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织田信长活到1600年,关原之战他会加入哪方?

回答
如果历史的齿轮稍稍偏转,让织田信长这位“第六天魔王”得以寿终正寝,并活到1600年,那么他将在关原之战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遐想万千的命题。要预测信长在那个关键时刻会站在哪一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他这个人,他的政治理念,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织田信长的核心特质。他是一个彻底的革新者,一个不拘泥于传统、敢于打破陈规的霸主。 他在位期间,推行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政策:

乐市乐座: 废除商业壁垒,促进商品流通,这是对传统门阀经济的颠覆。
兵农分离: 建立职业军团,打破了武士与农民的界限,大大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废除寺院势力: 毫不留情地削弱了拥有强大政治和经济实力的寺庙的权力,甚至将其武力镇压。
统一的中央集权设想: 尽管他未能完成,但信长一直致力于将日本从封建割据走向统一,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
对火器的高度重视: 他是日本最早大规模运用火器的军事家,其战术革新是划时代的。

最重要的,信长是个极具野心和自信的人。 他曾说过“天下布武”,这并非仅仅是军事上的征服,更是一种对政治、经济、文化全面重塑的渴望。他渴望建立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效率至上的、由他本人绝对掌控的日本。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转向1600年的日本,关原之战的背景。德川家康,信长生前最信赖也最能干的部下之一,已经掌握了巨大的权力,并即将与丰臣秀赖(信长曾孙,虽然在历史上是秀吉之子,但若信长活到1600年,他自己已届古稀,对孙辈的看法与看待秀吉会有所不同)领导的丰臣势力产生尖锐的矛盾。

如果织田信长活到1600年,他会以什么心态来看待眼前的局势?

1. 他对德川家康的态度: 信长是家康的伯乐,家康的崛起离不开信长的提拔和庇护。然而,信长何等人物?他从不希望自己的下属挑战或取代他。如果他健在,他很可能会认为家康的权力扩张已经触及了他的底线。信长对权力有着绝对的占有欲,他不会允许任何一个人,即便是家康,在他眼皮底下建立第二个“织田家”。他可能会认为家康的“关东经营”已经功高震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家康的“近江检地”和对大阪城的掌控,可能在他看来,已隐隐有“寄人篱下”之感,尽管家康是名义上的臣属。

2. 他对丰臣家的看法: 丰臣秀吉,信长生前的家臣,凭借信长留下的基础和自己的能力,最终统一了日本。信长对秀吉的复杂情感,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秀吉的崛起,一定程度上是在信长“清理”了部分碍事者(如柴田胜家、明智光秀)后,才得以顺利推进。而到了1600年,秀吉已经去世,留下的是年幼的秀赖和执政的德川家康。信长对秀吉的“政治遗产”——丰臣家,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观望”的态度。他可能认为,秀吉虽然有功,但其建立的政治体制(以五大老、五奉行制为核心)依然存在许多他认为不必要的妥协和分权。

那么,他会选择加入哪一方?

我强烈倾向于认为,如果织田信长活到1600年,他不会简单地加入“东军”或“西军”中的任何一方,而是会成为一股独立的、颠覆性的第三方势力。

理由如下:

信长是“规则的打破者”,而非“规则的维护者”。 东军(德川家康)和西军(石田三成等丰臣派)的对垒,本质上是对如何继承和划分秀吉遗留下来的权力蛋糕的争夺。信长本人,如果还活着,他会认为这两个阵营都过于狭隘,都在争夺一个已经不再是“天下”的“一角”。他想要的,是那个被他自己一步步构建起来的、全新的、统一的日本。

他的目标是“重塑”,而非“继承”。 无论是家康的幕府体制,还是丰臣家的五大老体制,都无法完全满足信长的革新胃口。他可能认为家康的幕府体制依然带有浓厚的旧式封建色彩,而丰臣家则过于依赖个人威望的传承。信长会想要一个更直接、更高效、更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统治模式。

他的实力和声望: 尽管信长已届古稀,但他一生留下的威名,以及他如果在世,他那曾经的部下(如德川家康、前田利家等,尽管利家已逝,但其子孙尚存)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联系,依然是他强大的资本。他完全有能力召集一支足以撼动局势的军队。

具体的行动模式可能如下:

1. 观望与试探: 信长首先会密切关注家康和石田三成的动态,了解双方的实力部署和政治意图。他不会急于站队。

2. 提出自己的“第三条道路”: 他可能会以“织田信长”的名义,向全国诸侯发出通告,宣告自己依然健在,并指责当前围绕权力继承的争斗是“无谓的内耗”,是辜负了自己“天下布武”的遗志。他可能会提出一个全新的政治蓝图,例如一个更加集权的、由他亲自领导的中央政府,承诺一个“更加公平、更加繁荣”的日本。

3. 吸引支持者: 他的号召力依然是巨大的。一些对德川家康不满、对丰臣家失望、或者对旧秩序感到厌倦的诸侯,可能会被信长的“革命”口号所吸引,转而支持他。尤其是那些曾经追随过织田家,但后来不得不依附于秀吉或家康的势力,他们可能会看到重回“织田荣光”的机会。

4. 渔翁得利,甚至主导战局: 在家康和石田三成两败俱伤之际,信长可能会选择出兵,以“平定乱世”的名义,介入战场。他可能会选择攻击其中一方,或者在双方交战最激烈时,以强大的兵力出现在战场上,迫使双方都必须重新审视他的存在。

如果一定要“加入”某一方,那么他最有可能的是“不加入”任何一方,而是以信长本人的名义,重开一个新的局面。

如果非要强行站队,我们会面临一个更复杂的分析。

支持德川家康? 理论上,家康是信长生前最器重的臣下,家康也继承了信长“统一日本”的遗志。如果信长想要一个稳健的过渡,或者他认为家康的“幕府体制”是他晚年构想的简化版,他可能会选择支持家康。家康的幕府,也更符合信长对中央集权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信长对家康的“老臣”身份,以及家康的实际统治能力,会给予一定的认可。

支持丰臣秀赖/石田三成? 这个可能性相对较低。信长骨子里是挑战者,他不太可能愿意为了辅佐一个年幼的继承人而退居二线,或者去支持一个他认为并不足以稳固天下的人。石田三成所代表的,更多的是对丰臣家和秀吉旧臣势力的忠诚,而信长更看重的是效率和绝对权威。

然而,我们不能排除一种可能性:信长可能会利用这个局面,以“调解人”的身份出现,然后趁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他可能会先声明支持家康,然后联合部分力量,迫使石田三成退让,然后在平定后,再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实力,逐渐架空家康,最终将权力收归自己手中。这非常符合信长“以退为进”、“借刀杀人”的策略。

回到最有可能的推论:信长会成为搅局者,而非局中人。

如果信长还活着,1600年的日本,将会是三股力量的角力:德川家康的东军,石田三成的西军,以及,织田信长本人。他不会屈居人下,也不会满足于家康或丰臣家的任何一种格局。他会再一次,以他的方式,来定义“天下”。

关原之战的结局,或许会因此而彻底改写。也许,它会演变成一场围绕“谁是织田信长的真正继承者”的混战;又或许,信长会以压倒性的姿态,横扫两派,重新规划日本的未来。无论如何,他都会是那个最令人胆寒、最不可预测的变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活到1600,有个毛线关原。

至于穿越三法师身上。大概率加入东军,毕竟相对比,毛利上杉和不知道哪来的石田三成,德川小弟弟更让人信赖。

自立一方混水摸鱼是不可能的,关原就在岐阜城旁。大声嚷嚷自己是织田信长也只会被旁人赞叹有乃祖之风,美浓大傻瓜。

至于加入西军,信长很狂,但不傻。虽然西军胜利能让乱世继续,但西军能胜吗?你一个13万石的实力能干什么?只能如历史上一样破城投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历史的齿轮稍稍偏转,让织田信长这位“第六天魔王”得以寿终正寝,并活到1600年,那么他将在关原之战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这实在是一个令人遐想万千的命题。要预测信长在那个关键时刻会站在哪一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他这个人,他的政治理念,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织田信长的核心特质。.............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且具有深度,它们触及了日本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和重大转折点,并将其置于东亚乃至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让我们逐一分析: 织田信长未死:东亚能否跟上大航海时代?织田信长(15341582)是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最具革新精神的领袖之一。他以强大的军事实力、灵活的政治手腕以及对新事物的开放态度.............
  • 回答
    织田信长若未在本能寺遭变,他对德川家康的态度,我以为会延续他一贯的“实用主义”和“实力至上”的逻辑,但会在此之上,叠加更深的猜忌与控制欲。首先,得明确信长对家康的态度本身就充满矛盾。两人最初联盟,是基于共同的敌人——今川义元。信长借助家康的力量,为自己扫清了南方的障碍;而家康,则是在信长的庇护下,得.............
  • 回答
    本能寺之变彻底改变了日本战国时代的走向,也留下了无数“假如”的讨论。如果织田信长没有在那一夜身死,他统一日本的步伐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信长独特的政治手腕、军事才能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都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首先,我们要评估一下信长在“本能寺之变”发生时,他统一.............
  • 回答
    要回答“如果没有斋藤道三的帮助,织田信长还能崛起吗?”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穿越回那个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细致地审视当时的环境,以及信长自身的特质和所处的条件。斋藤道三的“帮助”,究竟有多关键?我们首先得明白,斋藤道三对于织田信长来说,其“帮助”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契机”和“潜在的强大后盾”,而非直接手.............
  • 回答
    我们来聊聊如果本能寺之变没发生,织田信长能一统日本并建立一个稳固的幕府吗?这可是一个足以让战国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因为信长那家伙,说实话,光是想想他继续活下去,日本未来的走向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但也藏着不少不确定性。信长本人:超凡的魄力与潜在的隐患首先,我们得承认,信长这个人,他的能力绝对是顶级的.............
  • 回答
    日本战国时代的诸侯,如果能在织田信长的统一领导下,集结起当时最精锐的部队,并以其标志性的“桶狭间战法”为核心,与同期奥斯曼帝国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较量,这确实是一个极富想象力又充满趣味的假设。要详细分析这场对决,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双方的实力与战术特点。日本战国军队的潜在优势:织田信长所代表的.............
  • 回答
    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这两位日本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若是将他们置于中国这片更广阔的土地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将会有何不同?这是一个引人遐想的有趣问题。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各自的对应参照。织田信长:在中国历史上,他最接近的或许是明朝中后期那位力挽狂澜的“改革者”与“打破旧秩序.............
  • 回答
    织田信长想要侵略大明,丰臣秀吉只是继承其遗志的“背锅侠”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两位日本战国时代重要人物历史行为和言论的解读。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详细剖析织田信长时期是否确实存在侵略大明的明确意图,以及丰臣秀吉在朝鲜战争中的动机和行为是否仅仅是延续信长的意志。一、 织田信长与“征服大明”.............
  • 回答
    织田信长,这位日本战国时代的传奇人物,其军事能力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评价他,不能仅仅看他取得了多少胜利,更要深入分析他战术思想的创新、对军事技术的革新以及他对军队的塑造和运用。他并非传统意义上那种只依靠个人勇武或纯粹的战略眼光取胜的将领,而是一个深刻理解并敢于颠覆时代军事规则的革命者。首先,信长的军.............
  • 回答
    关于织田信长军事能力被高估,以及他不过是“用职业兵欺负封建兵”的说法,这是一种颇具争议但并非全无道理的观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织田信长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军事创新以及当时日本战国时代的兵种构成。时代背景与兵种演变:在战国时代初期,日本的军队构成主要还是以 “国人一揆”(地方豪族联合兵)和.............
  • 回答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三位日本战国时代的传奇人物,是塑造日本历史走向的关键力量,他们如同三颗耀眼的星辰,各自以独特的光芒照亮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时代。评价他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要深入理解他们的时代背景、性格特质、政治手腕和历史功绩。织田信长:破旧立新,雷霆万钧的改革者织田.............
  • 回答
    要评价织田信长,不能仅仅将他简单地归为“好人”或“坏人”。他是一位极其复杂的人物,对日本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决策和行为,直到今天仍能引起人们的讨论和争议。首先,信长最突出的特质是他的改革精神和强大的执行力。在日本战国时代,长久以来形成的旧有秩序和观念根深蒂固。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模式.............
  • 回答
    织田信长,一个在日本战国时代留下浓墨重彩名字的男人。评价他,绝非一朝一夕能说清,也绝非简单的好与坏能够概括。他的形象,如同一块未经雕琢却棱角分明的巨石,既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也有粗糙原始的痕迹。“第六天魔王”的另一面:革新与野心信长最广为人知的标签,便是“第六天魔王”。这个称号,源于他桀骜不驯、藐视传.............
  • 回答
    秋风萧落大神整理的织田信长败绩,在日本战国史研究领域,尤其是在爱好者群体中,可以说是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评价其功过,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一、 贡献与价值: 系统性梳理,填补空白: 在秋风大神之前,虽然许多史书和研究都提及信长的一些失败,但将其“败绩”进行系统性、条目式的梳理,并进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万邦咸宁先生在他的著作《天下棋峙》中提出的观点:桶狭间之战的爆发,实则是织田信长先围攻鸣海城,从而挑起了这场关键性的战役。这个观点,尤其是在我们习惯了将桶狭间之战描绘成今川义元因野心勃勃、轻视织田而主动进攻的故事背景下,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切入点。首先,我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战前。.............
  • 回答
    织田秀信若投效东军,战后的封赏,这可真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夹杂着不少“如果”的韵味。要细说起来,咱们得先站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掰扯掰扯秀信的条件,以及家康那边的盘算。首先,得明白秀信当时是个什么境况。作为信长的孙子,信雄的儿子,他身上顶着“织田”这个牌子,这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虽然在关原之战前.............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能让《灌篮高手》粉丝们彻夜不眠的脑洞!樱木花道去海南,清田信长来湘北,这两队的化学反应绝对会炸裂,并且对剧情走向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到底会是个什么场面。首先,樱木花道在海南队:想象一下,一个在湘北场上“状况百出”但潜力无限的天才新人,突然被放到“王者海南”这个体系里,.............
  • 回答
    关于长筱之战中织田军仅凭铁炮就击溃武田军的“谣言”,与其说是谣言,不如说是一种经过民间流传和文学创作的简化和夸大,旨在突出织田信长军事革新的重要性和武田胜赖的悲剧性。要理解其诞生过程,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几个关键层面:1. 长筱之战的真实背景:首先,必须明确长筱之战并非织田军仅凭铁炮取胜。真实的历史是这.............
  • 回答
    关于疫情初期中国采取的防控措施,以及群体免疫策略的潜在风险,需要从科学、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等多维度进行客观分析。以下是对这一假设情境的详细探讨: 一、群体免疫策略的科学定义与风险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是指当足够多的人通过感染或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从而阻断病毒传播链。但这一策略在现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