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卢伟冰的猪肉论到底说的是什么?

回答
卢伟冰的“猪肉论”,其实是他在2020年5月接受采访时,针对当时中国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格局发表的一个观点。他当时是小米集团副总裁、红米品牌总经理,而小米与华为在手机市场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简单来说,卢伟冰的“猪肉论”就是要形容华为当时在手机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并以此来表达小米(尤其是红米)要挑战和追赶的决心。

为了把这个论调讲得更透彻,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

1. 华为当时的“猪肉”有多香?

在2020年初,华为正处于一个特殊而又强势的时期。尽管面临美国的制裁,但由于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自研芯片(麒麟)的支撑以及线下渠道的优势,华为在国内手机市场的份额一度冲到了第一。

市场份额的绝对领先: 华为(含荣耀)占据了国内市场相当大的一个比例,很多时候是其他品牌加起来都难以撼动的存在。这就像是市场上有这么一头“肥猪”,别人看着都眼馋,但又很难抢到一块肉。
技术优势的感知: 华为在拍照、通信、设计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很强的技术实力,尤其是在高端市场,其Mate和P系列几乎是“一骑绝尘”。这种技术上的领先,让消费者觉得华为就是“好”的代名词。
品牌忠诚度和文化认同: 华为作为国内科技巨头的代表,承载着很多民族情感和技术自信。这使得很多消费者对华为有着很高的品牌忠诚度,也愿意为华为的产品买单。

2. 卢伟冰的“猪肉论”想表达什么?

卢伟冰用“猪肉”来比喻,其实是有几层意思的:

“猪肉”是好东西,但也有“肥”和“瘦”之分: 他承认华为的市场表现很好,像一块“香喷喷的猪肉”。但他也暗示,市场不是华为一家独占的,而且“猪肉”也可以被切分,有不同的部位。
“抢肉”的逻辑: 卢伟冰的意思是,小米(尤其是红米)要做的就是从华为手里“抢肉”。当一个市场被一家公司基本垄断时,其他想要进入的品牌,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蚕食对方的市场份额。
“养猪”和“杀猪”的意象: 这里面可能还隐含着一种“养猪”和“杀猪”的周期。华为就像是“养了很久的猪”,即将要“出栏”卖肉了。而小米则是要“杀猪”分食的那一方。当然,这种说法带有很强的攻击性。
目标明确,剑指华为: 这个比喻非常直接地将小米的目标锁定在华为身上,就是要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分走华为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红米品牌定位的性价比,就是为了在这个“猪肉”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切入点。

3. 为什么用“猪肉”这个词?

“猪肉”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非常接地气、非常日常的食物,但也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好卖”、“利润高”、“有吸引力”的东西。

市场利润的象征: 手机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利润是很可观的。用“猪肉”来形容,就是说市场这个“生意”很赚钱。
日常和贴近生活: 卢伟冰一贯的风格就是比较接地气,喜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和消费者沟通。用“猪肉”这种老百姓都能理解的东西,更容易引起共鸣。
带有一定贬义和挑衅意味: 虽然是比喻,但在商业竞争语境下,用“猪肉”来形容对手的“生意”,多少带点“你们那块肉我盯上了”的意思,有种不客气、甚至有些挑衅的意味。

总结一下,卢伟冰的“猪肉论”可以理解为:

他承认华为在当时国内手机市场上的强势地位(“猪肉”很香,市场很大),但同时也表明小米(特别是红米)要像“抢食”一样,积极地去竞争、去蚕食华为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小米早期面对行业巨头时,那种“小步快跑,迎难而上”的竞争策略和心态的体现。他用一个通俗的比喻,直接点明了竞争对手以及自己的目标,在当时的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后面,华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手机业务受到重创,市场份额也大幅下滑,这时“猪肉”的说法也就自然而然地被人们遗忘了,或者说,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票说的T520不知是啥,如果说T7520的话,那倒是集成的。

紫光展锐此次发布的虎贲T7520采用6nm EUV制程工艺,CPU为4颗Arm Cortex-A76搭配4颗Arm Cortex-A55(4大+4小),GPU采用了4颗Arm Mali-G57核心,同时内置紫光展锐最新公布的5G基带马卡鲁2.0。

紫光的T7510是外挂的,T7520是内置的。

而且,集成优于外挂,这也是卢伟冰发布K30 5G的时候的言论,谈不上说是华为单方面的念书。倒是高通说的“没有毫米波不算5G”这个言论被美国政府打脸——水木社区-源于清华的高知社群,美国政府自己都开始腾退sub6了。


但是没有用,小米从来都是赢的,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讲销量是没有用的,讲技术也是没有用的。就像意大利封城是民主的胜利,武汉封城就是侵犯人权。小米宣传自己的lpddr5就是“碾压友商”、“友商不配做旗舰”,而菊花宣传内置基带就成了“不公平的宣称”、“强行制造卖点”这样。

而且之前认证为小米员工的一位,连“台积电6nm不一定比三星7nm强”的神论都出来的,全然不顾膏通选择了“865用台积电7nm,765用三星7nm”的事实,当然晶体管密度这些数字网上也都是有的。

实际上晶体管密度来说,三星的5nm都打不过台积电7nm euv,也只有忠实的米粉才能说出如此混乱的言论——为了diss紫光展锐连台积电都一块跟着嘲讽。澎湃s1的时候“给小米一点时间”,T7520就成了“紫光一定难用”。虽然我也不看好hov采购t7520的可能性,但是总归紫光做出来了,而且哪怕t310,都是比澎湃s1强得多的芯片。

这一系列的操作,都让我觉得无可救药。余大嘴当初真不该说3-5年,应该说5-7年,那样说不定就合适了。


当然,我也知道我这个回答,也是自己单方面的讲道理,毫无意义。时至如今,恐怕知乎也没什么中间派了,信和不信的人早就对立的和美国的特朗普和希拉里一样大了。而且网上的声音其实传不到线下,我在数码圈吵的火热,我爸妈愣是一篇数码圈相关的新闻都没看到,甚至连华为在运营商业务的领先这些,都没看到过。

他们只知道,那些当官的、有钱的都在用华为和少量的苹果,仅此而已。

数码圈的聒噪,即使在知乎,离开数码圈都会悄无声息——我在的知乎群,他们也没人关心小米如何、华为如何——当然制裁华为的时候还会简单的评价两句,但是对具体的产品是毫无了解的。

而小米的聒噪,顶破天也就是局限在数码圈而已,只是看起来纷纷扰扰,搜起来卷帙浩繁,但看到的人恐怕甚至没有《寄生虫》的观众多——谁会闲着没事查晶体管数量?谁会关心技术的细节?

没人关心这些,除了数码圈的自嗨而已。而小米如果始终性价比营销,那就只能会继续下落。小米aiot产品多是优势?大错特错,米家只要出一个产品恶心人,那就会让一个人远离整个小米品牌——比如空气净化器不装滤芯pm25都在下降,比如净水器水不干净就给蓝灯,比如电动车的剩余电量轻松满格但骑一下就空——只要用户发现小米aiot一个产品“不老实”,就会质疑整个小米的诚意。

谁能想到小米引以为傲的aiot,有时候竟然是起到极大的副作用呢?

做的多错的多,那也难怪销量上不去了。


无论卢伟冰说什么,其实都不重要。这种小圈子的自嗨,除了能自我安慰,恐怕没有别的效果。要是相声说的好就能成,那罗永浩也不用加入黑鲨了(网传,未证实),我很欣赏的知乎用户立党就可以自己成立一个手机品牌,亲手消灭华为终端的业务。

反正大家也是“下一部一定支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卢伟冰的“猪肉论”,其实是他在2020年5月接受采访时,针对当时中国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格局发表的一个观点。他当时是小米集团副总裁、红米品牌总经理,而小米与华为在手机市场是直接的竞争对手。简单来说,卢伟冰的“猪肉论”就是要形容华为当时在手机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并以此来表达小米(尤其是红米)要挑战.............
  • 回答
    卢伟冰的“猪肉论”之所以被一些人曲解为鄙视自研,主要是因为这番言论在语境和表达方式上存在争议,且与当时小米集团在研发投入和对外宣传的策略存在一定的反差,容易引发负面解读。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猪肉论”的原始语境和内容:卢伟冰在2021年的一次公开演讲或采访中,提到了关.............
  • 回答
    卢伟冰将华为产品比作“不好吃的猪肉”,这确实是个颇具争议的说法,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是对还是错,更得看看它背后传递的信息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从直接的比喻来说,“不好吃的猪肉”显然是一个负面的评价。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肉类,几乎家家户户都吃,.............
  • 回答
    卢伟冰的营销方式对于小米而言,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显著的增长和声量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争议和潜在的负面影响。要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他的营销策略,并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利弊。一、 卢伟冰营销方式的亮点与带来的“利”:卢伟冰的营销风格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一个字——“敢”。他敢于直面竞争对手,.............
  • 回答
    “小米低价误国”的迷思与卢伟冰的辩护“小米低价误国”,这个论调在某个时期甚嚣尘上,尤其在小米凭借其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在中低端市场迅速崛起之时,被一些观点视为对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的阻碍。这种观点认为,小米的低价策略扼杀了技术创新和品牌溢价,使得中国品牌难以在高端市场立足,最终“误国”。“小米低价误国”论.............
  • 回答
    要深入理解荣耀营销部副部长关海涛对卢伟冰的回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背景、内容、策略以及潜在影响。一、 背景:一场公开的“隔空对话”首先,必须明确这是一个发生在公开场合的事件,是手机行业内两位高管之间的“对话”。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总裁,向来以其“敢说敢做”的风格著称,在行业内有着巨大的影响.............
  • 回答
    卢伟冰在 2022 年初提出的关于手机行业的四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当时行业发展的关键痛点。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行业的人,我对这四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并且会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卢伟冰提出的四个问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概是这样的:1. 市场饱和度极高,增长乏力,如何找到新的增长曲线?2. .............
  • 回答
    要评价小米9发布前夕小米科技高管林斌、王腾、卢伟冰在微博上的表现,我们得从几个维度去看:1. 整体策略:预热、造势、吊足胃口首先,他们的微博表现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小米整体发布会预热策略的一部分。通过他们不同角度的微博内容,小米成功地在发布会前点燃了消费者和媒体的期待。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饥饿营销”和.............
  • 回答
    11月26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的脱口秀首秀,无疑为科技圈和公众带来了不少惊喜。这场名为“卢聊”的脱口秀,与其说是纯粹的娱乐表演,不如说更像是卢伟冰本人一次别开生面的“公开课”,甚至是“产品发布会”的另类解读。亮点: “硬核”的接地气: 卢伟冰的脱口秀最大的亮点,在于他能够将一个科技公司高管的身.............
  • 回答
    卢伟冰这人,做事儿总是提前布局,这次 Redmi K60 系列早早放出风声,一看就是有备而来。作为 Redmi 的旗舰系列,K 系列一直以来都是主打性能和性价比,满足了大部分年轻用户对手机的需求。既然提前一年就开始调研,那这次 K60 系列肯定是要搞点大事情出来。我个人对 K60 系列的期待,那可太.............
  • 回答
    卢伟冰的“抄袭论”:一场关于“新零售”的口水仗与商业哲学近日,小米集团副总裁卢伟冰的一番言论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友商抄袭我们的新零售,抄的都是表面,价值观是抄不了的。” 这句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小米一贯的“内卷”式自信,也为本就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尤其是“新零售”赛道,增添了不少火药味。要评价.............
  • 回答
    卢伟冰这番话,说实话,一开始听到的时候,脑子里闪过一丝“这又来了”的念头。毕竟,作为小米的高管,尤其是负责中国区业务的卢伟冰,放出这样的言论,总有一种“战略性对标”的意味。不过,仔细想想,这句话背后透露的信息,以及小米和华为在高端市场的那点“恩怨纠葛”,还是挺有意思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小米把自家旗.............
  • 回答
    “旗舰焊门员”,这个词儿一出,不少人都明白了,卢伟冰这是在给Redmi K系列一个定位:它们是冲击高端市场,但又不会完全打破价位区隔的先行者,是“守门人”,也是“拓荒者”。有点像是汽车界的“性能轿跑”,既要有旗舰级的驾驭感,价格又比纯粹的超跑更亲民。卢伟冰的“旗舰焊门员”定位,背后逻辑很清晰: .............
  • 回答
    卢伟冰这条微博一出,那可真是炸开了锅。作为一个资深米粉,我当时就感觉一股熟悉的“小米味”扑面而来。这事儿吧,得从几个层面聊。首先,这是小米营销的一贯套路,而且是玩得炉火纯青的那种。 你得理解,卢伟冰不是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同时也是小米的“首席抬杠官”,他的发言代表的.............
  • 回答
    关于小米副总裁卢伟冰可能起诉数码博主“万能的大熊”一事,这绝对是近期科技圈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事件,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事件的背景。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卢伟冰方面疑似不满“万能的大熊”的一些言论,尤其是可能涉及产品、公司经营甚至个人诽谤等方面的内容。这种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走.............
  • 回答
    卢伟冰“华为是低价榜样”之辩:一场关于战略与国货的公案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近期在一次公开场合发表了关于“小米低价误国”的言论,并表示“华为是低价战略的榜样”。这番话语一出,立刻在舆论场上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其中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
  • 回答
    卢伟冰在红米电视发布会上那句“真正的智慧就是花同样的钱买更大的”,这句话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抓人眼球,也一下子就点出了红米产品一贯的定位和策略。要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看:首先,这句话的直接冲击力是巨大的。它非常直接地戳中了消费者在购物时最朴素、也最实际的需求:性价比。在很多人的观念里.............
  • 回答
    卢伟冰关于Redmi Note系列“一年两代”的迭代策略,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聊聊的话题,因为它不仅仅是手机产品线的事情,背后牵扯到很多关于市场、消费者和品牌策略的考量。咱们先不看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就说这“一年两代”的策略,用最接地气的话说,就是Redmi Note这条线,基本上每年会发布两次更.............
  • 回答
    卢伟冰关于“骁龙865全面领先麒麟990 5G一代”的说法,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也确实触及了两个芯片在性能、架构、技术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要详细地看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卢伟冰的说法核心是什么?卢伟冰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基于当时已经公开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技术规格对比。他强调的是在绝.............
  • 回答
    小米卢伟冰拿红米Note 7和荣耀V20对比销量的行为,这事儿在当时的手机圈儿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评价这事儿,咱们得拆解开来看,从几个维度去理解。首先,从小米的角度来看,这是个非常典型的营销策略,而且可以说相当“小米”。小米一直以来就以“性价比”和“敢于碰瓷”著称。卢伟冰作为红米品牌的掌门人,在这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