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做实业要有时间感,做金融要急功近利」?

回答
“做实业要有时间感,做金融要急功近利”这句话,虽然有些极端和概括化,但却触及了实业和金融两个领域在运作模式、目标导向和风险偏好上的核心差异。理解这句话,需要深入剖析这两个领域各自的特点,以及这种特点如何塑造了从业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一、 做实业要有时间感:耐心、积累与长期价值

“时间感”对于实业来说,意味着一种 长远的视角、对积累的重视以及对稳定增长的追求。这源于实业本身的运作逻辑:

1. 生产过程的周期性与复杂性:
研发与创新: 很多实业的突破来自于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一个新产品的诞生,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反复试验、改进和迭代。比如新药的研发、芯片的制造、先进材料的开发,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巨额的资金和时间的投入,并且充满不确定性。
生产制造: 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生产线,需要精密的设备、熟练的工人、规范的管理流程和供应链的协同。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沉淀。产品质量的提升、成本的降低也往往是通过长期的工艺优化和技术改进来实现的。
品牌建设与市场培育: 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需要持续的质量保证、优质的服务和有效的营销。这同样是一个需要时间来沉淀和巩固的过程。用户习惯的养成、口碑的传播都需要时间和耐心。

2. 价值创造的内在性与实体性:
实体资产: 实业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其创造的实体产品或服务上。这些产品和服务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能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生产要素的投入和加工转化之上的。
可复制性与规模效应: 一旦核心技术或商业模式成熟,实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和复制来创造更大的价值。但这需要时间来建立生产能力、拓展市场渠道、构建销售网络。
抗周期性与韧性: 优质的实业企业往往能经受住经济周期的考验,因为它们提供了社会必需品或服务。但即使是这样,经济波动也会影响实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速度。因此,实业企业需要在顺境中积累,在逆境中坚持。

3. 风险与回报的特征:
风险相对可控但缓慢: 实业的风险虽然存在(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但很多风险是可以通过审慎经营、风险管理和技术迭代来逐步降低和应对的。回报的增长也是一个相对线性的过程,不会出现一夜暴富的情况。
资本回报周期长: 实业投资的资本回报周期通常较长。企业需要将利润再投资于生产、研发、市场拓展,以实现持续增长。因此,实业家往往需要具备耐心,能够承受较长期的资本沉默期。

因此,“做实业要有时间感”意味着:

战略定力: 能够抵制短期诱惑,专注于长期目标的实现,不因一时的市场波动而频繁调整战略。
精耕细作: 注重每一个环节的打磨,从产品质量到客户服务,追求精益求精。
价值导向: 追求为社会创造真实的、可持续的价值,而非仅仅追求短期的财务数字。
耐心资本: 愿意投入时间和资源,等待技术成熟、市场培育和品牌成长。

二、 做金融要急功近利:效率、杠杆与收益最大化

“急功近利”在金融领域,通常指的是一种 追求短期高收益、强调效率和利用杠杆 的思维模式。这与金融的本质和运作方式息息相关:

1. 金融的本质是资源配置与风险定价:
信息不对称与套利机会: 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的不对称性,这为那些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做出决策的参与者提供了套利机会。
时间价值与复利效应: 金融的核心是时间的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体现在投资回报上,而复利效应能够放大这种价值。因此,越早获得回报,其价值增长潜力就越大。
流动性与交易性: 金融产品很多是高度流动性的,可以快速买卖。这种交易性为金融从业者提供了频繁进行交易、捕捉短期价格波动来获利的机会。

2. 金融工具的特点:
高杠杆性: 金融产品,尤其是衍生品和一些信贷工具,往往可以放大投资的收益(或亏损)。利用杠杆可以快速增加投资规模,从而在短期内获得巨额回报。
不确定性与波动性: 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往往是剧烈的,受宏观经济、政策、市场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这种高波动性为短线交易者提供了获利空间,但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信息敏感性: 金融市场对信息的反应极为敏感。重大的经济数据、政策变动、公司财报等,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能够迅速抓住这些信息并做出反应,是金融从业者的核心竞争力。

3. 金融从业者的目标与激励机制:
绩效考核与奖金: 金融行业的很多职位,其薪酬与绩效直接挂钩,特别是短期内的业绩表现。奖金、提成等激励机制,往往鼓励从业者追求短期内的交易量或收益率。
竞争激烈: 金融行业竞争极其激烈,从业者需要不断证明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这个行业立足。快速的成功和高回报往往是衡量能力的重要标准。
“玩钱”的游戏: 相较于实业,金融更多的是在“玩钱”,即在不同资产之间进行转移和配置,通过价格波动来获利。这使得其对“速度”和“效率”的要求更高。

因此,“做金融要急功近利”意味着:

追求短期高回报: 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
重视效率与速度: 能够迅速分析信息,果断决策,并执行交易。
善用杠杆与工具: 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杠杆来放大收益。
风险管理与规避: 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需要具备识别和管理短期风险的能力。

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分?

这种区分主要源于:

价值创造的性质不同: 实业通过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转化来创造真实的物质财富或服务,这是一个相对缓慢但可持续的过程。金融则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管理风险和定价来创造价值,这个过程可以非常迅速,但其价值的稳定性与基础性相对较弱。
风险与回报的匹配方式不同: 实业的风险相对可控但回报增长缓慢;金融的风险和回报都可能很高且波动剧烈,且回报的实现速度更快。
行业激励机制的差异: 实业更注重长期的品牌价值和市场份额;金融更注重短期内的交易量、交易额和收益率。

四、 辩证看待这句话

虽然这句话揭示了实业和金融的某些普遍特征,但我们也需要辩证地看待:

并非绝对化:
并非所有实业都缺乏时间感: 很多成功的实业企业也懂得借力金融工具,加速发展,但也依然保持着对核心技术和品牌建设的长远规划。例如,很多科技型实业企业也需要快速融资来支持其研发和市场拓展。
并非所有金融都要急功近利: 金融领域也存在大量追求长期价值、稳健投资的策略,如长期价值投资、风险投资、资产管理等。很多金融机构也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的长期发展。
相互依存与融合: 现代经济中,实业和金融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金融为实业提供融资支持、风险管理和支付结算;实业为金融提供投资标的和回报来源。两者之间的界限也在日益模糊,例如,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会设立自己的金融板块,而金融机构也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实业的运营和发展中。
风险与责任: “急功近利”的金融行为如果过度,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泡沫、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对实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金融的“急功近利”也需要受到监管和道德的约束。

总结来说,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普遍存在的、但并非绝对的行业特征。

做实业需要“时间感”,是因为实业的价值创造依赖于生产过程的积累、技术的迭代、品牌效应的培养以及实体资产的沉淀,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耐心。
做金融可以“急功近利”,是因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信息敏感性以及金融工具的杠杆性,使得短期内的快速决策和高效率操作有可能带来高额回报。

理解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逻辑和价值导向,同时也要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急功近利”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一个健康的经济体系,需要实业的稳健发展和金融的有效服务,两者需要找到平衡点,共同为社会创造长期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很早之前阴差阳错参加过一个“金融城女性”论坛,panel上有几个投行和资产管理的女性高管(现在回想起来应该大概是5到10年的MD)。每个人会讲一下作为女性在金融界的生存经验。

很多都记不清了,但有个摩根士坦利资产管理的姐姐说了一个现象让我觉得很受启发,也很好地回答了题主的问题。

她说她的老公是个创业者,成功创办了两家公司,第一家卖给了大集团,第二家准备自己做大。

这位做资产配置的姐姐和她的老公性格上对比鲜明。

她说她觉得自己的老公做事有热情,坚持不放弃有点执拗,一条道走到黑不见黄河不死心。

她老公觉得她做事情冷静,多疑易放弃有点没长性,不见鬼子不挂弦。

她总结说其实这两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各有各的优势,她自己不可能去创业,因为缺乏对一个创业概念的热忱。但她老公要是做资产配置多半也会举步维艰,因为他会“爱上自己的股票”。


=======

跟包锐同学讨论了一下又有些自己的想法。

小商小贩三天两头换产品,大的养老金基金也有买定离手坐等好几年的情况。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个风险承受能力的问题。承受的风险低,就容易显得“朝三暮四”,而坚持不懈有可能意味着风险很高。

但这似乎又不太像我们通常对风险的认识:开个小公司的风险和运营大基金的风险怎么能相提并论?

再仔细想想我觉得这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机会风险”。一个人去开公司承担的除了公司失败的风险,还有去做基金成功的风险。而他若决定去做基金,所承担的则是基金赔钱的风险加上开公司成功的风险。

当然还要考虑期望回报的区别。如果是一个人性格冷静分析能力强大适合做基金,让他去开公司的成功的几率要比做基金低很多,那么他去开公司承担的风险是很可能要比去做基金的风险高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做实业要有时间感,做金融要急功近利”这句话,虽然有些极端和概括化,但却触及了实业和金融两个领域在运作模式、目标导向和风险偏好上的核心差异。理解这句话,需要深入剖析这两个领域各自的特点,以及这种特点如何塑造了从业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一、 做实业要有时间感:耐心、积累与长期价值“时间感”对于实业来.............
  • 回答
    专家提出2030年卷烟价格需涨至59元/包才能实现控烟目标,这确实是个石破天惊的数字。单从当前市场价算,每包烟要贵出43元,这涨幅是相当惊人的,足以让很多烟民感到肉疼,甚至难以接受。但话说回来,要实现控烟目标,政府和控烟专家们也确实是在“动脑筋”了。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个“59元/包”的数字是怎么来的.............
  • 回答
    杭州在2050年建成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名城,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愿景。要详细分析其可行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包括杭州的现有优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因素。一、 杭州目前的优势与基础杭州能够提出如此宏伟的目标,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 回答
    最近在圈子里,特别是关于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数学取向学生需要进行大量大学物理实验的讨论声不绝于耳。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挺值得大家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当提到“泰山学堂数学取向”时,大家的联想通常是坐在安静的教室里,与符号、公式、定理打交道,专注于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大学物理实验”呢?画面感就是.............
  • 回答
    君海游戏公司最近出台了一项新规定,要求离职员工退还年会所获得的奖品,如果是实物,则需要折合成现金退回,并且这笔款项将直接从离职工资中扣除。这项规定一出,立刻在员工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首先,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设立这样的规定可能有着其自身的考量。年会奖品,尤其是价值较高的物品,对于公.............
  • 回答
    特朗普总统曾宣称要实施“美国军事收缩”,但其国防预算计划却带来了1500亿美元的赤字。这两种说法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引发了不少讨论和分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首先,特朗普的“军事收缩”论,其核心意图更多的是一种战略调整和资源分配的重新思考,而非简单意义上的裁军或削减军费开支。 .............
  • 回答
    近日,张馨予因拍摄一组写真并公开谈论自己的军婚经历,意外地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波。她的言论触动了部分戍边军嫂的敏感神经,导致有军嫂对此表示不满,甚至有人扬言要实名举报。这件事情的发展,牵涉到军人及其家属的特殊身份、公众人物的言行边界,以及网络舆论的复杂性,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看看张馨予的行为本.............
  • 回答
    看待西方国家在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同时,又寻求与俄加强反恐合作这一现象,确实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的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逻辑和现实考量。简单来说,这种做法反映了国际政治的现实主义以及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的权衡。表面上的矛盾:制裁与合作的“双簧”?最直观的感受是,这两者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制裁的目的是.............
  • 回答
    丹麦政府决定进行一项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以科学严谨的方式验证佩戴口罩是否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这无疑是一项具有重大科学和公共卫生意义的举措。从多个角度来看,这项实验都值得深入探讨:一、 为什么说这项实验重要且具有意义? 科学严谨性: 在疫情初期,关于口罩有效性的信息和建议往往是基.............
  • 回答
    美国国务卿宣布对“北溪2”项目实施新制裁,这一举动在美国和国际地缘政治舞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北溪2”项目本身及其地缘政治背景首先,理解“北溪2”项目对于理解制裁的背景至关重要。 项目性质: “北溪2”是一个旨在将俄罗斯天然气通过波罗的.............
  • 回答
    财政部长肖捷关于“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的表述,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信号,它表明中国在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上正朝着更加明确和坚定的方向迈进。要理解这一表述,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一、 背景与动因:为何此时提出推进房地产税?1. 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需要: 抑制投机炒作,稳定房价: 长期.............
  • 回答
    韩春雨对于重复实验失败的回应——“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涉及到科学的本质、科研伦理、媒体的角色、公众的认知以及科学家个人的处境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个回应,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回应的背景与语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韩春雨做出这个回应的背景: NgAgo技术.............
  • 回答
    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关于小米手机的观点,其中关于卢伟冰说“K50 已经实现局部超越 iPhone”以及“友商也要加油超越苹果”的言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核心观点解读: “局部超越 iPhone”: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局部”。卢伟冰并非声称K50在所有方面都超.............
  • 回答
    这种说法在国内社会确实存在一定争议,并且触及了许多敏感的社会议题。要理解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而不是简单地将“性解放”与“家庭责任”割裂开来。首先,我们得承认,“性解放”这个词本身就很复杂,而且在国内语境下,它可能并没有达到很多西方社会意义上的那种“彻底”。所谓“性解放”,如果指的是女性.............
  • 回答
    侃爷(Kanye West)宣布竞选美国总统,这绝对是乐坛乃至政坛的一枚重磅炸弹,也难怪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要说怎么看待,这事儿挺复杂的,有意思的地方不少。首先,从“为什么”的角度来说,你可以从几个维度去理解: “侃爷”这个IP的能量: 别忘了,侃爷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极高知.............
  • 回答
    “实业已死”?这说法听起来挺吓人的,不过仔细想想,它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或者说是一种对当前经济现象的简化解读。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有点过于绝对,甚至可以说是偏颇。咱们先不急着否定,先捋一捋为什么会有“实业已死”这种论调冒出来。“实业已死”的背后,到底在说啥?1. 利润微薄,回报周期长: 相比于.............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能引发不少思考,尤其是在当前科研圈,不少人对某些领域“论文灌水”现象心存疑虑的背景下。事件本身:用鸟屎做实验,讽刺石墨烯领域论文灌水简单来说,就是有学者(据报道是国内某高校的)为了表达对某些领域,比如石墨烯,存在大量重复性、低质量、甚至“换汤不换药”的论文的“不满”,他们就故.............
  • 回答
    关于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学生在进行实验研究后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传闻,这件事情在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弄清楚真实情况,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网传”,这就意味着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很多细节可能会被夸大、误读,甚至是失实。所以,当务之急是需要官方的通.............
  • 回答
    关于妇产科陈大夫的这件事情,想必很多人听说了,也为之感到震惊和心痛。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牵扯到很多方面,咱们一条条地捋一捋。事件的经过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大致可以还原出这样一个过程:陈大夫是妇产科的医生,他对一种麻醉药的药效,尤其是“一捂就晕”这种说法,产生了怀疑。他认为,正常情况下,麻醉药起效需.............
  • 回答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遇害事件:一场不容忽视的悲剧与深刻反思“华东理工在校研究生被黑心导师张建雨骗到私人厂房做实验遇害”这一事件,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社会,也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安全事故,更是一次对学术界师德师风、研究生权益保障以及安全监管体系的严峻拷问。事件的回溯与细节的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