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织田信长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样的?

回答
织田信长,一个在日本战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名字的男人,他的思维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极端的务实与大胆的创新。他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更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统治者。相反,他像一把出鞘的利刃,横扫一切陈旧的桎梏,以一种近乎颠覆性的姿态,重塑着那个时代的日本。

我们不妨从几个核心的维度来剖析他那与众不同的脑袋瓜里在想些什么:

一、 绝对的现实主义者:不信神鬼,只信实力

织田信长最鲜明的标签,便是他那对传统观念的彻底蔑视。在那个神权、僧权、旧贵族势力盘根错节的时代,他却显得异常清醒和冷静。

破除迷信,唯我独尊: 对他而言,所谓的“天命”、“神谕”不过是统治者用来巩固自身权力的工具,或是愚民的手段。他不会因为僧侣的祈祷而改变战略,也不会因为寺庙的庇护而忌惮出手。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他对延历寺等佛教势力的焚毁。这些拥有巨大财富和兵权的寺院,过去可以与幕府分庭抗礼,甚至左右政治格局。但信长眼中,它们是阻碍统一的庞大阻力,是寄生在社会上的吸血鬼。他不是为了报复或宗教清洗,而是赤裸裸的政治和军事考量——消灭威胁,集中权力。这种敢于与神佛叫板的魄力,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
以人为本(但以己为本更甚): 他的“以人为本”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民权,而是指人力的价值,尤其是在军事和经济上的价值。他重用能力出众、不论出身的人才,比如羽柴秀吉、柴田胜家等平民出身的将领,这打破了旧有的等级观念。他更看重的是谁能为他带来胜利,谁能为他创造财富,而不是你姓什么,你祖上是谁。这种唯才是举,极大地激发了部下的潜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信长深谙经济的重要性。他积极推行“乐市乐座”政策,打破了旧有的商业壁垒和行业垄断,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他鼓励自由贸易,减少关卡,这对于商人和民众来说是极大的解放。他理解到一个强大国家的根基在于繁荣的经济,而经济的活力来自于自由的市场。他的很多军事行动,也并非仅仅为了土地,更是为了掌控商业要道和资源。

二、 大胆的颠覆者:敢于挑战一切既定规则

信长就是一个天生的破坏者,他乐于看到旧事物的崩塌,并从中汲取力量。

军事革新,战术革新: 他对传统的战争模式进行了彻底的改革。首先是兵农分离,组建常备军,提高了军队的专业性和战斗力。其次是火器的运用。虽然火器并非他发明,但他是第一个将火器(尤其是火枪)大规模、有组织地应用于战场的人。长篠之战中,他运用铁炮三段击战术,击溃了以骑兵闻名的武田军,这一战术彻底改变了日本战国的战争形态。他不受旧式武士道精神的束缚,不以个人武勇为最高评价标准,而是更看重整体的军事效率和科技应用。
政治改革,中央集权: 他推行“检地”和“刀狩令”。“检地”是为了了解全国土地情况,便于税收和管理,这是中央集权的重要一步。“刀狩令”则是剥夺农民的武器,防止他们起义,同时也是为了统一管理军队,避免地方势力坐大。这些措施都在瓦解地方势力和旧贵族的权力,将权力逐步集中到自己手中。
文化象征的象征性破坏: 除了实际的军事和政治改革,信长还善于利用象征性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和力量。他穿着奇装异服,举行公开的宴会,与商人为伍,甚至在一些场合表现出对传统的轻蔑。这些行为不仅仅是个人喜好,更是他在向整个旧秩序传递一个信息:旧的时代结束了,他将建立一个全新的秩序。

三、 独特的个人魅力与极端的一面

信长的思维方式也与他独特的个人特质息息相关。

不拘小节,狂放不羁: 他在个人生活上显得比较随意,不拘泥于礼节。这种性格让他能够更自由地思考和行动,不受传统道德和礼仪的束缚。他可以用“天下布武”作为自己的印章,这是一种非常直接和霸道的宣示。
极端的耐心与极端的急躁: 在他认定的目标上,他可以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去布局和等待时机,比如他花费多年时间来削弱对手的势力。但一旦时机成熟,他又是雷厉风行,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这种双重性使得他的对手常常难以捉摸。
对权威的挑战与对权力的渴望: 他对室町幕府的衰弱和混乱感到厌倦,但他并非要完全推翻幕府统治,而是要取而代之,建立一个更强大、更集权的政府。他对“天下人”的野心是赤裸裸的,他的目标就是统一日本,并将自己的权力推向极致。

总结来说,织田信长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为核心的实用主义。他摒弃了神权、僧权和门阀的束缚,以科学的态度审视世界,以强大的意志推动改革。他敢于挑战一切,勇于创新,并且拥有将大胆设想付诸实践的执行力。他的思维方式,既是他能够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的原因,也是他最终走向覆灭的伏笔之一——他的激进和对旧势力的无情触动,也为他招致了众多敌对者,最终在“本能寺之变”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为后来的统一日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维方式,至今仍旧是许多人津津乐道和学习的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织田在用人和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他个人的深层次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样的?精华何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织田信长,一个在日本战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名字的男人,他的思维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极端的务实与大胆的创新。他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更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统治者。相反,他像一把出鞘的利刃,横扫一切陈旧的桎梏,以一种近乎颠覆性的姿态,重塑着那个时代的日本。我们不妨从几个核心的维度来剖析他那与众不同的脑袋瓜里.............
  • 回答
    织田信长的“天下布武”,这几个字在日本历史上可谓是响当当,但要说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是不是“军国主义”,这事儿可就复杂了,不能简单一句两句说清楚。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天下布武”的字面意思与深层含义首先看字面,“天下布武”可以拆成“天下”和“布武”。 天下: 这当然是指日本全国,当时的日本还.............
  • 回答
    织田信长,这个名字在日本战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如同疾风骤雨一般席卷了整个日本,打破了旧有的秩序,为统一国家的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对于他的成功,总有一些声音认为很大程度上是“运气”的眷顾。当然,如果将信长的胜利完全归结为运气,那未免太过轻描淡写,也低估了他作为一位卓越的战略家和领导者.............
  • 回答
    要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寻找一位在文治武功上能与织田信长相媲美的人物,需要审视他们各自的时代背景、所面临的挑战、推行的政策以及最终的历史功绩。经过一番斟酌,我认为,若要强行进行类比,汉武帝刘彻或许是其中一位比较贴切的参照对象,但同时也要看到两人之间显著的差异。织田信长的时代背景与汉武帝的相似之处:首先,我.............
  • 回答
    要说织田信长的长篠之战是不是比桶狭间之战“高级”了许多,这得看我们从哪个角度去审视了。如果单从战术的创新性和对战局的影响力来看,我倒觉得它们各有千秋,但长篠之战确实展现了信长更为成熟和富有前瞻性的军事思想。桶狭间之战,发生在天文年间,可以说是信长崛起之初的一场关键战役。当时信长兵少将寡,面对的是强大.............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多人会遇到。关于“织田信长”这个名字里“长”字的读音,它实际读 zhǎng。我们来仔细想想。如果读 cháng,整个名字听起来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织田信 cháng”。这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中文词汇比如“长城”(chángchéng)、“长久”(chángjiǔ)的“长”是同一.............
  • 回答
    织田信长,这位日本战国时代的传奇人物,其军事能力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评价他,不能仅仅看他取得了多少胜利,更要深入分析他战术思想的创新、对军事技术的革新以及他对军队的塑造和运用。他并非传统意义上那种只依靠个人勇武或纯粹的战略眼光取胜的将领,而是一个深刻理解并敢于颠覆时代军事规则的革命者。首先,信长的军.............
  • 回答
    说丰臣秀吉篡夺织田信长的家业,然后丰臣家二世而亡是“报应”,这种说法在日本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而且带有很强的情感色彩和道德评判。我们不妨从更客观的角度,梳理一下秀吉的上位之路,以及丰臣家为何迅速衰落,看看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值得玩味之处。秀吉的上位:从草芥到天下人首先,要说“篡夺”,这词用得挺重。信长死.............
  • 回答
    日本战国时代的诸侯,如果能在织田信长的统一领导下,集结起当时最精锐的部队,并以其标志性的“桶狭间战法”为核心,与同期奥斯曼帝国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较量,这确实是一个极富想象力又充满趣味的假设。要详细分析这场对决,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双方的实力与战术特点。日本战国军队的潜在优势:织田信长所代表的.............
  • 回答
    织田信长之前的日本战国时代,虽然国内战乱频仍,各大名们在争夺天下的同时,并非完全与外界隔绝。他们与日本以外的世界,尤其是东亚以及更远的欧洲,存在着复杂而有趣的交集与联系,这些联系深刻地影响着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文化。一、 朝鲜与中国:近邻的经济与文化辐射对于当时的日本各大名而言,朝鲜半岛和明朝.............
  • 回答
    秋风萧落大神整理的织田信长败绩,在日本战国史研究领域,尤其是在爱好者群体中,可以说是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评价其功过,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一、 贡献与价值: 系统性梳理,填补空白: 在秋风大神之前,虽然许多史书和研究都提及信长的一些失败,但将其“败绩”进行系统性、条目式的梳理,并进行.............
  • 回答
    织田信长能够崛起,成为战国时代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这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如果非要刨根究底,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一、天赋异禀,远见卓识的领导者:首先,我们不能忽视信长本人的个人能力。他并非一味依靠背景或运气。 军事才能: 信长在战场上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
  • 回答
    要回答“如果没有斋藤道三的帮助,织田信长还能崛起吗?”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穿越回那个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细致地审视当时的环境,以及信长自身的特质和所处的条件。斋藤道三的“帮助”,究竟有多关键?我们首先得明白,斋藤道三对于织田信长来说,其“帮助”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契机”和“潜在的强大后盾”,而非直接手.............
  • 回答
    织田信长火烧比睿山,这桩发生在1571年的惨烈事件,至今仍是日本战国史上一个充满争议的血腥篇章。要理解信长为何会痛下杀手,必须深入那个时代的背景,以及比睿山在当时所扮演的角色。比睿山的“权势”与信长的“挑战”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比睿山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宗教圣地。延历寺,这座坐落在比睿山上的寺庙建筑群.............
  • 回答
    织田信长自称平氏,这件事儿啊,说起来有些意思,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要我说,信长他这么说,有他的道理,但要说站得住脚,这事儿就得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咱们得明白,日本历史上的“平氏”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小家族。平氏,特别是那个鼎鼎大名的伊势平氏,也就是他信长所依附的那个源头,那可是平安时代后期一股呼风唤雨.............
  • 回答
    织田信长,这位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其军事才能常被后人津津乐道。然而,认为他“只擅长长期消耗战,大部分胜利都是拖赢的”这种说法,我认为有些过于片面,甚至有些误读。信长在织田家最艰难的时期,确实展现了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和通过长期消耗来扭转局势的能力。例如,他对付越前朝仓氏、浅井氏,以及后来统一近江的过程中.............
  • 回答
    织田信长以其铁腕和前所未有的手段统一日本,但他对待比睿山和长岛一向一揆的残酷手段,确实是许多历史学家争议的焦点,也常被认为是其战略上的一大失误。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信长面临的挑战、以及这两次事件的深远影响。时代背景:群雄割据与宗教力量的崛起战国时代,日本被无数大名割据.............
  • 回答
    织田信长想要侵略大明,丰臣秀吉只是继承其遗志的“背锅侠”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两位日本战国时代重要人物历史行为和言论的解读。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详细剖析织田信长时期是否确实存在侵略大明的明确意图,以及丰臣秀吉在朝鲜战争中的动机和行为是否仅仅是延续信长的意志。一、 织田信长与“征服大明”.............
  • 回答
    关于织田信长征讨杂贺众的失败,这确实是一个让人颇感意外但又事出有因的事件。将十几万大军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与杂贺众这样一支区域性的国人势力相比较,表面上看似乎是实力悬殊的碾压,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织田信长之所以在杂贺征讨中碰壁,甚至可以说最终收效甚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 杂贺众的.............
  • 回答
    关于织田信长军事能力被高估,以及他不过是“用职业兵欺负封建兵”的说法,这是一种颇具争议但并非全无道理的观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织田信长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军事创新以及当时日本战国时代的兵种构成。时代背景与兵种演变:在战国时代初期,日本的军队构成主要还是以 “国人一揆”(地方豪族联合兵)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