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我们去俄罗斯念大学时,在火车上认识一个车臣妇女。她表示在曾经的苏联,彼此之间都非常的和善。比如说她到哪里旅游,大晚上去拍路边人家的门,希望能够留宿一晚,主人家会热情招待她们。民族矛盾、民族仇恨,听都没听过这些词汇。对于他们来说,大家都是英雄儿女,都是同志,就要相互帮助。结果一解体,“开门的都拿着枪,再也不敢去拍门”;
另外,在苏联时代的年轻人是非常有活力的一群人,他们对社会主义满怀信心。但俄罗斯现在的年轻人就很拉胯,都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很多年轻人自甘堕落,拿着酒精和毒品麻痹自己。
不过她对苏联的印象可真的差。她说她爸妈都在西伯利亚挖过土豆,她小时候也是在西伯利亚过的。后来回到车臣,发现老家的房子要么早让政府给扒了,要么让别人给住了。给西伯利亚的亲人寄信,也都受到了苏联政府管制。她丝毫不掩饰对苏联的仇恨,身边坐着的俄罗斯人也不反驳她。
缺少了领袖国家的感召力,但也卸下了领袖国家的负担。
好好过日子吧,俄罗斯,以后看中国的了。
优越在,当年的官僚阶级再也不用藏着掖着,直接搬上台面。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苏联在解体前已经走上了修正主义的道路。出现了修正主义、官僚阶级、官员腐败、帝国主义等问题。正是因为这些,大家才选择了分家单干。
可如今,乌克兰、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哪一个国家解决了上面问题?
有人说俄罗斯至今建国才30年,现在说还太早。
可我没记错,1917年苏俄建国,1945年苏联已经冲进柏林,扬了希特勒了。
请问是苏俄接手的1917年沙俄更烂,还是俄罗斯接手的1991年接手的苏联更烂。
苏联:拉拢一批人,打击另一批人,但最终大家都是穷光蛋。
俄罗斯:拉拢一批寡头,打击另一批寡头。然后双方一起收割穷光蛋。
你会说穷光蛋有什么好收割的,那是你低估了穷光蛋的价值,高估了寡头的道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