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模拟人生4》新DLC「玩转大学」?

回答
《模拟人生4》的“玩转大学”DLC,说实话,对于很多期待已久的玩家来说,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惊喜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少的争议和遗憾。

首先,它最核心的卖点——“大学生活”本身,可以说是做得相当扎实的。

课程系统: 这次DLC最大的创新在于引入了真实的大学课程。你不再是简单地“去学校”,而是要选择专业,然后去上课,完成作业、论文、小组项目,甚至考试。根据你的表现,你会获得学分,最终毕业,拿到学位。这个过程非常有代入感,特别是当你看到自己的模拟市民因为熬夜赶论文而一脸疲惫,或者因为一次成功的演讲而欣喜若狂的时候,你会觉得他们在“真实地”经历大学生活。
专业选择的深度: 像工程学、法学、艺术史、计算机科学等等,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学习路径和课程。比如,工程学需要动手实践,制作机器人;法学需要进行辩论和模拟审判;计算机科学则能让你学习编程和黑客技术。这种差异化让玩家可以根据自己模拟市民的性格和发展方向来选择,增加了重玩性。
课堂体验: 课堂不再是摆设。你得准时上课,有时甚至需要积极参与互动,比如回答问题、做实验。虽然有时候会觉得课堂内容有点重复,但整体上比以前的“去学校”要生动得多。
课外活动: 除了课程,学生生活也丰富了许多。你可以加入社团,比如辩论社、学术社、甚至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社团。这些活动不仅能提升技能,还能结识新朋友,甚至是找到未来的人生伴侣。
学生生活: DLC还细致地刻画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和乐趣。
宿舍生活: 住在宿舍是很多玩家期待的场景。你可以和室友打交道,有时候会遇到奇葩室友,一起开派对,也可以选择自己租房子,体验独立生活。宿舍里各种生活化的物品,比如共享冰箱、公共浴室,都很有学生时代的味道。
校园环境: 两个全新的世界——“布兰布顿大学”和“博塔尼亚大学”,充满了浓郁的校园气息。你可以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校园小道,去图书馆学习,或者在学生中心社交。各种细节,比如公告栏上的信息、学生们匆匆的身影,都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学生经济: 玩家需要考虑学费、生活费,可以通过打零工、接受奖学金或者向家人求助来维持生计。这增加了一定的挑战性,也让模拟市民的大学生活更加真实。
派对和社交: 大学生活少不了派对!你可以组织或参加各种主题派对,认识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体验青春的放纵。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让“玩转大学”的体验大打折扣。

“重复感”和“肝度”: 虽然课程系统有深度,但当你的模拟市民需要同时顾及多门课程、作业、考试、社团活动,还要维持社交和基本生活时,那种“肝”的感觉会非常强烈。有时候,你会觉得它变成了一个“工作”,而不是“生活”。尤其是当你在为一次重要考试努力时,却因为室友的噪音或者一次突发事件而中断,那种挫败感会很强。
课程内容的雷同: 尽管专业有差异,但课程的授课模式、作业形式,甚至是一些考试的套路,在后期会显得有些重复。尤其是当你想让多个模拟市民都上大学时,这种重复感会更加明显。
缺乏“自由度”的平衡: DLC似乎过于强调“完成学业”这个目标,而忽略了模拟人生系列一直以来的“自由选择”的精髓。很多时候,玩家会感觉自己只是在按照DLC设定的流程走,而不是真正地在“模拟”一个大学生的生活。
bug和优化问题: 像《模拟人生4》的许多DLC一样,“玩转大学”也带来了不少bug。比如,AI行为异常,学生们在课堂上做奇怪的事情,或者在校园里迷路。这些bug虽然不至于让游戏完全无法进行,但确实会影响游戏的流畅性和沉浸感。
社区评价的分化: 很多玩家认为DLC过于“硬核”,把大学生活变得太像一份工作,缺乏轻松愉快的模拟人生体验。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社交、探索、以及一些更有趣的事件,而不是日复一日地完成学业任务。也有玩家则非常喜欢这种“肝”的体验,认为它提供了更真实、更有挑战性的玩法。

总结来说,

《模拟人生4》的“玩转大学”DLC,在还原大学生活场景和引入课程学习系统上,无疑是成功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它让玩家有机会体验模拟市民的学术生涯,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但是,它在游戏节奏、玩家自由度以及bug处理上,却让不少玩家感到失望。那种“肝”的体验,虽然能带来真实感,但也容易让玩家感到疲惫,甚至是对游戏本身产生厌倦。

如果你喜欢那种有明确目标、需要策略规划和付出努力才能达成目标的玩法,并且对大学生活本身充满好奇,那么“玩转大学”可能会让你眼前一亮。但如果你更看重的是模拟人生系列的轻松、自由、以及那些不可预测的欢乐时刻,那么在入手前,或许需要仔细斟酌一下。毕竟,让模拟市民“玩转大学”,有时候更像是让他们“认真学习”和“努力工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实模拟了某种大学生活,游戏体验极差:

毕业至少要修12门课,而每学期最多可以选4门。也就是说,毕业至少要3学期,即游戏时间21天。

实际上选4门课=连轴转,必须一天到晚写作业赶论文,娱乐、社交条就没满过。所以稍缓一下,4学期28天毕业也正常。

如果寿命设置为“中”,那整个青年时期也只有24天,最好的年华全搭进去了。

如果寿命设置为“短”,怕不是要老死在大学里。

我只能说服自己“这是在读博”。

而拿到学位的回报是:

毕业后若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职位直接从6/7/8级开始(根据是否杰出学位、是否成绩优异略有不同)。

如果不上这个大学,一成年就工作,这么长时间下来不仅能得到同样职位,还能攒不少钱、发展副业技能、结婚生子。

玩到这里,我忽然产生强烈不适……删档重来。觉得和以前一样,高中A成绩毕业就够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