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亨利八世可以挑战教皇梵蒂冈,而实现政教合一,而无地王约翰却要被逼签订大宪章?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英格兰历史上的两个关键时刻,也揭示了权力、政治和宗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要理解为什么亨利八世能成功挑战教皇,而约翰王却被迫让步,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各自的处境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力量。

先说说约翰王和《大宪章》

约翰王(King John)统治的时期是13世纪初,那是英格兰王权相对脆弱,贵族势力强大的时代。他的统治可以说是问题重重:

军事上的失败: 约翰王继承了他的哥哥理查一世(狮心王)的王位,但理查一世的征战让王国本就不宽裕的财政更加捉襟见肘。约翰王自己则在法国的土地上屡屡失利,失去了诺曼底等大片领地,这极大地削弱了他的威望和财政收入。每一次失败都需要向国内征收更多的税,这自然引起了贵族的不满。
与教廷的冲突: 约翰王与教皇英诺森三世(Pope Innocent III)也有一场激烈的斗争。他试图干涉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任命,结果被教皇革除教籍,英格兰也一度被施以“宗教禁令”(Interdict),这意味着教堂关闭,圣事停止,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极大的精神打击。最终,约翰王被迫承认英格兰是教皇的封地,并每年向教皇进贡,这无疑是王国主权的极大屈辱。
高压的统治手段和贪婪的税收: 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和维持其在法国的战争,约翰王采取了非常严酷的税收政策,包括对继承、婚姻、封地等征收重税,并且滥用王室特权,随意没收贵族的财产。这使得贵族们忍无可忍。

贵族们的反抗

在这种背景下,英格兰的贵族们,他们是当时最有权势的群体,手中掌握着土地和军队,对约翰王的统治感到极度不满。他们看到了王权的衰弱和约翰王的无能,也厌倦了他粗暴的统治和无休止的榨取。

于是,在1215年,一群不安分的贵族联合起来,起兵反抗约翰王。他们兵临伦敦城下,迫使约翰王在兰尼米德(Runnymede)签署了《大宪章》(Magna Carta)。

《大宪章》的意义在于:

限制王权: 它确立了“国王也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明确规定了国王不能随意征收税款,不能滥用司法权力,也不能随意逮捕和监禁臣民。
保护贵族特权: 虽然《大宪章》号称是保护所有自由人的权利,但它更多地反映了贵族的利益,特别是对他们财产和特权的保护。
法治的开端: 它标志着英格兰走向法治的重要一步,为后来的议会制度和宪政发展奠定了基础。

简单来说,约翰王之所以被迫签订《大宪章》,是因为他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都陷入了困境,并且他的高压统治激起了国内最有实力的贵族阶层的强烈反抗,他当时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镇压这次反抗。

再来看看亨利八世与教皇的较量

亨利八世(Henry VIII)统治的时期是16世纪,英格兰的政治、社会和宗教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他能够采取截然不同的行动:

集权的加强: 到了16世纪,英格兰王权相比13世纪已经大大加强。经历了玫瑰战争(Wars of Roses)后,都铎王朝(Tudor Dynasty)建立起来,通过一系列改革,王室的权威得到了巩固,地方豪强的势力被削弱。国王能够更有效地调动资源和军队。
民族意识的觉醒: 随着文艺复兴和印刷术的普及,新思想开始传播,人们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增强。英格兰人开始对教皇在英格兰的权威和财富流向罗马感到不满。
经济上的考量: 教廷在英格兰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教会的税收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亨利八世想要将这部分财富掌握在自己手中,用于巩固王权和发展国家。
个人原因——离婚与继承人: 亨利八世最大的直接动机是为了离婚。他与阿拉贡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结婚多年,但未能生育一个健康的男性继承人,这让他感到焦虑。凯瑟琳是他的兄长亚瑟(Arthur)的遗孀,亨利八世的婚姻得到了教皇的特许。当他想解除这段婚姻时,教皇克莱门特七世(Pope Clement VII)因为惧怕凯瑟琳的侄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的压力,拒绝批准离婚。

亨利八世的策略与权力基础

与约翰王不同,亨利八世有着更坚实的权力基础和更精明的政治手腕:

议会的支持(或者说利用): 亨利八世并没有像约翰王那样直接与贵族对抗。相反,他巧妙地利用了英格兰的议会(Parliament)。他提出了一系列法案,包括《至尊法案》(Act of Supremacy, 1534),宣布英格兰国王是英格兰教会唯一的最高首脑,取代了教皇的地位。议会通过了这些法案,这使得亨利八世的行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也获得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和部分贵族的支持,他们也看到了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利益。
宗教改革的浪潮: 欧洲大陆正处于宗教改革的时期,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等人的思想传播广泛,这为亨利八世挑战教皇提供了思想和政治上的支持。他并非是第一个挑战教皇权威的人,他的行动顺应了当时的一部分思潮。
解散修道院(Dissolution of the Monasteries): 亨利八世最重要的一步是解散了英格兰的修道院,没收了其大量的土地和财富。这些财富不仅充实了王室的国库,而且他还将大部分土地出售或分发给了支持他的贵族和绅士。这笔巨大的利益转移,有效地收买了国内的精英阶层,使他们成为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的强大盟友。谁还会反对一个给他们带来如此巨大利益的国王呢?
军事和财政能力: 亨利八世拥有比约翰王更强大的国家机器,能够更有效地征税和维持军队。这使得他有能力应对任何潜在的国内外反对势力。

对比总结:

时代背景: 约翰王时期,王权相对衰弱,贵族势力强大;亨利八世时期,王权已大大加强,民族意识增强,欧洲大陆处于宗教改革时期。
冲突焦点: 约翰王与教皇的冲突是关于任命权和主权屈辱;亨利八世的冲突最初是离婚,但最终演变成国家对教会的全面控制,实现政教合一。
权力基础: 约翰王缺乏支持,孤立无援;亨利八世则巧妙地利用议会、收买精英阶层、迎合部分社会思潮,并拥有更强大的国家机器。
手段: 约翰王被迫让步,签订《大宪章》以平息内部叛乱;亨利八世主动出击,通过立法、军事和经济手段,主动改变了国家与教会的关系。

因此,亨利八世能够挑战教皇并实现政教合一,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他强大的权力基础、他精明的政治策略,以及他成功地将国家利益与国内关键阶层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而约翰王则因为其自身的无能和统治的失败,在内忧外患下,被国内强大的贵族势力逼迫,只能签署《大宪章》来维持其王位。这二者的命运,真实地反映了权力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方式运作和被制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说是英国君主权力与所依靠的社会阶层实力增强的结果。

失地王约翰的时代,英国正处于等级君主制,既君主权力受到限制,君主不能随心所欲进行征税等行为,需要通过类似议会的机构与贵族、市民、教士的代表们商议,得到允许后方可实行。

在那个时候,国王一般的收入来源是王室领地的地租、关税,针对领地之外的税收很多甚至不是常设税收,而是在战争等特殊时期征收的赋税。失地王约翰需要与法国的奥古斯都——腓力二世进行战争,所以需要增加赋税,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奢侈生活。约翰同时独断专行,希望绕开限制,进行征税,或者逮捕贵族没收财产等行为,就像魔法师那样。

这种行为侵害了贵族们的“ancient liberty”,也就是古老自由权利,贵族们的封建特权被认为是国王不能随意侵害的,包括私有财产的自由,还有不能未经允许进行逮捕的人身自由权利。所以后来贵族们起兵,逼迫约翰签署《大宪章》,承认这些基本自由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承认王权受到贵族们的限制。

当然约翰也试图找到可联合的社会阶层,比如市民,约翰一生比起理查更勤奋地管理经济,亲手签署了许多授予城市、行会自治权的法令,但是这不足以抗衡那些因为他的独断专行受到侵害的贵族,而且市民作为重要的税源,当然也是王室狮子大开口的对象。

当然如果说《大宪章》奠定了现在权利的基础,就太远了,因为那个时候主要是等级君主制下贵族的封建特权,普通民众是不算在内的。但是这种权力制衡的精神,可以说是影响了英语各民族。


而到了亨利八世的时代,就很不一样了。

英国从诺曼征服以来,经过征服者威廉开始的中央集权政策,英国的君主权力与中央集权其实在欧洲算是很强的,比如国王可以相对更自由地任命和剥夺头衔,而且“我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在英国也不是很适用,因为英国国王可以命令、调动那些基层的骑士参战。

英法百年战争导致了一个后果,就是战争很漫长,采邑制度不足以维持军队开销,所以国王采用契约制,用金钱招募雇佣军队,包括骑士这种传统的土地采邑兵种,很多成为领工资的,依附于他们的雇主。当然贵族封臣们也允许这样,于是战争造成了一大批大贵族,手握重兵,足以与国王抗衡,被称为“超级臣属”。

这种“超级臣属”的形成,最终导致金雀花王朝绝嗣后,兰开斯特与约克两大家族的玫瑰战争,战争异常残酷,无论是阵亡,还是政治斗争中的赶尽杀绝,使得许多大贵族绝嗣,失去了往日的权势与实力。这使得后来继位的亨利.都铎,也就是亨利七世,能够重新加强君主权力和中央集权。

亨利七世还有后来的亨利八世,在大贵族削弱的基础上,可以依靠那些中小贵族,尤其是乡绅,进行行政管理与军事扩张,许多人获得晋升,提高了社会地位。除此之外,两人鼓励贸易,保护民族工商业,开始早期殖民扩张,重视工商业者,使得商人支持都铎王朝。可以说都铎王朝君主权力的提高,有了更多可以依靠的阶层。这就是许多史学家所说的,早期近代的君主联合中小贵族与市民,压制大贵族,加强王权与中央集权,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与国内市场。

至于天主教会,其实罗马教廷对基督教世界的控制程度是不同的,本来就是对意大利、西班牙、德意志这些离得近的地区,更有影响力。对英国、斯堪的纳维亚等较远地方的控制力本来就弱,而且这些地区在没和教廷分道扬镳之前,许多利益、习俗已经很本土化,和罗马的很不一样了。

当时亨利八世因为教皇不给批准结婚和教皇闹翻,自创圣公会,担任英国国教教主,可以说底气除了提到的大贵族削弱,中小贵族与工商业者势力加强,就是教会的影响力本来有限,所以英国、斯堪的纳维亚搞宗教改革,教会很难直接进行有效的制裁,只能开除教籍和让西班牙等国打他们。

而且宗教改革,没收天主教修道院的土地等财产进行拍卖,直接有利于中小贵族、工商业者,这更加强了这些社会阶层对都铎王权的支持。

可以说亨利八世这个人,杀了那么多老婆,从道德上很渣、很残暴,但是从历史的角度,从社会进步的角度上却有利于英国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有利于其民族教会与民族国家的形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英格兰历史上的两个关键时刻,也揭示了权力、政治和宗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要理解为什么亨利八世能成功挑战教皇,而约翰王却被迫让步,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各自的处境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力量。先说说约翰王和《大宪章》约翰王(King John)统治的时期是13世纪初.............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涉及到犹太人和中国在面对外来强大势力时的不同反应,以及宗教领袖与世俗知识分子的角色差异。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1. 犹太人的历史背景与宗教特性: 民族认同与宗教的深度绑定: 犹太人是一个以宗教为核心的民族。他们的历史、文化、法律、社会结构都围绕着对上帝耶和华.............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演化和生物化学的根本,挺有意思的。要说为什么空气里氮气这么多,但动物却没办法直接“吃”它来合成氨基酸,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相当复杂的生物学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咱们得明白,空气中的氮气(N₂)这个分子,虽然在化学上很稳定,但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稳定性,才让它变成了一个“硬骨头.............
  • 回答
    确实,自然界中似乎不存在能像我们一样“看见”并充分利用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植物。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它们根植于植物的进化历程、生理需求以及它们所处的生存环境。首先,我们要明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燃料”是可见光。植物体内的叶绿素,这个赋予它们绿色的神奇分子,对可见光谱中的红光和蓝光吸.............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领域。简单地说,美国在影响或试图颠覆其他国家政权方面之所以显得“比较容易”,而其他国家(比如我们)在这方面则困难重重,这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要详细地谈论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实力、文化输出以及意识形态等多个.............
  • 回答
    在中国,购房者申请房贷时,通常会发现可选择的固定利率期限相对较短,多数是5年固定利率,而30年固定利率房贷并不像北美那样普遍。北美银行普遍提供30年固定利率房贷,而中国市场在这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涉及到金融市场结构、监管环境、风险偏好以及历史发展等多个层面。北美30年固定利率房贷的根.............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背后原因错综复杂,并非单一因素能够完全解释。我们可以从地缘政治、历史情感、国内政治以及安全考量等多个维度来剖析。历史与情感的羁绊:俄罗斯领导层,尤其是普京总统,常常强调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历史上的统一性”。他们认为,乌克兰的独立是苏联解体后人为划分的结果,并且历史上,两国人民有着深.............
  • 回答
    卡特尔,就像一个由多个独立企业组成的“联合体”,目标是共同提高整体利润,进而让每一个成员企业都能从中获益。要实现这个目标,卡特尔需要一个精密的产量分配机制。而“等边际成本原理”正是这个机制的核心,它能帮助卡特尔巧妙地引导成员企业,使得总产量在能够最大化卡特尔整体利润的同时,也让每个厂商的利润得到最大.............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坐火车时会好奇的。简单来说,列车轨道之所以有两条,是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尤其是对于现代铁路系统而言,单轨系统确实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虽然它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为什么是两条,以及一条轨道的可能性、利弊。为什么铁路轨道是两条?最核心的原因在于“错峰.............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在人均可用耕地面积和土地总面积上确实比中国小,但其部分一线城市居民却能住上独栋房屋,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包括历史发展、经济结构、城市规划、文化观念、技术进步以及政策导向等等。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析其中的原因:1. 土地利用的效率和结.............
  • 回答
    .......
  • 回答
    在广袤的生物界里,关于“利他”的行为,一直是个让科学家们着迷,也颇为头疼的难题。特别是“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这两种现象,它们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所谓的“生物学悖论”,这背后隐藏着深刻的进化逻辑。我们先来聊聊互惠利他。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你帮我,我帮你”,像是一种“交易”。在生物界,我们见.............
  • 回答
    亨利八世对男性继承人的执着,与其说是个人偏好,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绝对的政治和王朝生存法则。简单来说,一个没有男性继承人的国王,就如同没有根基的大树,随时面临着王朝覆灭的危险。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当时英格兰的政治环境。亨利八世继承王位时,英格兰刚刚经历了玫瑰战争的血腥混乱。他的父亲亨利七世通过一系列政治.............
  • 回答
    问得好!利物浦和国际米兰都曾实现过伟大的三冠王伟业,但之后的发展轨迹却有些不同,特别是你提到的“阵容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利物浦确实做得更出色。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但关键的因素——引援策略和人才梯队建设的持续性与前瞻性。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1. 克洛普的建队理念与持续性:克洛普接手利物浦.............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债券是怎么“值钱”说起。一张债券,本质上是你借给发行方(比如政府或者大公司)的钱,发行方答应在某个日期(到期日)把本金还给你,并且在这期间定期付给你利息。你看,债券的价格,其实就是大家愿意花多少钱去买这份“未来能收到钱”的权利。而这个“愿意花多少钱”,很大程度上就跟“现在能拿到的钱.............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觉得有点反直觉的问题:怎么利率高了,债券的回报反倒少了呢?咱们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把这背后的逻辑捋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白,债券本质上是一个承诺。发行方(比如政府或者公司)跟你借钱,然后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到期日)连本带息地还给你。这个“利息”就是我们说的票面利率,它决定.............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比较,利物浦和热刺在近年来的发展轨迹确实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画面,尤其是在“工资”和“更衣室稳定性”这两个方面。要深入分析,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一、 利物浦的“工资低”和更衣室的“稳”:是一种主动的价值观选择,而非被动的财务限制首先要澄清一点,说利物浦“工资低”可能不完全准确,但相.............
  • 回答
    要说这事儿,真是让人唏嘘。同样是英格兰足坛的老牌劲旅,一个叫利物浦,一个叫阿森纳,现在却好像站在了完全不同的山头上,一个高歌猛进,一个却像慢跑一样,有点跟不上节奏了。到底是什么把两支球队拉开了距离?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一、核心球员的稳定性与传承利物浦这几年,你看到的是一股子“稳定”的强.............
  • 回答
    中国制造业利润偏低的现象是全球制造业格局演变、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成因,并探讨突破国际产业壁垒的路径。 一、中国制造业利润偏低的成因分析 1. 成本压力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劳动力成本在2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