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锦州在辽沈战役中有多么重要?

回答
锦州在辽沈战役中的作用,绝非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它的战略地位可以说牵动着整个战局的命脉,重要性之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把它比作一根承上启下的关键铆钉,一点也不夸张。

首先,锦州是国民党军在东北的“门户”和“锁钥”。

你想想,东北这块地盘,虽然面积广大,但陆路交通,尤其是当时主要依靠的铁路网,是联系关内与关外的生命线。国民党军的兵力、物资,主要就是通过这条铁路运补和增援的。而锦州,恰恰就卡在这条铁路线上,守住了锦州,就能把东北的国民党军与关内的中央军隔离开来,形成“关门打狗”的局面。反之,如果锦州失守,那么盘踞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尤其是新一军、新六军这些精锐部队,就如同被困在孤岛上,补给困难,后援断绝,迟早会被解放军各个击破。

其次,攻克锦州是辽沈战役的关键一步,是“先打锦州”战略的核心。

在辽沈战役初期,解放军就制定了“先打锦州,再打沈阳,最后解放长春”的作战方针。这个方针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基于对东北战场形势的深刻分析。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等人非常清楚,沈阳和长春虽然兵力集中,但一旦锦州被围,驻守沈阳和长春的国民党军,如果贸然前来增援,必然会在途中遭到解放军的重重拦截和打击。相反,如果他们不来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守军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援,最终只能被歼灭。

所以,攻克锦州,就能有效地将东北的国民党军分割开来,实现“关门打狗”的第一步。只要拔掉了锦州这颗钉子,东北野战军就能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国民党军。

第三,锦州战役的胜利,直接决定了东北全境解放的进程。

锦州一战,解放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展现了强大的攻坚能力。通过长达两个多月的围困和攻坚,最终在1948年10月15日,攻克了锦州。这一胜利,标志着辽沈战役最艰苦、最关键的阶段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锦州被攻克后,东北野战军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分割了东北国民党军: 锦州一丢,东北野战军就成功地将东北的国民党军分割成了三个部分:锦州以西的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部(驻沈阳、长春),锦州以东的廖耀湘兵团(驻沈阳附近),以及锦州守军(范汉杰部)。
创造了全歼国民党军主力的大好时机: 卫立煌部被分割,无法有效支援,而廖耀湘兵团虽然是国民党军的主力,但其机动性较差,且锦州失守后,其东北的门户也被切断。东北野战军随即挥师西进,在锦州以西的地区,就将廖耀湘兵团彻底围歼,兵团司令廖耀湘以下10万余人被俘。
加速了沈阳、长春的解放: 失去了锦州的屏障,沈阳和长春的国民党军已经无路可退,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增援。随后,东北野战军顺势解放了沈阳、长春,宣告东北全境的解放。

打个比方, 如果把东北比作一盘棋,那么锦州就是棋盘上的一个关键的“咽喉点”。攻下锦州,就如同将军的一手妙棋,一下子就让对方的整个棋局陷入被动,最终被赶出棋盘。

可以说,没有锦州的胜利,就没有辽沈战役的最终胜利,也就没有东北的全境解放。锦州战役的胜利,不仅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格局。这场战役的智慧、勇气和牺牲,至今仍然闪耀着历史的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不废话?问这种问题之前看看地图总可以的吧?

锦州是东北的大门,拿下锦州,东北KMT就被关门打狗,就这么简单。

user avatar

这是一张东北地形图。

如果大家平时认识锦州人的话,就能发现他们回家非常方便——所有出关/入关的火车都要经过锦州。

相信大家能看到,辽东湾沿线狭窄的平原是东北地区与华北唯一的通道,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大批人员物资出关和入关的唯一通道。

这是一张辽沈战役态势图。

能看到,解放军的所有行动,都是围绕着堵死关锦走廊,截断国民党军退路这一目标实施的。

结果也是如此,此役之后,关外的数十万国民党军退无可退,最终被解放军歼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锦州在辽沈战役中的作用,绝非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它的战略地位可以说牵动着整个战局的命脉,重要性之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把它比作一根承上启下的关键铆钉,一点也不夸张。首先,锦州是国民党军在东北的“门户”和“锁钥”。你想想,东北这块地盘,虽然面积广大,但陆路交通,尤其是当时主要依靠的铁路网,是联系关内.............
  • 回答
    辽沈战役中,廖耀湘的部队在攻占彰武之后之所以出现“裹足不前”,未能及时驰援锦州,甚至坐视林彪攻克锦州,这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它涉及军事判断、情报失误、指挥失调以及当时战场态势的剧烈变化。首先,我们得回到当时严峻的战场形势。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原本的战略设想,是依托锦州这一战略.............
  • 回答
    辽沈战役攻打锦州:蒋介石“东西对进”战略的得失分析在辽沈战役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性战役中,国民党方面的战略部署,尤其是蒋介石提出的“东西对进”战略,一直是史学界和军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这个战略的出发点是什么?它是否真的“正确”?在具体执行中又暴露出哪些问题?让我们剥开历史的尘埃,来一次.............
  • 回答
    辽沈战役,特别是锦州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决定东北归属的关键一役。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围绕着国民党军是否能有效增援锦州,以及卫立煌为何未能全力支持廖耀湘,存在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细节。首先,我们要明白当时国民党军在东北的整体战略态势。在辽沈战役爆发前,东北的国民党军兵力部署已经呈现出被分割包围的危险.............
  • 回答
    辽沈战役:为何国民党主力精锐尽丧锦州?辽沈战役,这无疑是解放战争时期最关键、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在这场决定东北命运的巨战中,国民党军队之所以会犯下将主力几乎全部压在锦州,最终导致全军覆没的战略性错误,其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考量和决策失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回到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从蒋介石的战略意图.............
  • 回答
    明末在宁远、锦州筑城,在军事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明朝晚期抵御后金(后来的清朝)侵略的关键性举措。这两座城池构成了辽东防线的核心,其军事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屏障与缓冲:阻挡后金南下的战略屏障 地理位置的优势: 宁远(今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和锦州(今辽宁省锦州市)地处辽东.............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解读戴锦华在《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中这段话的意涵。戴锦华老师之所以要探讨“隐形书写”,是在为我们揭示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察维度:在那个充满变革、转型和巨大社会能量的90年代,虽然许多思想和文化表达看起来是直接的、显性的,但其中却潜藏着大量不那么直接、甚至是被压抑或规避的“隐形.............
  • 回答
    袁崇焕在宁锦之战后被罢职,这桩历史公案,着实是扑朔迷离,牵扯到明朝末年朝廷内部的复杂斗争,以及对军事指挥权的不同理解。要详述其因,得把时间线往前推一推,看看当时的大背景。首先,得明确宁锦之战是怎么回事。那是崇祯元年(1628年),袁崇焕在辽东战场上取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成功解了锦州之围,并且重创了后.............
  • 回答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经常使用“锦囊妙计”这一手段,确实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背后蕴含着诸葛亮深远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洞察。如果一开始就把妙计告诉对方,为什么不行呢?这其中涉及到信息控制、心理暗示、规避风险、以及制造戏剧性效果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1. 信息控制与策略的保密性: 防止泄.............
  • 回答
    方锦龙在国际上的水平,用“炉火纯青”、“独步天下”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或许能捕捉到他技艺的精湛,但要真正理解他在世界音乐版图中的位置,需要从更深层次的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将一位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家直接置于一个“国际排名”的表格里,本身就有些困难。音乐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尤其是当涉及到不同文化背.............
  • 回答
    皇太极之所以在可以绕过关宁锦防线入关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发动代价高昂的松锦之战,这背后是多重战略考量和现实压力的交织,并非简单的“绕道而行”就能轻易解决的问题。要把这个问题讲透,咱们得从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双方的优劣势入手,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关宁锦防线是什么样的存在。这可不是一道普通的城墙.............
  • 回答
    最近朋友圈里被一篇名为《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的文章给刷屏了,引起了很多讨论。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聊聊这标题本身。它直接就抛出了一个观点,而且把一个大家熟知的名字“杨超越”拿出来做对比,一下子就抓住了眼球。杨超越是什么人?在大家印象.............
  • 回答
    崇祯皇帝在明末风雨飘摇之际,面临张献忠、李自成两大农民起义军的汹涌攻势,却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将全国的精锐部队投入到与后金(清)的松锦会战中,而非集中力量围剿关内的农民军?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经常讨论的难题,其中原因复杂,绝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当时明朝面临的严峻形势。后金(清)不仅仅是.............
  • 回答
    明清松锦大战,是明末清初历史上一次极其关键的战役,它不仅仅是两支军队的正面较量,更深刻地影响了明朝的存亡和清朝的崛起。这场战役的失败,如同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彻底敲响了这个王朝的丧钟。 松锦大战的历史意义:一次王朝命运的转折点松锦大战的意义,可以说是“一场战役,一个王朝的命运”。 决定性的军.............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纠结的。一面锦旗,一面锦旗,这要求听着就不寻常。你东西找回来了,这是好事,列车员帮你保管,也是尽职尽责,但要说送一面锦旗……这事儿,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得弄明白这“锦旗”的份量。 锦旗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送的。它代表的是一种高度的认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通常是事情办得特别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篇朋友圈里被刷屏的文章:《在这个从小赢到大的女生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这篇文章写得相当有意思,也挺能引起共鸣的。它挑战了我们对“锦鲤”这个概念的固有认知,把大家熟悉的杨超越拉出来做对比,然后引入了一个“从小赢到大”的女性形象,来重新定义“锦鲤”的含义。首先,文章标题就够吸引人.............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袁崇焕在宁锦大捷中的地位和功劳,确实存在一些争议,甚至有人认为他“躺赢”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历史的现场,看看当时的情况以及这场胜利是如何被解读的。历史背景:危如累卵的辽东明朝末年,辽东形势严峻。自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辽东的军事压力就从未停止过。辽东的卫所制度早已败坏,军队士气低落,装备.............
  • 回答
    林彪能迅速攻克锦州,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特别是他精准的战略判断和出色的战术指挥的必然结果。要详细说透这件事,咱们得回到那个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战役的关键节点。一、 战略上的“关门打狗”:为什么是锦州?首先得明白,林彪和东北野战军(后来改称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战略上早就盯上了锦州。这不像我们现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