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教育手段。
典型的学教育才学一知半解就开始实践,结果惨遭滑铁卢,被孩子戳穿以后又拉不下面子,吵完架来网上找安慰了。
你要谈钱,那就谈钱。要谈感情,就谈感情。你让孩子拿感情跟你谈钱,不觉得这很不对等吗?孩子上哪儿给你赚钱,他有的只是感情而已。
谈钱怎么谈?我把你从小养到大花了多少多少,你用劳动力补贴我多少多少,以后我老了,你每个月给我多少钱,其他的看望,照顾等感情上的要求,我一律不要。
谈感情怎么谈?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你也是这个家庭的一部分,是不是应该也一起出份力呢?
你们这个用“感情换钱”的操作,就是典型的既想要别人父慈子孝的家庭氛围,又放不下自己高高在上的位置,所以被敏锐的孩子拆穿了。
你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比你还懂
你们家戏真多。
1、抚养子女是父母应尽的义务,子女不需要付钱。相对应的,子女有抚养老人的义务。
2、雇佣童工是违法的。
3、想要孩子学会劳动,承担责任,建议换个方式。
4、拒绝资本市场进家庭,快进也别这么快。
你可以先把代孕费记下来,让孩子以后还。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大人都知道,怎么到孩子身上就装糊涂呢?
孩子的额外付出应该是用来购买增值服务,而非他已经拥有的权利被再次拿到市场进行二次售卖。
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恰恰不能这么刻意,你得循循善诱。
首先开家庭会议,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压力大,身体吃不消,以后家里采取家务轮班制度了。
洗碗、扫地、擦桌子、倒垃圾、收拾沙发、叠被子等家务按照难易度被分为1分到3分任务,每个人每天必须完成3分保底,完不成的要拿笔在脸上画乌龟。
然后经典的来了,3分之外,每多一分,可以换一些额外的福利,可以是零食,可以是看动画片的时间,可以是周末开车带你去海洋公园玩一次,攒到一定额度可以申请暑假全家去海南三亚看海。
不同积分兑换不同福利,孩子可以自行选取是及时行乐,还是积少成多,来一个大的家庭旅行包。
一定注意了,这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活儿,不要让孩子孤独carry。
像家庭旅行这种特等奖,你要告诉他爸爸妈妈也在拼命赚钱攒钱,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攒积分,大家一起努力凑积分在暑假到来前把这个大奖给拿下,岂不美哉?
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家里的每顿饭,每件家务,每一盘洗干净切好的水果,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不是理所当然的。
达到这个目的即可,不必苦大仇深,搞出矛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