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写到: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贾母听说,便答道:“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象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宝玉笑道:“若这么说,不大说话的就不疼了?”贾母道:“不大说话的又有不大说话的可疼之处,嘴乖的也有一宗可嫌的,倒不如不说话的好。”宝玉笑道:“这就是了。我说大嫂子倒不大说话呢,老太太也是和凤姐姐的一样看待。若是单是会说话的可疼,这些姊妹里头也只是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薛姨妈听说,忙笑道:“这话是老太太说偏了。”王夫人忙又笑道:“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这倒不是假话。”宝玉勾着贾母原为赞林黛玉的,不想反赞起宝钗来,倒也意出望外,便看着宝钗一笑。宝钗早扭过头去和袭人说话去了。
这里提到的自家四个女孩分别指:迎春,黛玉,探春,惜春。
这里贾母当着薛姨妈的面夸薛宝钗,很容易让人误会为客套话,其实不然。
稍稍放下偏见,薛宝钗其实是古代文化语境下的近完美女性。
模样好,才气高,知进退,明得失,见识广,聊得来阳春白雪,背得出下里戏文。
首先要排除元春,一方面元春已入宫,算外嫁人,另一方面元春是贵妃,贾母不可能拿她与宝钗比,这样对元春不尊重。
既然指女孩儿,肯定未出嫁,贾府只有三个姑娘,另一个就是长住的黛玉了;明面上贾母在称赞宝钗,实际上是把宝钗当外人,宝钗就是口里“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比不上自家的宝贝疙瘩!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抄捡大观园一节,宝钗是客,是外人,所以不能查,黛玉是自家人,可以查。宝钗一直想融入贾府,王夫人让宝钗有了协理大观园的权利,可终究是外人,所以抄捡事件之后宝钗马上搬离了大观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