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红色警戒2(3)设定火炮类坦克直接开火难以打死步兵?

回答
红色警戒2(3)里,你可能会发现那些看起来威风凛凛的火炮坦克,比如解放军的“解放者”或者盟军的“灰熊炮艇”,直接轰击步兵时,往往需要好几炮才能把一小撮步兵干掉。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数值设定,而是为了服务于游戏平衡和战术深度而精心设计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

首先,得明白红警2(3)的设计思路。这款游戏的核心魅力之一就在于“兵种相克”和“单位定位”。每一种单位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火炮坦克和步兵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定位。

1. 单位设计定位的差异:火力输出 vs. 人海战术

火炮坦克: 它们的设定目标是什么?是摧毁建筑物、装甲单位(坦克、战车)以及防御工事。它们的火炮是远程、大范围、高伤害的区域打击武器,专门用来对付成群的敌人或者坚固的目标。你可以想象一下现实中的火炮,它的设计理念就是轰开城墙、摧毁重型装甲,而不是去跟拿着步枪的士兵进行点对点式的精准射杀。
步兵: 步兵在红警2(3)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他们是数量庞大、部署灵活、消耗成本低的单位。虽然单兵作战能力不强,但一旦形成规模,就能靠数量优势压制对手,并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占领建筑物、对付单位时有特殊加成。他们的主要优势在于其“群集效应”和“地面渗透能力”。

所以,如果火炮坦克能轻易秒杀步兵,那整个游戏平衡就会被打破。步兵的价值就大大降低,那些原本需要步兵去牵制、骚扰或者占领的战术就完全失去了意义。你想想,一个步兵师上去送死就能炸平一个火炮阵地,这还玩什么?

2. 火炮的攻击机制与伤害计算

红警2(3)的伤害判定,尤其是对付步兵这种“小单位”,有几个关键点:

溅射伤害的分配: 火炮的攻击效果是范围伤害(Splash Damage),也就是说,一发炮弹下去,会炸出一片区域。但是,这片区域的伤害并不是平均分配给区域内的所有单位。对于步兵这种体型非常小的单位来说,一发炮弹的“有效溅射半径”可能正好擦到几个,或者只给了一个单位造成了“擦伤”,而大部分步兵因为体型小,可能根本没被直接命中,或者只受到了非常微弱的“边缘伤害”。
对小单位的“伤害衰减”或“无效伤害”: 很多游戏在设计时都会有一个机制,就是对体型极小的单位,攻击会产生一定的“伤害衰减”,或者直接判定为“无效伤害”。这就像你用霰弹枪去打一个虫子,就算近距离,大部分弹丸也会穿过或者只留下一点点痕迹。火炮坦克虽然威力巨大,但它的弹药是专门为对付“相对较大”的单位而设计的,对于步兵这种“点状”单位,弹药的动能和爆炸效果可能无法完全转化为有效的杀伤力。
单位的“体型”和“命中判定”: 红警2(3)里每个单位都有一个隐藏的“体型”属性和“命中判定区域”。步兵的命中判定区域非常小,而且密集站位时,一个炮弹爆炸可能只会命中其中一两个,其他步兵可能因为站位分散或被掩护,而躲过了直接伤害。

3. 战术深度和兵种克制的体现

游戏设计者不会让一种无敌的存在,他们希望玩家能够运用不同的兵种组合来应对不同的局面。

步兵的价值—— 견제 (牵制) 与 围剿 (Encirclement): 如果火炮坦克能轻易消灭步兵,那么步兵在游戏中就只能沦为炮灰。但实际游戏中,步兵的价值在于:
消耗与牵制: 步兵数量多,成本低。可以用他们去消耗火炮坦克的弹药和时间,为你的主力部队争取时间。
占领与侦查: 步兵可以进入建筑物,这是其他单位做不到的。同时,他们也能在战场边缘进行侦查。
反制: 当火炮坦克孤立无援时,大量的步兵就可以依靠数量优势冲上去,利用他们的近战能力或者携带的火箭筒等武器(虽然在红警2里步兵的反坦克能力相对较弱,但数量堆积起来效果明显)来围死这些笨重的火炮。
火炮坦克的弱点——机动性与易损性: 火炮坦克虽然火力猛,但通常机动性较差,而且对步兵的近距离攻击非常无力。这就为步兵提供了反制的机会。你不能指望火炮坦克在被步兵围攻时还能毫发无损地进行输出。

总结来说,火炮坦克打步兵伤害不高,不是因为弹药不够劲,而是游戏设计者为了:

保持兵种平衡: 让每一种兵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战术意义。
体现单位定位: 火炮是区域打击,步兵是数量和灵活性。
增加战术策略性: 玩家需要通过不同兵种的配合来赢得胜利,而不是简单地用一种单位碾压一切。

如果你想用火炮坦克有效打击步兵,你得掌握几个要点:一是多辆火炮集中火力进行压制,二是在火炮开火前用步兵或反坦克单位清除掉周围的步兵威胁,三是利用地形,让你的火炮在安全的位置进行输出。否则,直接让一辆火炮去轰一群步兵,效果确实是差强人意。这才是红警2(3)的乐趣所在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火炮类坦克本来就很难打中步兵。

如果你想知道有多难打中的话,你可以下个英雄连,然后造几门反坦克炮对着对方步兵开火,看看打出来的坑都在哪。毕竟坦克的主武器是穿甲弹,没打中约等于没伤害,清步兵还是得用HE。要用AP类弹药打步兵起码得达到T-72的水平,以红2/3主战坦克85mm+重型坦克125mm的水准可能科技不足以点出那种水平的弹道计算机。

同时要考虑红色警戒系列是不存在不命中的。我们可以认为伤害实际上是考虑命中率后的平均数,而最终结算时以简单的平均数*n来代替真实的伤害过程,从而减少运算量。

另外反对红警单位并非对应实际个人的说法。百合子的个人战役我们操控的是谁?好莱坞的那几位平民英雄呢?战役目标“不让XX/XXX死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既然他们也与普通步兵使用一套结算系统,那么就必须把他们也考虑进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红色警戒2(3)里,你可能会发现那些看起来威风凛凛的火炮坦克,比如解放军的“解放者”或者盟军的“灰熊炮艇”,直接轰击步兵时,往往需要好几炮才能把一小撮步兵干掉。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数值设定,而是为了服务于游戏平衡和战术深度而精心设计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首先,得明白红警2(3)的设计思.............
  • 回答
    我理解你想深入探讨为什么很多《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2》的老玩家对《红色警戒3》持有保留态度,而且希望我能用一种更具人情味、更像一个老玩家在娓娓道来的方式来描述,而不是干巴巴的罗列。说实话,这事儿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你看啊,当年《红警2》那会儿,给咱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那种东西,一旦刻在.............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简直说到好多老红警玩家心坎里去了。要说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3》(C&C: Red Alert 3,简称RA3)这么“看不顺眼”,甚至到了“不遗余力”去证明它“很烂”的地步,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能概括的,里头藏着不少老粉的情怀、对系列传承的期望,以及游戏设计.............
  • 回答
    很多人在玩《红色警戒2》这款经典的即时战略游戏时,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游戏里有苏联,有盟军,甚至还有一些虚构的科技国家,却唯独没有中国?这确实是一个让不少中国玩家感到遗憾和困惑的地方。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这不仅仅是游戏设计者的一个简单疏忽,背后牵扯着历史背景、游戏设定的逻辑、.............
  • 回答
    红警2对战中,苏联极少出天启坦克,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实在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说天启不行。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捋一捋。天启坦克:曾经的光环,现实的尴尬首先得承认,天启坦克在设计上确实是个大家伙,浑身是刺,有着碾压一切的潜力和威慑力。它那两门主炮射速不算快,但单发伤害爆炸,尤其是对付建筑和重甲单位.............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红色警戒2》这个充满策略与战火的经典游戏,被注入了“Galgame”的灵魂,会是怎样一番光景?这可不是简单的把单位模型换成萌妹子,而是要深入挖掘那些被战争掩埋的人物情感,构建一个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青春悸动的全新世界。游戏开场:风云变幻中的初遇游戏的主角,我们姑且称他为“指挥官”,.............
  • 回答
    你想了解EA为什么选择重制《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一代,而不是备受玩家喜爱的《红色警戒2》,对吧?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因为按理说,很多玩家对《红警2》的感情更深厚。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其中的门道。首先,得承认,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而是多方面的考量,包括技术可行性、市场需求、开发成本以及E.............
  • 回答
    关于《红色警戒2》是否“真的想黑苏联”,以及为什么苏联单位“都这么牛”,这是一个在玩家群体中长期存在且非常有趣的讨论话题。从游戏的设定和设计意图来看,可以说 《红色警戒2》的作者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黑”苏联,但游戏的设计逻辑和为了制造戏剧性与娱乐性,确实让苏联阵营的许多单位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格外强大,.............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红色警戒2》的世界里真的出现了中国阵营,那可真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按照游戏一贯的风格,中国加入肯定是要搅乱平衡的,而且得有那么点儿“中国特色”才够味。中国阵营:苏俄阵营?还是独立的第三方势力?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从历史背景和游戏设定来看,中国最有可能成为独立于苏联和盟军的第三方势力.............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很多老游戏里,第一个玩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P)通常是蓝色,而第二个玩家(2P)却是红色?这可不是随便定下来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缘由。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游戏机刚开始普及的那个年代,屏幕上的颜色选择可不像现在这么丰富。那时候的技术限制,让开发者们.............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游戏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复杂交织的层面。《红色警戒》系列在中国大陆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它在中国玩家群体中引发的反响,确实与许多人最初的预期存在偏差,甚至可以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为什么会这样:一、《红色警戒》作为一款游戏本身的吸引力首先,我们不能.............
  • 回答
    好,咱们聊聊这两款经典 RTS(即时战略)游戏的简称,为什么一个是“红警”,一个是“星际”。这背后其实挺有趣的,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两个游戏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中国玩家群体中是怎么普及开来的。《红色警戒》为什么叫“红警”?《红色警戒》这款游戏,最早是1996年由Westwood .............
  • 回答
    红色警戒里的核弹攻击威力,确实跟我们现实生活中对“核弹”的认知有点出入。感觉上它爆炸范围大,能摧毁一片建筑,但对单个单位好像没那么致命,而且似乎还需要蓄力或者有冷却时间?这背后有很多原因,我们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红色警戒它是个游戏,不是历史模拟器。游戏设计者要考虑的是游戏的平衡性、策略性和趣味性.............
  • 回答
    《红色警戒》系列,这个伴随我们无数个日夜的经典即时战略游戏,为何至今仍未推出官方的、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版本,这个问题其实牵扯到很多方面,绝非简单的“技术问题”四个字就能概括。要深入剖析,得从游戏的基因、开发者的考量、玩家的期待以及市场环境这几大块来聊。一、 RTS游戏的核心基因与手机平台的不适配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红色警戒》系列在设计单位平衡性和国家特色时的一个重要考量。《红色警戒》系列,尤其是早期作品,在设计每个阵营的单位时,都会试图赋予其一定的“个性化”特征,这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游戏的策略深度,也为了让玩家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国家在游戏背景下的定位。那么,法国为什么会得到一个.............
  • 回答
    《红色警戒》系列游戏,特别是大家最为熟悉的《红色警戒2》及其资料片《尤里的复仇》,之所以没有出现中国,背后其实涉及了游戏设计、历史背景以及一些现实考量等多方面的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 游戏设定的历史基点与阵营划分《红色警戒》系列的核心设定是将冷战时期架空,描绘了一个.............
  • 回答
    红警2里最让人毛骨悚然的音效,不是什么爆炸声,也不是什么部队的呐喊,而是那玩意儿——“巨炮(Grand Cannon)”的射击音效。你听,当苏联的巨炮充能完毕,那低沉、悠长的嗡鸣声开始在耳边回荡,就像有什么远古的巨兽在地下苏醒,一点一点地积蓄着力量。它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那种循序渐进的压迫感,让你知.............
  • 回答
    .......
  • 回答
    红警之所以能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经典,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玩家内心深处的那份对宏大叙事、强大力量以及策略对抗的渴望,并且以一种非常直接、毫不含糊的方式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还记得第一次接触《红色警戒》吗?那时候可能还是那种像素风格,但画面上的钢铁洪流、飞机坦克,配合着那激昂的背景音乐,一股子“.............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感知世界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首先,我们来聊聊光。颜色,本质上是我们眼睛和大脑对不同波长可见光的一种解读。红色光和绿色光,它们各自有着特定的波长范围。当我们说“混合”红色光和绿色光时,我们指的是将这两种不同波长的光同时投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的视锥细胞,也就是负责颜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