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写得很清楚啊 @水波漂漂
七月 奉圣旨,袁崇焕暮气难鼓,物议滋至,已准其引疾求去。
历史上爆发宁锦之战后,袁崇焕率大军在宁远畏缩不敢救锦州,只敢向皇帝求援。
袁崇焕求援信不停,皇帝还安抚他说天热后金不能持久希望他稍安勿躁。内地被催得慌里慌张调兵遣将几天,不得不让被袁崇焕排挤到山海关的满桂率军驰援。
等满桂一万大军到了袁崇焕又扣留了他们,只许满桂带着四千(一半还是关宁军,估计是想假如满桂驰援锦州赢了还能抢夺一些功劳),结果满桂军队没过塔山就回来了。一来一去,就拖延了二十四天,后金军队因天热撤退。
后金军队撤去后,朝臣纷纷弹劾他畏敌如虎,暮气难鼓,甚至还认为宁锦之战+丁卯胡乱+铁山之败都是袁崇焕议和导致的。
天启皇帝之前要追究他的责任也被袁崇焕忽悠说什么四城既成百万之奴岂敢飞跃之类的,暂且饶过他了。
后金军队一到,大凌河城立马陷落,袁崇焕畏缩不出。天启觉得自己被骗,也对袁崇焕的表现非常不满意。
袁崇焕因此惴惴不安,于是称病辞职,皇帝也就没有继续追究他的责任,允许他告病辞职回乡去了。
“七月 奉圣旨,袁崇焕暮气难鼓,物议滋至,已准其引疾求去”
因为暮气难鼓的原因自己辞职的。
看很多人在说袁崇焕两次击退后金大军,我就很费解,宁远之战他毕竟在城里,功劳有他一份。宁锦之战,感觉他坑人比较多。
倘城不完而敌至,势必撤还,是弃垂成功也。故乘敌有事江东,姑以和之说缓之。敌知,则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矣。
在宁锦之战前,卖队友,拒不救援东江和朝鲜,和后金和谈来修城,向皇帝吹牛说固若金汤,被天启逼着派出去9000军队,然后军队去三岔河转了一圈就回来了,被王在晋批评为纸上之兵。
辽抚援鲜,布置极其可观,乃官兵望河而止,此真为纸上之兵也!辽兵果可用耶?
当时后金后方空虚,而明朝错失大好机会。
辛巳太宗时以城中兵少欲张兵威,亲率贝勒等巡边,故驻跸辽河岸 。天启七年。五月三日(农历3月18)《皇清开国方略》
天聪元年正月初八日,命贝勒阿敏、济乐哈郎台吉、阿济格台吉、林度台吉、岳托台吉及硕托台吉,率大军往征驻朝鲜明将毛文龙。是日,遗方吉纳、温塔希致书大明宁远都堂袁崇焕曰:“满洲国汗致书袁大人:我两国所以构兵者。。。。
岳托遂曰:“我等应在此完结此事。惟汗与二贝勒留家兵少。蒙古与明,皆为我敌矣设若有警,难应付也。况我军中俘获甚多,恐难收回。宜令朝鲜王盟誓,即可。。
十四日,抵渖阳。彼时,城中兵少,汗率诸贝勒出边,沿辽河驻营。以张扬兵威。并纵国中马匹,尽收於青草。库尔禅至汗前,以朝鲜消息奏闻。。
牧国中马群于青草,以作疑兵(满文老档)
皇太极打完朝鲜和东江,发动宁锦之战。
这个时候袁崇焕就忘了刚说没多久的固若金汤了,说是救不了锦州,只能自己守宁远。
甲申辽东巡抚袁崇焕题奴围锦州甚严关外精兵尽在前锋今为贼拦断两处夷以累胜之势而我积弱之余十年以来站立不定者今仅能办一守字责之赴战力所未能且宁远四城为山海藩篱若宁远不固则山海必震此天下安危所系故不敢撤四城之守卒而远救
满桂带了一万援军过来救援锦州。被他扣掉8000,再从关宁军选出2000,凑成4000让满桂他们去救援锦州,或许可以成功
总兵满桂统关兵一万到亦非当夷者今于万中选二千关外选二千共四千为奇兵令尤世禄祖大寿督兵抄道而东阑出敌后击之此行决一死战或可淂志
后金没打过来的时候还宣称固若金汤的锦州,后金打过来后突然就必破了呢,这锦州的城墙是突然风化了吗?这才几天啊。
彼分番迭攻而我兵战不可透则锦为必破
锦州被攻破后就是宁远了,,可能太着急了,都要代替皇帝下命令了:乞敕下该部锦州作何救援宁城作何帮贴山海作何高坚钱粮作何贮备令一一议覆。这段话,帮皇帝都把话说完了。
又以困锦者困宁虽城守素备而食乏援绝则预为宁远山海援者非蓟门三协与宣大两镇乎但有兵必有饷行粮断不可已乞敕下该部锦州作何救援宁城作何帮贴山海作何高坚钱粮作何贮备令一一议覆
反正就是快派人来救我,把蓟州宣府的人都叫过来。
万一锦不存而宁必受兵此剥肤大患在急调蓟宣之兵于山海待援又须速给行粮粮备而行方速兵法宜静变起宜尝除遣将调兵之外更无别法
突然想要带着军队发动自杀性攻击,拼着全灭也要击败后金?
敕关臣梁梦环为监军往来催督连营而马步并进决一死战以达锦州又合锦之兵马奋击令夷匹马不还□□弃此三万五千人以殉敌则敌无不克至制胜
和他一起给魏忠贤建祠的阎鸣泰都看不下去了:你不要把朝廷的几万军队就这样打水漂啊。
癸巳总督蓟辽兵部尚书阎鸣泰奏臣见宁抚云□□弃此三万五千人以殉敌且请自行劲后嗟嗟此何等事而可付之一弃哉
兵部说,怕你白白死了也解不了锦州之围,重点不要带着三万多的兵马去送死,都是钱啊。
○兵部覆议抚臣之奇著也寔险著也以不□□弃死而围不可角□羊也督臣之正著也亦稳著也恐徒拚死而围终不可角羊
锦州靠着赵率教等几人守了下来。。。没有和袁崇焕说的一样,锦州必破。
最终,天启看在袁崇焕苦劳的面子上,不予追究,让他体面的下台。
袁崇焕谈款一节所误不小朕不加谴责尚著叙赉分明念久在危疆姑使相准耳恩典出自朝廷霍维华何得移荫市德好生不谙事体。——天启实录
所以袁崇焕不是被罢免,而是自己辞去。而这是天启看在他的苦劳的面子上让他体面的走人,如果不是这样,后果更加严重,天启可能会降罪。
宁锦之战我在这里(Lu2:袁崇焕来讲宁锦之战)说得很详细了,既然被邀请了就再简单概括一下吧。
战前先吹个大牛:
险设而事备,以六万守四城,奴即百万,何敢飞越?从此且耕且筑且前,夷来我坐而胜,夷不来彼坐而困,前后四年便可制胜。
记住这里,“六万守四城,奴即百万,何敢飞越”,可没说要援军啊。
且宁远四城为山海藩篱,若宁远不固,则山海必震,此天下安危所系,故不敢撤四城之守卒而远救,只发奇兵逼之。
方募死士二百人,令其直冲夷营,如杨素用寡法,今已深入,未卜存亡。
又募川浙死卒带铳炮,夜警其营。
又令傅以昭舟师东出而抄其后。
且令王喇嘛谕虎酋领赏夷使贵英恰率拱兔、乃蛮各家从北入援,无所不用其力。
皇帝让支援锦州,袁崇焕说宁远的兵不能动,我派出了“奇兵”。
哪些“奇兵”呢?
二百死士去冲敌营了,现在不知死活;
找些川浙兵晚上去铳炮吓唬后金军;
水师去抄他们后路了(并没有上岸作战的记录,估计没有下船);
最后我还叫了蒙古人来帮忙(一个人也没来)。
这四路“奇兵”能救锦州吗?袁崇焕也知道救不了,所以玩命呼叫皇帝救命:
若彼分番迭攻,而我兵战不可透,则[锦为必破]。又以困锦者困宁,虽城守素备,而食乏援绝。
则预为宁远、山海援者,非蓟门三协与宣大两镇乎?但有兵必有饷,行粮断不可已。
到这里蓟门三协与宣大两镇成了宁远的后备援军,前面说的“六万守四城,奴即百万,何敢飞越”那是统统忘了个干净。
明朝总共九边九镇,敢情这三镇兵马都是给你袁崇焕预备的援军呗?
要援军也就算了,满桂从山海关去支援锦州的援军(当时宁远没有战事)竟然也被克扣。
适内臣孙茂霖、总兵满桂统关兵一万到,亦非当夷者。今于万中选二千,关外选二千,共四千为奇兵,令尤世禄、祖大寿督兵抄道而东,阑出敌后击之。
满桂带一万山海关的援兵到了,被袁崇焕偷梁换柱扣下八千,用两千宁远兵充数。
好歹满桂也是一员猛将,八千手下就顶你宁远二千兵?而且宁远此时都没有战事,扣八千援兵做什么?
说“暮气”都是客气的了,这是战前胡吹大气,战时畏敌如虎!
真的不是阉党陷害,袁崇焕半年前修生祠就已经投向阉党了,临走的时候铁杆阉党霍维华还在使劲给袁崇焕说好话——不过事情干得实在太拉胯,皇帝那关过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