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宣传需要。
首先,江陵城属于巨防级别,其北为旧城,南为关羽增筑。在关羽未着手前,曹天人就是用城北旧城和美周郎熬到物尽谷殚才徙民还师。它的建设规模和城防布局,远非普通城防可比,
其次,朱然有足够的军队守城,战力减少到五千之数应当是战争中后期的事情。你总不能说在得知曹军来攻后,吴人命令江陵城中得肿病的士兵不可以撤离,要留下消耗粮食,增加守军负担,而且还不给朱然增加守军,去补充疾病造成的人员缺口。“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这句记载突出五千人少,也正说明守军远多于五千之数。
再次,江陵并非孤军作战,它有各路外援,譬如陆逊、诸葛瑾、孙盛、潘璋、杨粲、韩当等等,其中孙盛所部便有万人,诸葛瑾所统更称“大兵”,陆逊所督为夷陵获胜之众。江陵得失固然是这场战役的重点,可本质上这是双方主力在南郡地区的大规模交锋。纵然江陵陷入包围,也不是孤军作战。
不否定朱然的功劳,不看轻朱然的能力,不忽视朱然的作用,咱们实事求是的说,这江陵之守是不是比大多数的守城战在具备优势条件,要富裕得多?
匡琦之战,陈登守弹丸之城,面对十倍之敌,外无援军,先后二战催破吴人,斩获二万之数,他配不配名震敌国?
合肥孤城面对十万之众,坚守百日,乃至城防欲崩,外无援军,别说名震敌国,这位守将连名字都没留下来,这无名氏配不配名震敌国?
关中守军拢共就数百人,外无援军近乎一年,还能出城斩杀敌军主帅,霍峻配不配名震敌国?
朱然名震敌国是可以的,不过太多现实例子的情况比他在江陵的形势更恶劣,更困难,更凶险, 那些人配得上更高的评价,难道不是么?
从吴人的角度出发,这场仗外围不给力,关键就是朱然顶住了,那么认为朱然最醒目,名震敌国能有啥问题呢?这场战役不吹朱然难道吹诸葛瑾,陆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