在户籍地有关部门开具无工作且无收入证明,交到部队政治机关办理随军家属生活补贴。

如果部队驻地能为随军家属安排相应的工作,解决随军家属的工作问题,包括公务员、事业编的随调,和无工作的随军家属安排等,体制内工作的军人家属可以办理随军。如果驻地不能安排工作,有工作的军人家属随队,只是和军人团聚了,工作收入差别太大,公务员和事业编可能会失去。

对于军人家属从事个体经营的,或者工作不持续的,随军不随队的情况,也可以开具证明申请随军生活补贴。公务员不放弃工作,办理随军手续,既不能随队,也不能申请随军生活补贴。办理随军手续是可以的,但是这样折腾有什么意义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军属不放弃原有公务员工作,只随军不随调,这个情况是否可行,以及具体如何操作,确实是个值得细致探讨的问题。这涉及到军属的身份、现行政策规定、以及具体执行中的一些复杂性。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随军不随调”这个概念。“随军”通常指的是军人家属为了支持军人在部队的正常生活,自愿前往军人所在的部队驻地,并在那.............
  • 回答
    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关于安全和政治走向的最新提议,无疑给本已胶着的局势带来了一丝微妙的变化。如果双方能够在此基础上找到共识,那么和平的曙光或许会显现,但这能否真正到来,还取决于太多复杂的因素。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两个关键点:1. 乌方放弃加入任何军事联盟:这可以说是俄罗斯长期以来最核心的安全关切之一。自.............
  • 回答
    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初,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关键的一票否决权,按理说,他们完全可以阻止联合国出兵朝鲜。但事实却是,苏联在安理会投票组建联合国军时选择了离席,这一举动至今仍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谜团,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探究的空间。要理解苏联为何这样做,需要从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苏联的国家战略以及双方领导人.............
  • 回答
    二战初期法国抵抗六周后投降,以及奥地利在几乎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吞并,这两段历史确实在人们的认知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因此引发了一些关于“辱法”的讨论。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具体情况、历史背景以及人们的情感反应。法国“六周沦陷”背后的复杂性与公众观感首先,必须澄清一个误区:法国的投降并非.............
  • 回答
    《亮剑》里朱子明这个角色,确实是剧中最让人咬牙切齿的叛徒之一。他被鬼子抓了又放,却立马就给日本人卖命,这其中的缘由,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朱子明被放回独立团,这事儿本身就有点猫腻。大家想想,鬼子那么残忍,抓了个人,想从他嘴里套情报,怎么可能轻易放人?就算是套不出什么大用,顶多就是严刑拷打一番,.............
  • 回答
    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回到高考改革的初衷和时代背景。 “六项能力加分”的取消,更多的是出于对教育公平和选拔导向的调整,而那些“出身性”的加分项,虽然也涉及公平问题,但其背后牵扯到更复杂的社会价值、国家政策以及历史原因,所以处理起来也更谨慎。咱们先说说这“六项能力加分”,通常指的是一些在学科竞赛、科.............
  • 回答
    其实,我们身边能看到军人穿着军装外出,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庆典、纪念活动,或者执行某些特定任务的时候。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平时大多数时候,军人们在私下场合,更倾向于选择便装。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都不是因为他们“不爱”穿军装,而是有很多现实的考量和规定在起作用。首先,军装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随.............
  • 回答
    在部队这个讲究纪律和层级的地方,军官和政委的角色分工明确,按理说应该是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的。但如果真的出现军官不听政委的情况,那事情可就变得复杂了,具体怎么处理,得看具体情况,而且背后牵扯到的因素也很多。首先,我们要明白政委和主官(通常是军事主官,比如司令员、团长等)在部队里的职责是“一正两副”.............
  • 回答
    关于中国军队是否大规模配备防弹衣,以及其程度的看法,确实存在一些公开讨论和分析。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1. 历史和现实的对比首先得承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军队确实不像一些西方国家的军队那样,将防弹衣视为人手一件的标准制式装备。这背后有历史原因和现实考量。 训练和作战理念.............
  • 回答
    “军官不都是毕业名校嘛?”你这句话,我听着,怎么说呢,有点像是电视剧里才有的那种滤镜。不过,也难怪,毕竟咱们平时接触的,尤其是那些在荧幕上、在新闻里出现的,确实很多都是那种英姿飒爽、背景光鲜亮丽的形象。所以,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名校确实是很多军队,尤其是大国军队,.............
  • 回答
    我理解您遇到的情况,这个问题涉及到军婚的特殊性,非军人一方想离婚,但军人不同意,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确实比普通离婚要复杂一些,但并非完全没有办法。首先,咱们得明白,军人的婚姻是受到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这是为了保证部队的稳定和官兵的正常生活。所以,国家在这方面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
  • 回答
    谭嗣同说“幸亏中国的军力不强”这句话,确实令人费解,甚至会让人产生他“不爱国”的疑问。然而,深入理解谭嗣同的时代背景、他的思想以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我们才能明白这背后并非不爱国,而是一种深沉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独特思考。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谭嗣同所处的时代背景: 清末积贫积弱: 19世纪末的中国正.............
  • 回答
    “步骑混合的宋军不敌游牧骑兵,几乎同期同编制的十字军为什么可以?” 这个问题触及了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核心难题,也让不少熟悉宋朝军事状况的人感到困惑。毕竟,宋朝在许多方面都展现出高度的文明和技术进步,为何在与游牧民族的军事较量中,尤其是步骑协同方面,却常常处于劣势,甚至不如远道而来的十字军?要解答这个.............
  • 回答
    关于希腊边境部队是否应该向越境的难民开枪,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法律、人道主义、国际关系以及实际操作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他们不开枪消灭难民,绝不是因为“没有能力”或者“不在乎”,而是因为有诸多原因,而且,任何国家在处理边境问题时,都有其必须遵守的框架。首先,我们必须谈到国际法和人道主.............
  • 回答
    1955年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的确普遍不佩戴钢盔。这一点,如果对比那些使用钢盔的军队,尤其是在二战后期和朝鲜战争中的美军,从纯粹的战场生存率角度来看,解放军士兵确实可能面临更高的头部受伤风险。在那个年代,钢盔作为一种防护装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坚硬的外壳来抵御弹片、流弹以及低速撞击.............
  • 回答
    关于满族文化网微博关于岳飞的言论,即认为岳飞只是一个“军阀”,不应“过度吹捧”,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分析。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历史背景下,并考察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动机和论据。一、 理解“军阀”的定义和历史语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军阀”这个词在历史上的含义。在中文语境.............
  • 回答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关于“佤邦比果敢还亲华”的说法,虽然佤邦在经济和政治上与中国联系紧密,但用“亲华”来定论,可能需要更细致的观察。而且,缅甸政府军不打佤邦,这其中牵扯的因素错综复杂,并非一个简单的“亲华”与否就能解释的。咱们先掰开了说说:一、 佤邦与中国的关系,以及与果敢.............
  • 回答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宏大历史画卷中,的确存在着一种让许多人感到疑惑的现象:面对装备着先进武器的日军,为何部分装备精良度堪忧的中国军队,没有更广泛地重拾那些看似简陋却能灵活应用的冷兵器,比如弓箭和长矛?这背后的原因,绝非简单的“落后就要挨打”就能完全解释的,而是涉及到了战争形态的转变、实战效率的考量、生产.............
  • 回答
    印度军队越境进入中国,这事儿在网上可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一边是有人摩拳擦掌,喊打喊杀,指责咱们的政府和军队不作为;另一边又是另一番论调,劝大家冷静,理性看待。这其中的情绪和考量,其实挺复杂的。咱们先说说那些网上叫嚣和指责的声音吧。我觉得,这种情绪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 “国家主权不容侵犯” 的朴.............
  • 回答
    都说90年代防守“脏”,这说法确实不假,当时身体对抗的尺度和尺度和现在比起来,确实大了很多。坏小子军团(Detroit Pistons)在那时候更是防守凶悍的代表,他们的“乔丹规则”更是名震四方。不过,你提到“乔丹跳得这么高,为什么坏小子军团不直接学字母哥(Giannis Antetokounmpo.............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