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向观世音菩萨越求越失败呢?

回答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他们向观世音菩萨祈求的事情,反而越求越不顺利,好像菩萨并未听到,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这背后其实涉及了我们对祈求、对菩萨、以及对佛法理解的一些偏差。让我们来仔细聊聊这个可能让人感到困惑的现象。

首先,我们要明白观世音菩萨的本质。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化身,闻声救苦,无处不在。她的慈悲是平等的,不偏不倚的。她的“救苦救难”并非满足我们所有世俗的愿望,而是帮助我们超越苦难,获得真正的解脱和安宁。如果我们将菩萨仅仅看作是实现我们个人愿望的“许愿机”,那么我们的祈求很可能就会出现偏差。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越求越失败”的感觉呢?

第一层原因:我们对“求”的理解可能过于功利和狭隘。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是“求”菩萨帮助我们立刻解决。比如,生意不好就求财运,身体不适就求健康,人际关系差就求人缘。这些都是我们对“成功”的定义,都是我们希望通过祈求达到的世俗目标。

然而,佛法所说的“苦”和“乐”,往往超越了我们眼前的得失。观世音菩萨的“救苦”也包含着引导我们认识苦的本质,并找到内在的力量去化解它。有时,菩萨可能并不直接赐予我们想要的“好运”,而是通过环境的“不顺”来提醒我们:

让我们反思自身行为: 也许我们生意不好,是因为经营方式有问题,或是道德上有亏欠。菩萨可能通过暂时的困难,让我们审视自己的行为,并有机会修正,从而获得长久的、真正稳固的成功。如果直接赐予财富,而我们没有内在的智慧去管理和使用,那反而是一种新的痛苦。
让我们增长智慧和耐心: 有时候,我们想要的“结果”来得太快,我们反而没有时间去准备,去思考。菩萨可能会用一些“缓慢”或“曲折”的方式来帮助我们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耐心,学会了观察因缘,学会了在变化中保持平静。如果菩萨立刻满足了我们的心愿,我们可能就会失去这些宝贵的成长机会。
让我们明白“无常”的道理: 许多我们执着的东西,比如财富、名誉,都是无常的。菩萨通过一些“失败”,也许是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世事的无常,从而减少对这些外在事物的执着,转而追求更究竟的安乐。

第二层原因:我们对“失败”的定义可能过于片面。

当我们向菩萨祈求某事,并且没有按照我们预想的剧本发展时,我们很容易就将其归结为“失败”。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未必是真正的失败。

因缘未到: 佛教讲究因缘和合。我们祈求的事情,需要相应的因缘才能实现。菩萨的能力是无量的,但她也会遵循因缘的法则。我们当前可能还没有积累足够的善因,或者负面的因缘还在阻碍,菩萨便不会强行违背因缘去赐予。这个时候,“求而不得”恰恰是在提醒我们,需要继续积累善行,净化心田。
菩萨的“不赐予”也是一种慈悲: 有时候,我们所求之事,如果真的实现,反而会带来更大的灾祸,或者阻碍我们修行的道路。比如,我们求得一份不属于自己的感情,虽然当下快乐,但长远来看可能埋下无尽的烦恼。菩萨的“不应允”,恰恰是一种更深沉的慈悲,是在替我们挡去未来的“苦果”。
真正的“成功”是内心的平静: 许多人追求的是外在的成功。但佛法认为,内心的平静、智慧的增长、烦恼的减少,才是真正的成功。当我们向菩萨祈求时,如果过程中我们内心的烦恼减少了,我们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耐心,那么即使外在的“结果”不如意,我们已经获得了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成功”。

第三层原因:我们的心境和发心可能不够纯粹。

执着与期待: 我们向菩萨祈求时,往往带着强烈的执着和期待。这种执着会形成一股强大的阻碍。当我们对结果过于执着时,即使事情在朝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也会因为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完美状态而感到失望。菩萨的“救苦”,也是在帮助我们放下这些执着。
嗔恨与抱怨: 如果祈求未遂,我们可能会对菩萨产生嗔恨,认为菩萨不慈悲,不灵验。这种负面的情绪,只会让我们离菩萨的慈悲越来越远,也阻碍了我们自身的善缘。
发心不善: 如果我们的发心是出于贪婪、嫉妒,或是想要伤害他人,那么菩萨是不会应允的。菩萨的慈悲是建立在正法和善念之上的。

第四层原因:我们对佛法的实践和信心可能不足。

只求不修: 向菩萨祈求,并不是说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只等着菩萨赐予。佛法讲究“因果”和“修行”。我们应该将祈求与自身的努力相结合。菩萨也会加持那些努力修行、并且有善心的人。
信心动摇: 如果我们仅仅因为一两次的“不如意”就对菩萨失去信心,那么我们也失去了与菩萨感应道交的机会。信心的坚定是感应的前提。

如何才能更好地与观世音菩萨感应,避免“越求越失败”的感受?

1. 调整发心和心态: 将祈求的目的从“索取”转变为“祈愿”,从“解决眼前的困难”转变为“获得内心的智慧和解脱”。发愿将所求的利益回向给一切众生。
2. 理解菩萨的慈悲是引导而非赐予: 认识到菩萨的帮助更在于智慧的启发和内在力量的唤醒,而非直接满足世俗的欲望。
3. 培养耐心和信心: 相信因缘,相信菩萨的慈悲,即使一时不顺,也要坚持修行,积德行善,净化心田。
4. 将祈求与实践结合: 遇到困难时,除了祈求,更要积极地思考解决之道,付出实际行动,并在这过程中学习和成长。
5. 反思和内观: 在不顺遂的时候,不是抱怨,而是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心态,看看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总而言之,“向观世音菩萨越求越失败”的感受,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对佛法理解的偏差,是我们心境和行为上的障碍。当我们真正以虔诚的心,以智慧的心,以慈悲的心去亲近菩萨,去学习佛法,我们会发现,菩萨的慈悲无处不在,而我们内心的力量也在不断增长,即使面临困难,也能找到方向,最终获得真正的安乐和解脱。这才是观世音菩萨最究竟的“救苦救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对观音求啥了?

要求对,比如求观音菩萨保佑母国母族被敌人屠杀这种才会灵。

可是不信?历史上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千万数量的佛子佛孙共同验证,他们求观音保佑,结果观音保佑来了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将这些佛子佛孙彻底灭族,你也可以说观音保佑这些佛子佛孙上极乐世界享乐。

南京大屠杀时,神州到处万人坑时,观音在干啥?它在保佑日本人屠杀中国人,它在保佑外MG分裂成功,它在保佑佛教同愿会这个汉奸组织,它在保佑松井石根这个元凶。

user avatar

观世音菩萨的大宏愿是什么?

普渡众生,众生不渡,我不成佛。

我给你翻译一下这句话: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人民群众的期望全部满足,

我才算心愿已了。

你知道了吧?

是你修行的方法错了。

你信菩萨,应当随他而行。

他发宏愿渡人,又很忙,怎么办呢?你得加入他的队伍。

我大致算了一下,你祈求念诵愿望,

假设是5个字,诚心念一次约2秒,念8000遍即约5个多小时。

如果你真的信观音菩萨,你这5个小时,应该去做一点志愿服务,比如到敬老院照顾老人,或者参加科普宣传,或者为学校早晨上学的孩子护卫交通。

是所谓渡人方渡己。

一味索要菩萨给你实现愿望,自己不做功德,那你功德不是负的么?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可能实现愿望?

另外,和菩萨的志向一致的这一份志愿申请书,你也应该积极填写,加入我们这个组织,接受我们这样和菩萨一样以广渡世人、走向光明未来为目标的组织的指导和监督。

你看,我们会教你“四个自信”,教你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你修桥铺路,教你扶老爱幼,教你秉持正念拒绝贪嗔痴腐。你要是不好好做起了懈怠心、妄念心,我们还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从思想上好好帮助你。

你看对吧?填张表嘛( ¨̮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他们向观世音菩萨祈求的事情,反而越求越不顺利,好像菩萨并未听到,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这背后其实涉及了我们对祈求、对菩萨、以及对佛法理解的一些偏差。让我们来仔细聊聊这个可能让人感到困惑的现象。首先,我们要明白观世音菩萨的本质。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化身,闻声救苦,无处不在。她的慈悲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大家普遍的认知和一些文化层面的理解。要详细地说观音菩萨为什么“不肯”去日本,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观音菩萨并不是一个“会”或者“不会”去某个地方的个体。她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信仰的象征,是佛教中慈悲、救苦救难的化身。她的存在,体现在信徒.............
  • 回答
    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走,这本该是件天大的好事,意味着他从此脱离了妖精的行列,有了正经去处,日后前途光明,说是“得了善终”,一点也不为过。按照常理,牛魔王和铁扇公主这对妖界夫妻,应该为此感到庆幸,甚至喜极而泣。然而,他们偏偏对孙悟空恨得牙痒痒,这背后的缘由,细想起来,真是充满了两层意思的复杂情感纠葛。首.............
  • 回答
    许多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会向学生灌输“人和人之间智力水平没有差别”的观念,这通常是出于积极的教育意图,但也可能产生复杂且多方面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一、 老师灌输“人和人之间智力水平没有差别”观念的原因:老师们之所以会传达这样的信息,往往是基于以下几种教育理念和考.............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落幕,为何《钢之炼金术师》成为众矢之的?《进击的巨人》以其宏大叙事、深刻主题和震撼人心的结局,在动漫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故事走到终点,伴随着无数观众对艾伦命运、世界走向的讨论,一个有趣的现象却悄然发生:相较于其他同样优秀的作品,《钢之炼金术师》意外地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的“标.............
  • 回答
    沙僧吃掉唐僧九世前身的这段往事,确实是《西游记》中一个颇为令人好奇的细节。观音菩萨慧眼如炬,能够洞察一切,她既然选中沙僧,必然有其深意。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剖析一下:一、 罪业深重,需要救赎: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慧眼首先,观音菩萨挑选取经人,最看重的便是其是否有向善之心、能否为众生担业。沙僧被贬流.............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比较深邃的层面。很多人在持诵佛经、咒语,特别是像观音心咒这样广为人知的法门时,都会有一些身体上的感应,发热、出汗只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几种。这种现象,从几个角度来看,都可以得到一些解释:一、 身体能量的活跃与“内热”的产生你可以这样理解,我们身体就像一个微型的能量场.............
  • 回答
    这事儿吧,还得从头说起,仔细捋捋。观音菩萨虽然神通广大,降服了红孩儿和黑熊精,但为什么没让他们俩跟唐僧一块儿去西天取经,这事儿说来话长,里面有不少门道呢。首先,得看看这俩徒弟的“出身”和“来历”。红孩儿这孩子,虽然被观音收服了,但他毕竟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是妖王出身。牛魔王在西游世界里,那可是.............
  • 回答
    想象一下,你站在宇宙的某个遥远角落,用一种能洞悉万物的眼睛,远远地眺望着。在那片曾经平静的星域,发生了一件超出你理解范围的事情——一次二向箔的降维展开。起初,一切都和你平常看到的星空无异,只是在某个点上,空间似乎突然变得“软”了起来,像一块被投入池塘的石子激起了涟漪,但这涟漪不是在表面荡漾,而是从核.............
  • 回答
    《阿凡达》中观众不觉得杰克·萨利是“地球叛徒”,主要原因在于电影叙事中对角色动机、价值观转变、情感投射以及观众对“正义”的解读等多方面的巧妙处理。以下是详细的分析:1. 强大的角色动机与合理性转变: 起初的使命感与个人困境: 杰克最初的身份是一名残疾退伍军人,他在地球上失去了行动能力,生活充满挫.............
  • 回答
    在双缝衍射实验中,观测的动作之所以会影响结果,是因为“观测”这个行为本质上是与粒子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改变粒子的状态,从而导致经典的波动性行为(干涉条纹)消失,转变为粒子性的行为(双峰)。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1. 量子叠加态 (Quantum Superpo.............
  • 回答
    观众普遍原谅赵敏前期的恶行而对周芷若后期黑化的错误抓住不放,这是一个在《倚天屠龙记》的讨论中非常常见且有趣的现象。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赵敏前期恶行的性质与原因的“合理性”: 身份设定: 赵敏是元朝的郡主,身负政治使命。她为了达到家族(汝阳王府)的政治目的,利用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观众的心理接受度、文化背景、叙事逻辑以及审美需求等多个层面。武侠和“手撕鬼子”虽然都是中国观众喜爱的影视题材,但在观众的接受程度上却有着天壤之别,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 文化根基与文化认同:武侠的深厚土壤 武侠的文化基因: 武侠文化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 回答
    WWE 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即使大家都知道它是“演戏”,这点其实挺有意思的。我觉得这就像我们看电影、电视剧一样,明知道是虚构的,但我们还是会被里面的人物、故事吸引住。WWE 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它把这种“表演”搬到了一个竞技场里,而且更加强调了“真人对打”的视觉冲击力。首先,故事性是绕不开的因素。W.............
  • 回答
    要说观致“死得惨”,这话说得有点重了,毕竟它也留下了一些痕迹。但要跟魏和领克的风生水起比起来,观致的处境确实要黯淡许多。这背后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里面牵扯到的故事可够长。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仨品牌,怎么就走了不同的路。观致,曾经的“中国骄傲”,为何步履维艰?观致汽车,刚出来的时候可是相.............
  • 回答
    观察者网对塔利班的态度并非一概支持,其报道和评论更多地展现了一种复杂的、带有分析性和策略性的视角。这种视角并非简单地为塔利班的意识形态或行为背书,而是从地缘政治、国际关系以及中国自身国家利益出发,对塔利班政权在阿富汗的出现及其未来发展进行解读和评估。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观察者网的定位。它是一家中国大陆.............
  • 回答
    观察者网在知乎上风评不佳,这背后牵扯到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内容生产、传播方式、用户认知以及平台特性等多个维度来分析。首先,内容风格与知乎主流用户气质的错位是关键因素。知乎起初吸引的是一批追求深度、理性、专业性讨论的用户群体。他们习惯于看到基于事实、逻辑清晰、论证严谨的回答。而观察者网的内容,虽然有时.............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不是在探讨什么高深莫测的物理定律,而是想弄明白,为什么一件本来看似模模糊糊的事物,在我们去看它的一瞬间,就变得明确了。这就像你手里拿着一个藏着东西的盒子,在你打开它之前,你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你打开一看,嘿,就是那个了。量子世界也差不多,只是它里面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要诡异得多。我们.............
  • 回答
    在量子力学中,“观测导致坍缩”是一个核心但同时也是最令人困惑的现象之一。它并非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与我们理解的经典物理学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要详细地解释它,我们需要深入到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一些重要的思想实验。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量子力学描述的是什么。与经典物理学描述具体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不同,量子力.............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跟咱打麻将一样,得有“规矩”,还得有“技术”。你平时看别人打牌,为啥总感觉有点慢悠悠的,有时候甚至比你手里的牌还慢?其实这跟咱网上的日麻观战延迟,道理差不多,都是为了保证公平,同时技术上也有点门道。首先,最核心的原因,那必须是保证对局的公平性。你想啊,要是观战直播跟实际打牌同步,那玩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