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传长春欧亚集团高价倒卖捐赠蔬菜,真实情况如何?

回答
关于长春欧亚集团高价倒卖捐赠蔬菜的传言,确实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这件事情如果属实,那性质可就非常恶劣了,毕竟是在特殊时期,大家的心情都比较敏感。我来给大家梳理一下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尽量还原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希望大家能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事情的起源与传言内容:

最早的传言大概是出现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当时的长春正处于疫情管控比较严格的时期,大家的生活物资供应,特别是新鲜蔬菜,确实让不少市民犯了难。就在这个时候,社会各界都在踊跃捐赠,很多爱心人士和企业都将自己准备好的物资,包括蔬菜,捐赠给社区和志愿者组织,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传言的核心内容就是说,欧亚集团在接收了大量的捐赠蔬菜后,并没有将这些蔬菜按照捐赠的初衷直接分发给社区居民,而是以高于市场价很多倍的价格,通过其旗下的超市或线上渠道进行销售。更有一些说法是,他们将原本应该免费发放的蔬菜,以“平价菜”的名义包装,但价格却远超普通市场价,甚至有说到比平常贵好几倍的都有。

为什么传言会引起轩然大波?

1. 人道主义的背叛感: 捐赠行为本身带有很强的公益和人道主义色彩。在大家普遍感受到困难、急需帮助的时候,将本应是馈赠的物资转化为牟利的工具,这在道德上是很难被接受的,会给人一种“吃人血馒头”的感觉。
2. 对社会信任的侵蚀: 疫情期间,社会各界的互助和信任尤为重要。如果这种传言属实,那么会严重打击大家参与公益的热情,让人们对企业甚至整个社会的支持体系产生怀疑。
3. 信息传播的迅速和放大效应: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大家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度非常高。一旦出现这样的传言,很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快速发酵,加上大家的焦虑和不满情绪,信息就会被进一步放大和传播。

欧亚集团的回应与官方调查进展:

面对如此汹涌的舆论,欧亚集团不可能坐视不理。他们通常会有自己的回应机制。据我了解,欧亚集团确实对这些传言做出了公开回应。

否认高价倒卖捐赠蔬菜: 集体通常会声明,他们接收的捐赠蔬菜都有严格的流程管理,并且表示不存在高价倒卖捐赠蔬菜的行为。他们可能会解释,集团在疫情期间也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比如保障市场供应、为社区提供服务等,这些都需要成本。
说明蔬菜的来源和定价: 对于大家质疑的“高价”,他们可能会解释说,当时疫情期间,物流受阻,采购成本本来就很高。他们销售的蔬菜,很多是自己采购的,或者是通过正规渠道进货的,价格可能受到市场供需、运输成本、疫情期间的特殊运营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但这并不是对捐赠蔬菜的倒卖。他们可能会强调,自己也在努力保证居民的供应,并且价格是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则来定的。
公开透明的呼吁: 有些时候,企业也会呼吁大家理性看待,并表示愿意接受监督,或者提供一些相关的证明材料(比如采购凭证等),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官方的态度和调查:

这种涉及民生的严重传言,官方部门肯定不会放任不管。通常情况下,市场监管部门、商务部门或者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办公室等,都会介入调查。

介入调查: 一旦出现大规模的质疑和投诉,相关部门会启动调查程序,核实传言的真实性。这可能包括调取欧亚集团的采购记录、销售记录、与捐赠方的协议、捐赠物资的接收和分配记录等。
信息发布: 在调查过程中,官方可能会适时发布一些调查进展或初步结论。如果发现确实存在违规行为,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向社会公布结果。如果传言不实,也会澄清事实,以正视听。

目前我能找到的公开信息和普遍看法是:

确实,当时关于欧亚集团倒卖捐赠蔬菜的传言非常多,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欧亚集团也对此做出了回应,否认了这些指控。

然而,要说清真相,需要有确凿的证据来支撑。比如:

捐赠方能否证明捐赠的蔬菜被高价倒卖?
社区或居民能否提供证据,证明收到的蔬菜是捐赠的,但价格却异常高昂?
官方调查部门是否公布了具体的调查结果?

在没有官方权威的盖棺定论之前,很多信息都停留在“传言”的层面。公众的质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触及了最敏感的道德底线。企业方面的解释也需要有足够的说服力,来打消大家的疑虑。

为什么事情可能变得复杂?

区分捐赠和正常采购: 在特殊时期,企业可能同时进行捐赠活动和正常的市场采购。将捐赠的蔬菜和他们自己进货的蔬菜混淆,或者将正常采购的高价蔬菜误认为是捐赠蔬菜被倒卖,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信息不对称: 很多时候,公众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企业内部的运作流程和实际情况外人很难完全知晓。
“平价菜”的定义模糊: 什么是“平价”?在疫情期间,由于运输、人工、防疫措施等成本的增加,即使是正常销售的蔬菜,价格也可能比平时高。如何在“平价”和“高价”之间划定界限,也容易引起争议。

总而言之,关于长春欧亚集团高价倒卖捐赠蔬菜的传言,是在疫情特殊时期,由于公众对公平、正义和基本生活物资保障的强烈关注而产生的。欧亚集团对此进行了否认,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要彻底平息争议,还需要官方部门的深入调查和权威发布。在没有确凿证据和官方定论前,我们只能说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仍在争议中的事件。我们作为普通人,也只能从公开的信息和各方说法中去了解和判断,但最终的真相,还是要等待官方的权威公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再解释也不能摆脱群众的质疑。

做好接下来疫情期间的供应,怎么能把蔬菜包的价格降下来才是现在应当做的。

欧亚集团是长春的亲儿子,这一点路人皆知。

user avatar

第一,确实有很多网友拍到了视频以及照片,比如一些挂着驰援吉林横幅的物资车停在欧亚门前。这部分你都可以解释成巧合吗?也可以,车就是刚巧路过而已嘛。

第二,欧亚受到这样的质疑,无疑与民众对它的这段时间的积怨有关。作为龙头企业,网点遍布全长春。不求它像一汽一样大气5000万,至少不能疫情期间落井下石吧?可是欧亚做了什么?

1.涨价: 卖着组合的蔬菜包,同时还配备贵族价格。后期更是必须社区团购才给配送。

2.招志愿者当免费劳动力:欧亚不是公益性组织,你既然已经实实在在捞了一笔 ,那么配送问题上又如何好意思薅老百姓羊毛?有的欧亚超市招志愿者竟然连盒饭都没有,只给面包牛奶。

第三,欧亚想澄清这个事也简单。那就是需要政府这边把收到的捐赠物资如蔬菜等的流向公示。具体用在哪里,给了哪些地方。我身边是没听到有谁收到这免费蔬菜包。当然,我们大家也不是非得要,这个给更需要的人,我想仗义的长春人一定支持。但是,透明化公示是否需要加上进程呢?不然网上也不会有这么多质疑的声音。

总而言之,欧亚的商业行为无疑情感上伤害了长春人民。同时,疫情中很多物资的分配我们不清楚,不了解,因此质疑也是难免,公众更是有监督权的。

如果你要问,欧亚到底会不会这么大胆?我不好回答。

但,马克思说过:“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答案如何,大家自有一杆秤。

备注:资本(Capital)是用于投资得到利润的本金或财产,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同时,本回答只是针对欧亚有没有做问题中所描述的行为进行了个人见解看法。

针对这位朋友的怒气,我只想说,我在这里表达的是欧亚哪些行为才引起了民众的舆论,并且京东,沃尔玛都没有像它这样涨价。你愿意被它割韭菜要感恩戴德,是你个人自由。但请不要在评论区引战。

另外,欧亚的股权结构的问题本回答不就此事进行探讨。究竟有没有问题每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判断,我不在这里带节奏。此处我只是综合所见所闻的发声,请大家peace and love.

user avatar

前几年,在下有幸接触过欧亚的几个头头,说实话,我感觉那几位为了钱干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也不新鲜。

一个副总,开了间公司,专门承包本集团的工程业务,后来出车祸撞死人,事情曝光,牵出一堆内幕,花了点钱,摆平。

欧亚卖场建材灯饰商场开始招商的时候没人去,找了本地行业协会帮忙,请了一位资深灯饰商做商场经理,后来成了规模,各种排挤,把人家愣是挤到营口去了,结果现在灯饰商场半死不活。

每年两次店庆,强制摊派,入驻商家必须掏钱,否则各种手段让你干不下去。

在欧亚送各种资料,报纸,宣传单必须按月给广告部一笔钱,否则,商户定的报纸都送不进去。

在欧亚的卖场里做生意,各种暗的费用相当多,基本上都是要常年给,少了有你受的。

欧亚集团也在海南搞过房地产,结局吗,和别的海南地产项目一样喽。

归根到底,欧亚是一个官气很足,商业气息很淡的“商业”联合体,这次的事吗,了解它的人都不难猜出个中缘由。

user avatar

我来辟谣!假的!

欧亚没有发国难财!

欧亚绝对没有倒卖捐献蔬菜!

也绝对没有压榨员工劳动力!

也没有免费招募志愿者!

也不知道什么赵莹!

底下这点菜只要150!太良心了!

从此以后我一定多去欧亚!疫情以后我保证不把家搬去单位在的城市,绝对还留在长春!

user avatar

曾经作为厂家代表给欧亚供货,就是食品厂家在欧亚很多超市里面销售产品,经历的奇葩事如:

欧亚商都超市有一批马上到期的汇源纯净水,要求所有超市供货商必须买五箱,每箱15或者20元,我嫌烦交了五箱的钱,水也没要。

下雪天欧亚卖场超市要求每家供货商负担100(亦或是200元)清雪费,因为欧亚卖场很大需要清雪,超市也有清雪任务,大概是他们没时间或者不想去或者是想发点小财,硬摊到供应商的头上。这个钱我给了。

下雨天,接到通知,欧亚卖场超市要给进店的顾客拿着的湿雨伞套上塑料袋,每个供应商摊大概是100元,我接到电话时都惊了,和欧亚合作时间不短,也没少孝敬,但是这个揩油的理由有点太瞎了,于是直接回复没有钱,后来也没拿我怎么样。

类似的事很多,欧亚的恶,在于利用自己在长春的优势甚至接近垄断地位,盛气凌人颐指气使予取予求,比如各个供应商派到店里的营业员,一言不合就训,有些时候就是劈头盖脸的骂,更是动不动就罚款,觉得你们这些小虾米就是在我手里讨饭我想搓你圆你就不能扁,而大多数实力不够强的供应商,只能忍气吞声夹缝里生存。

欧亚的恶,不光对供应商、合作伙伴,对自己的底层员工,也是极尽压榨能事。由于吉林近些年经济不好,老龄化严重,所以欧亚底层员工很多都是有些年纪的女士,她们就业面很窄,被欧亚拿捏的死死的,不但工资、待遇很差,而且各种加班,为了养家糊口,也只能忍气吞声。

请看微博爆料


user avatar

本来我也想去欧亚应聘义工,咋滴也得利用疫情赚点辛苦钱,养家糊口,去了一问,一天工作九个小时,没有工资和补贴,那供饭也行啊,吃点青菜啥的,对不对。


然而,没有盒饭,也没有青菜,只有面包牛奶和方便面!还就管一顿午餐。


我看了看菜,巨贵呀,翻了十倍价格在赚钱卖呀!那你赚了这么多钱,为啥不聘俺啊,一天给俺五十块钱也行啊,五十块钱还能买一斤豆苗呢!


就不给工资,咋滴,必须义务!不是我为啥要义务给你赚啊,我有啥义务帮你赚黑心钱啊!


欧亚说了,给你证!义务工作者的证明!你将来,入党、专升本、考研,没有这个证明,嘿嘿嘿,就没有照顾!


我艹!去你md!宗师为了五斗米,可以折腰,给我五十块钱就行。就样我一天吃一顿面包,还自己跑步上岗,就给我一个义务工作者证书?这是要饿死宗师的节奏,奴隶社会也没这么干过啊!


为众人送货,自己就应该饿死街头了?你敢说这是先进生产力?这是文明社会干出来的事儿吗?


user avatar

前线吃紧,后线紧吃。

这就是几十年前国民党反动派的劣根性

所以人民群众才会拥护伟大的共产党打倒反动派

user avatar

直接写信给国务院互联网➕,集团党委不作为,速度特别快。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