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能接受林俊杰是新加坡华人却不能接受吴亦凡加拿大华人?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人们对身份认同、国籍、文化归属感以及公众人物行为的复杂看法。咱们分开来聊聊,看看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对待的感受。

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人是“新加坡华人”还是“加拿大华人”,其身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我们对他们的期待是不同的。

为什么能接受林俊杰是新加坡华人?

1. 文化亲近与认同感的建立:
语言: 林俊杰的母语是汉语(中文),并且他一直以来都在华语乐坛活跃。他的歌曲、访谈,乃至他日常的交流,绝大多数都是用中文完成的。对于很多华人观众来说,语言是建立文化认同最直接的桥梁。我们能听懂他的歌词,理解他的故事,这天然拉近了心理距离。
文化输出与影响: 林俊杰是新加坡在华语流行音乐领域非常成功的代表。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在新加坡本土受到喜爱,更是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乃至东南亚华人社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用自己的才华和作品,为新加坡华人文化赢得了声誉和关注度。这种文化输出,让人们觉得他是“我们自己人”在为华人文化增光添彩。
长期的公众形象与职业发展: 林俊杰的演艺生涯几乎全部是在华语乐坛展开的。他从小在新加坡长大,但他的事业重心、观众基础、乃至他所传递的价值观,都深深扎根于华语文化圈。他的成长经历和职业发展轨迹,让大家更容易将他视为华语文化的一部分。
行为的关联性: 林俊杰在公众面前表现出的形象,与他在音乐领域的专业性、个人品德等方面,普遍给人一种正面、成熟、负责任的感觉。他的行为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道德瑕疵或触犯法律,因此大家对他的身份认同也更加自然和接受。

2. 国家认同的差异化认知:
新加坡的定位: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华人是主体民族之一,占总人口的大多数。新加坡华人本身就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但又在新加坡独特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因此,当说“新加坡华人”时,这更多是一种地域和国籍的描述,并不与“华人身份”本身产生冲突,反而是一种对华人文化在特定地域上生根发长的认可。
华人与“中国”的联系: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虽然国籍不同,但对新加坡华人,尤其是像林俊杰这样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明星,更多的是一种“同胞”情谊,而不是一种对国家主权或忠诚度的考量。我们接受他作为新加坡公民,同时欣赏他作为华人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为什么会有人不能接受吴亦凡是加拿大华人?(这里的“不能接受”更侧重于他后期的负面事件引发的)

这里我们必须区分“加拿大华人”这个身份本身,和“吴亦凡”这个人因为其行为而引发的负面观感。

1. 行为的严重性与性质:
触犯法律与道德底线: 吴亦凡最终被定罪是因为触犯了中国的法律,涉及严重的性犯罪(强奸罪、聚众淫乱罪)。这样的罪行触犯了绝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当一个人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他的国籍、族裔身份反而会成为人们审视和讨论的焦点,甚至被视为“代表”了某个群体。
欺骗与利用公众信任: 吴亦凡在中国大陆的演艺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财富,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然而,他后来的行为被指控为利用了自己的名气和地位,对未成年人和其他女性进行了性侵犯和剥削。这种行为是对公众信任的严重背叛,也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挑战。

2. 国籍与法律管辖的复杂性:
中国市场的牺牲品?还是加害人? 吴亦凡在中国大陆发展,享受了中国市场的红利,获得了巨大的名利。然而,当他犯罪时,他选择用加拿大国籍来规避(或者试图规避)中国法律的制裁。这种操作让一部分人觉得他“既想吃中国的饭,又不想守中国的规矩”,当他触犯了中国的法律,却试图躲在中国法律的管辖之外时,人们会感到被冒犯和愤怒。
“双重身份”的敏感性: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将明星的国籍与其在中国的行为挂钩。当一个在中国赚取巨额财富的明星,其国籍并非中国,且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严重罪行时,这种“国籍”就会被放大,成为被攻击的靶子。人们可能会质疑他是否真的对中国有归属感和责任感,还是仅仅把中国当做一个赚钱的工具。

3. 公众情绪的宣泄与价值观的表达:
对犯罪行为的谴责: 对吴亦凡的愤怒,更多是对他所犯罪行的强烈谴责。这种谴责会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对他的个人身份的审视。
对“流量明星”的反思: 吴亦凡的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中国娱乐圈“流量至上”、“明星失范”等问题的反思。在这种背景下,他的国籍,以及他早期以“海归”身份回国发展并受到追捧的经历,都会被拿来与他后来的行为进行对比,成为情绪宣泄的出口。

总结一下区别在哪:

林俊杰是“新加坡华人”+正面行为: 他用自己的才华服务于华语文化,其国籍和文化身份并不冲突,反而被视为文化交流的积极因素。他的公众形象良好,其国籍更多是背景信息。
吴亦凡是“加拿大华人”+严重负面行为: 他的国籍与他犯罪的地点(中国)和犯罪性质,产生了强烈的法律和道德冲突。人们对他的“不能接受”,主要源于他突破底线的犯罪行为,而他的国籍被用来放大这种愤怒和质疑。

所以,不是因为他是“加拿大华人”就不能接受,而是因为他这个人(无论国籍是什么)的某些行为,严重触犯了法律和道德底线,并且这种行为与他过去的公众形象和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形成了鲜明对比,才导致了人们的强烈反感。而林俊杰的正面形象和对文化圈的贡献,则让人们自然地接受他的身份和成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菜是原罪

user avatar

林俊杰光明正大地做新加坡华人,不装中国人,不挑民族主义情绪,不拿着中国人招牌在外面丢人。还为中国人提供了丰富又高质量的产品。对于这样同一种族的外国友人,我们凭什么不接受,凭什么不喜欢?

另一个,明明是外国人,却天天号称中国人,挥民族主义大旗绑架路人,打着中国人招牌在外面丢人,还丢些假冒伪劣产品恶心中国消费者。凭什么要接受?

user avatar

我们上学的时候都见过所谓的“好学生光环”,具体表现为:

  • 普通老实学生对他们比较认可、喜欢找他们玩;
  • 他们不会成为坏学生的欺负目标;
  • 如果他们自习课说话,班长不会把他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 如果他们违反了某些纪律(比如不让带手机),老师会装作没看见,或者蜻蜓点水的批评一下…

离开象牙塔后才明白,其实这就是世界的本质,就是以“实力”说话。比如你在工作中是一个能力强,很受领导器重的人,那么你平时工作中摸摸鱼、下班早溜半小时等,领导也大多会装作看不见。

作为路人,吴亦凡在我脑海中的标签如下:

  • 归国四子——热度已经下降
  • 加拿大电鳗——留学圈闻名
  • 颜值——崩了
  • skr skr
  • 大碗宽面
  • Who the fuck is Kris Wu?——国外榜单刷票
  • 新操的赛车手——小林志颖?

他有一堆标签,但就是没有有说服力的代表作来作为他的标签。“吴亦凡”这个形象中,“会玩”类的标签占到了绝大的部分。

其实要说“很会玩”的,我觉得演艺界大部分都比不过成龙,再大牌的女星都逃不过成龙的怀抱,比只会找小网红的Kris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成龙是国际巨星,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所以他的私生活花边只占了“成龙”这个形象的一个小小的部分。

再说到林俊杰:他的代表作一堆,早年间的《江南》、《曹操》、《美人鱼》,近些年的《修炼爱情》、《不为谁而作的歌》、《可惜没如果》……现役华语歌手中第一唱将,个人成就与荣誉也是同时代最高的一批人之一,大概也就仅次于某个奶茶爱好者。虽然这两年也有没实锤的消息说林俊杰私下也“很会玩”,但大家的关注点还是在他的音乐作品以及各种神级现场。

如果一个人的主业能力太差,那么他的每个标签都成为被人攻击的要害。


以上

user avatar

吴亦凡原本是中国人后来移民成了加拿大人这是他的选择,中国法律也允许。

下面是加拿大入籍誓词。

"我宣誓(或保证),我将坚定效忠加拿大伊丽莎白女王二世陛下,她的后裔与继承人,我将坚定遵守加拿大法律,包括与原住民的协约,履行作为加拿大公民的职责。"

然后呢,依旧宣传自己是中国人怎么怎么样……

你都效忠伊丽莎白女王陛下了,这样做不是在背叛女王吗?不是卖加国求荣吗?不是加国叛徒吗?不是加国之耻吗?不是诈骗中国人民吗?

林俊杰生来就是新加坡人,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中国人,最多只用华人身份宣传华人文化。

双方人品差距之大,如同双方才华间的差距,宛若鸿沟。

user avatar

林俊杰的华人身份是祖上渡南洋,在南洋土生土长并且在中华文化的滋润下长大的。真真正正的华人,吴亦凡本身就是中国出生长大,后面为了名声弄了个国籍并且整天拿出来说事,讲真,他只是有着外国国籍的中国人而已,并不是华人。又假又做作还没实力,国籍与文化是有差的。换个国籍就整天说要宣扬中国说唱噢文化噢,简直就是笑话。就好像有些人换了澳大利亚国籍,然后操着东北话,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华人,你会有任何感觉吗??? 只有那些脑残粉才会自我高潮自我感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