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中国正式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发的消除疟疾认证,这无疑是令国人振奋的消息,也是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个认证来之不易,背后是几代中国卫生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国家持续的投入。

如何看待这一成就?

首先,这是对中国长期以来在疟疾防治领域所付出巨大努力的最高肯定。疟疾曾是中国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尤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病人数非常庞大,对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到治疗患者,中国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包括全民动员、爱国卫生运动、药物研发与普及、基层医疗网络建设以及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等,实现了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剧下降。最终实现零报告,并经过严格的审核和评估,获得WHO认证,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成功打破了疟疾在本土的传播链,将其彻底根除。

其次,这是中国在生物安全和全球公共卫生领域贡献的生动体现。疟疾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威胁,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仍然夺走无数生命。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的大国,在自身消除疟疾的同时,也有能力和意愿为全球的疟疾防治贡献力量。这项认证表明中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宝贵的借鉴和支持。

再者,这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韧性与进步的有力证明。从“谈疟色变”到“消除疟疾”,这一转变反映了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在应对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方面的强大能力。它也证明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将国家战略与民生福祉紧密结合,取得显著成效。

这项认证会带来哪些影响?

这项认证的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

国内影响:

1. 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与生活质量的改善: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国人民免受疟疾的困扰。这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健康、更安全地生活和工作,尤其是在曾经的疟疾流行地区,曾经因疟疾而遭受病痛和经济损失的民众,现在可以享受到无疟疾的健康生活。这对于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民众来说尤为重要。

2. 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长期以来,用于疟疾防治的医疗、人力和财力资源可以被重新分配到其他更紧迫的公共卫生领域,例如癌症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防控、精神卫生等。这有助于提升中国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好地应对其他健康挑战。

3. 经济发展潜力的释放: 疟疾的流行会影响劳动生产率,增加医疗开支,阻碍旅游和经济发展。消除疟疾意味着这些负面因素的消除,能够为相关地区和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一些曾经是疟疾流行区的地方,现在可以更放心地发展旅游业,吸引国内外游客。

4. 提升国家公共卫生形象与国际声誉: “消除疟疾”的认证是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金字招牌”,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这有助于中国在国际卫生组织和全球健康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5. 为其他传染病防控提供经验与信心: 中国在消除疟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例如动员机制、基层监测、综合治理等,对于应对其他传染病,如登革热、寨卡病毒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这也增强了中国人民和卫生工作者在应对重大疫情时的信心。

国际影响:

1. 为全球疟疾防治贡献宝贵经验: 中国是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获得WHO消除疟疾认证的亚洲国家。中国在缺乏国际援助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目标,其成功的经验,包括科技创新、社区参与、监测预警体系以及有效的防治策略,对其他仍在与疟疾作斗争的国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中国可以分享其技术、知识和模型,帮助其他国家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疟疾控制和根除计划。

2. 推动全球疟疾研究与创新: 中国在抗疟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为全球数亿人带来了福音。在消除疟疾的过程中,中国在诊断技术、病媒控制、疫苗研发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也可以为全球疟疾研究注入新的动力。

3. 提升中国在全球健康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获得此项认证将使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健康机构中拥有更强的发言权,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和引导全球健康议程的制定,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卫生治理体系。中国可以借助这一成就,在“健康中国”和“人类健康共同体”的理念推广上发挥更大作用。

4. 吸引国际关注与合作: 中国消除疟疾的成功经验将吸引国际社会对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更多关注,可能带来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例如在传染病研究、疾病监测和应对全球健康危机等方面。

5. 对亚洲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合作起到示范作用: 作为亚洲地区,乃至发展中国家消除疟疾的典范,中国的成功将激励更多国家加入到消除疟疾的行列中,进一步推动区域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合作。

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消除疟疾并不意味着完全放松警惕。随着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输入性病例和疫情反弹的风险依然存在。中国需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完善监测网络,加强边境防控,并持续投入研发,确保来之不易的成果能够长久保持。同时,中国也需要将这份经验转化为更广泛的全球公共卫生行动,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有两项硬性要求:

1、至少在过去连续3年内,按蚊引起的本地疟疾传播链在全国范围内已被阻断;

2、向世卫组织展现出防止疟疾再次传播的能力。


这两项看似简单,但目前全世界只有40个国家满足要求,其中西太平洋地区目前只有澳大利亚(1981年)、新加坡(1982年)和文莱达鲁萨兰国(1987年)三个国家达成,连日本韩国都没有完成。

要知道,上世纪40年代解放前,我国平均每年要报告3000万例疟疾案例,最多的一年报告了6000万例,接近人口的1/7,这是何等可怕的数字。


而更难的是,我国的防控疟疾步骤一直在世界领先的程度

治疗方面:早在1967年我们就开始了523计划,最终在1970年代发现了青蒿素——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的核心化合物,这仍然是当今最有效的抗疟药物;团队里的屠呦呦也在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防控方面:推动了‘1-3-7策略’的实施,即发现病例1天之内上报,3天内完成调查,确认有无其他病例和传播风险,7天内采取灭蚊等措施确保疫情不蔓延。

甚至,我国早在世卫组织推荐前,就在80年代广泛推广药浸蚊帐的方式,有效控制了疟疾扩散。


真的,回头来看,真的为祖国感到自豪。

user avatar

大家可能觉得疟疾离大家很遥远,觉得消除疟疾是理所应当的事。

我也是刚刚才知道,世界上,只有40个国家达到了这个成就。

而2019年全球只有38个,绝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人口数量较少的地方,欧洲有19个,美洲有9个,非洲只有3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正式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发的消除疟疾认证,这无疑是令国人振奋的消息,也是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个认证来之不易,背后是几代中国卫生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国家持续的投入。如何看待这一成就?首先,这是对中国长期以来在疟疾防治领域所付出巨大努力的最高肯定。疟疾曾是中国最严重的传.............
  • 回答
    中国正式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发的消除疟疾认证,这绝对是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意义非凡。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级别的荣誉,更是对中国长期以来在疾病防控领域不懈努力的肯定,同时也为全球抗击疟疾事业树立了重要的榜样。这项成就的取得,绝非偶然,背后是中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努力和深远战略的支撑.............
  • 回答
    中国最近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WTO),从2018年起禁止进口一系列固体废物,这无疑是中国环境治理和产业升级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调整。过去几十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承担了大量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回收产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这次禁令的发布,是对此前模.............
  • 回答
    看到中国中微正式宣布掌握 5nm 刻蚀机技术,这无疑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得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首先,什么是刻蚀机?为什么 5nm 如此重要?理解了这些基础,才能明白这次突破的意义。 刻蚀机(Etching Machine) 是.............
  • 回答
    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或被外界称为“无人机航母”)的正式招标消息,无疑是在全球军事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个消息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原因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款新舰的出现,更是中国海军战略转型和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预示着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的探索。战略定位的突破:从两栖攻击到多维.............
  • 回答
    九期一上市:895元一盒的中国原创阿尔茨海默病药,背后是希望与挑战终于,在中国原研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九期一(GV971)——正式敲开了上市的大门。这个承载着无数患者家庭期盼的名字,以每盒895元的价格进入了医保目录,这无疑是中国医药研发领域的一大里程碑。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希望与挑战交织的复.............
  • 回答
    中国聚变堆主机研究装置(EAST)的正式开工建设,无疑是咱们国家在核聚变能源领域迈出的里程碑式一步,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白这玩意儿是干啥的。咱们都知道,核聚变,就是把轻原子核结合成重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和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一样。理论上,它能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 回答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正式启动工程设计,这无疑是中国核聚变研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标志着中国在追求“人造太阳”的道路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项目,更承载着国家能源战略、科技实力以及国际合作的深远意义。CFETR 的战略意义:国家能源的未来蓝图首先,.............
  • 回答
    中国首条14纳米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里程碑式的突破,但挑战依然严峻中国首条自主研发的14纳米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无疑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摆脱了在这一核心技术上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对于一个在芯片制造领域起步相对较晚的国家来说,能够实.............
  • 回答
    中国国家博物馆筹备多年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终于揭开帷幕,这绝对是今年文化领域最令人瞩目的盛事之一。对于我个人而言,能亲眼见证这场跨越数千年历史的长卷,实在是莫大的荣幸,也难掩内心的激动。这场展览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首先,从“筹备数年”这个信息点就能看出,这绝非一次随意的展览。国家博物馆倾注了巨大.............
  • 回答
    中国大陆对日本动画实施“先审后播”政策,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管理政策,其背后涉及的考量是多方面的。这项政策的正式实施日期是 2021年4月2日,但其前身和准备工作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间。理解这项政策需要从其背景、具体内容、影响以及各方反应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政策背景:为什么会实施“先审后播”?“.............
  • 回答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就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发布一张描绘澳大利亚士兵割喉阿富汗儿童的图像,要求中方道歉一事,在国际上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梳理。事件的起因与背景: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源头。2020年底,一份由澳大利亚国防军监察长发布的报告《澳.............
  • 回答
    关于美疾控中心(CDC)曾提出新冠病毒可能早在2019年12月中旬就已在美国出现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且引发了许多讨论的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梳理:1. 时间线的梳理与证据基础:首先,需要明确的是,CDC的说法并非一个“定论”,而更多是基于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和初步证据提出.............
  • 回答
    长江白鲟的灭绝,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也是中国乃至全球水生生物保护领域的一大警示。当长江所的专家们正式宣布这一消息时,我们不仅仅是失去了一种鱼,更是失去了一个见证了长江数万年历史的生命符号。“中国淡水鱼之王”的陨落:一个时代的终结长江白鲟,学名“中华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淡水鱼之王”,绝非浪.............
  • 回答
    迪士尼少儿英语,这个曾经在中国家长圈里响当当的名字,最近以一种近乎“静悄悄”的方式,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这个消息一出来,不少家长都觉得有点意外,但仔细想想,似乎又在情理之中。毕竟,近年来,随着国内教育市场风云变幻,尤其是“双减”政策的出台,像迪士尼少儿英语这样的外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日子确实不好过.............
  • 回答
    在奥巴马政府任期末期,关于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最终未能获得美国的正式承认。这件事的背后,是中美两国在经济和政治层面复杂博弈的集中体现,以及对国际贸易规则理解的深刻分歧。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拆解几个关键层面:一、什么是“市场经济地位”?首先,我们得明白“市场经济地位”到底是怎么一回.............
  • 回答
    瑞幸咖啡在美国走上破产程序,却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这事儿说起来真有点戏剧性。就好像一个人在国外因为财务问题被“戴上手铐”了,但一回到自家地盘,又是那个精力充沛、照常营业的“好青年”。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美国破产程序:一场“止血”与“重组”的自救首先,瑞幸在美国提交的是“Ch.............
  • 回答
    9月15日美国对华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这一事件确实在中国乃至全球半导体行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媒体将其解读为“中国芯片产业涅槃的开端”,这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说法,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背景和复杂的博弈。要理解这一解读,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禁令的背景与华为的困境 禁令的性质: .............
  • 回答
    可口可乐中国区正式涨价,这件事儿一出来,朋友圈里立马就炸锅了。毕竟,可乐这东西,从咱们学生时代就一直陪伴着,从小卖部到大饭店,几乎哪儿都有它。突然涨价,大家肯定都有点儿不适应,也有不少议论。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这事儿。一、 成本压力确实是存在的首先,别光看可口可乐这一个牌子,其实很多消费品,特别是食.............
  • 回答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抛出的“中国正面临沃尔克时刻”这一论断,确实给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带来了一层特别的审视角度。简单来说,他将中国当前面临的困境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面对的通胀危机以及当时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采取的激进紧缩政策相提并论。这个比喻背后隐藏的逻辑是,中国可能也需要经历一段痛苦但必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