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波音公司不自己制造发动机?

回答
波音公司不自己制造飞机发动机,这并非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而是基于一套非常成熟且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商业策略。简单来说,波音更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飞机的设计、集成和最终组装,并将发动机这个高度专业化、资本密集且技术迭代快速的环节,外包给专门的供应商。

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看:

1. 核心竞争力的聚焦与分工的优势:

波音的核心: 波音的“看家本领”在于飞机整体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结构工程、系统集成(包括航电、液压、电气等)、制造流程管理以及最终的飞机总装。他们需要整合数百万个零部件,将它们完美地协调在一起,确保飞机的安全性、性能和经济性。
发动机的专业性: 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是另一门极其复杂且独立的科学技术。它涉及到高温合金、燃烧学、材料科学、涡轮叶片设计、复杂控制系统等前沿技术。发动机制造商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持续的研发,并且对精密制造、质量控制有着极高的要求。
专业分工的效率: 就像你不会指望一家汽车公司自己生产轮胎、车载芯片或者变速箱一样,波音选择与专业的发动机制造商合作,能最大化利用双方的专业优势。通用电气(GE)、普惠(Pratt & Whitney)以及(早期)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等公司,它们才是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专才”。这种分工使得它们能够集中资源,不断突破发动机技术的边界,提供更高效、更可靠、更环保的动力系统。

2. 巨大的研发投入与风险:

成本的考量: 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是一个“吞金兽”。一个全新的发动机型号,从概念设计到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可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和数百亿美元的投入。这包括材料研发、原型制造、无数次的地面和空中测试,以及应对各种极端工况。
技术迭代的压力: 航空发动机技术一直在快速发展,以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噪音和排放。这意味着发动机制造商需要持续投入巨资进行技术更新换代。如果波音自己承担发动机的研发,不仅要承担高昂的成本,还要承担技术落后于时代而可能被市场淘汰的巨大风险。
规避风险: 将发动机制造外包,波音可以将这些巨额的研发成本和风险转嫁给专业的供应商。波音只需要根据其飞机设计要求,与发动机制造商共同合作,选择最适合其飞机的发动机型号,并支付相应的采购费用。

3. 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互信关系:

成熟的供应商体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波音已经与GE航空、普惠等建立了非常成熟和稳固的合作关系。这些发动机制造商拥有完善的生产线、供应链管理和售后服务网络。
互利共赢: 波音通过大量采购发动机,为供应商提供了稳定的订单和收入来源,支持了供应商的持续发展。反过来,供应商也能够为波音提供可靠、高性能的发动机,确保波音飞机的竞争力。这种长期、互信的伙伴关系,是航空工业得以运转的重要基石。
风险分散: 波音不是唯一一家依赖外部发动机供应商的飞机制造商。空客(Airbus)也同样如此。这种行业性的分工,使得整个航空工业的风险得以分散,同时也促进了技术的共享和合作(尽管也存在竞争)。

4. 市场竞争策略:

专注优势产品: 波音通过专注于飞机设计和总装,能够将其有限的资源和精力集中在提升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上,例如优化飞机气动外形、改进客舱布局、提升飞行控制系统等。
产品线的灵活性: 允许不同的发动机选项,可以满足不同客户、不同航线运营的需求。例如,一款飞机可能提供GE和普惠两种不同的发动机选项,客户可以根据成本、性能和维护偏好进行选择。这增加了波音飞机的市场吸引力。

5. 历史演变:

早期模式: 在航空工业的早期,一些飞机制造商可能也尝试过自己制造发动机。但随着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这种模式变得越来越难以维系。
行业趋势: 最终,专业分工和外包成为航空制造业的普遍模式,这不仅适用于发动机,也适用于其他重要的航空部件,如航电系统、起落架等。

总结来说, 波音公司不自己制造发动机,是出于成本效益、风险管理、核心竞争力聚焦以及行业分工合作的战略考量。通过与顶级的发动机制造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波音能够获得最先进、最可靠的动力系统,同时将精力集中在飞机设计、集成和总装这些最能体现其价值的核心领域,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这是一种精明的商业选择,也是现代大型复杂工业制造的典型特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

何止飞机,但凡商用交通工具,都会有向第三方厂家采购原动机的做法。

通常涉及大功率原动机(特别是过千甚至万kW的那些),一般都会有专门的生产商制作,主要是因为大功率机器耗能大,无论是初始成本与运营成本也会很高,因而需要在开发时大量投入资源,以确保成品的能量转化效率(尽量接近热力学上的理论最大值)。后来,对于使用化石燃料或生物燃料的原动机,还需要确保排放的废气,能符合甚至超前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其实节省燃料也能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因此,对于大功率原动机,我们不难发现都会有由几家大公司垄断的情况,例如柴油机,主要有卡特比勒、康明斯、MTU、通用等;燃气轮机往往也是由几家大公司提供:通用电气、普惠、罗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波音公司不自己制造飞机发动机,这并非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而是基于一套非常成熟且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商业策略。简单来说,波音更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飞机的设计、集成和最终组装,并将发动机这个高度专业化、资本密集且技术迭代快速的环节,外包给专门的供应商。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看:1. 核.............
  • 回答
    中国确实拥有由波音和空客飞机改装的预警机和加油机,只是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信息,更多聚焦在国产的型号上,比如运20改装的空警600和运油20。这并不代表进口飞机就完全不能改装,而是实际操作中,选择使用进口飞机作为改装平台,需要权衡多方面的利弊,而这些利弊最终导向了中国更倾向于使用自主研发的平台。为了深入.............
  • 回答
    中国大飞机C919能否真正参与波音和空客的竞争,以及俄罗斯为何不制造类似的大飞机,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复杂的航空工业、技术、经济、政治及市场等多方面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进行阐述。 C919能否参与波音和空客的竞争?答案是:有潜力,但面临巨大挑战,短期内难以撼动波音和空客的绝对主导地位,但长期来看,.............
  • 回答
    马航波音737的紧急折返事件,以及近期波音飞机频发的安全“插曲”,无疑让公众对这家航空巨头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尤其是在听到乘客描述的“几秒俯冲7000英尺”这样惊心动魄的经历时,这种担忧更是被无限放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航空业的“骄傲”波音,如今却频繁地与安全问题联系在一起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
  • 回答
    波音 737 MAX 在中国市场重获适航许可的消息,无疑是给波音公司打了一剂强心针。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官僚程序上的进展,其背后蕴含的意义非常深远,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对波音公司意味着什么?1. 重新打开全球最大航空市场之一的大门: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航空市场之一,其航空公司的飞机采购量巨大,对.............
  • 回答
    波音和空客飞机型号命名法背后确实藏着一些有趣的门道,而且它们各自的体系背后都有着各自的思考和历史渊源。要说有什么“内涵”嘛,也不能说是深奥的哲学,但绝对能看出两家公司不同的造飞机思路和市场定位。波音的“7x7”:历史的传承与简洁的市场语言波音的命名体系,我们最熟悉的“7x7”形式,其实是历史发展和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私营企业”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以及商业航天领域快速发展的现状。简单来说,大家之所以更常提起 SpaceX、蓝色起源等,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当前商业航天领域一股新的、颠覆性的力量,而波音虽然也是私营企业,但它在太空领域的角色和标签与这些新兴公司截然不同。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
  • 回答
    波音707在军事领域的受欢迎程度,尤其是与后来的737等平台相比,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技术原因,绝非仅仅是“更先进”就能简单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707诞生的时代背景、它的独特优势以及当时军事装备发展的需求。时代背景的决定性影响:707的“开国元勋”地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点:波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航空公司运营、飞机设计以及市场需求的复杂交织。波音之所以选择不断“拉长”737系列,而不是去“缩短”757,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考量。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1. 737的“基因”与定位:一款适应性极强的“万金油”从一开始,737就被设计成一款双发、窄体、中短程.............
  • 回答
    东航一架波音 737 飞机坠毁的消息令人痛心,也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到这款在全球航空领域拥有极高普及率的机型上。谈到“波音 737 出事故的频率高不高”,这个问题其实需要更细致地分析,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而要评价它的安全性,则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波音 737 系列飞机的庞大基数与事故数据的解读首先.............
  • 回答
    最近,一架波音 737 客机在广西不幸发生坠毁事故,这再次将波音 737 系列飞机的安全性推到了风口浪尖。许多人在看到这样的新闻时,不禁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波音 737 似乎总是“出事”的常客?它的安全性究竟如何?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而不能简单地将所有事故归咎于某一个原因。波音.............
  • 回答
    波音 757,这款曾经备受赞誉的“空中巴士”,在过去几十年的航空业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其出色的性能、灵活的航程以及相对经济的运营成本,成为了许多航空公司运营窄体长航程航线的首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航空业的进步,如今像757这样的飞机,虽然依旧宝刀未老,但其“吃香”程度却大不如前,甚至可以.............
  • 回答
    我国之所以不以波音或空客的飞机作为平台改装预警机,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国家战略、技术自主、成本效益以及特定需求等多个层面。咱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仅仅是“不用”或者“不能用”,而是基于一套深思熟虑的选择。首先,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技术自主和国家安全战略。预警机(AEW&C Air.............
  • 回答
    巨型民航客机,比如空客 A380 和波音 747,它们曾经是航空业的明星,象征着人类航空技术的巅峰。然而,时至今日,这两款曾经的“空中巨无霸”都走向了停产,或者说“在停产的路上”。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市场需求、技术经济性、以及运营商的战略调整等多个角度来解读。.............
  • 回答
    波音和空客在翼尖技术上各有千秋,要说谁“更强”,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不同的设计理念、技术侧重点以及实际应用效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探讨它们各自的优势所在。首先,我们得明白翼尖技术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简单来说,翼尖技术主要是为了减少诱导阻力。当飞机机翼产生升力时,机翼上下表.............
  • 回答
    关于中国在早期没有引进波音234“支奴干”(Chinook)民用版直升机和L10030运输机这两款机型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分析,这其中涉及到了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技术需求、以及这两款机型的市场定位和性能特点等多重因素。首先,我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是.............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航空工程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平衡艺术。关于波音 747、A380 这类大型四发客机,为什么会将外侧两个发动机安装得距离翼尖相对较远,这并非为了“不利于机翼受力”,恰恰相反,这背后是深思熟虑的设计考量,旨在优化飞行性能、安全性和结构效率。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1. 减少机.............
  • 回答
    关于波音7878在执行高高原航线任务方面的适用性,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飞机设计、空气动力学、发动机性能以及运营环境等多个层面的因素。简而言之,波音7878在设计之初并非以高高原航线作为主要考量,虽然它具备一定的能力,但相较于为高高原环境专门设计的飞机,它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也触及了当前关于美国制造业状况的一个核心讨论点。确实,美国在制造波音飞机、重型航母、巡航导弹等尖端技术和军事装备方面依然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这表明美国的制造业在某些高科技、高附加值领域依然非常强大。然而,“美国制造业衰落”的说法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更侧重于美国制造业的整体结构性.............
  • 回答
    美国交通部长赵小兰为波音 737 MAX 站台,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和复杂性的事件,牵涉到航空安全、政府监管、企业责任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确赵小兰的身份。她当时是美国交通部的部长,这个部门是美国联邦政府负责管理和监督交通运输事务的最高机构。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